辽宁高职学报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辽宁高职学报

《辽宁高职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21-1411/G4
国际标准刊号:1009-7600
主办单位:抚顺职业技术学院;阜新高等专科学校等九所院校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杂志简介】

  《辽宁高职学报》高举毛泽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双百”方针,以扶持和培养学术研究新人、繁荣学术交流、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推动新疆尤其是南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己任。为辽宁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努力探索高职教育和教学理论,指导高职教育实践,提高辽宁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主要刊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语言、艺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体育、技术学科和教育等学科领域有新意、有理论深度的学术研究论文。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高职教育研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建设、产学合作。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院校研究”服务高职院校特色发展战略研究 马彪,孙艳霞,MA Biao,SUN Yan-xia

  2.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刘佰猛,宫莉萍,LIU Bai-meng,GONG Li-ping

  3. 浙江省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探析--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丁伟,DING Wei

  4. 财务视角下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成本效益分析 许志军,XU Zhi-jun

  5. 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李姝博,LI Shu-bo

  6. “项目化、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郭玲,GUO Ling

  7. 面向就业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史荧中,刘培林,SHI Ying-zhong,LIU Pei-lin

  8. 高职船舶电子设备与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蔡新梅,CAI Xin-mei

  9. 高职院校软件外包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考 刘丽,白素兰,LIU Li,BAI Su-lan

  10. 高职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马杨阳,MA Yang-yang

  11.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数学课程中的运用探讨 陶筱平,TAO Xiao-ping

  12.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文化渗透研究与实践 宫照敏,GONG Zhao-min

  13. 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策略及课程设计 郝英丽,HAO Ying-li

  14. 高职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李家峰,郭萍,LI Jia-feng,GUO Ping

  15. 数控铣削加工教学中项目载体选取的探索 雒钰花,LUO Yu-hua

  16. “Presentation”在高职课堂的应用调查分析 丘素莉,刘晓毅,QIU Su-li,LIU Xiao-yi

  17. 高职院校电子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黄春平,HUANG Chun-ping

  18. 高尔夫俱乐部管理课程开发的探索与研究 王晓俊,WANG Xiao-jun

  19. 高职英语类专业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关系的探讨 李杉,LI Shan

  教师论文发表:如何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也是其他专业选修的一门课程。由于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各异,所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也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学习,从而进行创新。

  关键词:课堂气氛,创新教学,评价

  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当今,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计算机已是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不断更新自我知识,把握计算机学科领域的最新动向,结合教材安排合理的任务,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计算机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是每位教师上课最基本的任务。试想,如果学生上课一点积极性也没有,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尤其是学生上课没兴趣,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创新更无从谈起。所以上计算机课,如何调动学生计算机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辽宁高职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作者:韩彩娟;

摘要:目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要通过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确保课程与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紧密对接;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评价体系,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估,建立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更多具备高技能的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

专业群“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路径探究——以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群为例————作者:陈君;

摘要: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群作为辽宁省“兴辽卓越专业群”(A类)建设项目,其“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重点建设目标,而“双师型”工作室建设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环节。为此,学院组建产业导师、行业大师、省级名师“三元融合”工作室,立足职教、产业、社会、企业“四驱联动”的服务拓展模式,依托“墨子工坊”搭建多元人才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学历教育合作、国际人文交流、高质量合作推广“五平台”,建成以名师...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职学生“四个自信”探究————作者:史永华;

摘要: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显著优势。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之一,高职院校学生能否坚定“四个自信”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在实践层面呈现出落实不到位、培育路径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史”等教育内容,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四个自信”培...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实施路径探索————作者:刘然;王留芳;

摘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实践育人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机延伸,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基本策略,从实践教学、军政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三方面展开,对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财经商贸类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作者:徐佳;

摘要:数字化时代正深刻改变着财经商贸领域的面貌。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探讨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建议,以提升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的数字化素养和综合竞争力

高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学创新研究————作者:吴蔚;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一系列教学创新的策略。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实施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满足建筑装饰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高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语言模型赋能高职大健康专业群发展的研究——以DeepSeek为例————作者:褚梦颖;郭仪;

摘要:随着大语言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潜力不断被挖掘。本文以DeepSeek为例,聚焦于大语言模型在职业教育大健康专业群中的应用,深入分析其赋能策略,包括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同时探讨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目的为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筑牢理论根基和夯实实践依据,为培养大健康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助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活页式教材开发策略与研究————作者:赵赫;

摘要:活页式教材作为一种创新教材形式,旨在提高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其开发策略包括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产业与教育融合发展为基本理念、以成果导向为指导、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教材结构多样化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和以信息资源为支撑。此外,对教师进行培训也是保障活页式教材实施的关键。采用活页式教材,可以提高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与育人模式的创新研究————作者:唐继武;荣治明;孙振银;刘海峰;

摘要: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着实践型教学人员力量薄弱、专业课程设置与地方特色脱节、实践学习资源匮乏,以及学校、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协同合作框架尚未成熟等难题。为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不断进步,本文将着重探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革新路径,通过构建项目制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企深度协作的实践教学平台,探寻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等途径,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

“三全育人”背景下人体解剖学思政教学研究————作者:冯瑶;刘颖;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思政课程紧密联系。在高职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挖掘与梳理课程思政元素,通过采用参观人体生命科学馆、开展课堂思政教育、思政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来提升医药类高职思政育人能力

船舶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以船舶建造课程为例————作者:孙程程;

摘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评判系统。构建船舶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目的是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本文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船舶建造为研究对象,探究构建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数字贸易课程内容设计研究————作者:梁浩锋;

摘要:数字贸易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新月异,跨境电子商务在促进数字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高职院校跨境电商数字贸易课程内容设计对于增强学生深入了解数字贸易的基本知识及运作方式,掌握数字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内容设计旨在培养更多服务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

老年教育超轻黏土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作者:张贺;

摘要:老年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超轻黏土课程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审美素养和手工技能,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本文从教材和教学设计、教学策略、老年人学习动机和体验、学习成果的评估、社会影响和推广等五个方面全面解读课程的开展和实践情况,对老年教育超轻黏土课程进行探索,提出一系列实施策略,为老年教育美术类课程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

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问题指向与实践逻辑————作者:周羽;

摘要:本文从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路向、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等角度阐述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从内外部主体协同共治程度不高、治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治理运行效率有待提升、监督保障机制稍不完善等方面解析存在的问题,并尝试通过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有效实施、治理制度体系的持续完善、组织机构设置的优化整合、监督保障机制的构建完善等措施来推动高职院校治理现...

新质生产力助推职业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探析————作者:马祥山;

摘要: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职业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通过分析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深入探析新质生产力如何助推职业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从内涵分析、协同发展、实践路径等多个维度展开,为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提出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和策略建议,以期为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谈新时代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使命与路径————作者:孟庆男;

摘要:职业本科教育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形态,目前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主要表征为类型定位的高质量发展、教育结构的高质量发展、培养规格的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其使命担当包括赋能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时代技能型社会、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其可为路径是做好顶层设计、坚持高标准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作者:秦锦文;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通过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剖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平台建设、课程改革、评价体系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构建策略,为高职院校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以辽宁省为例————作者:李毅;李云飞;

摘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下,辽宁省高职院校积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尤其是博士人才队伍的建设。近年来,得益于政策倾斜和资源投入,博士数量显著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引进难、培育难和留住难等一系列问题。基于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所面临挑战的剖析,通过加强政策引领、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健全发展机制等建设思路,助力辽宁省高职院校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辽宁省职业教育高速高质量发展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作者:徐爽;田颖辉;宫莉;

摘要:在“岗课赛证”融通的育人模式下,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形成“岗课赛证”深度融通的课程设计新理念与新思路,完善课程目标与内容;选用和开发一体化教材,充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手段,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多元考核相结合。通过改革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缓解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恐惧心理;稳步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教学能力;大幅提高了团队...

高职“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作者:田川;

摘要: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在阐述“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内涵和特征基础上,分别从管理制度构建、分层多元化培育、打造校企互聘双兼“双师型”教师团队等方面提出了高职“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建议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