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环境教育》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环境教育》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本刊以促进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促进全民族环境意识的提高,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传播环境科学知识为其鲜明特色。设有教育与教学研究。创建绿色学校专辑、论坛、资料和信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研究论文、富于指导性、成果性、知识性和信息性。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教育与教学研究、创建绿色学校专辑、思考与探索、宣教工作、教师园地、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实例、论坛、知识长廊。
2014年04期目录参考:
1 环境与 GDP 不能再失衡 2
2 丹江水千里流北京 5-9
3 国家环境教育立法势在必行——访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 10-11
4 一家行业商会的环保追求 12-16
5 碳交易:负担还是红利 17-20
6 让每个公民都听到环境教育的声音——全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绩效评估试点工作会议发言集锦 21-28
7 兰州自来水污染,当拿谁问责 29
8 从神华的两份节水报告说起 30
9 不要发臭的 GDP 31
10 雾霾污染 民告官的启示 32
11 长江治污,为什么指不上“强力机构” 33
12 要闻 34-35
13 地方 36-37
14 数字.声音.微博 38-39
15 视界 兰州又现抢水潮 40-41
16 “美丽天津”的环保洗礼——《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实施一周年回顾 42-43
17 微藻能解二氧化碳排放之难吗 44-47
《环境教育》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1、投稿时请将稿件电子版(以WORD形式)发送至本刊投稿邮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电子邮箱、样刊投递地址和邮政编码,如需署笔名请注明;并提供作者简介、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规范要求如下。
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
3、中文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3~8个。
4、参考文献: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初版日期(版次).
(4)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5、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经发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本刊已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6、对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电子邮件方式将处理结果告诉作者,请及时查收电子邮箱;对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对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对采用的稿件,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作必要的修改、删节或摘编,如不同意请说明。
7、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作自愿接受上述约定。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经管院校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对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影响重大。但是,因为传统教育理念、缺乏经验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经管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这些院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造就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发展实践教学综合性与多元化,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经管类人才。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刊,实践教学,应用型,经管院校,问题,对策
经管类专业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忽视或偏弱实践教学较之其他专业而言其后果显得更加严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经管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不断创新改良,一些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整体实际效果看,我国经管院校的专业实践教学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目前社会普遍反映经济管理类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经管院校在实践教学上的确存在着较大问题。因此,本文就目前我国经管院校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当前经管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从“云端”到身边:科技赋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作者:李平沙;
摘要:本期栏目围绕“科技赋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这一主题,邀请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生态环境部特邀观察员李颖;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生态环境与绿色创新专委会秘书长张懿璇;武汉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副主任王彬彬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中小学绿色课程开发的“广东样本”——“绿色学校”与“绿色课程”系列专题————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在推进绿色学校与绿色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教育理念来引领实践?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协同提升中心主任、广州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会长黄秀军看来,新时代的环境教育应以“浪漫”情怀唤醒生态情感,依托“智慧”手段驱动行动革新。通过跨学科课程体系重构、建立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环境教育可成为培育生态文明时代公民的关键载体
全媒体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宣教工作新路径探索————作者:孟小红;
摘要:<正>面对全媒体传播环境,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宣教工作紧扣媒体融合趋势,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山东的全民共识与强大合力。在信息社会加速演进的时代浪潮中,新兴媒体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传播格局。全程媒体实时追踪动态,全息媒体带来沉浸式体验,全员媒体赋予大众发声权,全效媒体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信息传播呈现出“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特征,舆论生态、媒体...
以“心”带新,奋力托举——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导师制”创新实践————作者:王彬彬;
摘要:<正>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长期向好的动力引擎。推行导师帮带制,是实现“头雁”领“群雁”齐飞的务实举措,助力学员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2024年5月,当笔者接过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导师聘书时,郑板桥的诗句在脑海中浮现。这份聘书,既是对过往工作的认可,也是对薪火相传的期许。于笔者而言,“导师制”并不是简单的“以老带新”,而是“教...
在社区实现碳捕捉和碳封存方法初探————作者:胡玉倩;
摘要:<正>创新性地研制出肥料产品,通过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来提高植物根际碳沉积能力,以实现碳捕捉和碳封存。随着全球碳排放的增加和气候变化,应对碳排放的快速增长成为热点话题。利用土壤的固碳潜力是减缓碳排放影响的途径之一,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因此,研制一款微生物肥料产品,促进植物根际和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可以促进有机碳在土壤中的沉积、转化和封存。本项目创新性地研制出肥料产品,制订出社区花园的固碳...
从“生态瓶”到“生态圈”:开启绿色科创新实践————作者:王爱彬;师红仙;徐昊声;
摘要:<正>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创建于1940年,其前身为抗战时期西南联大附属学校。学校传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办学精神,打造以“良习修美德,好好做个人”为核心理念的“做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始终坚持“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办学成果显著,先后获得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第十九届全国质量奖,以及第三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等多项国...
践行垃圾分类,共筑绿色童梦————作者:黄肖玲;
摘要:<正>东莞市企石镇中心幼儿园创建于1996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幼儿园,于2022年9月扩大了办园规模,增设了企石镇中心幼儿园分园(润石柏宁花园园区),分园是一所集绿化、美化、童趣化、教育化于一体的儿童乐园。幼儿园以“自信昂扬,幸福成长”为办园理念,通过精心设计,把幼儿园打造成一个“大玩具”,幼儿在“大玩具”中尽情地玩耍,尽情地张扬个性,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园按省级园所标准办园,以原木色...
在地化融合驱动绿色课程革新之路——中小学绿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广东实践————作者:王芳芳;
摘要:<正>当绿色课程成果升华为社会治理的创新方案,绿色教育便超越了知识传递的单一功能,成为培育生态公民、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核心引擎。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理念进入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广东中小学以“在地化融合”破题,通过挖掘文化基因、推进学科融合以及建设校园生态共同体,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绿色课程的多...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服务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作者:田桃;肖海峰;尧创业;刘璐;
摘要:<正>通过增设冶炼废水案例教学、搭建虚拟仿真平台、优化课程设计内容、构建“以赛促教”和“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工程师,为地方院校及冶金类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提供参考。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高校进行课堂教学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内容。许多理工院校已经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生态类专业...
“双碳”目标下相关通识课程开设与人才培养探究————作者:徐亢;邹贵武;杨孟;
摘要:<正>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在“双碳”通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实践方案,包括构建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与实践渠道、建立价值观和过程性评价机制等。“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国际承诺,也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内在需要。2021年,为支撑“双碳”目标,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从人才培养...
小学科技劳动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及案例分析————作者:赖杨志;
摘要:<正>本文结合开展的案例,探索并提出了理念渗透,激趣发现;分解思维,项目实践;反思交流,评价提升等科技劳动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5G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新科技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劳动习惯和观念,也影响着各行各业形成新的劳动样态。而科技劳动教育正是新时代下的劳动教育新形态。全国多地以学科融合创新为导向,将劳动与科技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生态家”体验:幼儿绿色一体化发展路径实践————作者:管珍;
摘要:<正>幼儿园将环境开发和创设作为“绿色文化”建设的一个突破口,以“绿色教育”园本课程方案为基点,深研“绿色教育+多元”内涵,建设诗情画意的“绿色生态环境”,促进幼儿园实现幼儿与教师、与家长、与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2019年12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善县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示范区发展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践行生态教育,办好高质量绿色学前教育————作者:丁文;韩晴;
摘要:<正>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以“办人民满意的幼儿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为幼儿提供优质教育和服务,致力于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理念和素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园先后获评“山东省幼儿园教研基地”“教育部园长培训实践基地”“山东省省内唯一的‘食品科普教育示范幼儿园’”“济南市食育试点校”等50余项省级和国家级荣誉。以“...
“和雅”教育结硕果,生态育人谱新篇————作者:于文静;
摘要:<正>济南市槐荫区致诚小学是2020年投入使用的标准化公办小学,现有12个教学班、493名在校生?。学校秉持“和雅”教育理念,构建了以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育人体系,通过“慧学课堂”改革、生态主题课程开发及跨学科实践,形成“生态认知—环保实践—价值内化”的递进式培养路径?。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环境美化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井盖彩绘、社区墙面艺术创作等实践活动,实现“校园生态小课堂”与“社区环保大课...
同创绿色学校,共享碧水蓝天————作者:宫怡名;
摘要:<正>威海市高区实验小学(原柴峰小学)创建于2005年,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1700余名,教职工90余名,校园占地面积约为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9000平方米,含7幢教学楼?。学校秉持“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美化、绿化、净化校园为载体,将生态教育纳入德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良好习惯及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
深耕生态“绿田地”,绽放校园新芳华————作者:王蒋平;蒋晨;蒋珏;
摘要:<正>永州市东安县明德学校地处永州市东安县白牙市镇紫水河畔,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自学校创建以来,始终秉持“做最好的自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校园打造成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田地”。近年来,明德学校已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实现了校园环境的“处处见绿”,也令生态文明之花得以在全校师生心中绚丽绽放。学校曾被授予“国际生态校绿旗”荣...
融合多元项目实践,编织生态劳动新画卷————作者:韦古恩;骆亚军;
摘要:<正>佛山市东平小学坐落于岭南水乡顺德区乐从镇,毗邻博物馆、科技馆等众多场馆,紧挨湿地公园、桑基鱼塘,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深度融合,以丰富的地域文化为依托,通过非遗传承、项目式学习和多元劳动实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劳动技能,还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自然、尊重传统文化的种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理念先导:生态劳动理念润泽童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深入人心...
探寻劳动之趣,感悟生命之美————作者:麦小玲;李惠玲;陈喜宁;
摘要:<正>在风景秀丽的青秀山风景区脚下,有一所绿荫掩映的公办学校——南宁市翡翠园学校。这里是学生探索生命奥秘、感受生态之美的学园、乐园。学校秉持“和润教育”的办学主题,致力营造融合自然、人文与自主探究的教育生态,积极且系统地开展生态劳动教育。秉持“知万物之理,育生命智慧”的理念,学校正以实际行动,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在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
科技赋能生态教育,探索绿色课程新路径————作者:卜繁彬;
摘要:<正>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是一所创办于2003年9月的十二年一贯制寄宿制民办学校,其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至高中全学段,以实验性、示范性、个性化、国际化为定位,秉持“尊重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影响世界的中国人”。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语言文字规...
音符跃动环保心,创意点亮生态路————作者:孙丽;
摘要:<正>深圳小学光明学校中心校区(初中)自成立以来,便将绿色低碳教育深深融入校园文化之中,积极倡导“美丽中国,美丽深圳,光明娃在行动”的生态理念。学校积极组建“碳探光明娃”跨学科实践项目团队,通过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路径,努力培养具有绿色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少年。2024年,学校荣获“垃圾分类进校园特色学校”等称号,成为光明区科技、生态、幸福教育...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现代教育》
- 省级红领巾B(快乐)
- 省级职业教育研究
- 省级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 省级创新作文奇趣故事
- 北大核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省级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
- 省级超级小神探
- 国家级《农村成人教育》
- 省级《中学教研》
- 省级中外少年
- 省级《当代教研论丛》
- 省级第二课堂
- 国家级 平安校园
- 省级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 北大核心《比较教育研究》
- 国家级当代教师教育杂志
- 国家级《田径》
- 学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省级时尚育儿
- 省级《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环境教育》
- 省级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儿童发展研究
- 省级《机械职业教育》
- 省级《济宁学院学报》
- 省级娃娃画报
- 学报《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初中生写作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