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学报
国内统一刊号:22-1409/G4
国际标准刊号:2095-7602
主办单位:长春师范学院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电力教育》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计算机教育》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热诚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赐稿。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已与全国500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信息交流关系,所有刊载文章经中国期刊网制成光盘或通过Internet 网供国内外专家学者查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收录

  【办刊宗旨】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百家争鸣,为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1 巴纳德协作系统理论在行政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郭 铁; 1-3

  2 吉林省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董宜斌;常伟; 4-5

  3 退休制度的统一化建构研究 吴雷;王双; 6-8

  4 公共物品城乡统筹供给的制度困境探析 白海艳; 9-10

  5 延安时期陈云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蒋卓;丁永刚; 11-13

  6 莱布尼茨的概念代数及其外延解释 朱建平; 14-18

  7 自由的绪论:伯林拒斥历史决定论的历史之维 杨 晓; 19-22

  8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论析 高 迪; 23-24

  9 基于成长取向的萨提亚治疗模式探析 尹忠泽;高旨利; 25-28

  10 拒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行为的刑法规制 于斌;刘晓莉; 29-33

  11 中国死刑制度的现状与改革论析 李 才; 34-35

  12 论国际社会本位理念的法理基础 谢 瞭; 36-38+41

  13 北朝时期陇右农业政策探析 张 琳; 39-41

  14 明代贴身婢女群体存在基础及生存模式探微 王雪萍; 42-46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春市娼妓业改造述评 王 航; 47-48

  16 吉林省普通话语料库建设现状刍议 孙 博; 49-51

  17 “中国崛起/China’srise”之修辞分析 李秀香; 52-56

  18 原始语根视角下的英汉音义联想及对比研究——“Papa”和“爸爸” 崔瑾英; 57-60

  19 跨文化意识与语言翻译关系论析 陈 放; 61-63

  20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翻译研究 郝俊杰; 64-67

  期刊编辑部投稿须知:

  1、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 标题应鲜明,字数在20字以内,不使用外文缩写词。作者人数不超过6人,要有准确的作者单位名称及所在城市地名和邮政编码。以上部分均需中英文对照。英文部分作者姓名应是汉语拼音全名,姓氏在前全大写,名字的头一个字母大写,名字的二个字中间用半字号线。

  2、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文字控制在250字左右,重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果和结论尤为重要。摘要须用第3人称写。英文摘要自己做的工作用一般过去时态,结果和结论用一般现在时态。中文关键词(≤4个)。

  3、中图分类号 所投文章请提供该文的中图分类号,详见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图书分类发,第4版,1999。

  4、基金项目 在文章首页页角应注明①基金项目:名称(基金号); ②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E-mail。如有第一作者以外的通讯联系人,同时应注明通讯联系人:姓名,职称.E-mail。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高句丽的选官方式探讨————作者:孙炜冉;

摘要:高句丽建立于汉朝郡县之中,在选官方式上基本承袭了秦汉以来的世袭制、军功爵制、察举制、征辟制,甚至类似的九品中正制。其中,世袭制最早出现,在建国之初便被采用;军功爵制最早出现于大武神王时期;察举制首现于太祖大王时期;征辟制首现于故国川王时期;类似的九品中正制在北魏时期就已存在。五种选官方式一直延续至高句丽亡国。虽然隋唐时期中原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但高句丽社会发展略缓于中原地区,所以还未出现科举制便已...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作者:殷志鹃;

摘要: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基础及深刻内涵,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深入剖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强化社会环保意识、完善制度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环保融合等具体路径,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生态环境法典视域下行刑衔接机制的立法选择与困境纾解————作者:范俊荣;刘一帆;

摘要: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协作配合是提高环境治理效能的有力手段,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行刑脱节”等问题反映了环境立法供给不足、行刑衔接不畅的现状。以生态环境法典编撰为契机,完善环境行刑衔接立法模式和具体内容,以解决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一方面,生态环境法典中可以采用“独立型环境附属刑法”的立法模式,增强环境行政法律和环境刑法的统一性,及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法益;...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实践反思————作者:杨建生;杨程理;曹一帆;

摘要:我国《刑法》第287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设立,对有效遏制信息网络犯罪激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该法律条文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适用范围宽泛化、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定位存疑等问题。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已公布的365例该罪刑事判决文书为基础,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助犯正犯化以及量刑规范化的角度分析上述问题成因,并立足于限制从属性原理,对“明知”“情节严重”“想象竞合限缩性解释的驳斥”以及“中立帮助行...

《老子》“张弓”一词新释————作者:顾姗姗;

摘要:在《老子》训释上的问题之多与分歧之大,先秦诸子中无出其右。对《老子》第七十七章中的“张弓”一词,历代学者或以“施弓弦”释之,或以“开弓瞄准”释之,均不得其解,而关键的“有道者”一词却被忽略。究其原因,前人大多只把《老子》视为哲学著作,认为老子的比喻只是为了讲哲理;实则《老子》乃“君人南面之术”,讲哲理的目的是使国君通达“天道”,用“有道者”的方式治国。针对上述误区,本文从文字训释和思想内涵的角度对...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价值遵循及实践路径————作者:刘江;

摘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有助于青年在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理想。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坚持以“党管青年”为培养原则、以立足青年成才规律为前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宗旨的价值遵循。在实践过程中,应坚定党对青年工作的绝对领导,精准把握青年培养的政治方向;紧密联系时代特点和现实需求,丰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内容;强化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坚定共产主...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目标及策略————作者:刘国庆;

摘要: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要求,是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保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应坚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培养全面素养、提升综合能力,激发创新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目标,秉持完善培养体系、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培养方式、注重实践锻炼,加强社会协同、形成培养合力的策略,从而充分保障培养效果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作者:刘付生;张瑞;

摘要:高校网络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通过互联网得以表达和传播的一种文化形态。高校网络文化具有知识传递、文化传承、促进创新、价值引领、启智润心、思想渗透等重要育人功能。高校要通过建设优质的育人平台、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建设、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培育卓越的人才队伍等,促进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的实现

STEAM教育理念在新闻传播学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孙鹏飞;尚慧;

摘要:STEAM教育重构了教学内容体系,重塑了学生能力结构,并创新了教学评价标准,推动新闻教育从单一采编技能训练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型。本文提出“三阶递进”课程体系、双轨驱动教学方法与产学研协同生态的实践框架,为新闻传播学教学提供了全新视角

数字化视域下思政短视频内容创新与传播策略优化————作者:梁婧;

摘要:短视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在全面审视思政短视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思政短视频的内容创新策略和传播优化策略。在内容创新上,要注重多元化内容设计,强化用户导向,促进技术创新与融合;在传播策略优化上,要实现多渠道融合传播,增强互动性与参与度,建立健全反馈机制

粟末靺鞨的发展及与隋唐王朝的关系————作者:李德山;李琳莉;

摘要:粟末靺鞨是靺鞨族七部之一。同靺鞨族其他部落一样,其先世或可以追溯至商周时的肃慎、战国至秦汉时的挹娄、魏晋南北朝时的勿吉。隋朝时,粟末靺鞨部同黑水靺鞨部一样,力量逐渐变得强大起来。由于粟末靺鞨部与中央王朝的辖地最近,先进的汉文化对其有比较深刻的影响。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不仅是东北地区最为活跃的政治力量,而且在武则天时期发生的“营州之乱”后,在其杰出首领大祚荣的率领下,建立起了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渤海...

人工智能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作者:伊广英;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拓宽了思政课的领域边界。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领者,从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为学习资源的精准组织者,从传统的学科素养走向智能化综合素养。智能技术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学革新,通过综合运用智能技术、引入个性化学习模式及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现代汉语修辞格在网络传播中的应用与演变————作者:李虓;

摘要: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修辞格的应用方式。在分析九种常见修辞格在网络环境中的新表现形式及其对受众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中现代汉语修辞格的变革对语言表达效果与传播效率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网络传播中现代汉语修辞格的演变趋势及其对未来语言发展的潜在影响

“三治融合”视角下乡村治理体系优化研究————作者:汪燕;

摘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紧密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三治融合”在乡村治理中的逻辑理路和原则遵循,探索“以党建为引领,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智能化为驱动”的乡村治理体系模式,以期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殖民扩张视域下伪满洲国“北边振兴计划”研究————作者:牛伟;

摘要:七七事变后,日本殖民者依托伪满洲国启动了“北边振兴计划”。该计划以“开发北边”为名建设针对苏联的军事基地,构建起涵盖基础设施、移民安置、资源开发等一套服务于侵略战争及殖民统治的“现代性”体系;通过建立领导决策体系、调整行政区划、改革人事制度和追加财政预算等措施,强化对中国东北北部边境地带的行政控制。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殖民开发的深层矛盾,导致各项指标未能如期完成。这种以军事控制与资源攫取为核心...

论婴幼儿照护的国家义务————作者:赵大千;

摘要:长期低生育率与生育政策的优化凸显出我国现行家庭化婴幼儿照护模式的弊端与危机,要求国家积极介入并提供全方位支持。本文基于家庭婴幼儿照护的公共属性与国家在儿童发展领域的投资理论,目的性解释宪法“家庭和儿童国家保护”条款,充分证成婴幼儿照护的国家义务;借助辅助性原则的“自我负责-辅助义务”框架,阐释婴幼儿照护中家庭主体责任与国家辅助性义务的理论划分与立法适用

《资本论》视角下资本主义劳动权的退化与劳动关系转型————作者:苏成爱;丁子宸;

摘要:《资本论》的理论框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使当代资本主义劳动权退化的结构性根源及其与劳动关系转型的辩证关系得以系统揭示。资本积累机制通过双重路径侵蚀劳动者权益:灵活用工、零工经济与远程办公的扩张以“去劳动关系化”重构剥削形式,加剧了劳动的不稳定性和权利真空化;数字化监控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劳动过程,使劳动者在“算法霸权”下面临自主性丧失与异化加剧的困境。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与利润焦虑驱动劳动...

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意识形态的思辨————作者:吴星儒;

摘要:本文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内涵与理论基础的探究,深刻剖析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意识形态的思辨成果,阐明二者对意识形态的多维解析。通过揭示两种思想之间的潜在哲学对话要素,分析二者在特定历史和哲学背景下的“对话”结果,探讨这两种思想对当代意识形态研究的价值,并勾勒未来研究的学术前景

股权转让后出资责任的承担探究——对新《公司法》第八十八条具体适用的分析————作者:于群;李娜;

摘要: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和瑕疵股权转让后的出资义务进行了规定,但是该项制度应用面较广,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多样。为做好后续的法律适用工作,需要先对法条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要件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分析该法条适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适用时应当注意的要点,尤其是对实践中的特殊形式,如股权的多次转让、责任承担后的救济等予以明晰和完善

社交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作者:吴梦迪;郑如;

摘要:社交媒体是师生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要载体。社交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呈现出思想多元化、信息碎片化、平台多样化、内容程式化、对象分众化等特征,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信任危机。为此,高校须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导向性、适应性、服务性、融合性等原则,积极构建新型网络思政平台,不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基础,增强话语活力,提升话语效能,催化话语认...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