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教育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电力教育

《中国电力教育》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3776/G4
国际标准刊号:1007-0079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教育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上一本期杂志:《中等数学》数学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中国电力教育协会主办、华北电力大学承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776/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0079。 杂志根据服务和面向对象的不同,涵盖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人力资源两大方面的内容,主要围绕教育教学、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为全国各级各类院校师生、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等部门或管理咨询机构工作人员提供发表研究成果、展示风采成就和开展工作交流的理想平台。

  【杂志历史】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创刊于1985年,1985—1991年为内部刊物,1992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确认为具有国际国内统一刊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杂志的主管单位历经水电部、能源部、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等部门,曾用刊名《电力高教研究》和《电力高等教育》。

  2004年8月,杂志的主管单位确定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单位确定为中国电力教育协会,并由华北电力大学来具体承办。

  【主要栏目】

  杂志针对全国各级各类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开设教育理论探索、管理方略研究、国际教育视窗、人才培养改革、教学组织管理、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教育研究、党建思政德育、学生工作广角、工作实务交流、校园文化建设、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栏目。

  针对企业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工作,开设培训研究、人资视域、培训案例、技能鉴定、培训技术、企业文化、管理论坛、基地建设、综合研究等栏目。

  【主要对象】

  1.国家能源局、电监会、中电联和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相关部门

  2.两大电网总部及其区域、省、地级市各层阶下属单位和直属单位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部门

  3.五大发电集团总部及其区域、地方管理机构、所属各大电厂和直属单位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部门

  4.电力辅业集团总部及其下属单位和直属单位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部门

  5.地方能源集团总部及其所属各大电厂和直属单位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部门

  6.国家核电、中广核等核电企业及其下属单位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部门

  7.东方电气、特变电工等各大电力设备制造厂家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部门

  8.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教育培训机构、研究机构

  9.高等学校涉电院系领导和各级各类涉电职业技术院校(培训中心)

  10.各级各类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和其他相关人员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高校人文教育的核心问题探析 乔凤杰,姜烈,尹航

  中外合作办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魏永红

  地方高校构建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体系的途径探讨 武素梅,周丽梅

  地方高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探索 许丽丽,陈培奇

  基于文本的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分析 黄华,高尚荣,朱芳鸣

  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分析 赵茜,朱记伟

  基于导师角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 张仰森

  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李伟,陈万里

  高职学生创造能力结构及提升路径探索 邓桂萍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 张娇林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新探 吴仕勋,王宏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 李长云,田世海,姚锋敏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管理问题研究 丁妮,顾韵华

  关于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吴晖

  基于遗传算法排课数学模型的研究 沙尘恩

  微课发展辨析及构建评价 唐柱斌,肖志坚,梅少敏

  高校多媒体教学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 祝杰,魏海霞

  基于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经管专业电力业务教学探索 陆青,潘华

  产学研新模式下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与实践 陈兰岚,宋海虹

  提高“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索 张鸿博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许彦峰

  电工学常规教学中创新教育方略探微 徐霞

  正规论文发表: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热情的“大创”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是国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本项目组“金话筒缤纷个性小主持人培训工作室”属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的创业项目,在市场调研、同行业走访、实践教学等各环节的实践运作中,项目组成员获得的不仅是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同时也极大的激发和燃烧了内心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热情。本文将对“金话筒缤纷个性小主持人培训工作室”项目组的实践操作内容与感悟进行分析与阐述,希望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积累一些经验。

  关键词:正规论文发表,大创,创新思维,创业热情,实践感悟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对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热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通过 “金话筒缤纷个性小主持人培训工作室”项目组的实践操作内容及感悟进行分析与阐述,希望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积累一些经验。

  中国电力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培养“AI+电力”复合型人才————作者:龚国军;

摘要:<正>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着各行业加速转型。在教育领域,我国于2022年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发展方向。从推进情况看,全国许多高校都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开展了系统性探索与实践,将AI深度融入“教、学、评”各环节,通过技术赋能教育全流程。例如,学校通过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利用AI助教、VR实...

火电厂新入职集控值班员岗位培训实践————作者:熊成波;姜胜;

摘要:<正>从培训目标设定、培训内容构建、培训方法实施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系统性改进火电厂新入职集控值班员岗位培训模式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提高了集控值班员岗位人员技术技能水平,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集控值班员是火电厂运行管理的核心岗位之一,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和企业的整体安全。从实际情况看,部分火电企业存在集控值班员“断层”的情况,以新、老员工为主...

构建有效的人才开发管理体系————作者:张珈玮;

摘要:<正>构建企业人才开发管理体系需要从战略定位、目标设定、标准画像、人才盘点、教育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多方面入手,形成一个完整、科学、持续的管理体系。人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构建有效的人才开发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的关键。企业要构建有效的人才开发管理体系,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自身的业务战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并据此确定具体岗位的战略价值...

基于员工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力资源效能提升策略————作者:杨斌;周翔;王亚娟;沈萌萌;

摘要:<正>为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东台市供电分公司通过开展员工综合素质评价,实现人岗匹配度精准分析和企业人才全面盘点,为岗位配置动态调整和员工培养计划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以期实现人力资源效能提升。企业欲发展,人才必先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网公司企业转型、变革对人才能力素质提出了“复合型”的要求。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东台市供电分公司(...

“四真一实”电力调度员培训场景化教学模式应用————作者:许园园;黄雄军;张正茂;池腾;杨浩然;李成志;

摘要:<正>针对传统电力调度员培训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与电网运行真实环境不符等问题。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展趋势为背景,国网技术学院创新“四真一实”场景化教学模式在电力调度员培训中的应用,增强了学员学习体验,提升了学员知识技能实际应用能力和教育培训质量。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大电网,《国家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程》(2024版)规定,调度机构坚持“保安全、稳供应、促消纳”的原则...

基于“选析优”三环节的教学优质案例开发实践————作者:林龙凤;李苑霞;

摘要:<正>为打造优质教学案例,丰富教学资源,采用五步分析法、画布分析法和关键事件法,通过选、析、优三环节,创新性地开展优质教学案例开发,助力业培无缝融合。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深度融合,数字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加之员工个性化学习需求日益增强,如何开发一批切合企业实际业务、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优质案例,成为企业培训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

AI赋能综合能源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作者:滕敏敏;邹秀清;马勇;

摘要:在全球能源与数字革命深度融合背景下,全面推动电力产业数智化转型是破解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传统电力系统升级等挑战,加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围绕能源电力行业对数智化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上海电力大学秉持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鼓励各专业学院教学团队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专业教学方面开展探索和研究,...

教育数智化转型下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作者:梁琨;侯佳音;陈孟申;

摘要:<正>针对电气及自动化相关专业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探索电力教育智能化转型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智能技术为引擎的教学内容升级、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平台扩展等举措,为电力系统建设输送具有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工科人才。电力产业数智化转型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电力行业技术范式与产业生态的...

《电力工程概预算》课程“AI+”融合创新————作者:刘樱;张艺;潘仙友;

摘要:<正>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教学改革创新为指导,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工程概预算》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创新,并持续加强教师团队师资建设,为省级重点课程建设打下扎实基础。当前,AI技术正以前沿科技引领者的姿态,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加快信息化...

AI大模型对课程教学的影响与变革————作者:袁斌霞;朱瑞;李敏;马行驰;

摘要:<正>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新工科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以《电厂金属材料》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为例,详述了如何通过豆包大模型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创新,进而为新工科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金属材料》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强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掌握和具备常用金属材料选材和材料性能改变方法的初步能力...

“青电方案”:构建一体化产学研示范基地————作者:赵尧麟;

摘要:<正>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清洁能源行业迎来了迅猛发展,对高素质清洁能源运维人员的需求日益迫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青峰岭校区锚定“绿色赋能”功能定位,对原有教学电厂进行升级改造,为培养更多更能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所需要的实干型电力人才提供“青电方案”。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清洁能源行业迅猛发展,由此对高素质清洁能源运维人员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部发布...

电力类现场工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作者:覃贵芳;徐庆锋;林瑜;白鉴知;左江林;郭华杰;

摘要:<正>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现场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构建“四阶能力递进”人才培养路径,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共建“四标合一,五场转换”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及多元增值评价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五个共同”校企合作方式,奠定人才培养坚实基础。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旨在解决数字化、智能...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工程-理论-工程”过程化培养实践————作者:姜涛;李本新;张儒峰;李雪;葛津铭;孙亮;

摘要:<正>针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课程知识体系陈旧、工程创新能力不足、教学模式与工程教育新常态不适应等问题,提出基于“工程-理论-工程”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过程化培养改革模式,通过开展国家级教材建设和课程内容改革,搭建立体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估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力提升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速构建...

“双碳”目标下电力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作者:唐洋;唐亚南;

摘要:<正>在“双碳”目标下,传统电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师资、实践平台、校企合作产教协同等方面存在困境,针对这些问题,电力类高等职业院校应通过调整专业布局、重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素养、配置实践平台、推动合作办学等举措,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兼具绿色素养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电力行业是降低碳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当前,随着构建...

国产MWORKS软件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胡俊杰;孙英云;徐衍会;

摘要:<正>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MWORKS软件,实现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并培养其爱国情怀,从知识、能力、价值三个维度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已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即NI公司)对Lab VIEW软件的管制以及我国13所高校被禁止使用MATLAB等事件,表明我国在关键领域对国外软件依赖的危害性,并面临...

构建实施“操作任务书+费曼学习法”培训模式————作者:汤雄燕;苏幸晨;吴义德;

摘要:<正>针对电力行业新员工技能提升过程中效率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国能铜陵发电公司创新地提出“操作任务指导书+费曼学习法”的融合培训模式,以任务书“编制+分享”为核心,通过青年员工自主编制操作任务指导书,结合费曼学习法的“以教促学”理念,青年员工独立处理复杂操作的能力大幅提升,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误操作风险

发电产业工人成才成匠实践————作者:朱玉玲;刘德生;

摘要:<正>厚植工匠文化,系统开展产业工人教育培育工作,助力员工成才成匠,实现企业人才队伍结构优化,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为发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优势注入人才动能。产业工人是工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骨干力量。随着能源电力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电企业对高素质产业工人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结合职工队伍现状,探索职工成才成匠的路径,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是发电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

行业高职院校“132”职业生涯规划运行模式构建————作者:黄鹏;陈凤玲;张丰;吴景川;

摘要:<正>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建立行业性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平台,设置职业探索、职业准备与职业发展三个阶段,并结合职业咨询和实践活动,构建“132”职业生涯规划运行模式,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工作部署,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郑州电专”)秉持“培养输送德才兼备的电力行业新时代卓越产业工人和蓝领工匠”的职责...

“EPACT”训战营探索企业教育培训新范式————作者:李小平;蒋龙;吴胜鹏;周晓宇;

摘要:<正>针对电力企业培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实施“EPACT”训战营教育培训新范式后形成20项具有实践价值的创新性做法和经验,让培训成果从业务中来,回到业务中去,有效助力南网超高压公司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推进与人才强企战略落地实施。南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简称“南网超高压公司”)始终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积极探索教育培训新模式,于2025年3月举办了...

电力特色高校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思考————作者:杜丹;沈玥;

摘要:<正>针对能源电力特色高校培养电力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问题,从教学手段创新、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全新教学体系、提高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改革实践的思路,以期为推动我国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方案。人工智能可以对海量多模态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与诊断能力,并推动能源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具有人工智能...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