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007/G4
国际标准刊号:1000-5560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主管单位:教育部
查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吉林教育现代校长教学管理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湖南省教育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刊登教育学方面的专题论文、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内容涉及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教育改革、国际发展、港台教育及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界技术学、教育物理学等方面。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全国优秀学报、上海最佳学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栏目设置

  教育理论研究、海外来稿、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史理论研究、专题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与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科技类学术类期刊。《湖南中学物理》杂志始终坚持为中学物理及理科教育服务、为中学物理及理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融科学性、知识性、前导性、实用性于一体,以悠久的历史、上乘的质量、强大的阵容、诚信的品格在全国基础教育界享有盛誉,已成为中学物理及理科教育的知名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大模型智能体支持下的激励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证研究————作者:黄昌勤;钟益华;王希哲;韩中美;魏同权;

摘要:大模型与智能代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模型智能体成为教育领域中实现教与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新工具。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功能定位差异,单一智能体虽然已能够针对各类教与学任务提供诸如内容生成、智能反馈与评估等支持,但单智能体的交互特点、功能属性具有较高同质性,在促进深层次认知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局限。相比之下,多智能体能够通过模拟多种教育主体角色,提升学习互动的多样性和深度,进而实现更为个性化和深度的学习体验。...

悟空的毫毛:正在重塑学习技术系统的多智能体————作者:顾小清;郝祥军;

摘要: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加速了教育的数智化跃迁进程,那些赋能教育的技术角色,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演进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本文首先追溯了赋能教育的类智能体百年发展历程,剖析教学机器演变到智能学伴的数智化轨迹,及其扮演的多种虚拟角色;基于此,重点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智能体新发展,探讨智能体在教育实践中从单一走向多元,以多重分身代理学习中的角色,为未来教育创造无限可能的新趋势;最后,以此为基础讨论了...

现代大学权力构造的宪法体系化阐释————作者:魏文松;

摘要: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依赖于现代大学权力的合理构造。既有理论研究普遍认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现代大学权力的核心构成,这两类权力范畴可谓现代大学权力构造的基石,但是关于政治权力、民主权力、市场权力、教师权力、学生权力等类型是否构成现代大学权力的必要内容,却一直存在争议。在此基础之上,学界形成了“双重构造”“三维构造”“多元构造”等理论模式,但都存在着一定的...

教育强国背景下理工科博士学位供给优化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作者:方建锋;房欲飞;王克宇;

摘要: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先导和基础工程,对教育强转化为科技强、人才强起着促进作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教育强国建设着力加强理工科博士的自主培养。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观之,当前我国理工科博士学位供给尚面临生产强度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基础学科占比较低影响了原创性科技突破、培养质量不高带来人才外流风险等挑战,与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尚有差距。建议以《关于深入推进学术...

教育何以防范中等收入群体滑落?——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分析————作者:张茂聪;黎敏辉;范晓婷;

摘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而稳定中等收入群体,防范中等收入群体向下滑落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二值选择模型,实证检验教育何以防范中等收入群体滑落。研究表明,教育能够有效防范中等收入群体向下滑落。机制分析发现,教育可通过提高家庭就业稳定性、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来防止滑落。异质性分析发现,教育防范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滑落的效用大于中等及中等偏上收入群体;...

教育强国视域下的基础教育学制改革探析————作者:肖煜;靳天宇;刘惠琴;

摘要: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本文通过纵向历史梳理与横向国际比较,发现我国基础教育学制历经百年演变,整体上呈现出从模仿到探索、再到稳定的演进脉络。国际比较显示,世界基础教育学制发展趋势包括缩短小学教育年限、延长义务教育时间、加强学段衔接、采取多轨并行、增加弹性学制,纳入职业预备阶段。当前,我国学制仍存在学制过度分段、义务教育时间未完全覆盖基础教育学制、学段衔接不足等问题。为破解这一困境,本文提出基...

本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匹配能促进就业匹配吗?——基于专业、学历、能力三维就业匹配的实证分析————作者:冯沁雪;岳昌君;

摘要:随着高质量发展阶段下人口、经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结构性就业矛盾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本研究基于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本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匹配程度对就业匹配的影响,考察学习成绩、能力增值、对工作专业对口的重视程度的中介作用,并分学历和专业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专业兴趣匹配能促进单位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匹配和学历匹配,并能提高能力使其达到甚至超过工作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选题方向之(一)(二)——时段:2025年——2027年

摘要:<正>(一)大科学时代的教育学重构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特发布“大科学时代的教育学重构”十大选题方向。一、大科学时代的概念研究二、大科学时代的知识生产三、大科学时代的教育学理论创新四、大科学时代的教育与教学五、大科学时代的教育治理六、大科学时代的高等教育七、大科学时代的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八、大科学时代的全球教育合作与竞争九、大科学时代的科研范式十、大科学时代的人...

创新研究方法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作者:闵维方;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方面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论证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为深入探索复杂教育问题和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必要条件,进而推动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其中包括定量研究方法的创新、定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技术驱动的研究方法创新以及混合研究方法的兴起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简要分析三个研究案例,展示了创新教育...

认知回响:学习者智能体的出声思维研究————作者:郑隆威;贺安娜;齐长永;胡碧皓;顾小清;洪道诚;

摘要:该研究将出声思维法与大语言模型相结合,提出“认知回响”这一新方法,补充了传统的同步出声思维法,以解决数据采集干扰思维过程的局限性。研究设计了一种能够模拟不同学生认知过程的角色智能体,并基于学习情景的再现、学习经历的重构及上传,构建了一个智能体训练框架。与传统的提示工程方法相比,该框架通过真实学习记录生成虚拟学习经历,使不同智能体能够更加准确地模拟各类学生的认知反应。研究通过对少量数据的微调训练,验...

机器人兴起与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结构——来自中国招聘网站的证据————作者:曲英姿;范莎;

摘要:本文创新地运用中国招聘网站的劳动力需求数据以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中国区域机器人安装数据,在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学历-任务-职业”三维框架下探讨机器人兴起重塑技能需求结构的深层逻辑;并在新人力资本框架下,从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的全新视角研究机器人兴起对技能需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机器人兴起会导致学历属性技能需求结构出现“单极化”的特征。(2)机器人兴起会对任务属性技能和职业属性技能的...

青少年价值观类型与家庭背景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作者:杨茂庆;黄茂林;

摘要:以1992名6—9年级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索其价值观类型,并进一步分析家庭背景对不同青少年价值观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少年价值观群体可以分成四类:“集体多元融合型”“公平规则导向型”“中间价值均衡型”“价值认同淡漠型”。(2)不同类型具有相似性,除“价值认同淡漠型”外,各类型均表现出基于个体奋斗的集体价值观和关系价值观优先的特征。(3)不同类型的个体在民族上没有差异,“...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傅认同:类型解析与路径建构————作者:冉云芳;周芷莹;袁晨晖;

摘要:企业师傅作为现代学徒制中的核心利益主体,其认同感的建立对保障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高度的认同不仅能够帮助师傅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明确其角色定位,还能通过规范行为、深化互动,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从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双重视角出发,选取6家深度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师傅认同建构的路径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宏观层面的制度规范与组织结构、中观层面的...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之困与解:基于大规模语料的质性研究————作者:刘婷婷;金明磊;蔡连玉;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上取得了新的发展,但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仍在探索之中。研究收集了全国500所职业院校的9 259份教师专业发展总结性文本,并基于理论性抽样,对16位职业院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最终汇总形成了829万字的语料库。运用NVivo软件对语料库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存在以下主要...

工作危机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应对————作者:王建华;

摘要:工作主义意味着工作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也是一个人的身份和生活目的的核心,抑或工作本身成为了衡量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唯一尺度。现代社会中,工作主义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外部动力,也为高等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赋予了内在合法性。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工作主义的不断蔓延,为就业或工作做准备变成了牢不可破的教育信条,与之相应的工作伦理严重束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想象力,并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造...

政策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排序竞争:内涵、成因与省思————作者:肖瑜;刘振天;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在政策层面存在激烈的排序竞争之势,主要表现为资源驱动下的平行竞争和发展驱动下的自我竞争,前者反映的是追赶,后者反映的是超越。同时,下级决策者对上级政策的超常响应则进一步加速了竞争。多重政策逻辑共同形塑了排序竞争:决策上,后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亟需推动了赶超型政策议程;响应上,政绩观转型重塑的高等教育竞赛新地标激发了底层积极性;次级决策上,为缓解高等教育冲突性而具有的政策模糊性...

大变局中的民族复兴与教育改革——现代中国教育学的兴起及其范式演变————作者:周勇;

摘要:1840年中国遭遇大变局,之后为寻求民族复兴发起的教育改革促成现代中国教育学兴起,其最初范式是平夷教育学和洋务人才教育学。1895年以来,因民族复兴重心把握和对民族复兴急需发展何种新教育的解答各不相同,现代中国教育学发生显著范式演变,先后形成政治改革教育学、新经学教育学、国民美育学、现代文理科教育学、新思想启蒙教育学等新范式。作为课程及学科的教育学自1901年诞生以来,也有过从师范教育学、中小学教...

民办教育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关系的中国特色探析————作者:阎凤桥;

摘要:无论在中国还是从世界范围看,除鲜例之外,民办教育与教育强国之间并无事实上的直接关联,难以说发展民办教育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一条有效路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间接关联,表现为民办教育通过非公共预算经费促进教育普及率的提高,由此节省的公共预算经费可以用于促进重点公立教育质量的提升,另外民办教育在满足多元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引起教育公平问题,需要予以应对。值得关注的鲜例国家是美国,它既是教育强国,也是私立...

青少年的成长型思维可以有效培养吗?——基于一所农村学校为期三年的干预追踪调查————作者:张军凤;云如先;

摘要:培养成长型思维是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然而,近年来的一些实证研究削弱甚至否定了该干预策略的正向推动作用,且该领域在东亚文化情境中缺乏本土化的干预实验证据。针对成长型思维理论的干预有效性质疑以及文化适应性争议,本研究对通用的成长型思维培养方案进行本土化改良,于2021~2024年在长三角地区的一所农村小学开展为期三年的随机干预实验与追踪调查,并采用倍差法来评估干预效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选题方向之(一)(二)——时段:2025年—2027年

摘要:<正>(一)大科学时代的教育学重构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特发布“大科学时代的教育学重构”十大选题方向。一、大科学时代的概念研究二、大科学时代的知识生产三、大科学时代的教育学理论创新四、大科学时代的教育与教学五、大科学时代的教育治理六、大科学时代的高等教育七、大科学时代的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八、大科学时代的全球教育合作与竞争九、大科学时代的科研范式十、大科学时代的人...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