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研究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小学教学研究

《中小学教学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21-1396/G4
国际标准刊号:1674-5728
主办单位: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实验教学与仪器》教学类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辽宁教育》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中小学教学研究》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中小学教学研究》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基础教育教学类杂志,其读者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研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本刊全国公开发行,其读者是全国广大中小学校教师、省市区教研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本刊全国统一刊号为CN21—1396/G4。邮发代号为8-234。本刊大16开本,64页,月刊,每期4.00元/本,全年48.00元/套。

  本刊宗旨: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学研究、交流教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探讨继续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本刊特色:理论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学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期刊荣誉:

  本刊己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期刊数据库和龙源期刊网。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课程改革研究、课标教材、学科教学、课例与评析、教学设计、考试研究、能力培养、教学评价、教学随笔、名师风采、试题选萃等。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王 鑫 3-4

  2 初中英语阅读交互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姚锦斌 5-7

  3 阅读教学始于读 王 飞 8-9

  4 妙用课后习题 搭建有效课堂 黄志锋 10-11

  5 语文教学设计法———“一个”关键性问题 王鸿鹏 12-13+23

  6 课堂问题的指向———着眼语用 揣摩表达 陈丽云 14-16

  7 例谈语文课堂教学细节关注的意义 龚德国 17-19

  8 运用教学路线图 深入研讨数学课 吴裕良 20-23

  9 合理渗透分类思想 有效提升数学学习力 朱兴伟 24-25

  10 浅谈设疑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杨玉凤 26-27

  11 运用新手段 感悟新方法———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李凤杰 28-29

  12 纠正学生错误前概念的策略初探 谭放晴 30-31+38

  13 高效的课堂源于创新的设计———南通市优质课《原子的结构》课堂实录与评析 朱建明 32-34

  14 《电解池》教学设计与反思 郭高峰 35-37

  南大核心论文发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增强学生德育效果

  摘 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的教育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三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深化学生德育。三者紧密结合,互为一体,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

  关键词:南大核心论文发表,现代技术,德育应用,效果

  1 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分阶段实施德育

  学生入校年龄多数在十七八岁,正逐步进入成年时期,但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加之受市场经济多元化、社会环境复杂化、个性发展差异化和家庭环境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思想变得复杂而活跃,给教育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中小学教学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的特征分析及使用建议——以初中人教版“空气和氧气”一章为例————作者:李海山;

摘要:课后习题是化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后习题的功能价值,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空气和氧气”一章为例对课后习题进行研究,其特征包括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情境化;并提出使用建议:根据习题层次进行作业布置和实施、引导学生基于自身实践经验回答问题、增强开放性习题答案的包容性、利用习题情境进行二次试题开发

素养立意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以新修初中统编历史七上第四单元为例————作者:姜亚春;潘金;

摘要:作业设计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联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从研读教材、研究学情、研讨立意等方面多角度思考,科学拟定作业目标;多维度考查,精准设计作业内容;借助不同的评价主体推动评价的多元,同时兼顾内容的多维化、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在合作探究、同伴互助、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新时代高中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探究————作者:朱彩霞;

摘要:劳动教育是高中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劳动精神内化的重要方式。新时代高中劳动教育支持体系存在着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不全面、活动载体搭建存在欠缺等问题。建设高中劳动教育支持体系,要采取树立以人为本劳动理念,提升教师劳动教育意识,健全劳动教育体系,拓展劳动教育平台,创新劳动教育新模式,坚守劳动文化传统,构建校外支持体系等有效策略

联动·联结·联合: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实践创新——以《新魔法英语分级读物》Fishing的阅读教学为例————作者:何菊华;肖雪芳;

摘要: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体之狭、方式之单、过程之浅等问题,提出“三联式”教学评价策略,并以绘本阅读课Fishing为例,阐述了“三联式”,即“联动、联结、联合”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创新实践路径,助力“教—学—评”一致性的更好实施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持续性评价设计探究——以PEP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为例————作者:徐艳丽;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单元持续性评价的内涵和方式,并结合案例提出单元持续性评价的设计路径,即:单元教学前期,进行语篇研读和诊断评价,制定单元持续评价目标;单元教学中期,巧用情境和grasps工具,设计评价任务链,推进单元持续评价活动;单元教学后期,多维评价,判定单元持续学习效果

HPM视角下“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设计与思考————作者:丛姗姗;陈丽敏;

摘要: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很多教师对于数学史有效融入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缺乏了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HPM视角下,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基于学生新知建构过程选择适当的数学史与数学教学融合方式,并综合应用多种融合方式开展教学设计,为一线数学教师将数学史有效融入数学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策略

触发·建立·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策略探析——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为例————作者:陈春平;

摘要:数感是一种抽象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针对“教学情境单一、教学模型缺乏和应用实践不足”等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形成的现实问题,提出“创设动态情境、静态情境和简易情境,指导学生观察;借助点子图、小木棒和计数器,助力学生探究;开展计数实践、比较实践和估计实践,引领学生应用”的数感培养策略。结果表明:多元化的情境触发了学生的数感,多种类的模型辅助学生建立了数感,多样态的实践应用引...

大概念统摄下高中美术“审美立人”主题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作者:赵海燕;闫晨;

摘要:针对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达成“不落地”、主题内容毫无关联性等突出问题,围绕锚定大概念统摄的逻辑“面”、确定主题引领的育人“线”、设定内容结构化的知识“点”、标定评价量规的维度“体”来厘清大概念教学的设计思路,通过主题引领的提取、项目驱动的践行、多学科整合的融通来捋清大概念教学的建构路径,在美术大概念的主题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中,以“审美立人”为旨归,培养时代新人

高中抒情散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路径初探——以《故都的秋》为例————作者:向洪宜;

摘要:当前高中语文抒情散文教学往往注重学生感性思维培养,缺少对文本理性思维的发掘与运用。抒情散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用批判性思维解读抒情散文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着力点。以《故都的秋》为例,从结构、语言、情感三个维度探寻抒情散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路径,引导学生用思辨性工具梳理行文思路、用思辨性问题体味语言之妙、用思辨性推理挖掘情感意蕴

论证“是否应该停止开采硫铁矿”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新授————作者:李俊霖;刘东方;

摘要: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是否应该停止开采硫铁矿”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在真实的社会议题情境中,通过问题驱动,使学生基于得氧失氧、元素价态、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议题的论证与决策中提高学生科学论证问题的能力、客观决策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实践探究————作者:宋旭彬;

摘要:语文作业设计构成了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强化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和提升综合素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基于“双减”的政策背景,提出了一系列指向性明确、个性化定制、富有趣味性、分层次实施以及强化实践性的设计策略,同时配套相应的作业评价机制,旨在促进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

初中文言文教学核心素养培育初探——以《桃花源记》为例————作者:孙明月;

摘要: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剖析、内容结构的精心设计以及表现性评价方法的科学运用,构建了旨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锻炼思维品质及激发审美创造力的综合教学策略体系。以《桃花源记》为具体教学实例,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规划结构化的教学内容,详细阐述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流程,展示了文言文教学培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与实...

基基于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寓言教学策略探析————作者:叶枚举;

摘要: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一些语文教师常常随意解读寓言故事、简单开发资源,造成学生寓言思维受限,淡化了寓言故事这一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在寓言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充分发挥寓言故事的文学价值和育人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寓言思维,从“备课、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

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评”一体化研究——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作者:黄艳;李继林;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现行习作教学存在忽视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联系、忽略核心素养在真实情境中的生成、弱化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等现象。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症结,提出了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的导向性、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评价体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等三个实践原则。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路...

经历生物实验过程 培育科学探究素养——以“解磷菌的选择培养、计数和纯化”为例————作者:詹丽平;

摘要:为了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以“解磷菌的选择培养、计数和纯化”为例,经历课前实验设计、课上方案实施,通过实验现象观察、提问、展示、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能力,了解探究实验的思路方法,感悟团队协作的魅力

设计实施学习任务 培养数据意识素养——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为例————作者:彭秋媛;

摘要:大数据对国家、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小学生数据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以《百分数》为例,在课前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方向,设计学习目标,围绕目标达成确定学习任务和子任务,形成任务群,引领课堂教学过程实施,促进数据意识形成

高中英语教学候答策略研究——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3 Culture and Cuisine为例————作者:胡慧敏;

摘要:采用课堂观察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候答时间和候答行为两个维度对高中英语教师候答策略进行分析,发现高认知思维层次提问的候答时间远长于低认知思维层次提问的候答时间,第一候答时间的频率远高于第二候答时间的频率;教师主要采取教学倾听、提供支架、鼓励、重复问题四种候答行为;教师主要运用根据问题的认知思维层次分配候答时间以及灵活采取有效候答行为两种候答策略。因此,建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预留第二候答时间;适时调...

教育数字化赋能中学物理的实践研究————作者:李运东;杨薇;关丛妍;

摘要: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物理学科复杂、教师教学挑战和家校沟通不畅等现实难题。通过沈阳市某中学的案例分析,探讨数字化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示数字化平台在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个性化学习路径生成和双边信息及时共享方面的实际效果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单元教学研究——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为例————作者:陈锦云;

摘要:单元教学是促进深度学习和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提出凝练学科大概念、设计单元学习目标、设置驱动问题、分解学习任务、开展过程评价等策略实施单元教学

劳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逻辑与教学设计————作者:蒋雄超;

摘要:劳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引导学生从劳动的角度提出主题,运用劳动和其他学科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在跨界学习中实现知识技能的深度理解与迁移运用,提升劳动素养。在厘清劳动跨学科主题学习价值逻辑、学科逻辑的基础上,从围绕学习主题,提出问题;制定评价量规,使目标可视;学科跨界实践,进行知识整合;提供资源支持,推进学习;多元学习评价,赋能发展等方面进行设计,更好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