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61-1372/G4
国际标准刊号:1009-5128
主办单位: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杂志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教育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渭南师范学院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经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5128,国内统一刊号为:CN61-1372/G4,双月刊,综合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曾荣获“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性期刊一等奖”、“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等荣誉称号。主要发表渭南师范学院及兄弟院校、科研单位人员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达到沟通、交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反映学院的教学、科研成果,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20年来,始终坚持在“激励教学风范,活跃学术氛围,服基础教育,弘扬地方文史”的办刊思想指导下,努力使刊物“健康化(政治方向、学术思想)、学术化(学术价值)、个性化(地方特色)、规范化(语言、编辑等)”,并逐步形成刊物的个性特色。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华山文化研究”等特色栏目,已经成为《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渭南师范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陕西省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位于“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渭南市,南依秦岭,北望司马故里,东接西岳华山,西邻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就位于学院现代化的图书大楼里,被浓厚的书香气氛所包围。

  学报编辑部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专兼职编辑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编辑部现有编辑8人,其中教授(编审)、副教授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人。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本刊编辑部被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授予"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术性期刊优秀编辑部"称号。

  学报编辑部历来很重视制度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如《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委会工作条例》、《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职责范围》、《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主编职责》、《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岗位职责》、《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岗位职责》、《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秘书(编务)岗位职责》、《编辑部星期一例会制度》、《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稿件三审制度》、《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清样三校制度》、《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审读工作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保证了《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健康发展。20年来,《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始终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奉献了大批精品,编辑部也有多名同志被学院党委先后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自《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以来,学报编辑部专兼职编辑共发表论文近300篇,主编参编图书25余部,主持承担国家级、中外合作、省级、院级科研课题近40项。主编庞德谦教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常务副主编党大恩编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主编”、“陕西高校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等称号。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杂志荣誉:

  曾荣获“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性期刊一等奖”、“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西部大开发论坛、地方经济建设、地方文史。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论渭华照金精神的时代价值 丁德科,马忠智,袁梁,DING De-ke,MA Zhong-zhi,YUAN Liang

  2. 《史记》“四始”论溯源 胡宁,HU Ning

  3. 司马迁昧于军事的影响——以李陵事件为例 吕方,LV Fang

  4. 论周昌的无言可救赵王如意 董灵超,DONG Ling-chao

  5. 《史记》表世家列传考校 吴昱昊,WU Yu-hao

  6. 《史记》札记三则 张海涛,刘振刚,ZHANG Hai-tao,LIU Zhen-gang

  7. 冯玉祥集团与陕西地区 贾熟村,JIA Shu-cun

  8. 明代历任陕西提学简考(下) 李波,LI Bo

  9. 白居易的祖籍考 党康琪,DANG Kang-qi

  10. 论印光大师对中国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的贡献 吴兴洲,WU Xing-zhou

  11. 略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贺晴,HE Qing

  12.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中“善”的解读 闫晓萍,YAN Xiao-ping

  13. 煤矿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刘志,LIU Zhi

  14. 北宋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法律控制 谢波,XIE Bo

  15. 《桃花源记》写作时间考论 刘书刚,LIU Shu-gang

  16. “五四”时期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王福湘,WANG Fu-xiang

  17. 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思维差异 赵惠霞,ZHAO Hui-xia

  18. 从教材编写看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追求 徐军义,XU Jun-yi

  山东教育杂志投稿:语文教师的第二语言

  摘 要:一直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有声语言,却忽视了课堂体态语在语文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其实,课堂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重点说明眼语、脸语、头语、手语等课堂体态语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号召广大语文教师积极使用课堂体态语。

  关键词:体态语,手语,教学

  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语文教师的第二语言来辅助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体态语言可以具体地分为眼语、脸语、头语、手语。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求异思维解构下的《史记》异象文化————作者:李小成;

摘要:一般人们都会按固有的方式即惯性思维去解决问题,求异思维则是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史记》叙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现象,其根源在于求异思维的主导。《史记》记载了诸如梦象、天象、地震、水灾以及云气和人物、动物等许多不同于常态常情或带有神幻色彩的异象,这些异象反映了人们对当时世界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政治意图以及价值取向。通过对《史记》中的异象进行探究分析和归纳整理,有助于拓展《史记》研究的领域

《史记疏证》编纂始末————作者:张大可;

摘要:《史记疏证》是一项全新的古籍整理学术工程,“融古今研究成果于一编,聚海内志同时贤于一堂”,由中国史记研究会群策群力汇总的一部国学经典研究成果,铸造时代的辉煌,是本书编纂的最高宗旨。工程萌芽于1983年,酝酿研讨于1985年,正式启动于1991年,完成定稿于2023年。凝聚当今21所高校,1个行政单位,共22个单位39位学者的心血,历经41年完成的巨著,全书两千余万字。日本学者说的“司马迁在中国,史...

全面抗战时期以严的政治纪律涵养党内政治生态————作者:朱红建;

摘要:全面抗战时期,在敌强我弱的复杂抗日形势中,在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快速增加,以适应党的自身发展和时代任务。党在短时期内迅猛发展,需要用铁的纪律武装全体党员。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必须让纪律和规矩严起来,以严的政治纪律从严管党治党,涵养党内政治生态,需要发挥政治纪律教育的作用,经常性地开展政治纪律教育;推进政治纪律制度化建设,对党员干部起到控制约束和惩罚威慑的作用;...

“发愤著书”作为涵盖性理论的新认识————作者:潘昶;

摘要:“发愤著书”语出司马迁,随着后世理论对其不断阐发,以及众多学者对其不同侧重点的深入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论述。目前许多研究虽从各个角度都看到其理论的重要性,但对其全面性和理论概括性的认识还有不足。从原始语境和文本出发,“发愤著书”的原始理论即具有理论概括性;而中国古代如“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等后继理论,也从不同侧面体现“发愤著书”理论内涵的精炼和概括性。结合原始理论内涵与后世阐发,...

数字技术赋能学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作者:殷琼;都鑫俣;

摘要:数字技术赋能学校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响应国家全方位育人号召的现实需要。当前,党和国家顶层设计的持续完善与数字技术本身不断走向成熟为其赋能学校劳动教育创造了多种有利条件。但是,在这一进程中也面临技术应用失范、教师技能滞后、学校基建不足等多种挑战,极大地限制了数字技术在学校劳动教育中育人性的有效发挥。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从筑牢学校劳动教育数字安全屏障、提升学校劳动教育教师数字...

论共产党人“心学”与传统儒家“心学”的内在契合性————作者:张鹏伟;

摘要:共产党人“心学”命题体现了“两个结合”的理论视野,进一步夯实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思想地基和精神内蕴。从学理上透析,共产党人“心学”与传统儒家“心学”具有价值相契性、思想精神相通性和时空接续性。价值相契性主要体现在价值本位上人民至上和仁爱为本的相契,价值主体上共产党人与儒家士人道德修养追求和境界的相契,价值客体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标的相契等;思想精神相通性主要表现在马...

高校劳动教育如何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并举————作者:何云峰;齐旭旺;

摘要: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之间应该是一种并重或并举的关系,也就是同时要抓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不能失之偏颇。在当前高校普遍重视实践但课程化不足并且理论部分尚未有真正课程化的情况下,需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把劳动教育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举作为课程建设目标。为了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并举,高校劳动教育首先需要有全新的课程理念。为了贯彻劳动教育的课程地位理念、课程目...

作为方法的要素:要素治理何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作者:柯金山;陈广东;

摘要: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新质态,是驱动创新的先进生产力。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要素治理,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要素治理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提供高质...

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作者:赵恒凯;唐亮;周卓凡;刘旭阳;

摘要:政府绿色采购作为需求侧政府行为,对企业ESG表现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绿色采购能够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绿色采购通过缓解外部融资约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进而促进企业ESG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绿色采购对非国有企业、有经验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促进作...

高校思政课“抬头率”研究的主要维度、基本特征与优化路径————作者:余文好;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主渠道,其“抬头率”的高低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的研究主要从概念及其本质、制约因素、提升举措等维度展开论述,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侧重宏观与中观层面研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分析、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提升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应在细化微观层面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作者:刘国强;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重大战略部署,为高校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具有重要价值。立足“立德树人”育人根本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要义、内在逻辑和精神实质,不断丰富课程...

社会支持影响高校教师的学术动机:学术自我效能感和学术态度的中介作用————作者:刘峰;

摘要:为了探讨高校教师的社会支持、学术态度和学术自我效能感对学术动机的影响,随机选取高校教师350人(男140人,女21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学术态度、学术自我效能感和学术动机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学术动机有直接影响,并通过学术态度和学术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术动机。然而,相对而言,社会支持对学术动机的直接影响并不强。学术态度对学术自我效能感和学术动机也有直接影响。学术...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征稿启事————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渭南师范学院学报》(ISSN 1009-5128,CN 61-1372/G4)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渭南师范学院主办,月刊,96页,每月10日出版。刊物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名刊”“全国教育院校精品期刊”“陕西高校精品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栏目

用户需求、认知盈余与媒介赋权:中国知识付费市场兴盛的三层逻辑————作者:李亚妮;

摘要:知识付费是用户出于明确的求知目的付费购买在线稀缺性知识的行为,中国知识付费市场兴起于2015年左右,在经历了现象化崛起、市场化发展后,逐步向产业化探索阶段迈进。这一市场的兴盛离不开资本这一普适性因素的强力驱动,但同时其在用户、生产者和媒介层面有其独特的兴盛逻辑。在用户层面,用户对知识的终身需求、网络用户知识选择或然率的降低和用户消费习惯的转变是其主要原因;在生产者层面,专业用户认知盈余的商品化和内...

产业技术创新如何驱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效应分析————作者:卫欣怡;

摘要: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产业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产业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空间分布特征。据此,提出加大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建立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模式,采取多元化绿色经济...

在日常实践中增进算法素养————作者:王贵斌;

摘要:当前算法素养主要集中在操作和命题“事实”的认知研究上,表现为中介化或表征论框架,未能形成对日常实践的有力追踪。因此,应以日常实践作为路径,构建基于实践知识的颠覆性策略,增进认知主体日常行为的反思性,保持对计算文化的敏感性,搭建人与非人主体之间的桥梁,是计算素养的基本进路。以此为照观,提出算法素养的认知框架和算法素养教育的知识金字塔

以物为媒:文明互鉴视域下汉唐丝路地域物产的国际传播————作者:李颖;郭倩;梁新荷;

摘要:“以物为媒”指的是以地域物产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实践。汉唐时期丝路地域物产的国际传播共有传入、传出、本土化及再循环四个主要传播路径,同时兼有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以及惠及世界、影响深远的传播特点。这段古代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传播实践与交流典范,有助于丰富国际传播兼具人情味和生活感的“物”的新视角,彰显了“物—精神—文明”的全球传播机理,打开了国际传播“以物为媒”“以小见大...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高等教育的应用前景、隐含危机与化解之道————作者:邵斌;黄洁;

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开启了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它将深度嵌入高等教育,主要包括转变教学目标、拓展教学空间、变革知识生产方式和高校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可能引发学术精神异化、隐私安全受到威胁、价值观受到挑战、创新和科研能力弱化、师生关系异化、教育公平面临更大挑战等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严格管理,分情境使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构筑良好网络环境;破除垄断...

数字赋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内在机制与现实路径————作者:钟翔;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赋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已成为推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数字赋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内涵、数字赋能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促进作用以及数字赋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动力机制。同时,提出了数字赋能助推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包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理念、营造以多元共治为核心的数字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生态共同体、打造以农村居...

基于B/S的高校学生缓考与课程重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林关成;曾辰熙;宋琦;孔令阳;

摘要:针对高校学生缓考与课程重修统计审核效率低和数据错误率高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学生缓考与课程重修管理系统架构,利用B/S架构和SSM框架,应用Spring Security权限控制技术,结合MySQL数据库及Java开发语言,设计了具有高效、准确管理功能的学生缓考与课程重修Web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生缓考与课程重修申请、审核、下载以及审批统计与数据分析等功能。实践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管理功能全面,...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