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凯里学院学报

《凯里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2-1147/G4
国际标准刊号:1673-9329
主办单位:凯里学院
主管单位:凯里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开封大学学报》教学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喀什师范学院学报》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由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学报编辑部具体负责编辑出版。《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原名《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于1983年创刊,为综合版半年刊。1987年分成哲社版和自然版出刊。哲社版于1987年获得国内公开出版的统一刊号(CN52—1035G4),1990年又获得国际连续出版物标准刊号(ISSN1002—6991)。1993年哲社版改为季刊出版,自然版物为内部刊物,刊号为:黔04—K005。1998年,经申请自然版与哲社版一道取得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统(CN52—5008/G4),两版改为综合版,同刊同号,以双月刊形式出版,每年6期。

  【办刊宗旨】

  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按照教育类科研期刊要求,主要反映高校教育、教学的科研成果和中学教育与各科教学的科研成果,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繁荣。学报设有政治与哲学研究、语言与文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等教育教学研究、苗侗文化研究、编辑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数理化学科研究、生命科学研究、农业科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体育研究等专业学科的栏目。多年来,学报不仅大量发表了学校教职工的科研成果,而且也注重对外交流,也发表了不少校外学者的论文。在办刊过程中,编辑部注意提高质量,注重发挥优势,形成了师范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办刊特色。学报办刊质量逐年提高,许多文章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有不少论文被国家重要文献收录或转载。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学报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政治与哲学研究、语言与文学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中等教育教学研究、编辑学研究、图书情报学杂志、生命科学研究、农业科学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论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甘明,GAN Ming

  2. 论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 潘丽芬,PAN Li-fen

  3. 论唐代租庸调制制度优势之形成 王政,李金兰,WANG Zheng,LI Jin-lan

  4. 清代开辟苗疆性质研究述评 文海,WEN Hai

  5. 西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转型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傅安辉,FU An-hui

  6. 农民公私观念及公平意识的思考——以华北丰村土地再分配“流产”为例 孔瑞,肖芒,KONG Rui,XIAO Mang

  7. 苗族跳花的生殖崇拜意蕴 徐烨,黄平波,刘礼国,XU Ye,HUANG Ping-bo,LIU Li-guo

  8. 试论侗族村落空间艺术——以侗寨为中心的考察 余刚,YU Gang

  9. 苗语侗语对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影响——民族地区语言教学的深层思考 吴春兰,王贵生,WU Chun-lan,WANG Gui-sheng

  10. 文化价值观与人类进步 唐黄,TANG Huang

  11.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孙月华,周晓军,SUN Yue-hua,ZHOU Xiao-jun

  12. 论多元民族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形式 罗义群,陆敏红,LUO Yi-qun,LU Min-hong

  13. (革)家传统文化的尚武特质——以民族识别为视角 刘礼国,徐烨,LIU Li-guo,XU Ye

  14.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与民俗旅游协同发展初探 蔡婷婷,CAI Ting-ting

  15. 《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审美意义探析 唐弘树,TANG Hong-shu

  16. 贵州当代少数民族乡土小说的地域意识审美流变 黄尚霞,HUANG Shang-Xia

  17. 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以英雄形象为例 魏仪,WEI Yi

  18. 贵州民间戏剧叙事模式之福祸互转分析——以汉族安顺屯堡地戏、侗戏、布依族戏剧为例 徐江南,XU Jiang-nan

  19. 思州傩戏面具的物化特征及文化考证——以宫廷傩戏《喜傩神》面具为例 李晓军,黄透松,LIU Xiao-jun,HUANG Tou-song

  人民教育杂志投稿:激发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摘 要:校园体育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课不仅能起到让学生强身健体、掌握运动知识技能的作用,还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虽然喜欢运动,但是一提到体育课都纷纷提不起兴致。如何让体育课变成学生运动的乐园,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这是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该文就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兴趣

  从生理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激活开启学生的“快乐阀门”,帮助学生劳逸结合,达到脑力与体力的平衡,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体育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而不仅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或培养一些职业运动员。体育课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做到系统科学地锻炼,还要因人而异,按学生的禀赋兴趣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并最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实践经验总结。

  凯里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齐泽克对辩证唯物主义的重构问题——基于回溯性辩证法的路径————作者:韩江雨;

摘要:基于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内在张力,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存在长期论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马克思主义是无历史之自然范畴,需要批判和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上来;另一种观点则将其视为不同程度的走向还原论的唯物主义。基于这种分歧的解读,当代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齐泽克通过对黑格尔逻辑学与拉康精神分析学等思想资源的吸收借鉴,以回溯性辩证法论述了如何在社会历史性的视域之内把握...

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因素对教育和就业的不良影响及其治理探析————作者:王渝昇;

摘要:在中国传统社会关系文化的深厚影响下,人情网络在教育与就业两个关键领域依旧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了社会关系可能对社会运行带来的不良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关系所具有的阶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基于此,呼吁进一步完善法治与制度设计,通过公开、公正的政策措施减少人情关系对教育与就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影响,为更多人群提供平等竞争与向上流动的机会,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

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飞山信俗探赜————作者:魏建中;

摘要:多民族文化在经过交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靖州飞山信俗文化在唐宋之后受到中原儒释道文化的深刻影响,是一种复合的文化体系,在历史上具有促进道德修养、培养集体意识、培育生态伦理价值观等文化价值。研究其发展演变对于增强现代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形成理路——以“大一统”思想的转化和发展为例————作者:刘丽蓉;谢景连;

摘要:在“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探究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形成理路,追问其现代性的来源及当代价值。以唯物史观与“大一统”思想的“第二个结合”为脉络,明确前现代历史叙事的困境是历史循环论与“华夷之辨”的桎梏,指出唯物史观的现代性特质以及对中华民族历史观形成的积极作用,阐明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形成受唯物史观与“大一统”思想的“结合”影响,论证了二者能够结合的原因是前提契合;二者结合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历史观具有了现代性与民族...

乡村民俗文化的城市嵌入及其意义——黔东南侗族地区的个案研究————作者:傅安辉;

摘要:近年,在黔东南州城镇出现的乡俗文化活动,已成为一种文化景观。人们在这些活动里,除了聚集吃饭,联络感情,增进乡情外,还演唱经典民歌,跳传统舞蹈,吹奏民族乐器等,为传承民族文化、创新区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契机。这种乡俗文化的城市嵌入呈现了文化活动的新形态。这种嵌入作为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新现象,与城市文化建立了融合发展的新契机,具有了一定的文化传承创新意义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省级一流专业人才培养“1+1+N”模式探索——以凯里学院民族学专业为例————作者:李孝梅;杨沁;

摘要:新文科建设要求打破传统文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倡导新的教育和学术理念,关注现实需求,培养跨文化跨学科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凯里学院民族学专业基于新文科建设理念,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改革,构建了专业人才培养“1+1+N”模式。该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五育”、跨学科素养、实践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它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路径的有益探索,它在实践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

边缘视角下黔湘桂边区的空间建构——以宋元明变迁为中心————作者:余达忠;

摘要:区域是被建构出来的,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一个区域被建构出来,其实质是区域的社会存在被发现和发掘。黔湘桂边区在宋以前,属于西南夷区域,经历宋元明变迁,黔湘桂边区逐步确立下来。黔湘桂边区的建构过程,是西南夷区域不断向世界敞开的过程,是西南夷人群不断接纳新的文明,并接受新的文明的挑战的过程,是西南各族群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是内地边缘和内陆边疆自觉国家化的进程

汉语成语“误用”的合理性生成机理分析————作者:汤仕普;薄路萍;

摘要:传统静态规范观局限于成语来源和本义,对成语存在的新用法进行片面论证,将许多常见的新用法判定为“误用”。从语用角度出发,结合语言学相关知识和使用频率统计,动态考察新用法的使用状况,发现不少“成语误用”是符合社会和语言发展规律的,能够从语言、文化或社会等角度得到合理验证。破除传统静态规范观的束缚,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成语应用,对新用法进行客观分析,才能接近语言真实,科学规范使用成语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作者:郭先进;靳建梅;

摘要:“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理念更新不及时、课程内容不丰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学生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缺失、课程的评价方式单一等弊端。鉴于此,需要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理念和OBE理念进行课程改革。通过更新课程理念、强化理论与实践并举、增强教学反思能力和建构多元的评价方式等措施,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专业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

AIGC赋能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分析————作者:沈蓓蓓;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近五年我国AIGC赋能教育领域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主题和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从研究热点与趋势来看,我国AIGC赋能的研究点主要集中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应对与风险等视角,未来随着大众对AIGC辅助应用需求的增加,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仍有很大研究空间

在类型学视野下探索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路——《湘方言重叠研究》评介————作者:刘吉力;

摘要:在语言类型学的视域下,《湘方言重叠研究》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多种理论方法,细致深入探讨湘方言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量词等主要词类的重叠,以及湘方言中的短语重叠和两种与重叠相关的句式,揭示湘方言重叠的共性与内部差异。该书在事实与理论、描写与解释、思路与方法等多个方面均呈现出特色和亮点,得出了一些很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结论,堪称方言语法研究中的重要专著

沉浸剧场的空间叙事策略研究————作者:王欢欢;马丽娜;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空间艺术形式,沉浸剧场已经引起了戏剧学、传播学、媒介学、叙事学等各领域的广泛关注。沉浸剧场是由物质实体空间、视听感官空间、文化体验空间这三种空间类型相互交织、共同构筑而成的多空间复合体,它依托空间所独有的具身性、符号性特质,通过场景建构、氛围营造与空间转换等方式完成叙事任务。研究沉浸剧场的空间叙事策略,既有助于深化对空间叙事的理解,推动叙事学理论的当代发展,也有益于剧场艺术的理论化和...

论果戈理作品中的“魔幻”书写————作者:唐可欣;

摘要:果戈理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均体现出一定的魔幻风格。“魔幻”书写在作家一生的不同创作阶段是变化发展的,即果戈理早期重点虚构乡间田园的魔幻人物,后来着意刻画现实生活的魔幻情节,又以带有魔幻色彩的元素去揭露官僚地主的腐朽问题。“魔幻”书写是果戈理的典型创作技法,具有尤为特殊的美学意义

“命”之文体的起源与流变————作者:徐凌霄;

摘要:命体之文兴起于西周早期,应锡命典礼的需要而被写作。作为文体概念的“命”字意谓王命,彰显了此类文辞所天然具有的处理君臣关系之政治功能,及其蕴含的周人之分封等级观念和主观能动精神。“命”文狭义上指命书,即史官于简策上所记王面命官员时的言语,具有实用性和口语性;广义上指受命者记述锡命礼仪、命书内容、作器目的和祈佑语的铭文,具有纪念性和程式化特征。周夷王、周厉王以降,礼坏乐崩,大量命文中不再含有对王命的敬...

及物性系统与贵州形象建构——以“村BA”海外新闻报道为例————作者:周杰;靳嘉馨;

摘要: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理论,以UAM Corpus Tool、SPSS为研究工具,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微观语言分析与宏观话语建构相结合,从过程、参与者、环境三个路径探究“村BA”海外报道塑造的贵州形象。研究发现,外媒对贵州态度总体上是积极正向的;“村BA”海外新闻报道中塑造了热爱体育、开放包容、蓬勃发展的贵州形象。从语言学视角分析贵州形象“他塑”,拓宽了贵州形象研究内容,可以为贵...

畜粪缘何“芬芳”:重新理解草原与畜粪————作者:斯仁;

摘要:文明与粪便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芬芳:中国内陆畜粪传统生态智慧研究》采用文化人类学视角和田野调查方法,对中国内陆干旱区的拾粪行为、畜粪名称体系、畜粪利用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该书以跨文化比较视角解构畜粪在人类文明中的污名化认知,揭示其作为牧民生活核心要素的生态智慧与文化意涵。为家畜起源论、畜牧社会形成论和游牧文化的再认识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新视角和新知

民国时期布依族文书中的货币概念探究————作者:李平;

摘要:在民国时期的布依族文书中,出现银钱、大洋、钞洋、公崽银、滇洋等多种货币概念,这些概念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了解这些货币概念有助于正确解读布依族文书,同时货币概念本身能反映当时布依族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情况

“人货场”视域下电商平台用户体验与改进对策研究——以“一码贵州”APP为例————作者:石庆波;李露;

摘要:在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和贵州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背景下,电子商务以多种便捷的形式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以贵州省电子商务重点平台“一码贵州”APP为例,通过问卷方式收集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人货场”三维度的真实体验。研究发现,该平台存在价格竞争力低、在线服务时间过短、平台监督管理不当、产品品种不全、品牌效应不足、场地信息不全等问题。研究认为,应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扩大采购渠道、加强售后...

黔东南州旅游产业集群时空演变研究————作者:姚旻;王建伟;杨雪春;

摘要:新时代旅游业被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使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呈现农文体旅融合式集群新模式。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讨民族地区旅游集群发展模式,以典型民族地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定量判别其旅游业集群的发育程度,通过定性分析其旅游产业集群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基于其形成各阶段的特征,从集群治理的视角提出其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促进新时期民族地区旅游集群...

贵州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探讨————作者:蒲文彬;夏燕;

摘要: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贵州属于典型的山地农业区域,经过不断创新努力开拓,贵州家庭农场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发展,但在高质量发展问题上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和制约。研究认为,贵州家庭农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支持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才能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赋能,具体应包括不断优化土地交易平台、制定适宜金融政策、创设可行保险政策、夯实人力资本基础、提升自身发展能力以...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