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ISSN1008-7931,CN32-1556/G4)是由苏州市市政府主管,苏州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大16开,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
本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不懈地坚持“二为”方针以及“双百”方针,以反映本校及兄弟院校教师、同行及专家教育教学及专业科研成果,促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为我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服务,为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战略决策服务,以促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宗旨。
本刊主要刊登文学、语言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研究性论文。主要栏目有: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吴文化研究、环太湖区域研究、比较文明与比较文化学、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安全与法等。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为江苏省一级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会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为江苏省一级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吴文化研究、环太湖区域研究、比较文明与比较文化学、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安全与法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是旅行文学,也是文学式的旅行--论与张爱玲相关的旅游书写与观光效应 洪英雪,HONG Ying-xue
2. 论台湾1950-1990年代的“金庸现象” 陈韵琦,CHEN Yun-qi
3. 台湾“电影书”之探讨 陈薏如,CHEN Yi-ru
4. “吴文化研究”栏目研讨会专家发言摘录 童李君
5. 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学术担当--以《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吴文化研究”为中心 时新,SHI Xin
6. “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影响力与进一步发展分析 宋现山,SONG Xian-shan
7. 试析舞蹈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价值 韩淑英,HAN Shu-ying
8. 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中国画中空白的运用 张晓春,ZHANG Xiao-chun
9. 杨基词简论 杜运威,DU Yun-wei
10. 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马静文,刘新凤,MA Jing-wen,LIU Xin-feng
11. 高校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使命--基于全球化多元化背景 黄维娟,HUANG Wei-juan
12.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廖正君,LIAO Zheng-jun
13. 清代工商业行会规约之体系探析--以苏州地区碑刻史料为视角 孙斌,SUN Bin
14. 关于中国冶铁起源问题的讨论 简洪玲,JIAN Hong-ling
15. 苏州市社情民意调查报告 刘潇,LIU Xiao
16. 试论教育行政规定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吴庆荣,李东华,WU Qing-rong,LI Dong-hua
17. 直接民主:基于政府与公民关系视角的解读 林莉,LIN Li
18. 基于教育立法的教育问责基本要素探析 孙卫华,李更春,吴鹏,SUN Wei-hua,LI Geng-chun,WU Peng
19. 射频技术一壶酒图书管理醉三秋--浅析RFID技术在现代图书馆的应用及优势 严新玲,YAN Xin-ling
20. 职业教育师资开发与管理探析 宋建军,贺文瑾,SONG Jian-jun,HE Wen-jin
21. 高等院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研究 宋秦中,SONG Qin-zhong
22. 高职动漫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探索 李宏丽,刘畅,戴敏利,LI Hong-li,LIU Chang,DAI Min-li
论文发表代理投稿: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依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设计了在计算机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的开展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关键词:建构主义,计算机,项目教学法
一、引言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并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有利于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而进行富有个性地学习。
项目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把学生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进行知识的构建,[2]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效果而不是项目产出的结果。[3]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贩卖“美丽”:从报纸广告考察民初时装百美图的商品美学————作者:黄琼瑶;
摘要:时装百美图是民初盛行的一种以时装仕女为题材的画册类图书,在普遍以女性图像为广告元素的民初消费市场,这种以女性之美为核心卖点的图像出版物与一般图书相比,其广告营销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文章通过考察报纸上时装百美图广告的图文设计、文本修辞和推广策略,分析其对大众购买时装百美图的诱导,并从感官角度出发,探究民初图书广告对女性视觉美的建构与消费,展现时装百美图的商品美学,为重新审视民初时装百美图的流行提供一...
烟火何以撩人?——以上海流行杂志中的香烟广告为考察中心(1920—1930)————作者:莫雨曦;
摘要:文章从文/体创新、女性形象、日常生活三个角度展现了1920年以来上海流行杂志中的香烟广告,归纳与分析了英美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在《礼拜六》《红玫瑰》《紫罗兰》《良友》等杂志投放的香烟广告,并指出香烟广告的内容主要受时代风气与烟草公司的广告创意影响,与刊登在哪种风格/类型的杂志上关系有限,但是否刊登香烟广告与杂志的调性有较强的关联
“奇装炫人”:晚清上海妓女的“越界”想象与“性别”表演——以《点石斋画报》图像《花样一新》为核心的考察————作者:刘云;赵锶彤;
摘要:晚清上海妓女的“奇装异服”构成了近代独特的文化现象,甚至被时人斥为“服妖”。文章以《点石斋画报》1888年刊登的《花样一新》为切入点,解读当时上海妓女中流行的男装、洋装、旗装、粤装四种“异服”背后潜藏的“越界”想象与尝试,指出“奇装炫人”之风尚,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上海妓女亟须借此获得更高的关注度与象征资本,另一方面亦反映了她们希望借“换装游戏”创造出新的自我形象与文化身份,以使传统的伦理规范产生部分...
西学东渐与现代“风景”消费:近现代通俗文学期刊“旅行图像”的景观设计————作者:王莹;
摘要:无论海外游历还是国内行走,“旅行”都是晚清民国的时代选择和社会常态,此时期通俗文学期刊中的“旅行图像”构建出一个行走和旅行的活动空间,参与了生活现代化的社会建构。通俗文学作家通过对旅行图像的主观选取,参与国人海外游历的“世界想象”和“国内行走”的路线设计,用图像的景观设计主动承担旅游动因的生产和“西学东渐”的历史使命。同时,以“西湖”等景点为窗口,开启了“游记+图像+广告”的旅行话语体系的建构,而...
民间文学研究中历史地理学派的方法论试探————作者:刘文江;
摘要:芬兰的历史地理学派在早期民间文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其研究以民间故事和史诗等的传播、变异为中心,追求建立普遍形式,认为这些民间文学形式都蕴含着人类文明史中的特质,因此可以进行通约的编码与归纳。历史地理学派的学者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方法论,他们持一种整体主义的研究前提,注重形式与因果关系的结合,为民间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种研究方法论也有“见物不见人”的缺陷,因此对其进行反思,可以帮助后...
都市空间的日常生活:21世纪上海新故事创作探究————作者:杨雨秋;
摘要:新故事是民间文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样式,21世纪以来,上海新故事创作着眼于体现现代都市日常生活的多维面貌。在题材方面,关注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中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时代潮流。在叙事方面,故事家敏锐地觉察日常生活模式的更新迭代,通过叙述沪漂生活、网络交际等现象发掘突破传统人际交往模式的新型人际关系。在思想方面,新故事继承传统民间文学的道德教育功能,深入思考都市社会的生存压力与人性弱点下产生的人际信任危机,同时...
表演理论视域下土家族哭嫁的生命仪式探析————作者:冯伟凡;
摘要:土家族哭嫁在民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与土家族独特的民俗心理密切相关。仪式中哭得好不好、感情够不够悲切是衡量传统土家族女子才能的标准之一。哭泣、歌唱、语言构筑了土家族哭嫁的基本单元。“表演理论”以“表演”的视角探索口头语言艺术及仪式的多重意涵,文章以该理论分析土家族哭嫁,发现这种民俗实为土家族女子从少女向已婚女子转变的“生命仪式”,主要涵盖新娘在婚事中“表演”哭嫁、族群中众多女性角色与新娘之间的...
弹词《娇红传》与许廷录传奇《两钟情》对孟称舜《娇红记》的改编————作者:吕夙婉;
摘要:弹词《新镌后玉蜻蜓娇红传》在孟称舜《节义鸳鸯冢娇红记》的基础上扩展了社会背景、人物情节,语言风格、场面描写、情感主题等方面都迎合了普通受众的欣赏需求。其中女性人物的英雄化、民间信仰的复杂化、语言表达的通俗化给了“申娇”爱情故事题材一个特别的展现形式,也使许廷录《两钟情》所提倡的家国、亲友之间的“情之极”真正得以呈现。但孟称舜本就不够彻底的“情至”论自由爱情观念在弹词版中出现了倒退趋势,令娇娘与飞红...
论《琵琶记弹词十三回》对《琵琶记》的变异————作者:庄婷妍;
摘要:《琵琶记弹词十三回》为代言体弹词,改编自南戏《琵琶记》。它通过删减、合并原作出目的方式调整了整体结构,又对原作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化、增添与改写。此外,《琵琶记弹词十三回》还将中心人物由蔡伯喈变为了赵五娘,在接受南戏原作“关风化”主题的基础上,体现了“弹唱因缘”的特色
叶方蔼诗风宗崇问题新论————作者:吴炳毅;
摘要:作为清初官吏、诗人、学者,叶方蔼与清初的一众诗人多有交往,学界对其诗风尊奉亦有宗唐、宗宋等说法,后世多称其“诗宗苏陆”。但留意清初诗坛可知,在康熙、王士祯、钱谦益、冯班、冯舒等一系列诗坛重要人物的影响下,叶方蔼的诗风呈现“唐宋兼宗”的面貌,其成因值得辨析探讨。文章基于对《叶文敏公集》的梳理,将叶方蔼的诗风宗崇问题置于清初诗坛“唐宋诗之争”的框架内,通过研究其诗歌审美、诗风宗崇以对叶方蔼作出客观的评...
主持人语————作者:张春田;
摘要:<正>最近30余年,广泛使用各种视觉图像作为材料以重绘文化史的地图,或是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实出发探究中国视觉现代性的动力和机制,已成为中国人文学研究中令人瞩目的学术热潮。众多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不仅打开了“作为图像的世界”的各个向度,也与“景观社会”“技术化观视”“性别凝视”“帝国之眼”等文化理论深入互动,昭示了视觉表征方式演进背后的现代性轨迹。尤其在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化的知识场域,图像...
主持人语————作者:黄景春;
摘要:<正>本期“民间文学研究”栏目刊出三篇论文,一篇研究学术理论问题,一篇研究上海新故事,一篇研究民间文学表演案例。刘文江教授的《民间文学研究中历史地理学派的方法论试探》致力于民间文学的学科创新和学术反思这两大问题。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学科建立之时,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在学界占据着重要地位。该学派不认同人类学派提出的神话的印度起源说等论述,认为神话和故事在任何地方都能产生。他们...
主持人语————作者:童李君;
摘要:<正>本期“吴文化研究”栏目,刊发三篇弹词专题论文,分别从音乐社会学、文本改编、叙事重构等角度切入,展现了弹词研究的多元路径与学术纵深。周巍的《在音乐与社会之间:清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苏州弹词的音乐社会学研究》以音乐社会学为理论视角,系统考察了清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苏州弹词音乐的发展历程,揭示其与社会结构、历史变迁的深层互动关系。文章突破传统研究对艺术本体的分析,将苏州弹词音乐置于...
意寄一核·藏以万千 陆小琴核雕作品欣赏
摘要:<正>陆小琴,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苏州市吴中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其作品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首位),并被国家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同时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是陆小琴的创作理念,她独创破核法,改变了核雕传统意义上的“唯核”观念,并在核雕中引入光源,创造“光影核雕”在全面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又赋予核雕这门古老工艺以新的时...
在音乐与社会之间:清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苏州弹词的音乐社会学研究————作者:周巍;
摘要:音乐社会学视域中的苏州弹词音乐的创作与生产、演出与传播、接受与消费环节,在不忽视艺人自觉音乐探索的前提下,更多地受到“社会层面”的影响与制约。可以说,“社会层面”的研究突破了音乐文本的解释,进入更宏观的苏州弹词音乐的社会建构,即苏州弹词音乐是特定社会和特定历史的产物,并非艺术个性的完全反映
江苏省一级期刊《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征稿“编辑出版理论研究”
摘要:<正>自2015年起,《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特别开设“编辑出版理论研究”栏目,以期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反映当下编辑出版学研究的前沿及热点问题,推动编辑出版学学科的持续发展及编辑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栏目关注期刊编辑学、报纸编辑学、网络编辑学、图书编辑与出版学、编辑理论与实务研究、媒介营销学、数字出版、编辑出版史、编辑的职业发展等方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学者、编辑、读者搭建起沟通与交流的学术平台...
地方高校学报前路的三维审视:学术出版市场、成就和痛点——基于《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视角————作者:吴海霞;
摘要:自2021年《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以来,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前路成了期刊界研究的热点。文章以地方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从学术出版市场、成就和痛点三维视角出发探讨期刊专业化转型,指出在积极寻求顶层支持的同时,建设“特色栏目”是实现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之道
江苏高校学报地域文化栏目建设特点、难点与发展路径探究————作者:刘蓓;
摘要:江苏高校学报地域文化栏目呈现受重视程度高、影响力大、差异发展明显、角度多元等特点,但也存在文章被引不多、合作成效不高等问题。建议从明确服务面向、优化栏目建设、加强队伍建设三方面发力,提高江苏高校学报地域文化栏目的影响力
新时代情境下期刊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与标准化问题研究——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为例————作者:徐远华;李小克;
摘要:新时代情境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是提升科学研究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文章选取代表性期刊,采用文献调研与样本推断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状况。发现超过80%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存在失范、混乱现象。通过分析参考文献著录失范和混乱导致的危害及其原因...
文类位移与阐释流徙:“十七年”时期科幻小说译介考论————作者:操乐鹏;
摘要:“十七年”时期,指陈“科幻小说”的名目驳杂不一,“科学幻想小说”远未能统摄其他范畴。以文类视之,当代科幻小说托庇于少儿读物和儿童文学,在文学与非文学间摆荡游移。当代科幻小说的译介及阐释既承续晚清与民国“科学小说”之遗绪,亦因袭苏联科幻理论话语及批评范式。译者以“改译”“译述”的方式翻译科幻小说,稀释文本的文学性,摒除幽暗意识。自晚清、民国至“十七年”时期,科幻小说的科学视野、审美质素与现代性潜能逐...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教学月刊中学版
- 省级《校园英语》
- 北大核心《探索与争鸣》
- 省级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 省级《怀化学院学报》
- 省级米奇妙妙屋
- 省级 摇篮小小天才
- 国家级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 省级《教书育人》
- 北大核心《中国大学教学》
- 北大核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体育与科学》
- 省级小樱桃(好少年)
- 国家级中国培训杂志
- 省级东西南北(大学生)
- 省级《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上海教育》
- 省级《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 省级智力大王
- 省级小学生之友
- 省级现代应用物理杂志
- 省级新课程(中)
- 省级《时代教育》
- 省级《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学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体育世界》
- 省级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 省级小学生(教学实践)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