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教育科学》主要刊登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及实验报告,探讨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大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
办刊宗旨
本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繁荣教育理论研究,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介绍和推广国内外成功的教育经验、实验和理论,继承民族教育遗产,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辽宁省优秀期刊一、二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师德研究、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教育、教育史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城乡社会关系演进及其对城乡教育发展的影响 周兆海,邬志辉,ZHOU Zhaohai,WU Zhihui
基于公平与市场的协调:高职教育区域均衡与治理——以浙江省高职教育区域发展的实证研究为例 邱旭光,Qiu xuguang
分类高考:考生选择行为实证分析 许祥云,刘亚丹,张凡永,Xu Xiangyun,Liu Yadan,Zhang Fanyong
中国县级义务教育投入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收敛性 丁建福,萧今,王绍光,DING Jianfu,XIAO Jin,WANG Shaoguang
论我国小班化教育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 李生滨,LI Shengbing
论学校制度文化的价值取向 王坤庆,王治高,WANG Kunqing,WANG Zhigao
现时代,我国教育中奖励的困境及其应对 刘磊,LIU LEI
构建学习进阶:本质问题与教学实践策略 翟小铭,郭玉英,李敏,ZHAI Xiaoming,GUO Yuying,LI Min
农村教师拥有怎样的实践性知识——关于农村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调查 李长吉,沈晓燕,LI Changji,SHEN Xiaoyan
组织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大学文化形成 姜雪,张德祥,JIANG XUE,ZHANG Dexiang
高校师德战略及路径研究——“治标”到“治本” 陆道坤,LU Daokun
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素质结构研究 包水梅,Bao Shuimei
DEA-CCR模型在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李晓静,王冰,谢佳颖,LI Xiaojing,WANG Bing,XIE Jiaying
音乐教师怎样发表论文:音乐学院数字音乐图书馆建设问题
摘 要:笔者以自身于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工作的经验,讨论了音乐学院类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及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本文中所讨论的诸多问题涵盖了数字音乐图书馆中的版权保护、馆藏作品艺术价值定性、数字资源馆际互借、数字资料的采编查重及录入和传统影像资料管理等问题。诸多问题的讨论有助于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管理者更好地分析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困难,从而建立更为管理规范、作品涵盖面更大、资料更为全面的数字音乐图书馆。
关键词:怎样发表论文,数字音乐,图书馆建设
一、前言
笔者以自身在于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工作的经验,讨论了音乐学院类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其中有部分问题是所有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的,而另一部分问题则是音乐学院图书馆所特有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资料版权保护、作品艺术价值定性、馆际互借、采编查重及录入不便和传统资料管理等问题。下面在本章中就对各个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教育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教育强国战略下推进职普融通的困境与路径————作者:祝成林;
摘要:作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教育改革项目,职普融通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教育强国战略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理念和要素上进行系统融通,横向上实现教育全要素深层次互融,纵向上实现全学段间衔接沟通,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格局,但职普融通仍存在认知偏差制约平等推进、价值功利导致实践异化、机制缺失难以激活双...
新课标下教师教科书使用的困境及其纾解————作者:石鸥;张靖卉;
摘要:依循新课标的教科书必然有新的变化,这也对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提出了新挑战。当前教师在传统教科书使用惯习的影响下面临多维困境,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教科书设计意图的识别、对教科书文本的理解和对教科书功能的开发等方面。教师使用新教科书的困境可归因为:新课标理念在目标定位、育人取向、教学过程等方面对传统教科书使用观提出全新挑战,教师内在认知失调和外在资源供给滞后导致教科书使用存在适应性障碍,教科书设计与教科书使用...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作者:朱宁波;晋春霞;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群体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多维精神特质,是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型教师转变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深化大学教师的专业认知,明晰教育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涵养大学教师的专业情意,增强专业情感认同;有助于激发大学教师的专业追求,驱动理念向实践转化。教育强国背景下,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必须深入挖掘教...
论教学“钝化”及其消解——对教师讲授风险的审思————作者:谢计;李如密;
摘要:作为由传统课堂讲授诱发的一种教学风险,教学“钝化”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在智力不平等的预设前提下,教师的讲授行为剥夺了学生的智力运用机会,是一种对学生智性矮化的行为,使他们在知识学习中陷入不自由、不灵活的状态。教学“钝化”由实施“钝化”教学的教师、作为智力依附者的学生以及“沉默”的教学材料等要素诱发,表现出发生的潜隐性、运转的稳定性与结果的弥散性等特征。教学“钝化”会铸造课堂的“技术牢笼”,致使教...
法国义务教育阶段新版科学课程框架特点及启示————作者:陈云奔;赵洋;
摘要:为保证科学教育实施的连续性与高质量,法国于2023年发布了修订版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框架。该框架呈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课程理念以“共同基础”为根基;课程内容以科学能力为抓手,侧重培养科学文化实践能力;课程实施以可操作性为宗旨,指向具象化实践;课程保障以真实情境为依托,聚焦科学的社会意义。新版框架在内容设计上强化科学文化实践能力培养,在实施环节突出可操作性指导,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段衔接。通过借鉴法国...
教师课程决策的道德向度及其实现————作者:张志杰;李洪修;蒋维西;
摘要:教师的课程决策是一种道德实践,道德化是教师课程决策的必然追求。课程决策的道德向度主要是指教师在课程决策的过程中基于师德伦理的理性要求,自觉对课程诸多要素与方案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使决策结果趋于道德化,符合伦理规范。教师的课程决策道德向度的表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确立课程问题中体现学生主体立场的道德倾向;在制定课程方案中彰显文本的“道德价值”;在实施课程决策中追求实践的道德自觉;在评价课程决策效果中维...
课堂生态研究的演进脉络、框架构建与未来展望————作者:李沁;李森;
摘要:课堂生态研究历经了萌芽、探索与深化阶段。围绕研究视域、研究范式与研究主题来搭建课堂生态研究的整体框架,为教育生态新格局下的生态课堂建设找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的生长点。课堂生态的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深度审视数字境遇,扩增课堂生态研究的数字基因;加强制度规范,完善技术融入课堂生态的体制框架;聚焦共生内核,创构课堂生态研究的超学科范式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向度————作者:朱德全;杨欣怡;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教育强国的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赋能。在本体论向度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揭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在认识论向度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廓清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差异视角;在价值论向度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勾勒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应然图景;在方法论向度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动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思维聚合;在实践论向度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增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能...
科学教育政策:历史递嬗、演进逻辑及未来进路————作者:李明;张妍;吴双;
摘要:科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基石。科学教育政策对开展科学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规范和推动作用。我国科学教育政策经历了发轫垦拓时期、探索推进时期、全面深化时期和守正创新时期四个阶段。通过回顾历史可知,以顺应时代需求为基点的动力机制、由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的价值取向、由政府主导走向多元治理的架构设计、从笼统模糊走向严密规范的内容安排等构成了科学教育政策的...
制度-文化:大学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作者:张德祥;王晓玲;
摘要:大学治理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办好大学的关键。借鉴已有研究,结合对大学治理实践的长期观察与反思,提出大学治理的“制度-文化”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基于制度与大学治理、文化与大学治理的内在联系,以及制度和文化的相互关系与大学治理的内在联系展开。本研究认为,“制度-文化”框架为理解大学治理的基本维度、推进大学治理的基本路径以及评价大学治理的成效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本研究基于“制...
“三个课堂”的碎片化表征及其改进——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作者:侯丽娜;李玉斌;
摘要:“三个课堂”,即专递课堂、名师课堂与名校网络课堂,是中国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本土化创新实践。在持续应用过程中,“三个课堂”逐步呈现出供给需求碎片化、治理主体碎片化、运行机制碎片化与技术赋能碎片化等困境,进而引发城乡教育差距持续扩大、基层避责行为显现、应用效用缺失及教师技术恐惧加剧等负面效应。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公众利益、协同行动、机制整合、技术支撑,对解决“三个课堂”碎片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整...
人工智能时代提升管理类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路径研究——基于招生-培养-就业的组态分析————作者:于兆吉;房一宁;李沚暄;
摘要: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管理类研究生其职业成熟度的提升对其适应产业需求和实现高质量就业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招生-培养-就业框架,采用问卷调查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相结合,面向毕业的管理类研究生发放问卷,选取由AI驱动的学术背景匹配度、由AI支持的职业导向、由AI优化的个性化课程、由AI增强的专业实训、由AI辅助的求职指导、由AI反馈的市场需求信息作为条件变量,检验高职业成熟度的组态效应。...
高校劳动教育实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生视角的实证分析————作者:史海霞;王超柱;
摘要:为探究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本研究从高校学生的视角出发,选取“学校”“教师”“个人”“家庭”四个维度的自变量,“认知”“意义”两个维度的因变量,针对江苏省内高校1 10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学校课程设置、教师的授课内容、家庭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支持度均对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结构、转变支持观念等措施,可以增强学生参与...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产力的机理与进路——兼论教育的生产力属性————作者:吴河江;吴砥;谢晶;
摘要:教育生产力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从狩猎时代到智能时代,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从“表现不明显”提升到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绝对性因素”。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得益于教育功能的强化,即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强化。技术、教育与生产之间具有本质上的耦合性。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产力的机理在于可提升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从提升教育的个体功能来看,人工智能可变革教育中介系统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对...
开放式教育资源全球治理之道:版权冲突与开放获取————作者:方洁;阚阅;
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球浪潮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需求,使教育资源的开放获取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发展中国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由于版权法律框架的碎片化、国家版权法规的滞后以及教育工作者版权意识的薄弱,在全球教育中面临开放式教育资源获取上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通过协商制定国际版权条约、调整和普及国家版权法规,以及促进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为全球教育中教育资源的公平、开放、包容获取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强国视域中推进高校分类改革的省思与建构————作者:史秋衡;许洋;李玲玲;
摘要:推进高校分类改革,源于高校适应知识生产模式与高校职能的结构耦合、缓解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赋能教育治理与发展范式的现代化转型的综合需要。教育强国视域中推进高校分类改革的应然样态呈现出多维度与立体化的分类设置框架、分类评价与分类配置的体制机制、差异赋权与协同共治的治理模式三大显著特征。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分类改革仍存在类型划分标准界限不清,协同发展效应尚未激活,服务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能力薄弱等难题...
跨学科知识互动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作者:姜凤春;王智;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单一的学科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知识生产和社会发展。跨学科教育、知识融合、创新能力等正成为卓越人才培养的关注焦点,进而引发关于跨学科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新讨论。从跨学科知识互动视角理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运行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本研究根据知识互动理论,从空间、制度、组织三方面确立了分析框架,并剖析了拔...
“加速社会”中研究生群体的时间焦虑——一项关于“时间体验”的质性研究————作者:孙元涛;祖宇轩;
摘要:在不断加速的现代社会中,研究生群体的时间焦虑问题日益普遍,“象牙塔尖的忧郁”不再是一种“源于周遭情境的个人困扰”,而是一种反映研究生群体生存境遇的“关乎社会结构的公共议题”。尽管研究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会让时间体验呈现多样化形态,但是在核心体验以及焦虑循环生产的逻辑上表现出相似性与一致性。时间焦虑是当代研究生的核心时间体验,时间容量矛盾、时间的过度道德化和主体的自我剥削是时间焦虑的三种具体表征。时间焦...
师门关系的学理阐释————作者:王诺斯;
摘要:师门关系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或导学关系,它是具有自身独立秩序与特征范式的教育社会关系。以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师门关系的内涵切入,对师门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进行界定和分析,进而探索和诠释师门关系的内在机理,即学术发展是师门关系的根本旨归、情感伦理是师门关系的依存纽带、资源耦合共享是师门关系的发展前提,以推动师生关系理论的深化研究,促进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
论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的行动策略————作者:刘旭东;黎进萍;
摘要: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全面开启学校生活的起点,在教学变革和教师发展中发挥着支架作用。教材使用是在学生个人经验与社会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创设情境是教材使用的内在机制,把握时机、审时度势地对情境作出回应和对教材作出个性化的阐释,是提升教材使用水平的重要契机与关键。为了能够拓展教材使用空间、提升教材使用的能力,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功能和作用,厘清教材...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南开语言学刊
- 省级中学数学月刊
- 省级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省级语文知识
- 北大核心当代教育论坛
- 国家级高等理科教育
- 省级校园足球杂志
- 省级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 省级教育科学
- 省级语文教学通讯
- 省级聪明泉(少儿版)
- 省级南北桥
- 省级科学大众(小学版)
- 省级山西教育
- 省级教育测量与评价
- 省级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东西南北(大学生)
- 省级马小跳奇趣探险
- 省级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 省级语文天地
- 省级浙江教学研究
- 省级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教育发展研究
- 省级健身科学
- 省级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 省级红领巾(快乐萌芽)
- 省级长治学院学报
- 省级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省级超级小神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