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月刊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学数学月刊

《中学数学月刊》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444/O1
国际标准刊号:1004-1176
主办单位:苏州大学;江苏省数学学会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学数学研究》数学教育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今日教育》教学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中学数学月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中学数学月刊》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本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学数学科技成果,传播中学数学技术,促进中学数学科技交流,推动中学数学科技进步。及时报道中学数学科研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新信息、新经验。新技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是中学数学教学核心期刊,在北京大学1996年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 本刊名列中学数学教学类核心期刊之首,是国内有影响的期刊之一,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栏目设置】

  数学教育、教材教法、专题研究、解题方法、竞赛之窗、复习之友、正误辨析、一题一议、试题选登、集锦等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 课堂观察的概念剖析 朱 雁 3-6

  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性质的教学设计 王恩权 刘春英 7-8

  3 高观点的数学思想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周玛莉 张劲松 9-11

  4 关于学生数学原知识的案例探究 钟进均 姚 静 12-13

  5 专家教师课堂 MPCK的特点———李庾南老师执教“因式分解”课例研究 刘东升 16-17

  6 只有经历了,思维才会成熟 杨鹤云 18-19

  7 例说学生展示教学法———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观点 崔丽平 21-24

  8 具身认知观点下二次函数教学策略探析 金小丹 徐稼红 25-27

  9 谈概念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章东锋 28+27

  10 从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 管恩臣 于海波 29-31

  11 让学生在亲历探索中绽放智慧火花———记一堂“方差”新授课 解永良 朱日华 32-34

  12 由两个教学案例引起的思考 秦晓龙 35-36

  13 例谈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阚海涛 37-38

  14 让研学成为学生的“行走”方式———课题研究示范课“函数周期性拓展探究”回眸 施建新 39-40

  15 慧眼捕捉生成 庞晓燕 41+40

  省级教育论文发表沪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几处瑕疵

  【摘 要】本文结合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针对沪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欠妥之处,提出质疑,并通过考证和剖析,谈谈自己的认识,以与同行交流共享。

  【关键词】省级教育论文发表,沪教版,历史教材,瑕疵,认识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科书共有五册,其中七年级上、下册是以地理学科和社会学科为主,八年级上、下册和九年级全一册是以历史学科为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关历史学科这部分内容中,存在一些欠妥之处,现提出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学数学月刊最新期刊目录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反思————作者:严继高;

摘要:基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框架,结合近五年高考命题,系统探讨大概念视域下概率统计教学优化路径.通过构建“教材溯源—概念解构—素养培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出知识网络建构策略与核心概念深度教学方案.研究揭示知识融合对数学建模素养的培育价值,为新课改背景下概率统计教学提供实践范式

MI理论视域下的初中数学阅读课教学实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的教学实录与反思————作者:石建华;

摘要: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可以设置数学阅读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地阅读教材.以苏科版初中数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数学阅读课要设计有意思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设计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设计嵌入式的阶段评价,反馈学生阅读效果

整体领略“导游图” 凸显“三会”为导向——苏科版七年级第1章《数学与我们同行》解读————作者:诸士金;叶旭山;

摘要:苏科版2024新教材的整体修编特别强调了第1章《数学与我们同行》作为“导游图”的统领价值.教学上从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角度,建议选择适切的素材,拓展学习空间;评价上,从“学习机会”出发,建议关注体验过程,重视多元评价,旨在通过3课时的设计来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方向、内容、路径和方法

以问留白:数学留白创造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作者:杨家政;张静;周太平;汪晓勤;

摘要: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表达形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围绕问题来展开.以问留白,设计合适的问题,留出思维的空间,是为了促进学生探究、发现、迁移、创造等深度认知活动的开展,它以增加学生思维的高度、广度、深度和长度为目标,相应地,所设计的问题需要具备引领性、开放性、跨越性、发展性等特征,体现“留白创造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尺规作图:行思合一的学科实践————作者:丁益民;

摘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目的性和意义的尺规作图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作图的原理,经历严密的证明过程.同时,将感性的审美鉴赏与理性的科学探究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以科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并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去领悟知识的深层含义.这样的教学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彰显数学学科的理性精神

从数学活动走向数学思维——七年级“活动·思考”的教学设计————作者:卞焕清;叶琳;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三会”要求,意味着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显性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隐性能力的培养,继而聚焦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本文以数学活动为载体,以数学思维发展为指向,基于活动类型、思考目标及思考目的剖析,设计系列数学活动,阐释了由数学活动走向数学思维的路径,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世界

培养模型观念 发展“三会”能力——以2024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综合与实践”试题为例————作者:冯国明;

摘要:以一道中考数学题为切入点,剖析其考查的学生的应用能力.建议数学课堂要立足教材,结合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培养模型观念,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基于公式理解,聚焦概念培养学生公式运用能力——以“诱导公式五、六”为例————作者:郭健;

摘要:围绕诱导公式的推导引出教学设计,通过图象理解公式推导,让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诱导公式的意义.通过总结各个诱导公式的特征,让学生加强对各个公式使用场景的辨别,实现对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加强学生对公式的整合精加工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作者:徐梦;

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综合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强化课程育人的重要载体.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通过整合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体现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初中数学阶段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具体实践中应关注项目主题、项目结构、知识网络、学习场域、评价量规等多方面的设计与实施

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建构单元整体教学——“以‘铜’为镜正衣冠”的设计————作者:刘春江;

摘要:项目化学习是初中数学单元-课时架构的重要渠道之一.对“特殊三角形”单元以“以‘铜’为镜正衣冠”项目设计全身“正容镜”为单元任务主题,从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视角出发对单元作主题建构,将单元划分为单元起始课、单元核心概念课、单元关键任务课以及单元衍生课等课时.在起始课中运用逆向教学设计中的GRASPS工具构建驱动性问题,以学生对驱动性问题的拆解与项目完成情况作为评价证据;在单元核心概念课及关键任务课...

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校本构建与实施——以“园林数学”苏州本土化系列课程为例————作者:王凌逸;张颖为;杨玥;

摘要:数学项目化学习是以数学为中心的跨学科整合与聚焦研究,以解决真实问题为目的,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益,发展核心素养,实现健康和健全的发展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在2024年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学术年会上所作的专题报告,分析如何构建基于项目教学的“园林数学”校本课程,探索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研究路径、问题反思与优化创新

文化赋能数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作者:樊允浩;

摘要:综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深入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数学教育融合的多重意义,全面梳理融合内容,并提出具有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的融合策略.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育,旨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文化自信,为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GeoGebra赋能学生个性化纠错——以徐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第6题为例————作者:徐勇;

摘要:针对考试易错题,引导学生使用GeoGebra软件直观展示图形,实现数学变化的“可视化”与“连续性”,帮助学生识别“不变量”,找准错误根源,实施个性化纠错.通过完整学习过程,从动手操作到动脑思考,再到逻辑推理,学生对这类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注重单元整体呈现 凸显关键能力考查——一道四边形综合性试题的命制与体会————作者:李胜军;

摘要:中考试题的命制要体现知识和素养的综合性.在设计试题时,寻找一条合理主线,串联整个知识单元;在试题价值取向上,注重素养导向,凸显关键能力的考查

圆锥曲线焦点弦长统一公式探究————作者:杨绍国;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思维力、表达力,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让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错题反思 溯源本质——一个八上几何问题的解与思————作者:田冬梅;

摘要:从一道期中模拟试题的不同解法出发,分析错解原因,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和价值分析,引导广大师生解题时重视求最值使用的条件本质及这类问题的常规解法

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解析几何试题解法探究————作者:孟方明;

摘要:对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中的一道解析几何题进行了解法探究,并给出了两种解法

基于Duval认知理论的几何命题教学路径——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为例————作者:赵岩;

摘要:几何命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Duval基于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过程提出了四种理解:知觉性理解、序列性理解、操作性理解和论述性理解.基于此,在Duval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初中几何命题的教学路径,并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为例展开教学实践,提出两条教学建议:几何命题教学要重视图形分析与构造过程,发展几何直观;深化几何命题的探索过程,提升推理能力

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平面几何题解析————作者:凌惠明;

摘要:给出了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加试(A卷)平面几何题的3个分析思路,阐释了其形成过程,并由这3个思路出发给出了5种解法

问题驱动 逐层推进 一线贯穿 多元建构——以“函数的对称性”高三复习课为例————作者:殷宁;

摘要:函数的对称性一直是高考热门考点,从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至今,每年都有相应考题出现,因此研究该专题下的复习课教学很有必要.本文精准围绕“函数的对称性”这一主题,从其基本概念、原理、思路出发,整合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渗透知识背景,提升数学思维,最后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并提出了三点教学思考:深入学情,贴近学习需求;逐层推进,探讨问题核心;深度反思,构建多元主题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