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外语研究》创办于1984年,原名《南外学报》。创刊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外语研究》已成为我国外语界的知名刊物,自1994年起即先后被列为中国常用外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首批收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自1999年起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源刊,目前已为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12页,设有现代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翻译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词典学研究等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1996年获总参优秀期刊奖
2003年获总参优秀期刊奖
栏目设置
现代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翻译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书评、词典学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钱锺书与中国叙事 赵一凡
传媒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定位、传播与反馈 仲伟合,王冬青
美国媒体话语霸权下的中国海上力量构建——基于2013-2014年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有关中国海军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潘艳艳
从后殖民视角看美国电影塑造“东方”的时间逻辑 徐雅宁
奇观文化视阈下网络新闻标题的认知研究——以BBC英国女王加冕60周年庆典报道为例 谢玉红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意识形态研究:问题与展望 徐英
元语言比较结构的本质探讨 高娟
“有”字存在构式的隐性比较义及认知理据研究 吴庸,黄健平
写作素养的多向发展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 陆丹云
外语课堂教学会话中修正结构的多元化模式 范文芳,赵光晖
基于ESP的MTI教育模式研究 冯建中
国外EAP阅读需求研究及其对我国EAP阅读教学的启示 刘辉
我国高校俄语专业现行培养方案文本分析报告 范洁清,王加兴
霍克斯英译本《红楼梦》刘姥姥的戏剧性形象塑造的失误 蔡新乐
《罗密欧与朱丽叶》汉译研究 孙会军,郑庆珠
跨文明翻译的“融新”之道——与艾米莉•阿普特教授对话 陈红玉
论文发表范文:历史范式下看当前的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摘要:文章从图书馆学发展史上的几个主要时期,总结出三种图书馆学的理论范式,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希望未来能够建立新的理论范式,并且用这种范式更好地指导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论文发表范文,历史范式,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金燕(1974―),山西省图书馆馆员;赵迎春(1968―),山西省图书馆研究馆员。
纵观图书管理和文献资源的历史,可以看出信息的发生和发展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有一元到多元的过程,与此相对应的图书馆学的研究也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范式。主要的历史范式有:19世纪之前的诺迪(Gabriel Naude)范式、19世纪的施雷廷格(Martin Wilibaid Schrettinger)范式和20世纪的阮冈纳赞(S. R. Ranganathan)范式三种。这些不同的图书馆学历史范式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条件有关,研究发现不同的历史范式下的图书管理和文献资源有着不同的目的性和方法性。笔者结合以上三种范式,对当今信息爆炸时代的文献资源建设进行思考,希望能够推动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工作。
外语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主谓谓语句的范围新解: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作者:向大军;
摘要:主谓谓语句在语法学界讨论已久,但就其界定及范围而言并未形成统一定论。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加的夫语法视角重新审视主谓谓语句的范围界定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主语和主位的关系问题,认为主语属于形式范畴,可以体现多种功能;而主位属于语义范畴,其选择与行为者的话语目的密切相关。然后基于功能语法分析的基本原则,对学界讨论的八类主谓谓语句相关句式作了详细的功能语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汉语的动词谓语句基本上可以在...
基于SPO模型的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现状探究————作者:贾涵;王雪梅;
摘要:外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培养,本研究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SPO模型),通过问卷调研了1,313名本科生及948名研究生,并对其中57位进行访谈,分析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现状,考察不同类型院校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和共性。研究发现外语学科本科生及研究生对学科教学实践都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本科生对课程政策、教师素养、学科理念等态度次之,对学科人才培养结果相对不满意;...
暗香盈袖 相逢难识——《近代英美汉学翻译与中国形象建构》序评————作者:傅敬民;
摘要:概念创新是话语、理论与知识创新的核心动力,亦是翻译研究学科建构的关键路径。概念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正确认识《近代英美汉学翻译与中国形象建构》提出的“汉学翻译”这一创新性概念是理解该书的关键。该书立足中国现实问题,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将汉学翻译置于汉学研究的整体性系统关系中梳理其生发逻辑,探讨其对中国形象建构的贡献,彰显了翻译对其他学科的反哺,实现了历史文本与现代议题的互文性对话,拓...
语言游戏与翻译:《论语》的跨文化阐释——以印地语译本为例————作者:郭潇;
摘要:翻译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游戏”。《论语》的印地语翻译展示了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的跨文化对话机制。首先,语词的游戏是字词层面的“对齐”与“转化”,核心文化负载词是其中关键;其次,隐喻的游戏是一场以“中间参照体”为媒的跨文化对话,《论语》原文隐喻借由“中间参照体”创造性地转化为新的隐喻;最后,外位游戏将整体生成他者的外部视角,由“误读”和“不理解”的必然宿命生成一个中印混合的复调文化空间。目的语译本对...
符号弹性、人际沟通与数字抗争:表情包的规训政治叙事————作者:于晓玲;
摘要:表情包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重角色与功能。从理论层面看,乔治·米德的“符号自我”理论和赫伯特·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不仅揭示了表情包的符号意义和符号弹性,而且指出其在人际沟通中意义不断被赋予和修改,是个体自我表达、社会认同构建及政治抗争的重要工具;在实践层面,表情包在政治话语传播中具有引发情感共鸣、降低理解门槛、促进跨文化交流等功能。然而,表情包的高度个性化和可塑性也引发了沟通失效、文化冲突以及对主...
数智时代的英语教学模式转变与应对策略————作者:杨顺娥;
摘要: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英语教学也迎来转型关键期。基于教育数字化催生的课程形态、教材形态、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转变,本文聚焦人工智能如何融入英语教学,以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核心要素为切入点,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英语教学,分析其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基于读者视角的人工智能与二语学习者写作声音比较研究————作者:郭奕彤;
摘要:人工智能平台强大的文本处理功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便利,在二语写作方面尤为如此。本文从写作声音概念入手,选取2位国内二语写作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配对、批注、评分和访谈活动,定性分析读者对作者印象的形成过程,进而比较读者视角的人工智能和二语学习者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声音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读者会依靠话语及非话语特征推测作者形象,将人工智能和二语学习者均认定为中高水平人文学科的非母语学习者,但相比...
韩国语教材的中华文化呈现研究——以《新经典韩国语》为例————作者:刘静;
摘要: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经典韩国语》教材的中华文化呈现特征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该教材呈现了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主题;中华文化的呈现维度以文化产品和文化实践为主,也有文化观念、文化社群和文化人物;教材整体重视文化语篇呈现和文化活动/练习,文化表达练习多于文化理解练习;教材多采用中韩文化共现的呈现视角。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文化要素平衡—显性路径优化—跨文化视角融入”的教材建设优化路径,以期为新时...
俄罗斯语言哲学的民族特色及其启示————作者:姜宏;高毓苑;
摘要:俄罗斯语言哲学自其形成之时就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密切相关,与俄语的演进历程相互辉映,既以建立全人类理解语言的普遍性和普适性原则为终极目标,又坚定不移地坚持捍卫本民族语言,始终强调俄语与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紧密联系。不仅如此,俄罗斯语言哲学还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并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正是这种民族特色让俄罗斯语言哲学在世界语言哲学思想库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同时也对中国语言哲学体系的构建具...
莫斯科语义学派意义互动原则的认知阐释————作者:彭玉海;
摘要:意义互动原则是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则,在语言单位的语义关系与词汇-语义和词汇-句法语义分析体系中发挥着基础而十分独特的作用,反映和揭示出自然语言语义功能、表现和组构的核心内容、运作机制及特点。本研究一方面对莫斯科语义学派意义互动原则展开分析和讨论,另一方面发掘并立足于其认知实质,重点从同质重合选择和异质同化选择入手,通过长语义成分、形式主体、形式客体以及超常动宾与超常主谓构式等方面的分析...
多模态语篇中视觉与语言互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作者:李文超;修刚;
摘要:多模态语篇分析作为语言学与传播学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融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数学建模方法,为理解视觉与语言元素的协同作用提供了新的量化工具。本研究提出的视觉及物性、语言及物性以及综合互动模型,能够有效捕捉符号模式间的互动关系,突破了传统定性分析的局限,特别是在广告、新闻报道和教育视频等多模态语篇中展现了一定的解释力和适用性。模型分析显示,视觉和语言符号在不同语篇类型中存在显著的互动差异,量化方法显...
现代汉语呼语交换的一致式和隐喻式————作者:黄劲怡;
摘要:呼语交换对情景语境变量(语旨、语式和语场)的顺应/违反,形成一致式/隐喻式。既有研究大多关注一致式及其评价意义,未重视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转换机制,难以解释隐喻式的权势语义及交际意图。对此,本文基于现代汉语呼语交换的系统功能框架,厘清一致式与隐喻式的措辞转换,提出隐喻式的分析框架,拓展原有模型的研究范围。继而,以《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剧本对白为个案,结合情景语境要素对比呼语交换的一致式和隐喻式,考察它们...
数字化叙事赋能新质外语教育的价值、目标与路径————作者:王中祥;张文忠;
摘要:新质外语教育是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态,而数字化叙事是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发展新质外语教育的关键突破口。作为经典叙事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数字化叙事赋能新质外语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会聚新质劳动者、拓展新质劳动资料和重构新质劳动对象三个方面。为了实现促进“外语+”跨学科发展、培养国际传播外语人才的目标,可从提升教师数字化叙事素养、建设数字化叙事资源库、创新数字化叙事教学实践、...
数智翻译时代的译者主体性问题研究——基于审美创造性的译后编辑反思————作者:陈伟;潘佳琪;
摘要:在数智翻译时代,基于人机合作关系的译后编辑承载了体现翻译复杂性的人的社会化多元本质的意义,人类译者仍然享有译者主体性的单一决策权,其任务并非基于稳定的语法规则进行错误修改,而是分化为两种维度或类型,即对机器译文进行社会性认可或创造性再叙事。这两个维度不同于临场演绎的数据脉冲形式的信息整合,而是集中体现了人类译者基于自身社会属性的个案化的审美创造性,揭示出人类灵魂依靠想象力而诗意化呈现的艺术审美价值...
汉诗英译审美感应中的审美感应方式研究————作者:贾玉嘉;刘华文;
摘要:本研究以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及西方近现代哲学、文艺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理论推演和例诗分析,对汉诗英译审美感应中的审美感应方式进行了研究。在汉诗英译审美感应中,依据译者对原诗的感应范围、译者对原诗的感应深度、译者对原诗的观物方式、审美主客体的关系及其分别携带的中西方思维模式和文化要素的显现程度、各审美主体的不同参与程度及其之间关系是否平等五种分类方式,分别具有整体感应与部分感应,形上感应与形...
汉学家群体《花关索传》英译行为研究————作者:李鹏辉;
摘要:本文以说唱词话《花关索传》英译本及其相关译介与研究的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角度对译本的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进行讨论,考察汉学家群体的身份意识和文化立场。研究发现,汉学家群体在翻译内层面体现译者的身份意识,求真于原文内涵与风格,旨在建立说唱文学跨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在翻译外层面,通过翔实脚注、刻本影印插图、参考文献、学术论著等副文本沉潜于其时其地的文化思想史语境之...
口味政治:《柏油娃娃》的后殖民饮食研究————作者:韩秀;赵唯雄;
摘要:人类饮食是一项与身份建构交织、耦合的文化活动,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为权力生产、维系与争夺的文化政治工具。在莫里森作品《柏油娃娃》中,饮食贯穿人物经受殖民压迫,自醒自我身份“杂糅性”及反抗新殖民主义的全过程。饮食体系的建构与解构映射出殖民和新殖民主义权力运作轨迹与被殖民者奋起反抗间的动态进程。对《柏油娃娃》中殖民权力结构、身份认同问题与殖民客体的反抗意识进行剖析,有助于揭示莫里森对非裔流散族群在后殖民时...
稿约
摘要:<正>1.本刊竭诚欢迎以下栏目的稿件:(1)语言学研究:体现语言学研究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论文和实验报告;(2)外语教学研究:重实证,重论证,重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教学探索;(3)翻译学研究:有见地的理论探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研究;(4)外国文学研究:前沿文学理论与视角新颖和发掘深透的作品研究;(5)国别与区域研究(非常设栏目):从语言文化角度撰写的研究型论文;(6)词典学研究(非...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外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作者:贾蕃;马颖;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新时代外语教育提供了新路径。教材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编写也将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以自然语言处理和语料库语言学为基础,能自动生成高质量教学内容。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外语教材的语篇选择、练习设计和补充材料中的应用,以期提升外语教材编写中语篇间的匹配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和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不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社会文...
大学生数字化外语教材使用动机对学习投入影响研究——基于ARCS模型的分析————作者:陈盈盈;李民;
摘要:数字化外语教材是师生开展外语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对提升外语教育质效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ARCS(注意、相关、信心、满意度)模型,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和IBM SPSS Amos 26软件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259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数字化外语教材的动机及其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和预测作用。本研究表明,大学生使用数字化外语教材的动机与其在课堂的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有...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学习与实践》
- 省级青年教师
- 省级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省级《高教研究》
- 国家级《生物学教学》
- 省级小学生之友
- 省级新课程学习(上)
- 省级《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高考阅读
- 北大核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 省级教育策划与管理
- 国家级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数学大世界初中版
- 省级少年先锋报
- 省级现代教育论丛
- 省级《山东体育科技》
- 省级中学生理科应试
- 省级快乐语文与数学
- 省级《高教探索》
- 省级母婴世界
- 国家级留学生杂志
- 省级《淄博师专学报》
- 省级英语画刊
- 省级《山东教育》
- 省级中学生英语读写
- 省级成长读本
- 南大核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省级小学生导读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