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杂志简介
《基础教育》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刊物。前身为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学教育》杂志。《基础教育》关注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展示基础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脉络与实践走向,服务于国内外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基础教育学校领导者与教师,以及关注基础教育理论进展和实践研究的各界人士。《中学教育》现用刊名《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基础教育》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特约稿、圆桌论坛、校长论坛、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学校变革、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等。
《基础教育》杂志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推荐期刊:《基础教育课程》为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本着宣传新教育思想,报道课程改革主流声音,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提供最权威的政策与专业支持的宗旨,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和人文性,借助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优势,为教师、教育行政、教研人员与专家、政策决策者间搭建对话的平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刊物。
基础教育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澳大利亚国家科学素养测评高阶思维转向——透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认知过程————作者:首新;冉茂浇;谭舒予;蔡其勇;
摘要:随着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高阶思维得到各国的重视,并成为学生和社会发展共同的需求,为高阶思维而教已达成共识。为了扭转在国际青少年测评项目中表现不佳的局面,推进国家科学课程的标准化、结构化,更好地服务21世纪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澳大利亚国家科学素养测评项目(NAP-SL)根据《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F—10年级)》(9.0)的学习要求,首次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CCT)融入认知维度进行测评。该项评价...
也谈中国教育学————作者:张国霖;
摘要:<正>中国教育学——作为一个并不十分新鲜的概念——近几年在教育学术界受到了高度关注,不仅出现了海量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还在以方兴未艾的态势塑造着教育学术的未来格局。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上已经到达了一个新阶段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教育学”,是认识中国教育实践进展以及把握教育研究动态而必须关注的一个基本方面。关于中国教育学,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中国教育学本身的概念问题,即中国教育学指的...
教师循证教学素养测评模型建构研究————作者:唐明超;朱晓宏;
摘要:教师循证教学素养发展水平关乎循证教学实践成效,建构教师循证教学素养测评框架是培养教师循证教学素养、改进循证教学实践的基础。厘清教师循证教学素养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运用德尔菲法建构了由循证教学知识、循证教学能力和循证教学情意组成的包含20个测评要点的教师循证教学素养测评框架;并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每个测评指标的权重系数,生成了教师循证教学素养测评模型。依托K市M区组织的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运用教师循...
人智协同大单元教学设计智能体建构与应用研究————作者:宫玲玲;李宝敏;
摘要: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整合取向、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方式,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实践的难点。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人智协同(Human-AI Collaborative)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有效赋能教师增强其对自身学科及教学方法的理解,实现双向协同共生,开展高质量的教学。作为人智协同的重要手段,智能体为协同教学设计提供了新路径。该文构建了人智协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路径与智能体工作流,提炼了大单...
教育惩戒叙事如何影响教师态度:基于403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实验————作者:罗红霞;杨航;谭立力;
摘要:教育惩戒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但鲜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实验详析教师态度。文章立足于教育惩戒政策,参考政策叙事框架,借助正面叙事、中立叙事、负面叙事、解读叙事四类涵盖不同政策寓意的素材,对403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实验,通过前后测与组间差异分析发现:教育惩戒政策的叙事寓意差异会对教师的政策排斥度产生显著影响;解读素材的无明显政策寓意、正面素材的积极寓意能改善政策排斥度;中性素材中的中立寓意和负面素材的消...
认识儿童:有机体隐喻及其教育应用————作者:王蓝慧;
摘要:有机体隐喻是思想史上长期存在但未受到应有关注的一种认识方法。20世纪初期,它在“有机体”的词义基础上,获得了来自生物学的补充。在教育领域,有机体隐喻的常见应用即与儿童相关联,以具象的生物有机体代指抽象的儿童概念,或是以有机体成长过程比喻儿童发展阶段。在隐喻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有机体的自发生长冲动及完整特征被用于儿童分析,开放性与自组织特性则常被用来描述教育过程。儿童的有机属性是一种来自先天的生物特质...
安土不重迁:劳动阶层大学生对“家”的逃离、回归与意义重构————作者:宗毓茜;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当代中国劳动阶层大学生如何在“离家”与“返乡”之间重构家的意义。通过对10位出身劳动阶层的本科生的自传收集以及对每位书写者2-3次的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发现“家庭本位”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在受访者的生命体验中具有强大影响。它首先形成了一套指向强成就动机的文化生产机制,帮助他们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这种流动机会的非预期结果之一是使劳动阶层大学生与其家庭和阶层文化渐渐疏离,成为家乡的“他者”,而对...
拼爹拼妈能拼出好成绩吗:父母教育焦虑、密集教养与子女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分析————作者:胡海涛;姚继军;周世科;
摘要:父母教育焦虑和密集型父母教养逐步成为我国家庭育儿中的常态化问题。既有研究已经关注到父母教育焦虑和密集型父母教养对子女成绩的影响,但对其教育产出结果的严谨实证研究还较为缺乏。此外,学界关于焦虑型密集父母教养这一复合型育儿模式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尚属空白。对此,本研究基于江苏省2023年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深入分析父母教育焦虑和密集型父母教养模式对子女学业成绩...
《基础教育》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基础教育》投稿须知
摘要:<正>1.来稿要求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全文一般在一万字以上。2.来稿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注释、参考文献以及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等。(1)题名应简洁、具体、准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2)作者署名应为真实姓名。如署笔名,请注明真实姓名。(3)摘要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字数一般不超过300字。(4...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出场语境、内涵特征及其实现路径————作者:陈林;王化笛;
摘要:从出场语境来看,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内涵式深化的客观要求,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动力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亦由此成为数字技术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相耦合的必然结果。研究立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结构复合论、情境创设论与实践过程论,进一步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凝练为“技术理性”“技术精神”“技术价值”与教育形态、组织、结构与系统等的全面性融合和深层次互嵌...
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系统框架及其教育应用————作者:薛耀锋;邱奕盛;陈瞻;
摘要:数字化教学场景中,学习者借助教学平台开展的学习活动,为多模态数据融合研究提供了可观测的数据源。多模态数据融合构建的信息空间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者状态信息,为智能学习系统提供扎实的计算基础。通过总结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学习分析,提出将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系统框架划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环境构建、数据采集、数据融合、特征提取、学习分析。该系统框架呈现了智能学习系统中学习者数据融合并作用于数字化学习的教育优化闭...
谁能胜任“双减”后的工作?——基于教师工作表现群体差异的视角————作者:蒋帆;虞梓钰;冯杰;
摘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师工作的功能扩展现象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为关注,但改革对教师群体的差异性影响尚未得到系统分析。识别教师群体的内部分化特征,对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展针对性治理至关重要。基于S市教师执行“双减”政策效果的实地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差异分析、潜类别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类型教师的胜任能力。在总量和结构上,“双减”改革以来,教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54.06小时,其中教学工作时间...
《基础教育》2025年征稿选题
摘要:<正>一、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研究二、建设基础教育强国研究三、教育家精神研究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五、新时期素质教育研究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七、教育治理与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八、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九、民办教育研究十、教育数字化研
《基础教育》投稿须知
摘要:<正>1.来稿要求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全文一般在一万字以上。2.来稿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注释、参考文献以及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等。(1)题名应简洁、具体、准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2)作者署名应为真实姓名。如署笔名,请注明真实姓名。(3)摘要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字数一般不超过300字。(4...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摘要:<正>《基础教育》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刊物,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版核心期刊
学校空间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什么?——小学生学校空间意象现状与特点剖析————作者:王世伟;方艺君;
摘要:小学生对不同的学校空间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意象。由于学校开展正式的、单调的教育活动且管理严格,小学生对教室形成了“怕犯错被笑话”“很尴尬”的意象,对大课间时的操场形成了“太无聊”的意象。批评惩戒学生的空间在学生心中的意象伴随着负面情感,办公室成了“紧张压抑的地方”,走廊成了“管违反纪律的同学的地方”。小学生对教师管控不到的空间进行功能自主开发,大树下成了“好想念”的美丽自然空间,有栏杆的空间成了“攀爬...
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指标研究——基于对美国10州早期学习标准的分析————作者:霍力岩;高游;龙正渝;
摘要:厘清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指标对于全面提升儿童的数学素养、有效奠基儿童可持续的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MAXQDA软件对美国10州早期学习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指标由“数学情境”“数学内容”“数学过程”3个一级指标,“个人情境”“社会情境”“科学情境”“数与量”“数运算”“模式”“测量”等13个二级指标以及32个三级指标构成。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国学前儿童数学...
教育本质再思考————作者:张国霖;
摘要:<正>教育本质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长盛不衰的问题。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人们在思考许多教育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转移到“教育究竟是怎么回事”的追问上来,希冀通过剖析这一教育的本源性问题,正本清源,拨开遮掩在现实教育问题之上的重重迷雾,找到破解之道
超越确定性:面向不确定性的教育探赜————作者:赵亚婷;
摘要:经典物理学确立了世界确定而有序的机械论图景,使人类以追求万物的确定性为旨归。确定性的迷思导致教育信奉单一因果性的决定论,以分裂式思维和确定性知识为标准,最终沦为充满控制性的“强式”教育。量子物理学的建立打破了宇宙的确定性秩序,揭示出世界的不确定性、随机性与整全性特征,弥补了确定性思维的局限。但追求不确定性的教育具有“矫枉过正”之嫌,产生出消解教育本身的风险。为超越确定性的弊端,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当代教研论丛
- 省级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培训杂志
- 省级昌潍师专学报
- 省级高校图书情报
- 省级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国家级未来教育家
- 省级红领巾A(成长)
- 省级中学生数学
- 国家级幼教博览
- 北大核心河南大学学报
- 省级启迪与智慧
- 北大核心山东外语教学
- 省级考试与招生
- 省级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 省级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
- 省级浙江教育科学
- 省级重庆高教研究
- 省级小学生导读
- 省级上海中学数学
- 省级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 省级河北教育(德育版)
- 省级小神龙俱乐部
- 省级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国家级 青春期健康
- 南大核心新闻大学
- 省级数学大世界
- 国家级学语文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