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史研究的动态性刊物,创刊于1979年1月。以发表本学科专业研究的综述性文章为主,包括中国古代史研究各分支学科的年度综述、专题综述、海外汉学研究状况介绍、每年学术会议介绍、名家名作介绍、书评、书讯等,以信息量大,综述水平高而被学界同好所称道。在二十余年中,本刊发表了大量的介绍性文章,为国内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大陆学人了解海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情况起到了桥梁作用,同时也成为海外学者了解中国大陆地区古史研究状况的重要渠道。二十年多年间,中国古代史研究突飞猛进,该刊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史研究动态》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所有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者、历史爱好者的必读刊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在在编辑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刊物会办得越来越好。
栏目设置
学术动态、研究综述、书评、新书介绍、海外中国史研究、新发现史料介绍、主要学术会议介绍
阅读推荐: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被评为“2010-2011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并在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荣获广东省优秀期刊题名期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
中国史研究动态最新期刊目录
“大航海时代澳门与中西关系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作者:田一言;
摘要:<正>2024年11月3—5日,由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澳门基金会赞助的“大航海时代澳门与中西关系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第23届学术年会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召开,来自海内外的80余位学者与会。一、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与中西交流。徐泓《明太祖建构的天下秩序:同生天地之间与不征之国》探讨了明太祖“既居我土即吾赤子”的民族政策与“不征之国”的外交政策
近年来中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作者:蒋爱花;郎朗;
摘要:<正>中古时期泛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在大一统格局的崩溃、重建、修复过程中,各族群呈现出长时间、多维度的交往交流交融特色。作为族群共生的典型时期,中古时期不同族群间互动之频繁超迈秦汉,历来是民族史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时间段。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以下简称“三交”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日益完善,学界关于中古时期“三交”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维度不断深化。笔者不揣浅陋,试作爬梳探...
21世纪以来的清代蒙古史研究评述————作者:夏文超;乌云格日勒;
摘要:<正>中国蒙古学在国际蒙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冷门绝学研究对象之一,蒙古学被学术界广泛关注,其中清代蒙古史研究,因其文献优势,推进迅速。21世纪以来,清代蒙古史研究成果斐然,多语种文献、档案的挖掘整理及出版,以及新史料、新方法、新视角的运用,推动了清代蒙古史研究的深入。全面梳理21世纪清代蒙古史研究,对中国蒙古学研究、清史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史研究均会有所助益
第二届“中国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学术研讨会简述————作者:刘春子;
摘要:<正>2024年9月11—13日,第二届“中国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与会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探讨了从先秦到近现代北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往来、互动融合的历史,及其对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贡献和作用。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十二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作者:郗玉松;
摘要:<正>2024年10月20—22日,“第十二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土司研究青年论坛”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全国5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文博单位的160余位专家及青年学者与会,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土司文献史料解读研究
楚汉战争与秦汉历史学术研讨会综述————作者:李勇;
摘要:<正>2024年11月23—25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主办,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承办,荥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的“楚汉战争与秦汉历史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现将会议内容简述如下。一、楚汉战争研究。晋文、刘鹏认为项羽与楚怀王之间的矛盾,是最高领导层内部的权力之争
清代“大一统”理念研究的反思————作者:李金飞;
摘要:<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3页)“大一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作为一种理念被历代中央王朝遵循。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传统王朝,清前期建构起来的“大一统”理念及其具体实践在整个古代王朝中颇为耀眼。清朝对“大一统”理念不但具有继承性,还...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评介————作者:王婷婷;
摘要:<正>东汉思想史研究,学者多关注思想者或思想流派的内容梳理与体系建构,多属于“学案式”研究。高海云《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以下简称《演变》)以政治与学术互动关系为中心,对东汉思想史中的一系列老问题进行新解读,其视角独特、研究深入、观点新颖,是近年东汉政治与学术发展研究的一部力作
《明代勋臣制度研究》评介————作者:陈治祥;
摘要:<正>勋臣是明朝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一个群体,他们掌握国家高级军政及礼仪职权,甚至形成了身份性的权力垄断,在明代的政治与军事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界以往研究多集中在明初的封爵情况、勋臣及其家族的个案研究,以及洪武朝的贵族政治等方面,较为零散。秦博《明代勋臣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23年)一书是系统研究明朝勋臣制度的著作,该书全面系统地探究了明代勋臣的封爵与任职,梳理出了勋臣制...
以古人视角探索甲骨金文史料中的殷商文明————作者:刘源;
摘要:商代史研究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入揭示中华文明演进历程,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流变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考古新材料的涌现及学科交叉理论方法不断更新,商代史研究成果蔚为大观。为进一步构建新时代商代史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推动商代史研究向纵深发展,本刊特邀数位学者,从多维视角透视商代历史文化,以期给相关研究带来启示
晚商地理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作者:陈絜;
摘要:<正>1899年殷墟甲骨的发现,开启了商代历史研究的新篇章。自此,以《史记·殷本纪》为基调的传统商史叙事模式,其厚重而神秘的面纱被层层掀开。具有“信史”属性的商代历史新框架,得以初步建立。这是自罗、王以来由古史学界、考古学界、古文献学界与古文字学界等数代学人共同努力的重大学术结晶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整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读后————作者:黄杰;
摘要:<正>2024年1月,陈伟、彭浩主编《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下文简称《合集》)第六册《包山楚墓竹简》出版(刘国胜等著,文物出版社),至此,《合集》六分册全部出齐(前五册出版信息依次为: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书》,文物出版社,2011年;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葛陵楚墓竹简 长台关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13年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的范式问题——基于《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的思考————作者:校潇;
摘要:<正>20世纪初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的各种讨论方兴未艾,既有对其近代以来存续与价值的探讨,也有对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各门类的深入研究,整体研究水平不断推进。不过,相当一个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是作为整体的传统文化或其中的正统文化。近数十年来,随着对传统乡村当代意义的发掘,学术界对传统村落文化的关注与日俱增,尤其是近十余年来,有关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主要集中在当下仍然存续的传统村...
《史之阙文:出土简牍与战国秦汉社会》评介————作者:胡宁;
摘要:<正>《史之阙文:出土简牍与战国秦汉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是杨博的第三部简牍文献研究专著,是他一段时间研究的总结,其中涉及大量新出土的简牍史料,站在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沿。杨博既有历史学学科背景,又经过了考古学专业训练,多次全程参与重要简帛文献从发掘、清理到释读、研究的整个过程,这在学界实不多见
2024年的秦汉史研究————作者:吴涛;
摘要:<正>受益于新材料的发现,以及新方法、新视角的运用,秦汉史研究呈现出一如既往的繁荣景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24年度出版秦汉史专著80余部,比较重要的有王子今《东方帝国的营造:秦汉王朝政治史》(陕西人民出版社)、冯渝杰《神器有命:汉帝国的神圣性格及其崩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斯《使于四方:秦汉使者与帝国的社会治理和边疆经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
殷商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作者:段渝;龚伟;
摘要:<正>殷商时代中外文化交流问题的推进始于1949年以前殷墟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学界对于殷商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入。本文将以殷墟文化研究为切入,分别从北方和南方不断涌现的新资料背景下,分区域地梳理殷商时代中外文化交流在研究理路方面的拓展及相应特征。一、殷墟文化与殷商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的发轫1949年以前学界对殷商时代中外文化交流问题的探讨,主要是根据殷墟遗址发掘所出土的材料而展开
2024年度中国古代史学科研究十大热点————作者:朱浒;
摘要:<正>2025年4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博学院承办的“2024年度中国古代史学科研究十大热点发布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包括“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古代史阐释”等10项入选。本次热点推选活动系首次举办,历时近半年,共组织了6轮专家评审投票和1轮网络投票,向全国数十所中国古代史研究重点科研院校、专业学会的负责人、资深学者广泛征求意见
来稿须知
摘要:<正>1.凡投往本刊的稿件以及书评、书讯所评书中都不得有违反国家法令、法规及民族、宗教、外交政策的内容。2.本刊以介绍海内外中国古代史(1840年前的中国历史)研究状况及前沿问题为宗旨,发表的文章专业性强,大多为中国古代史某一断代或专题的研究综述,兼及会议、消息、书评、书讯,以及学人、学术机构介绍及博士论文简1.凡投往本刊的稿件及其所涉书籍都需遵守国家法令、法规及民族、宗教、外交政策。...
“交子千年:纸币的发明、发展与演进”研讨会述要————作者:何姣;张雯;
摘要:<正>2024年7月19—21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云南省史学会、昆明学院主办,昆明学院人文学院、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承办的“交子千年:纸币的发明、发展与演进”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学院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中国古代纸币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多学科研讨 。一、货币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科举经济”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作者:刘明鑫;
摘要:<正>“科举经济”是中国社会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其内容丰富,涉及学科领域广泛,不仅与科举史、经济史直接相关,也与政治史、社会史及教育史密不可分。在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背景下,“科举经济”日益成为学界备受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科举经济”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一是从一个新视角为正确认识现实的教育、高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二是因科举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各地富有特色的科举习俗密切相关...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南大核心中国图书评论
- 省级语言学研究
- 省级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
- 省级艺海
- 省级武汉文史资料
- 省级恋物志
- 省级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四川戏剧
- 北大核心史林
- 省级音乐天地
- 省级绥化学院学报
- 省级新疆社科论坛
- 北大核心东疆学刊
- 北大核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 省级岭南学刊
- 省级山东档案
- 省级新闻记者
- 省级三峡论坛
- 国家级中国报道
- 省级微型小说选刊
- 省级扬州文学
- 北大核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心理科学
- 省级东南传播
- 省级镇江高专学报
- 国家级对外传播
- 国家级乐器
- 北大核心东方剑
- 省级船山学刊
- 省级图书馆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