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绥化学院学报》,原名《绥化师专学报》(1994-2004),创刊于1980年,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绥化学院主办的双月刊。属于大学学报种类教育期刊杂志,是绥化学院主办的大型学术期刊。
【学报性质】
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宗旨】
追寻科学理念,探索学术真知,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大学精神;拓宽科学技术应用转化渠道,推进社会经济综合协调发展。
【办刊原则】
坚持“双百”方针,造就“四有”人才,培育知识创新体系,繁荣学术思想文化,贴近师范教育改革实践,深入学科教学理论前沿。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国家教育部“质量进步”优秀期刊
东北三省优秀社科学报一等奖
黑龙江省优秀社科学报一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黑龙江作家研究、大学写作研究、绥化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论农村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及其实现 郭启华,Guo Qihua
2. 高功能自闭症哭闹行为个案研究 符王亚,梅建青,
3. 论西方“工具理性”与新儒学“价值理性”的互补 许家进,Xu Jiajin
4. 保持高校党员干部思想纯洁的有效途径研究 刘鹏程,
5. 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胡玉君,
6. 述评工作记忆中情景缓冲器诞生的必然性 高国娇,王晓丽,
7. 皖北文化旅游区域合作现状分析 谢政伟,张相蓉,陈珂,
8. 人力资本提供者视角下的财务分析——基于共同治理的信息需求 王德礼,许亚楠,
9. 从会计视角看政府性债务不实问题 薛勇,
10. 基于随机前沿法上市商业银行产出效率的实证分析 巩斌,
11. 《晋朝法制研究》评介 魏俊杰,Wei Junjie
12. 试论传统社会中的不孝之罪 徐敏,Xu Min
13. 我国现阶段死刑案件证明标准之初探 卢丹丹,
14. 近代早期英国犯罪史学探析 刘颖婷,
15. 社会语言学中变异的意义研究的重要性 梁红,Liang Hong
16. 语言本体与文学审美价值的相关性 白雪,闫晶淼,谭艳超,
17. 汉英语中正情绪类心理动词主观性研究 李青,
18. 多模态电视语篇的衔接研究 王正,于大伟,李婧,吕铁金,
19. 理雅各西传“四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树千,
20. 汉代《左传》文学接受研究 张宪华,
国家级英语论文投稿:高校英语语音教学的思考
【摘 要】英语语音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中国学生并不重视语音学习,容易形成“哑巴英语”;教师也常常忽视语音教学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从英语语音的特点即音段和超音段音位特征、语音模式的选择、影响因素和主要语音问题,以及英语教学策略几方面对高校英语语音的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英语语音特点,语音模式,影响因素,语音问题,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学生因为对英语发音特点不了解,再加上学习中受到母语、年龄、学习动机、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英语学习较为困难自信心严重受挫;教师也因缺乏在英语语音课堂上进行语音学和音系学相关理论知识的介绍、英语语音的音段和超音段特征方面的实训,使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因此,英语语音作为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增强他们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是当务之急。对此,本文将从英语语音的特点即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的特征、语音模式的选择、影响因素和语音问题,以及英语教学策略这些方面对高校英语语音的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
绥化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刍议融合教育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作者:陈建军;
摘要:在普通学校实施融合教育是我国特殊需要儿童接受教育的主体形式,而融合教育课程是决定普通学校实施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开展校本化的融合教育课程建设,须深刻理解校本化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需要,科学确定校本化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精准实施校本化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的方法路径,以建设优质适宜的校本化融合教育课程满足学校实施高质量融合教育的需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聋校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作者:刘琴;
摘要:为更好地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落实聋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聋校第一学段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方面总结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呈现特点,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提出教学策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来培养聋生的文化自信;引导聋生加强语言积累和运用提高其语言能力;多途径激发聋生思维;多感官学习提高聋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以期为聋校语文教研教学教改等提供参考...
以“生”为本 “活”用教材 提升课程实施力——以部编版教科书《生活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作者:朱丽君;丁志清;
摘要:随着《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实施和部编版生活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课程和教材目标,注重课程的整体把握、汇聚积累和拓展延伸,突显语文学习情境来源于生活之中并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从而有效提升生活语文教学质量
基于智力障碍学生需求的融合教育课堂支持系统建设————作者:刘海燕;王辛愉;
摘要:智力障碍学生在融合教育课堂中面临众多困难,文章基于智力障碍学生课堂需求,从环境支持、课程支持、家长支持等三个方面构建满足智力障碍学生需要的融合教育课堂支持系统,可为优化融合教育课堂、更好地满足智力障碍学生发展需求提供参考
孤独症儿童隐喻理解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作者:魏寿洪;刘果;
摘要:孤独症儿童的隐喻理解能力往往存在缺陷,对其进行隐喻理解能力评估则是实施干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文章回顾了孤独症儿童隐喻理解能力评估心理理论、弱中央统合理论和执行功能障碍理论,系统分析了访谈法、测验法和问卷法等孤独症儿童隐喻理解能力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编制科学的孤独症儿童隐喻理解评估工具,动态化评估孤独症儿童的隐喻理解能力,在实践中整合各类隐喻理解能力的评估方法以及推动孤独症儿童隐喻理解能力...
短视频时代孤独症家庭在抖音平台的自我呈现研究————作者:康红云;孟星梅;
摘要:随着短视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孤独症患者家长投身短视频领域,试图通过发布孤独症家庭的日常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文章旨在通过对孤独症家庭在抖音官方发布的短视频进行分析,探讨视频中的自我呈现特征,并针对视频反映出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地了解孤独症家庭以及新媒体时代如何构建孤独症群体形象提供参考
融合教育背景下视障学生盲文读写的问题与对策————作者:董晶;洪悦聍;何启强;郭宏侠;
摘要: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随班就读视障学生数量增多,但盲文读写能力弱化问题凸显。研究发现造成随班就读视障学生盲文读写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盲文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师资力量薄弱、盲文资源缺失和过度依赖辅助技术四个方面。据此,文章提出了加强家校合作、加强教师培训、丰富盲文资源和克服对辅助技术的依赖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今后视障学生盲文读写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黑龙江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技能调查分析————作者:刘佰桥;
摘要:为了解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状况,采用自编问卷对黑龙江省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网络调查。调查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总体得分不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教学实施和特定专业技能两个维度女性得分高于男性,而教学技巧和策略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的专业技能在教龄、职称上没有差异,但存在职务差异,普通教师在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的教学技巧和策略、教学实施和特定专业技能三个维度...
校家社协同: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送教上门————作者:周玉琳;申仁洪;
摘要:送教上门作为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受教育权利的重要形式,在传统分离式模式下由于育人目标不一致、过程流于形式和机制松散无序,导致送教质量低下,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为此,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提出校家社协同送教上门的新模式,通过确立以需求为本的共识目标,建立学校引领、家社共融的协作网络,形成双向反馈的质量评价机制,构建起协同育人的新体系
探索五育融合实施路径 助力智力障碍学生全面发展——以生活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圆形》一课为例————作者:张凤;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在培智学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探索五育融合在培智学校数学课堂中的实施路径,文章以《认识圆形》一课的教学为例,阐述教师如何在生活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助力智障学生全面发展
培智语文教学中仿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作者:何鹏;胡斌;
摘要:仿说能力是培智语文基本能力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梯度地培养不同学段、不同学情学生的仿说能力,通过仿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进行有质量地表达。据此,文章提出要重点培养学生仿说的积极性、逻辑性和思辨性,并通过寻找仿说的角度和内容,搭建有效的仿说支架,进阶性延展仿说的空间;进行有标准的评价等关键策略展开训练,以期在培养学生仿说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其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境贯穿式”教学模式在培智学生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以《我用手机通电话》为例————作者:韩嘉桐;马红梅;
摘要:“一境贯穿式”教学模式旨在构建一个连续且统一的教学情境,紧密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以适应培智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文章通过创设“电话乐园历险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使用手机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知识转化,并在情境延伸下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听障学生量感的培养研究————作者:马思迪;王滢;马金晶;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量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量感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听障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根据已有研究及相关理论梳理小学听障学生不同阶段的量感发展,结合其认知特点,提出以下观点:第一,学段应通过丰富的具身体验,建立量的表象,历经量感的形成过程。第二,学段应通过测算结合,渐进发展学生量感,同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反思辨析不同“量”,内化量...
孤独症儿童不确定性容忍度研究综述————作者:李珍珍;
摘要:为了解孤独症儿童不确定性容忍度现状及其影响,文章对相关研究述评发现:孤独症儿童可以感受到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并表现出较低的不确定性容忍度水平;已有工具可有效测量孤独症儿童的不确定性容忍度水平;孤独症儿童不确定性容忍度与其共病症状焦虑和核心症状重复刻板行为均存在紧密联系
数智时代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生职业教育新探索——以人工智能训练师为例————作者:俞林亚;
摘要:文章通过校企共建人工智能训练师课程,以项目式推进课程实施,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其有效就业、融入社会开拓了新的途径。据此,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生在就业路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对未来的思考
核心素养视角下盲校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作者:何海燕;赖世其;葛琛;
摘要:语文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对统编版盲校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纵横分析,研究发现:统编版普校与盲校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篇目存在高度一致性;盲校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文内容重点突出;盲校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文编排呈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据此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注重对盲校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二次开发;整合并利用适合盲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资源;利用传统文化选篇培养盲生语文核...
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实施课程本位测量的研究进展与启示————作者:慕雯雯;李晓庆;
摘要:课程本位测量(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CBM)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监控学习进展,并为教师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教师实施CBM的相关研究突出了与传统教师评价的比较,探讨了提高教师对CBM理解与实施能力的策略。研究同时显示教师在CBM应用过程中面临挑战,如对CBM的态度与信念不明朗、基于数据进行教学决策存在困难。在此基础上对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实施CBM提出了几...
特殊教育教师可视化教学实施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作者:王心雨;高宇翔;
摘要:为了解特殊教育教师可视化教学实施情况,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特殊教育教师可视化教学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可视化教学总体情况一般,其中可视化教学认可度较好,可视化教学认知和应用有待提升配置;特殊教育教师可视化教学实施情况在学历、年龄和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基于结果提出加强可视化教学培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完善政策支持的建议
区域资源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策略研究——以宝安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例————作者:赖振爱;石广宇;拓小娟;
摘要:资源教师是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专业共同体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开辟了新路径,然而,以资源教师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探讨和研究依旧较为缺乏。文章从特殊儿童全面发展、资源教师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融合教育均衡发展三个方面出发,讨论了资源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深圳市宝安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实践,从沟通平台、问题导向以及成果打造三个维度,阐述了资源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区域经验
机器人教学助手赋能特殊教育课堂的模型研究————作者:邓柳;雷江华;
摘要:机器人教学助手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为特殊需求学生提供更包容、高效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案例分析,总结机器人教学助手的演变历程,解读机器人教学助手赋能特殊教育课堂的特征。机器人教学助手经历了从生产到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变,呈现出研究主体多元化、角色职责差异性、课堂角色协同化的新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土化的机器人教学助手赋能特殊教育课堂的发展模式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电影文学》
- 国家级《广播歌选》
- 北大核心《考古》
- 北大核心史林
- 省级宁夏史志
- 省级棋艺象棋
- 省级民间对联故事
- 省级《重庆大学学报》
- 省级康寿文摘
- 省级中华传奇
- 省级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 省级陇右文博
- 省级《文学自由谈》
- 北大核心《苏州大学学报》
- 省级古籍研究
- 省级《美术教育研究》
- 省级文明指南
- 北大核心当代戏剧杂志
- 省级《西北大学学报》
- 学报《温州大学学报》
- 省级凤凰都市
- 北大核心《当代文坛》
- 省级南国博览
- 省级《杜甫研究学刊》
- 省级《电影评介》
- 省级《文博》
- 国家级《中华诗词》
- 北大核心音乐探索
- 省级武当
- 省级译苑新谭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