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核心刊物征稿,创刊于1986年,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专业历史刊物。
《史林》栏目设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城市史、世界史和研究述评(包括书评)等,其中中国古代史侧重明清江南区域史研究,城市史侧重上海城市发展史研究。于1996年入选“中文核心刊物”,1997年获华东六省一市优秀期刊提名奖。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等院校历史教学与历史研究源刊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5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统计,名列第3位。2006年初《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公布25种入选刊物,在历史学类刊物中名列第8位。以稿件质量为唯一录用标准。一如既往地坚持创刊号宗旨,“推动历史学术研究、提高历史专业的学术水平”,“决不以自己的学术观点或好恶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准。”既高度重视名家的论文,同时也积极刊载青年才俊的佳作。是所有历史从业者的耕耘园地,期待着国内外学者赐稿支持。
《史林》被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收录。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系统。
史林杂志栏目设置
古代史研究、近现代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城市史研究、社会史研究、书评、史林拾叶
史林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星火
《星火》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史林最新期刊目录
地价税与上海美童公学的关停(1945—1950)————作者:何方昱;
摘要:上海美童公学是一所由美国传教士创办于1912年的私立外侨学校。校方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上海法租界购买土地建设校舍,并与法国公董局达成一致,享有豁免地价税及其他税收的权益,由此赢得发展契机,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负盛名的国际学校。上海解放后,受中美关系走向的影响,关停学校已是大势所趋,而学校接到上海市地政局开具的地价税单,则成为上海美童公学关停的重要因素。校管理委员会经多次开会商议,最终决定缴纳第一笔...
跨国史视阈与丝路重镇帕尔米拉贸易发展研究————作者:车效梅;范超;
摘要:帕尔米拉是1—3世纪罗马帝国东部重要的贸易枢纽,其跨区域贸易发展凸显了商人团体在东西方文明交往中的关键作用。特殊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贸易便利是帕尔米拉兴起的前提,而相对和平的内外环境与不断变迁的区域贸易路线则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罗马帝国初期帕尔米拉人依托一系列商业据点建立了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丝路贸易网络,其中经美索不达米亚至印度洋的贸易路线是其主干道,帕尔米拉人在阿拉伯、红海...
“加命专伐”与“权力代理”:金文所见西周方伯的权力扩张————作者:龚伟;
摘要:殷周鼎革后实施了分封制度,周王分区设立的诸侯之长即为西周方伯。以金文史料论,方伯的政治权力经历一个发展过程。督器铭文反映鲁炀公“来诲鲁人”与文献记载鲁侯伯禽应对淮夷、徐戎的叛伐,表明周初鲁侯的方伯权力尚难符实,还需要通过军事征伐进行巩固。克盉铭文记载的燕侯克对晋陕高原六族拥有的军事权威,也是建立在召公北征王子录及对六族的军事略服基础之上的。可见,西周方伯的权力扩张方式主要依靠周王授命的“加命专伐”...
商业、政治与媒介——霍元甲故事的起源和传播————作者:冯志阳;
摘要:在大众媒体蓬勃兴起的20世纪初,霍元甲发现武术表演的巨大商机,南下上海进行武术表演,并创办精武体操会。但霍元甲的突然去世,使精武会陷入困境。陈其美等革命党人向精武会伸出援手,并借助精武会培训军事人才,这些人颇多参与辛亥革命上海光复之役。在民族国家情绪日趋激烈的20世纪上半叶,知识精英开始书写与外国大力士约战的霍元甲故事,将其塑造为洗雪“东方病夫”之耻的“民族英雄”形象。精武会、出版商推波助澜,使得...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法权问题————作者:屈文生;
摘要:鸦片战争前,华官与在粤英官就中英命案法权问题持续斗争百余年。1689年中英第一起命案发生。18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萌生夺取中国对华英命案的法权之恶念。在粤英官通过1784年“休斯夫人号案”明确抵抗中国法权,1800年“朴维顿号案”强行参与中国法权,1807年“海王星号案”分解中国法权,1810年“黄亚胜案”逃脱中国法权,及至1839年又通过“林维喜案”彻底侵夺中国法权。在上述不同性质的华英...
五卅运动对青年党发展及其党际关系的影响————作者:袁哲;
摘要:共产党领导的五卅运动将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向高潮,也开启了近代中国政党政治的新场域。青年党在五卅运动中迅速发展并造就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期。以往研究对青年党在五卅运动时期的内部发展、党内派系分化,以及五卅运动前后政党格局的关注较少。本文利用海外所藏青年党和五卅运动相关档案,论讨青年党借助五卅运动掀起的反帝爱国声势,迅速发展并形塑独立政党形象的历程,分析青年党在第一个全盛期所形成的发展路径与党...
边疆外交:清朝与南掌国的朝贡关系————作者:张晨;
摘要:南掌国是位于今老挝北部的一个老族国家。清朝史料记载,南掌国是清朝的朝贡国之一。相比别的朝贡国,南掌和清朝的关系相对疏离,甚至清朝册封的南掌国王召温猛也未能真正掌权。这是因为清朝和南掌国之间的朝贡关系依靠一套独特的机制运作。从南掌国和清朝朝贡关系的建立,到南掌国和清朝间的难民交涉以及清朝对南掌国王召温猛的册封,车里土司等边疆势力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南掌国与车里土司的关系是南掌国与清朝...
《宋云行纪》与6—7世纪丝绸之路南道葱岭东段路线————作者:宋立州;
摘要:宋云等人自朱驹波国(今新疆叶城附近)出发,入葱岭山后经钵盂城、不可依山至汉盘陀国都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以下简称塔县)的道路,与玄奘自朅盘陀国(今塔县)经大石崖、奔穰舍罗,出葱岭东冈后至乌铩国(今新疆莎车)是同一路线,是为6到7世纪丝绸之路南道葱岭东段的常规路线
清初文人结社的新变及其结社史影响————作者:李玉栓;
摘要:清初文人结社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对后来清代文人结社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清初结社数量迅速减少,在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低洼的区段。但频繁的遗民结社活动,让清初文人结社仍能保持一定数量,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演进曲线。不以“社”名的集会方式,致使清代的文人集会异于常态。女性社群大量涌现,诞生了中国社团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实的女性社团。以词唱和再度兴起,不仅肇开清代词人唱和之...
清政府运作跨境暗杀研究——以杨衢云被刺案为例————作者:吴世平;
摘要:庚子惠州起义及史坚如刺德寿案后,清政府通缉杨衢云,随即利用驻港密探、香港团防局更练长吴老三收买会党人士江恭喜、马王海,阴谋暗杀杨衢云。两度尝试无果后,吴老三在卓勇统领李家焯麾下招募营勇陈林、童祥、徐福、李桂芬等4人,乘船赴港实施暗杀。杨案引起香港舆论热议,人们意识到香港活跃着不少的清政府刺客,呼吁港英政府全力侦办。然而,港英政府最终未能惩处所有嫌疑人,且无力防范清政府刺客再度作案。屡次出现的暗杀阴...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外事工作的组织源流与干部班底————作者:赵诺;
摘要:延安时期,在前期初步探索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了对外关系领域的基本领导体制。即所谓“毛泽东主管外交”,周恩来则是承上启下的主要协助者。在这样的领导体制下,南方局外事组、延安的中央军委外事组和外国语学校,以及部分有联络、军事调处工作经验的军队干部构成了外事系统干部的主要来源。解放战争中,几部分外事干部初步汇流,中央外事组应运而生。这一组织源流和干部班底的特点,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事系...
“争夺人心”的国家形象投射——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民众外交”项目研究————作者:贾一凡;
摘要:1956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推出了“民众外交”项目(People-to-People Program),旨在推动美国民众与世界他国民众的接触与交流。“民众外交”项目以兴趣爱好、职业类别和社会群体为主题设立了专业委员会,试图通过开展以培育“共同经验”为导向的文化交流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示美国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以达到宣扬其意识形态“优越性”的目的,赢得冷战胜利。通过开展以“民众外交”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
论五卅运动对上海租界地位的影响——以英国的态度与立场为视角————作者:王敏;高新慧;
摘要:自1854年工部局设立至五卅运动的70多年间,上海租界在实践中建立起一种微妙的平衡,即理论上或者字面上承认中国在租界的主权,但在行动上又往往以维护租界的良好管理秩序为由而自行其是。五卅运动打破了这种平衡。在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背景下,上海租界成为英国侵犯中国主权的集中体现,这迫使一向不支持上海租界侵犯中国主权做法的英国在交还会审公廨以及设立工部局华董问题上采取更为明确的态度,直接导致上海租界和上海领...
五卅运动前后江浙地区中共组织演进与复合革命局面————作者:马思宇;
摘要:大革命时期江浙地区呈现以点带面,依凭上海影响江浙的局面。负责领导江浙革命的中共上海区委在建立国民党各级党部的过程中,不仅依凭中共党员的人际网络,也借助了地方左倾国民党人的社会网络。中共各级地方组织在国民党广设党团强化组织领导,并以国民党的名义,在群众组织中设党团,形成党对群众组织和群众运动的复合领导,迅速打开江浙地区的革命局面。从长时段的组织建设角度看,五卅运动既是中共组织积累发展的结果,也是组织...
中国共产党早期秘密纪律演变探析(1921—1933)————作者:刘社建;李浩然;
摘要:中国共产党早期(1921—1933)秘密纪律在确保党的安全、促进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秘密纪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27年八七会议前的探索阶段;1927年八七会议至1928年底的发展阶段;1929年初至1933年初的成熟阶段。虽然秘密纪律在保护党的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到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左”倾盲动主义、叛徒出卖以及不严格遵守秘密纪律等因...
新见两通北周杨宽墓志考释————作者:范兆飞;
摘要:新见两份杨宽墓志可以校正《周书》《北史》杨宽本传的相关错误,又与《周书·杨宽传》有诸多契合之处,显示《周书》本卷应当参考了杨宽墓志或墓志的史源。杨宽所属的杨钧房支被称作“越公房”,源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恩生越恭公钧,号越公房”。实际上,杨钧死后被北魏政权追封临贞县伯,其孙杨敷、曾孙杨素继承的都是临贞县爵,获封越国公爵位的是杨钧曾孙杨素。杨钧、杨播房支是弘农杨氏的两大房支。杨播房支被灭门后...
湘淮分野下的政情与洋务:以电报展线事件为中心(1882—1883)————作者:王艺朝;
摘要:光绪八年,盛宣怀督办的津沪电报局拟架设汉线与浙线。胡光墉短暂参与后淡出,但左宗棠基于门户之见,给添线之请设置障碍。李鸿章与李瀚章丁忧减弱了电报展线的支持力量,陈士杰对此事虚与委蛇,左宗棠的态度多变,涂宗瀛的决策对展线遭驳起到了关键作用。两条线路最终设成得益于中外电报利权交涉的压力以及盛宣怀获得了左宗棠的认可。事件体现了湘淮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这一关系的变化以及湘淮督抚的人事变动影响到洋务建设的进程...
1922年劳动组合书记部支援香港海员罢工行动考释————作者:蒋凌楠;
摘要:1922年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得以长期坚持终至成功,离不开全国工人尤其是上海港海员的支持。罢工期间,资本家企图从上海港招募替代水手破坏罢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积极组织援助工作,1922年1—2月在上海展开了一系列反对招募替代工人的专门行动。劳动组合书记部对私自募员的公司进行劝阻与警告,并且对人数最多的宁波水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特别是动员宁波同乡会参与行动,发动乡缘组织的力量,最终成功阻止了资方在上海...
试探唐代北都设立背后的他族因子与地缘政治关系————作者:贾发义;刘莹;
摘要:天授元年,武则天即位不久即以其桑梓之地太原为北都,使其地位迅速提升。其后直至唐末,统治者对北都屡次废设。这一行为实与当时唐王朝境内外局势息息相关。关于北都设立原因,学界多从统治者情感、军事地位、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讨论,但隋唐时期河东境内多个族群活动或也是唐王朝设太原为“北都”的重要因子之一
启事
摘要:<正>《史林》为综合性专业历史刊物,以稿件质量为唯一录用标准,严格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本刊不接受纸质文本与电子邮箱投稿,所有投稿须经唯一官方投稿系统http://lwbi.cbpt.cnki.net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书城
- 省级贵阳学院学报
- 省级休闲读品(天下)
- 省级中华戏曲
- 省级艺术时尚
- 省级民间文化
- 省级文化艺术研究
- 省级武汉文史资料
- 省级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 省级岁月
- 北大核心青年记者
- 省级日本侵华史研究
- 省级传媒评论
- 北大核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 国家级领导科学论坛
- 国家级思维与智慧
- 省级时代人物
- 省级时代影视
- 北大核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译苑新谭
- 省级情报杂志
- 国家级中华文化画报
- 南大核心当代中国史研究
- 北大核心民族文学研究
- 北大核心人口与发展
- 国家级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省级理论前沿
- 北大核心编辑之友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