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天地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音乐天地

音乐天地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61-1039/J
国际标准刊号:1003-4218
主办单位:陕西省音乐家协会
主管单位:陕西省音乐家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黄梅戏艺术》戏剧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乐府新声》杂志信息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音乐天地》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音乐天地》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刊物《音乐天地》(原名《群众音乐》)创刊于1949 年10 月,是新中国最早创办的几份音乐刊物之一,至今已发行了四百多期。从创刊到现在50 多年中,杂志为宣传党的文艺方针,繁荣音乐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深受广大词曲作者、音乐爱好者和教育界人士的喜爱,成为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宣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团结音乐界人士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有利阵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版块栏目: 音乐感觉 实话实说 读者点歌 新歌园地 美好的情景 校园风 流行音乐潮 世界音乐 新闻中心 歌星故事 摇滚天地 金碟推荐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音乐创新思维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张惠珍4-7

  2.小片段歌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徐锋8-12

  3.谈课后练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方必聪13-15

  4.优质唱歌教学策略研究 杨骏16-18

  5.从三种视角谈歌唱教学作品解析的策略研究 陈婷婷19-22

  6.高中混声合唱教学探索 马赛葛23-25

  7.浅谈音乐课堂中的“美” 乌日罕26-28

  8.《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徐杨29-30

  9.《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 黎薇31-32

  10.《大河之舞》教学设计 李昕蔚33-34

  11.《丰收欢乐而归》教学设计 苗苗35-37

  12.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和音乐 马丽;刘存侠;赵海花38-41

  13.小学音乐学习评价现状研究 刘彦江42-47

  14.浅析钢琴演奏中缓解心理压力的训练方法 刘雯波48-50

  15.谈琵琶演奏中的常用指法 肖春51-52

  16.饶余燕《音诗—鼙鼓魂断》浅析 王辉53-54

  17.舒伯特《冬之旅》录音版本比较探析 郭晶铭55-60

  18.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中的二元形象分析 史小亚;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61-63

  艺术评论投稿范文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探微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从学生本体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又有个性地发展,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步骤正是从学生本体考虑,通过音乐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的初中音乐教学,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艺术评论投稿 ,音乐教学,兴趣,动力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综合其他学科,传承多元文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较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在不断地学习、研究、探索、实践过程中,深刻领悟新课程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推进课改,服务教学。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音乐天地最新期刊目录

体态律动的“表情”(二)————作者:潘梦;

摘要:<正>(接上期)(四)何为体态律动的表情按照产生机制、形成原理、表现形式与功能的不同,可将体态律动分为自然体态律动、表形性体态律动以及表情性体态律动三种,它们同时也是体态律动的三个不同层次,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互相影响。1、自然体态律动自然体态律动也可以称为本能性体态律动,因为这种体态律动是完全基于人对音乐最初的直觉感受和本能反应的,是一种音乐刺激造成主体情感体验后反映在体态上的下意识...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钢琴教学创新实践研究————作者:陈青;

摘要:<正>钢琴教学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既是钢琴专业技能培养的主阵地,更承载着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的双重使命。但在当前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技轻育倾向,教学重心主要指向技法训练、作品分析等技术维度,对作品蕴含的民族精神、时代价值等思政元素仅采取常见的创作背景介绍这类浅层嵌入模式,导致专业技能培养与价值观塑造脱节,难以实现专业育人与立德树人的双重目标。在此背景下,探索...

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的“点线面”协同策略————作者:周利双;

摘要:<正>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通知中明确指出:“艺术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学科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科目,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当前,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存在浅表化、碎片化、覆盖面不足、实践与理论脱节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系统构建了“点线面”协同策略,以音...

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实践研究————作者:邓晓静;

摘要:<正>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传统单一的学科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跨学科融合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推崇。音乐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功能,使其在跨学科融合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可以增加...

中国民族钢琴作品在高校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作者:张冬妮;

摘要:<正>当下国内高校钢琴教学,仍呈现西方作品占比稍重、中国作品占比相对较少的情况。这一现状的形成,部分源于钢琴作为西方乐器,其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自然而然地沿用了以西方音乐理论和文献为主的框架。在此框架下,中国钢琴作品的系统化融入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观念上的因素,例如部分师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独特性认识尚不充分,或对其艺术价值和技术表现力存在一定的疑虑(认为在技术...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作者:张威;

摘要:<正>【课型】演唱课【年级】九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华夏之魂》演唱作品《长江之歌》。【教材分析】《长江之歌》为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4/4拍,大调式,ABA三段体结构。旋律明朗、激昂,以波浪式进行为主,六度、七度大跳音程的运用使曲调跌宕起伏;歌词采用拟人手法,描绘长江的气势,赞颂长江的情怀,大气磅礴、感情真挚...

探析《罗恩格林》中主导动机与无终旋律的过渡性发展及意义————作者:王小毛;

摘要:<正>《罗恩格林》(Lohengrin,1850)作为瓦格纳艺术生涯的关键过渡,在《未来的音乐》与《歌剧与戏剧》的理论间隙中诞生。该剧不仅剧本构思承前启后,更率先实践并预示了其成熟乐剧(Music Drama)的核心技法:主导动机(1)(Leitmotiv)与无终旋律(2)(Unendliche Melodie)的融合。这些技法的突破不仅颠覆...

羌管悠悠话今昔——探寻宁夏传统管簧乐器的前世今生————作者:张丽群;

摘要:<正>羌笛、芦管,让古代边塞诗人一唱三叹的中国古代乐器,曾与琵琶、箜篌等古乐器齐名,各领风骚数百年。笔者借助AI统计,《全唐诗》中直接提及“羌笛”的诗句共371首,而内容包含“琵琶”的唐诗大致有200余首。现如今,较之名重当世的琵琶等古乐器,羌笛、芦管似乎是被黄沙吹走了的“诗与远方”,无论羌笛还是芦管,都已无迹可寻,以至于无声无息

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中主题音乐分析————作者:李烨;

摘要:<正>一、陕北秧歌剧的形成与发展陕北秧歌最早出现于北宋,源于祭祀仪式,到清代逐渐成为规范的汉族歌舞形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小戏,即陕北秧歌戏,是流行于陕西北部延安和榆林两个地区的小型戏曲剧种。其表演形式主要包括说、唱、舞,在民间又被称之为“小节目”。陕北秧歌戏节目结构短小紧凑,曲调题材单一,剧情简单,演员只有二到三人,且人物造型、服饰、道具较为简单,伴奏乐器多为锣鼓和唢...

歌剧《白毛女》对民间文化的采集与改编————作者:杨明慧;

摘要:<正>明代前七子李梦阳曾指出“真诗乃在民间”(1),文人之作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唯有民间之作表现质朴真情,民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历代采诗官也注意到民歌的重要性。早在先秦时期《诗经》的来源中就有“采诗”一说,两汉时期的乐府民歌诗也是由朝廷乐府系统搜集的诗歌,南朝和汉代一样设有乐府机构,不过南朝统治者采集民歌主要是满足纵情声色的需要。唐代,以口传故事为蓝本...

子长唢呐

摘要:<正>流传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的子长唢呐是陕北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金元之际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成为一种宫廷器乐演奏形式,明代以后传入民间。传统的子长唢呐班子由五人组成,因人手一件乐器,亦称“小五件”唢呐班。子长唢呐多由上、下手双人吹奏,上手主奏,下手依附于上手旋律作低八度演奏,多具伴奏效果。在演奏时配以小(扁)鼓、乳锣(俗称铜鼓或疙瘩锣)、小镲为...

文艺“六进”省音协走进延安振华学校活动成功举办————作者:侯旻霞;

摘要:<正>5月19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83周年之际,陕西省音协、延安市音协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延安振华学校,共同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83周年暨延安振华学校第五届校园艺术节。陕西省音协副主席、延安市音协主席李海英率中、省音协会员、“陕西省十大民歌手”等知名艺术家走进延安振华学校与同学们同台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罗湖区音乐学科五地联谊活动圆满举行————作者:王文婷;

摘要:<正>2025年5月23日,罗湖区音乐学科五地联谊活动在锦田小学顺利开展。来自深圳罗湖汕尾陆丰、肇庆怀集、潮州潮安及赣州宁都五地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共襄盛举,深圳市音乐教研员王翔云老师、罗湖区音乐教研员张梅老师全程指导,为跨区域美育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活动伊始,桃园小学教师成网秀呈现了一节精彩的音乐示范课《勇敢的鄂伦春》,课堂围绕“律动感知”展开,融入AI技术与小组合作任务,充分体现“以生...

地道战————作者:任旭东 ;傅庚辰;

摘要:<正>《地道战》是1965年制作的电影《地道战》的同名主题歌。歌曲一开场就以劳动号子般的旋律,形象再现了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和战斗决心;中间部分以连续的八分音符持续行进,“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描写出一个个全民参与、奋勇杀敌的动人场景。歌曲以齐唱与轮唱的形式,烘托出中原百姓“全民皆兵,全民参战”,一呼百应建起地下战斗堡垒的壮阔之气

图片

摘要:<正>~

大众审美文化视域下中国声乐发展路径探究——以音乐类电视节目《声入人心》为例————作者:刘笑;

摘要:<正>堪称高雅艺术的中国声乐艺术从20世纪初发展至今,主要秉承两种主流唱法,一种是基于西方声乐艺术的美声唱法,另一种是秉承中国声乐传统的民族唱法,俗称严肃音乐。(1)作为中国声乐艺术高地的这两种唱法,因其技术的高难度、观赏的高门槛一直难闯入大众视野。懂得声乐艺术价值的人,苦闷于“知酒香,奈何巷子深”,没有接触过声乐艺术的人却“不知酒香”,使得中国声乐一直都是殿堂艺...

试论室内合唱《眺望你的路途》的教育与美育价值————作者:马婧怡;任佳;

摘要:<正>《放牛班的春天》于2004年上映,是一部由法国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创作导演的电影。电影讲述的是在1949年的“池塘底”教养院有残酷的校长、无情的教师、严格且简单粗暴的体制和难以管教的顽童们,但所有的一切都在学监——克莱蒙·马修的到来后发生了改变。来到学校之后,面对很多问题少年,他尝试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用爱和宽容感化他们。在一次偶然的契机下,马修发现了孩子们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于是尝...

陆金镛:童心、诗情与哲思的和谐交响————作者:罗艺峰 ;郭茜 ;孙煜;

摘要:<正>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是个英才辈出的摇篮,这里汇聚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如石夫、蒋祖馨、饶余燕、赵季平、程大兆、张豪夫、张大龙、韩兰魁等等,他们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音乐界崭露头角。而在这个群体中,陆金镛教授则是一位永葆童心的诗人作曲家,尽管已经年过八旬,但他的人生历程却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1938年,他出生于东北抚顺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1956年考入东北音专附中学习声乐,1...

灯火新庄————作者:刘刚 ;杨曦文;

摘要:<正>~

国路————作者:罗淳臻;

摘要:<正>~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