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4-1344/G4
国际标准刊号:1006-4702
主办单位:湛江师范学院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建筑工程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宜春学院学报》师范论文发表期刊

  【杂志简介】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是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年6期,逢双月25日出版。于1980年9月创刊,自1992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4—134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4702。《湛江师范学院学报》为综合版双月刊(4期文科,2期理科),每期144页。文科主要反映文学、语言、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学、教育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理科主要反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工农业技术等自然科学各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开发研究。学报先后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并被评为“CAJ-CD执行优秀期刊”。

  【重点栏目】

  现代教育思想研究、康德研究、文艺学研究、世界史与国际政治研究、区域经济与文化研究、基础数学与应用研究、生物与生命科学研究等。征稿强调研究的原创性、前瞻性,注重理论对现实的重大指导作用,关注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期刊

  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

  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CAJ-CD执行优秀期刊

  本刊坚持为建设和谐文化服务的方向,确立创办名刊名栏理念,强化精品意识,按质选稿,优稿优酬。优先刊发选题独特、观点新颖、语言流畅的文稿。对本刊文章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转摘,被其它文章引用,以及被SCI、EI、SSCI等收录的,在稿酬之外另予奖励。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今日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应有的素养——创意教师,带动革新 吴武典,WU Wu-Tien

  2. 多轨道教师评鉴制度的规划与推动 张德锐,Derray Chang

  3. 特殊教育系教授实务专业能力探讨 胡永崇,HU Yung-Chung

  4. 论中国古代学术的“大生命”形态——兼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学科形态 劳承万,LAO Chengwan

  5. 关于文学理论基本知识形态的思考和阐释 刘士林,LIU Shilin

  6. 康德美学德性形态及其启示 蓝国桥,LAN Guoqiao

  7. 情感符号中的审美人格——《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 陈迪泳,汪征嬗,汪婷婷,CHEN Diyong,WANG Zhengshan,WANG Tingting

  8. 长诗写作中的后现代嬉戏——《儿女英雄传》的理式“风暴” 陈仲义,CHEN Zhongyi

  9. 诗歌语言的张力——以区鉷的《对话》为例 张广奎,ZHANG Guangkui

  10. 自然生态与人性生态的双重关注——论李存葆的散文 陈南先,CHEN Nanxian

  11. 归途与缅想——鲁迅《死》和杨绛《胡思乱想》比较 敖慧仙,AO Huixian

  12. 谁的声音?替谁发声?——略谈草根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 向天渊,XIANG Tianyuan

  13. 无边的“草根诗学”——兼论“草根诗歌”成为诗歌流派的可能 沈秀英,张厚刚,SHEN Xiuying,ZHANG Hougang

  14. “我思故我在”——伯恩斯坦诗歌的笛卡尔式解读 曹山柯,CAO Shanke

  15. 篇终接混茫——从《吊床》一诗谈詹姆斯·赖特的艺术之路 肖小军,XIAO Xiaojun

  16. 《驴皮记》与《改邪归正的梅莫特》中的欲望叙事 殷明明,YIN Mingming

  17. 寻找迷失中的自我——《群鬼》的社会生态伦理视角 曹艺馨,CAO Yixin

  18. 《汉语大字典》(修订版)释义中误用古注问题再议 朱城,侯昌硕,ZHU Cheng,HOU Changshuo

  19. 粤语语法的量化分析与华文水平测试 杨海明,周静,YANG Haiming,ZHOU Jing

  教育教学论文:人本主义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人本理念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前的大繁荣时代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对人本主义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中政治,教学,运用

  从史料记载来看:儒家思想更多的是提倡发扬美德,学会关爱他人,是典型的仁爱思想。通过帮助大众完善心理素养,在传承民族文化与历史素养的同时,将各种教派主张的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融合。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必须从细节方面整合历史发展,将人文主义贯彻到教学中,把传统的一维目标变成三维乃至多维目标,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高校思政课“理论思维教学模式”的生成逻辑及建构路径————作者:黎玉明;

摘要:高校思政课“理论思维教学模式”注重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培养,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旨在实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有机融合的目标。“理论思维教学模式”既符合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也符合思政课程本质属性对教学内在要求的基本逻辑。通过确立“理论素养导向型”教学理念、组织“理论研究导向型”教学、组建学生“学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的创新研究————作者:易贤;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高速迭代,加快了新媒体网络思想文化在高校的全方位传播,也不可避免的给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新媒体动摇了学生的理想信念,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削弱学生的家国情怀,应增强家国情怀高度自信,建设分类分层次教育机制;宗教思想文化消磨学生的理想信念,需建立自我导向型教育机制;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应创新教育模式,建立高效能的...

以师代父:葛亮《燕食记》师徒书写的精神分析解读————作者:吕嘉成;

摘要:《燕食记》以三对厨人师徒为主要人物,重点刻画了百年间粤菜、本帮菜在岭南大地的薪火相传。《燕食记》创造的师徒书写刻画了父权制宰制的师承关系,揭示了父权制对女性的排斥、征服和对男性自身的支配与压抑。《燕食记》的师徒书写与真实粤菜发展历史构成互文。师徒关系、师徒形象的演变客观反映了父权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行进中所遭受的弱化与自我瓦解的可能

检察监督视野下海洋违法涉罪案件行刑衔接机制研究——以G省Z市司法实践为研究视角————作者:陈蕾;庞书欣;李晓玲;邓华杰;

摘要:建立完善的行刑衔接机制,对当前海洋违法涉罪案件的高效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G省Z市司法实践为研究对象,对代表性地区执法体系与实务困境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海洋违法涉罪案件行刑衔接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执法职责不清、正反向衔接阻碍、监督缺位等问题。基于研究结论,建议从构建权责统一的执法体系、完善执法工作机制、强化检察监督职能等多个维度,打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壁垒,推动海洋领域法治建...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运行机制论析————作者:王旭东;谭月清;

摘要:党的自我革命动力运行机制是一个环环相扣、循环往复的有机系统。基于一般政治系统理论来看,党的自我革命动力遵循“输入—整合—输出”的运行逻辑,在具体实践中主要通过动力诱发、生成、传导、调控、输出、反馈六大机制构成。其中动力诱发机制是由党的初心使命内在驱动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所激发。动力生成机制则是在内外环境因素影响上,形成以“自觉—回应”逻辑的内生动力机制和以“刺激—回应”逻辑的外生动力机制。动力传...

宋朝与交趾、占城的犀角贸易研究————作者:李宝华;

摘要:宋朝时期,犀角因其药用和装饰价值被进一步开发,成为皇室、官僚、商贾以及百姓追捧的对象。交趾、占城地区曾广泛分布犀牛种群,两国提供大量的犀角资源供宋朝宗室官宦使用。但犀角合法贸易的供应不足、市舶抽买过重等多种因素导致宋代民间犀角走私贸易存在。宋朝政府试图通过强化立法、加强监管、完善市舶流通手续等措施抑制犀角走私活动,但效果欠佳。而宋朝所采取的加强市舶司、榷场以及博易场的管理等措施,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

治学复议政:顾颉刚“学术社会”思想考论————作者:张子帆;

摘要:“学术社会”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顾颉刚提出的面向政学关系的思想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不仅体现了顾颉刚自身学术思想的发展,还顺应了由传统士大夫向近代新知识分子转型的整体趋势。“学术社会”思想以“为知识而知识”的学术观为核心,具体分析了学生、学者与学术团体在学术界之中的分工合作关系。同时,出于对社会及社会潮流的消极性认识,“学术社会”思想也对社会与学术的关系进行了规定。综合来看,顾颉刚的“学术社会”思...

晚清民初马永贞故事的跨媒介呈现研究————作者:姚若为;

摘要:19世纪70年代,拳师马永贞以武力著称于上海,是一个在公众视野中近乎与霍元甲齐名的武侠人物。晚清民初,伴随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马永贞的故事得到了从报纸到舞台剧再到电影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呈现。借助马永贞这一故事文本,进行跨时空、跨媒介研究,纵向梳理文本在不同传播媒介中的呈现状况的同时将其与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相联系。其次,分析文本在跨媒介呈现过程中的形象、叙事转变。最后,从“吸引力”与现代性的角度探究马永...

聚众斗殴罪第2款法律拟制说之证成————作者:杨衬;

摘要:聚众斗殴罪第2款法规属性目前存在法律拟制说、注意规定说、转化犯说和法律推定说之争且适用混乱。对比不同观点在犯罪构成、罪数、量刑以及刑事证明上的异同,明确争议焦点为仅有认识可能性是否符合责任主义原则以及将过失拟制为故意是否有违罪刑均衡原则。从责任主义视角下对主客观相一致原则进行解释得出认识可能性作为责任主义边界的合理所在并辅之以具体判断标准;从罪刑均衡视角下通过对法益和罪数的合理评价论证拟制的必要性...

一代完人陈清端——读龙鸣《陈瑸评传》————作者:刘周堂;

摘要:<正>继与唐有伯教授合作整理点校出版《陈瑸全集》之后,龙鸣教授穷数年之力又撰成《陈瑸评传》,这是他在陈瑸研究中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湛江地方文化研究中的一部标志性的著作,它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充分彰显陈瑸的现代价值,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雷州人陈瑸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康熙皇帝在五次接见他之后说:“陈瑸居官甚优,操守极清,朕亦见有清官,如伊者朕实未见,即从古清官亦未见有如伊者……诚清廉中...

“碑史同源”“保守调和”——欧阳修《范公神道碑》的文史政内涵————作者:张懿菲;

摘要:欧阳修在至和年间受托为范仲淹写作《神道碑》,但碑文一出却引发争议,其碑文书写方式引起富弼的不满,“范吕解仇”的内容也不被范纯仁认可,但欧阳修对于碑文书写格外坚持并拒绝承认范纯仁删改后的碑文为其所作。欧阳修之所以持这种态度,是因为在“碑史同源”的撰文观念下,他对碑文寄寓了微言大义、信史实录与理想人格的内涵。在文史内涵背后,其历经政治风波后保守调和的立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碑文撰写的内容与方式,争议下...

论柳青《创业史》从本事到故事的演变——以梁生宝为考察中心————作者:黄泽川;廖美琳;

摘要:作为具有极强现实关联性的《创业史》,从本事改写角度分析其主人公梁生宝本事到故事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三个层面对梁生宝的本事改写运作及其意涵展开:其一是梁生宝人物本事的改写谱系,这一改写是时代、文化要求和选择的结果;其二是“两种革命”与梁生宝本事改写的逻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叙事动机、方法与策略问题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三是梁生宝事件本事改写的经济内涵,潜藏着柳青对经济领域“渐变”的敏感和深...

清代广州府乡村社会多元主体的禁赌研究————作者:刘威龙;

摘要:赌博是清代以来广州府的一大突出社会现象。赌博的屡禁不止也体现出官府对地方社会控制日趋减弱。晚清战乱频仍,巨大的军费开支迫使清政府弛禁赌博,广州府官员更加难以治理地方的赌博问题。广州府乡村赌博的屡禁不止也与广州城四散流布的奢侈之风密切相关。而地方精英凭借国家公权力的背书或者自身的强制性权力弥补了公权力在赌博纠禁问题上的缺位。这使得广州府的乡村赌博与禁赌体现出其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通过对现存的广东禁赌碑...

南宋越州行在时期的统治构建探究————作者:钱鑫雨;

摘要:高宗南渡时期,越州以其特殊的战略位置等因素,成为驻跸时间最长的行在。因高宗第二次行在越州时局势较为稳定,故得以构建南宋统治。建炎四年(1130年)六月,以设置“详定重修敕令所”为标志,正式对统治架构进行调整,在建炎三年(1129年)制度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三省机构与职权的划分,恢复枢密院职权,强化中央军队建设,完善中央官员队伍治理,同时,通过确立统治正统性的方式稳定统治,为南宋统治筑基。南宋统...

高校学报编辑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研究————作者:肖大亮;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术刊物作为学术传播与交流的核心平台,肩负着推动学术进步、促进知识创新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学科的深入发展,学报编辑部面临着高质量稿件稀缺、审稿难度提升、数字化出版冲击等多重挑战。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学术交流国际化的趋势也为学报编辑部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有必要深入探讨高校学报编辑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路径与策略,即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完善制...

新时代数智循证赋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作者:胡睿;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面临学生需求分析不足、教学决策缺乏科学性及部门间资源整合不畅等挑战。数智循证赋能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循证实践为基础,强调多元数据支撑,统摄“政治引领”“科学规律”与“实践需求”三大核心要素。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学生理想信念与心理韧性的坚实根基;借助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确保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理论深度;依托体验式教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该体系围绕挖掘与整...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李春明;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育模式的持续革新,中小学教师培训面临着如何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重大课题。深入探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旨在挖掘AIGC技术的潜力,探索其如何有效融入现有教师培训体系。分析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局限性,指出AIGC技术在满足个体需求、适应学习进度和克服学习困难等方面的优势,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如操作界面复杂、数据处理量大和技术应用能力差...

论时代转换中冼星海经典红色音乐价值的发掘与重构————作者:张成华;

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救亡构成了冼星海经典红色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冼星海希望借助音乐创作鼓舞、激励、团结民众,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冼星海进行了一系列的音乐探索和实践。尽管当下时代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然不同,但冼星海的经典红色音乐作品依旧鼓舞和感动着我们。其内在的民族信念、人民性、对民族形式的探索依旧是我们可供继承和发展的优秀资源。在都市流行音乐盛行的当下,我们需要改变思想...

近代岭南商埠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异质性与同质性演变研究————作者:谢东;刘汉芸;陈小巧;

摘要:探讨岭南商埠(湛江、广州、汕头)教堂建筑风格的演变,聚焦于1840-1949年间异质性与同质性文化整合现象。通过分析教堂建筑活动、宗教性质及建筑风格的变化,揭示了基督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策略调整与文化融合过程。研究发现,教堂建筑风格从早期西方古典风格的异质性并存,逐渐演变为融入中式元素的中西合璧式同质性融合。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体现了岭南地区社会文化结构的深刻变迁;讨论了文...

湛江非遗文化特色词翻译策略初探————作者:冯春波;

摘要:在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关键时期,对外传播湛江文化顺应时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湛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是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核心。对其翻译进行研究,有利于规范这些词语的英语译名,更好地宣传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湛江的影响,促进湛江经济发展。结合具体的湛江非遗文化特色词,从三个方面探讨其翻译策略:正确理解,进行恰当翻译;多方查找,利用权威译名;根据情况,采用最佳译法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