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4-1344/G4
国际标准刊号:1006-4702
主办单位:湛江师范学院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建筑工程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宜春学院学报》师范论文发表期刊

  【杂志简介】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是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年6期,逢双月25日出版。于1980年9月创刊,自1992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4—134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4702。《湛江师范学院学报》为综合版双月刊(4期文科,2期理科),每期144页。文科主要反映文学、语言、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学、教育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理科主要反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工农业技术等自然科学各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开发研究。学报先后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并被评为“CAJ-CD执行优秀期刊”。

  【重点栏目】

  现代教育思想研究、康德研究、文艺学研究、世界史与国际政治研究、区域经济与文化研究、基础数学与应用研究、生物与生命科学研究等。征稿强调研究的原创性、前瞻性,注重理论对现实的重大指导作用,关注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期刊

  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

  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CAJ-CD执行优秀期刊

  本刊坚持为建设和谐文化服务的方向,确立创办名刊名栏理念,强化精品意识,按质选稿,优稿优酬。优先刊发选题独特、观点新颖、语言流畅的文稿。对本刊文章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转摘,被其它文章引用,以及被SCI、EI、SSCI等收录的,在稿酬之外另予奖励。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今日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应有的素养——创意教师,带动革新 吴武典,WU Wu-Tien

  2. 多轨道教师评鉴制度的规划与推动 张德锐,Derray Chang

  3. 特殊教育系教授实务专业能力探讨 胡永崇,HU Yung-Chung

  4. 论中国古代学术的“大生命”形态——兼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学科形态 劳承万,LAO Chengwan

  5. 关于文学理论基本知识形态的思考和阐释 刘士林,LIU Shilin

  6. 康德美学德性形态及其启示 蓝国桥,LAN Guoqiao

  7. 情感符号中的审美人格——《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 陈迪泳,汪征嬗,汪婷婷,CHEN Diyong,WANG Zhengshan,WANG Tingting

  8. 长诗写作中的后现代嬉戏——《儿女英雄传》的理式“风暴” 陈仲义,CHEN Zhongyi

  9. 诗歌语言的张力——以区鉷的《对话》为例 张广奎,ZHANG Guangkui

  10. 自然生态与人性生态的双重关注——论李存葆的散文 陈南先,CHEN Nanxian

  11. 归途与缅想——鲁迅《死》和杨绛《胡思乱想》比较 敖慧仙,AO Huixian

  12. 谁的声音?替谁发声?——略谈草根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 向天渊,XIANG Tianyuan

  13. 无边的“草根诗学”——兼论“草根诗歌”成为诗歌流派的可能 沈秀英,张厚刚,SHEN Xiuying,ZHANG Hougang

  14. “我思故我在”——伯恩斯坦诗歌的笛卡尔式解读 曹山柯,CAO Shanke

  15. 篇终接混茫——从《吊床》一诗谈詹姆斯·赖特的艺术之路 肖小军,XIAO Xiaojun

  16. 《驴皮记》与《改邪归正的梅莫特》中的欲望叙事 殷明明,YIN Mingming

  17. 寻找迷失中的自我——《群鬼》的社会生态伦理视角 曹艺馨,CAO Yixin

  18. 《汉语大字典》(修订版)释义中误用古注问题再议 朱城,侯昌硕,ZHU Cheng,HOU Changshuo

  19. 粤语语法的量化分析与华文水平测试 杨海明,周静,YANG Haiming,ZHOU Jing

  教育教学论文:人本主义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人本理念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前的大繁荣时代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对人本主义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中政治,教学,运用

  从史料记载来看:儒家思想更多的是提倡发扬美德,学会关爱他人,是典型的仁爱思想。通过帮助大众完善心理素养,在传承民族文化与历史素养的同时,将各种教派主张的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融合。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必须从细节方面整合历史发展,将人文主义贯彻到教学中,把传统的一维目标变成三维乃至多维目标,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Citespace的海洋牧场国内外研究热点分析————作者:隋广军;杜宇霞;肖鹞飞;唐丹玲;

摘要:海洋牧场正在以一种新的渔业发展模式成为国家与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并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利用Citespace软件以及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和中国知网和WOS核心库的数据库资料,以“海洋牧场”为主题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关键词词频、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角度对国内外海洋牧场的研究热点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国内外海洋牧场的研究热点虽然有所区别,但都在朝智能化方向深入发展,国内海洋牧场的研究也需进一步深化

大力发展海洋碳汇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湛江市海洋碳汇经济发展为例————作者:陈凌远;

摘要:海洋碳汇经济简称“蓝碳”经济。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战略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发挥海洋碳汇潜力、大力发展海洋碳汇经济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体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以湛江海洋碳汇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为例,分析发展海洋碳汇经济对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湛江海洋碳汇经济的主要...

试论近代中国西洋美术著述的背景与动因————作者:乔志强;

摘要:近代中国西画理论著述成果的大量涌现,是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鸦片战争后,“西画东渐”的再度活跃,为西画理论著述与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学校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驱动了西洋画理画法及西洋美术史教材的出版,在西洋美术知识的传播中起了先导作用。林林总总的美术社团及频繁而多样的美术展览活动,使得人们对西画艺术的讨论更为集中和热烈,也客观上促进了西画理论和西画批评的繁荣与活跃。这些西画理论著述成...

粤西非遗“雷歌”音乐文化研究脉络分析————作者:孙建华;

摘要:起源于唐宋的“雷歌”,深受中原与闽南文化影响,在明清时期开始呈现多样化,近现代走向传承与创新。“雷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是即兴创作、自由节奏和三声调式,结构简约,旋律优美。歌词方面格律严谨,紧密结合,有着多样的演唱形式。在民俗活动中“雷歌”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凝聚社区、文化认同的纽带。为了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应用“雷歌”,需在田野调查、资金支持、教育传承、媒体传播等方面着力,以推动“雷歌”的持续发...

地脉与心史:杜甫陇右诗中的流民书写与士人精神————作者:夏韵琳;汪聚应;

摘要:杜甫流寓陇右时期创作的诗歌,既是其个体生命经验的记录,也是世人精神的充分展现。杜甫陇右诗的独特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流民视角介入现实,融合人文关怀;其二,陇右山川隐喻精神困境,成为物质苦难与精神漂泊的载体;其三,融贯叙事与抒情,以“诗史”笔法交织个体遭际与时代图景。流寓期间,其士人精神从济世理想、自我省思向隐逸嬗变,最终通过“仁者情怀”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这种兼具实录与心灵史的创作,既为唐代生...

朱自清佚文剧本:《骗里骗》考辨————作者:骆梦妮;刘弟娥;

摘要:朱自清在1922年《吴江》杂志上发表的翻译剧本《骗里骗》未收入朱自清全集,亦未见于其他选集,确为佚文。探究朱自清的翻译作品《骗里骗》,要考虑当时西洋文化的影响,如朱自清对现代翻译观念的借鉴以及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思潮对朱自清的影响,从而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朱自清早期的创作活动以及翻译理念等相关问题

影射与疏泄:《呼啸山庄》中的疾病隐喻————作者:龚榆涵;王月;

摘要:在文学中,疾病常被赋予超越生理现象的隐喻功能,承载着社会批判与人性探索。艾米莉在《呼啸山庄》通过多维度疾病书写,折射出19世纪英国的个体命运和社会痼疾。在卫生环境方面,传染病的流行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公共卫生体系的溃败,暗含作者对自然生态的深切热爱;在文化审美方面,结核病的浪漫化隐喻暴露出畸形的社会审美;伦理层面通过精神疾病的刻画,揭示了女性主体意识在男权社会中的觉醒与反抗。艾米莉借疾病书写,让个人...

粤西地区唐至清代窑业格局生成与变迁研究————作者:王嫚;

摘要:唐至清代,粤西地区依托自然地理优势,窑场集中分布于漠阳江、鉴江流域及雷州半岛,形成原料丰富、水运通达的产业集聚区。唐代,雷州半岛窑业兴起,烧造青釉瓷经马来半岛外销,开启海洋贸易。宋元时期,窑业臻于鼎盛,漠阳江与鉴江流域窑场发展出青白瓷、白瓷及黑釉瓷品类,雷州半岛窑场独创青釉褐彩瓷,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阿拉伯半岛,确立贸易节点地位。明清时期,福建移民推动仿龙泉青瓷生产,但受到海禁政策影响,窑业收缩至鉴...

民国贵阳城市公园建设与市民生活互动研究————作者:杨世江;

摘要:城市公园作为近代公共空间转型的典型场所,其建设过程深刻反映了国家权力与市民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民国贵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公园建设的双重路径(私园改造与政府新建),揭示地方政府如何通过空间规划实现国民意识培育、抗战动员与地方文化建构的三重目标。贵阳市民在被动接受现代性治理的同时,亦通过日常实践重构公园功能,形成具有西南山地特色的公共空间利用模式。贵阳的案例为理解边疆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权力渗透与社会回...

体育活动与近视患病率关系的系统综述研究————作者:王陶然;陆作生;董养社;

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近视患病率越来越高,了解其影响因素及发生、发展机制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研究聚焦体育活动与近视患病率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系统综述。研究表明,体育活动与近视患病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提出了体育活动通过改善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促进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抑制眼轴过度生长以阻断近视发生的作用机制。区分了“体育活动”“身体活动”和“户外活动”的概念,提出应进一步聚焦...

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作者:莫毅;

摘要: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关乎个人成长乃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呈现下降趋势,应当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基于此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及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包括微观(如个人、家庭与学校等)、中观(如社区层面等)和宏观(如政策与文化等)三个层面因素,三个层面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体育参与行为。通过采用提升青少年体育...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作者:钟妍峰;钟琼;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本理念、目标指向和思维方式、实践精神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对于激活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活力、文化张力和机制动力等方面有...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体育教师公共职能的践行————作者:胡永红;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乡村体育教师公共职能。乡村体育教师践行公共职能,具有业务能力、品德水平、政策红利等可行性,可在促进生态宜居、改善乡风文明、推动生活富裕等方面发挥作用。目前,乡村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社会认可不高、专业素养较低、政策支持缺失、居民认同机制和社会参与平台缺少等与践行公共职能的诸多不适之处。应综合采用提升社会认可度、提高专业水平、加强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构建认同机制与社会支持体系等手段,为提高...

经典名著个性化阅读指导策略实践探究————作者:谢桂莲;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阅读经典名著的起步阶段,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语文教师需正确认识个性化阅读,转变阅读教学理念,持续优化指导策略;精准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清晰界定不同学段经典名著的阅读任务与要求;充分利用“快乐读书吧”的导向作用,依据不同学段和年级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阅读指导;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其推荐适宜的课外阅读书籍;积极开发校本阅读课程,构建“三课一会五法”的阅读课程模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非遗活态传承的耦合路径研究——以中越跨境民族京族为例————作者:张颖;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命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作为文化实践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与共同体意识建构中具有独特价值。以中越跨境民族京族为典型案例,通过田野调查与跨学科理论分析,系统阐释京族非遗活态传承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耦合逻辑。研究结果表明,京族非遗通过哈节仪式、独弦琴技艺、渔作文化等活态实践,在“族群记忆赓续—文化符号共享—价值共识凝聚”三重维度上形成动态耦...

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脉络及未来展望——基于“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的动态考察————作者:任雅琴;

摘要:学校体育思想是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对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经历“两大时期,六个阶段”。通过文献资料、历史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将学校体育发展的六个阶段作为经线,以不同阶段学校体育思想为纬线,旨在探究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脉络。研究认为,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初创阶段存在科学主义体育思想和主智主义体育思想的辩驳纷争;曲折发展阶段存在素质教学思想和技能...

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嵌入性研究————作者:王阳;王陶然;

摘要:在学校体育政策场域中,跨域、复杂的现实情境形塑出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特有结构。面对学校体育政策何以有效执行的长久难题,从嵌入性理论视角洞见,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发挥出“制度、关系、认知”三维嵌入的强劲势能,同时也衍生出执行张力,多层级委托代理和多元执行主体的存在,致使学校体育政策执行走向弱嵌合和脱嵌,陷入政策悬浮、利益耗散和价值冲突等嵌入困境。为此,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应以结构、利益和价值互嵌为基础,运用弹...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中小学体育大课间的创新路径————作者:张婷;徐正可;赵婧;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是时代必然与应有之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全面阐述两者融合的逻辑内涵,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中小学体育大课间的创新路径为:1)依循体育核心素养,精研传统体育活动;2)融合地域文化特色,深耕本土文化传承;3)创新活动组织形式,畅享运动愉悦体验;4)拓展文化传承载体,厚植大课间文化内涵。旨在促进学生对传统...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思政课:互动关系、生成逻辑与理论模型————作者:杜高山;王欢;张新定;

摘要:中华体育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在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通过对中华体育精神与思政课的互动关系、融入逻辑与理论模型的探讨,研究认为中华体育精神与思政课存在价值同构、实践耦合的互构共生关系,其生成应兼顾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身认知实践传递及跨学科范式建构。提出了“时空·内容·层次·功能”四位一体理论结构模型,实现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思政课从历史叙事、内容载体到价值...

农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作者:张华;

摘要:农村体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农民健康水平,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还能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和社会治理创新。从理论逻辑来看,农村体育与乡村振兴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产业融合等维度上深度契合,可通过重塑乡村文化认同、转变乡村空间、激活社会资本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在驱动机制方面,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文化驱动、多元主体协同和需求升级共同推动农村体育发展,而数字化、产业融合...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