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物理教学》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主要面向中学物理教师的中等教育类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1980年6月前为季刊,1983年12月前为双月刊,1984年1月起改为月刊。本刊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1996年以来一直被权威部门审定为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物理教学》以传承物理科学文化、沟通教育理论与物理教学实践、融会物理教学经验为办刊目标,以最大限度服务于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为宗旨。本刊读者以中学物理教师为主,兼顾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物理教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论、物理沙龙、物理问题与研究、教学研究、课改进展、物理实验、考试与竞赛、初中园地、物理与生活、教育技术与手段、物理教育教学研究。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对时间的认识与探索 赵峥 2-10
2 离子导电模型的分析与探讨 魏延博,魏兴文,杨海秋 11-12
3 对探究教学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的几点思考 耿建 13-16
4 “求精”与“多动”——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张箭 17-19
5 高中物理新教师听课方法指导 马亚鹏,冯炜 20-21
6 凸显守恒思想 传播物理文化——解读“追寻守恒量”的教学 王高 22-24
7 一高中物理实验校本选修课程评价的量化 孙奕添 25-27
8 等效电源在闭合电路中的使用 李鹏程 28+72
9 对使用分组逐差法处理打点纸带的质疑与探析 董光顺 29-31
10 让对比实验闪烁“智慧”之光 张玉成 32-36
11 原创电路实验题三例 邬晨海 37-38
12 巧用DIS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田伟 39-42
13 对比法对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田城良,盛正民 43-44
14 一道高考题和初中竞赛题的比较和改编 姚煥军 45-46
15 对比初高中试题探索无缝化衔接 李光宇 48-50
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1.来稿须适合本刊读者对象(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中学物理教师、师范院校物理教学理论研究人员、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
2.来稿须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言之有物,内容翔实,独具新意,短小精悍(文章字数最长不得超过6000字,包括文中标点符号及空格等)。
3.文章须有摘要(限4000字以上文章;确切记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问题和主题、论点、结论等;不用“本文”或“作者”“笔者”等做主语;不要写成提纲或评论形式;字数一般控制在2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
4.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其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5.文章作者须有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工作单位及职称,学位,简历或主要研究方向(任选)。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句号“。”结束。
6.文末标明全文总字数,并注明作者姓名拼音、工作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包括街、道、路名和门牌号码)、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等。
7.文中引文(包括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须注明出处,即进行参考文献著录(本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中引文出现的地方以阿拉伯数字按序编码并用方括号括起来置于右上角予以标明;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期刊论文网投稿:从高校着手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摘 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资源丰富的当代社会,人们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往往忽略了道德需要,从而引发出了各种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储备人才,将来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理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本文从高校入手,着重强调了高校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践路径。
关键词:期刊论文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一、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一个主体的限定。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是大学生主体对自己所在的特定的社会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自觉的、主动的施以积极的、有益的、具有助力作用的行为的主观调控意识。简单的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是支配与调控大学生责任行为的主观意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二是大学生对除自身以外的其他一切社会群体的责任感。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主要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负责,保持个人的独立人格,重视个人的名誉等。
物理教学最新期刊目录
指向“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的物理实验创新研究——以“自制内置式密度计”教学为例————作者:吴盼盼;李经宇;吴利文;
摘要:文章以现有常规密度计的缺点为切入点,从操作容错、测量条件、测量对象及原理理解四个方面设立了改进的工程目标,引导学生自制内置式密度计并进行二次改进迭代,体验工程设计与物化实验的完整过程,旨在发展其高阶创新思维和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以此贯彻核心素养培养
例谈指向学生思维进阶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重构策略————作者:沈孝兵;
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落实培养“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形成物理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养成科学态度与责任。文章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为例,通过多个案例,阐述如何在思维进阶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十问题链”的方式对各类实验进行教学重构,实现学生思维进阶
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问题链设计——以“探秘浮沉子”实践活动为例————作者:顾美丽;
摘要:高质量的问题链设计能将学生有效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探秘浮沉子”实践活动的问题链设计为例,立足高阶位的素养目标,以指向学科本原的结构化问题为逻辑,创设凸显学生本体的序列化活动,从对浮沉子“浮沉”现象进行解释,到重组零件制作浮沉子,并对“浮沉”操控方法展开探讨,最终修改迭代形成更有趣味性的“浮沉子”作品,学生在主动参与、深度思考中实现科学思维的发展
科学思维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以“动量”教学为例————作者:杨玉洁;李春密;
摘要:以知识为线索的教学容易导致知识碎片化,难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探索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提出科学思维导向的教学设计框架,并以“动量”为例展现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过程。首先,通过对课标与教材分析厘清教学设计思路;接着从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四个方面呈现具体的教学过程;最后,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视角设计教学评价方案,为物理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
设计实践项目 评价科学探究————作者:许帮正;
摘要:“实验探究”和“跨学科实践”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实践主题。经历科学探究、培育科学思维、形成初步的物理观念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课程内容的设计,复盘学生的探究经历,考虑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构及应用,设计实践项目,可以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包括三种路径:设计探究类实验项目,探寻科学的论证路径,在规律获得中评价科学探究;设计测量类实验项目,关注具体的操作和科学的方案设计,...
概析测电阻方法的溯源设计教学策略————作者:陈钰;缪跃林;
摘要:中学物理中测量电阻的方法很多,但若回归本源,其实皆可溯源至“伏安法”。文中采用“再造电表还源头”的方法,实现测量法的多法归一,一脉相承,激发学生的多种思维力
库仑定律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作者:阮秀丽;林浩;余雪妹;
摘要:对现有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学演示实验装置的局限性展开分析,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探讨改进的方案与方法,完善了定性分析实验装置,并论证了使用薄金属圆片来定量演示库仑定律的理论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电像法的定量实验改进方案。利用高精度电子分析天平与机械升降台,提高了实验操作的便捷与可靠性。教学实践表明该套演示装置能明显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对于定量探究库仑定律有明显的辅助效果
跨学科实践视域下物理学科素养评价综合题的研制策略——以南通市2024年中考卷第37题为例————作者:何季军;
摘要:将跨学科实践融入物理学科素养评价综合题的设计,顺应素养导向的跨学科学习要求,也为评估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提供了有效工具。文章在分析跨学科实践视域下物理学科素养评价综合题研制的意义、原则等的基础上,以南通市2024年中考理化卷第37题为例,探讨这类试题的设计策略,为试题研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素养、情境与试题设计——基于学生素养测评的分析————作者:沈正杰;
摘要: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是高中物理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文章从素养、情境和试题三方面特征及相互关系出发,结合对浙江省×市学生选用浙江省高中物理选考试题模拟测评的情况分析,论述了浙江省高考物理试题在难度、区分度和效度方面所体现的特点,以及试题在情境选取、素养评价方面所体现的特点和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试题设计中基于情境培育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
高中物理远距离输电中线路损失功率的教学释疑和启示————作者:吴寿宠;吴冬英;黄旭;
摘要:对教材关于远距离输电中线路损失功率的表述给教学带来的困惑进行释疑,详细探讨了用户用电功率一定的情形下远距离输电中线路的损失功率,尝试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所带来的教学启示,并以教材“思考与讨论”部分和一道远距离输电情境的高考题为例,为如何实施教学提供案例参考
平行板电容器转动时的电容变化————作者:杨振东;
摘要:平行板电容器作为最简单的电容器,其结构变化导致的电容变化是各类型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讨论平行板转动时的电容变化,从公式推导、函数作图各方面入手,分析得出一个简洁、明确的结论,为命题者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质点与刚体间的万有引力计算————作者:林洽武;焦振兰;林诗彤;赵泽敏;
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求万有引力大小时通常将物体等效为质点,当物体本身尺寸相对物体间距离不能被忽略时,即物体不能再看成质点处理时,会错误地被认为可以把物体等效为质量集中在质心上的质点。这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迷思概念,在不能忽略物体大小、形状的情况下去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比较复杂的。介于这两种情况的过渡,研究质点与刚体间的万有引力,利用对称性及与库仑力计算的类比,计算出无限长均匀细棒与质点、...
一般参考系中的各种惯性力的竞赛教学————作者:周志东;
摘要:从定点转动参考系中常矢量对时间的微商入手,引出绝对微商和相对微商的概念,得到科里奥利公式。最后从运动学角度推导出四种惯性力,弄清各种惯性力的来龙去脉及如何正确表达,确实给老师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且后面附带三道典型例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四种惯性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一道考查思想方法的好题——2024年全国高考湖北卷压轴题第3小问的解法研究————作者:公衍录;杨大鹏;
摘要:介绍了如何用等效法、平均值法、微元法、类比法等思想方法,求解2024年全国高考湖北物理卷压轴题第3小问
利用对称性巧解物理竞赛中的等效电阻问题————作者:姜晓斌;盛威;
摘要:物理竞赛题中关于等效电阻问题往往能够求解出一个简单的结果,而简单的结果必然对应着简单的解题方法。文章从电路的对称性出发,再进行简单串并联,简化等效电阻的求解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物理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喷水鱼洗”的探究为例————作者:郑茂军;
摘要:以喷水鱼洗为素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观摩体验、探究揭秘、实践深化和拓展升华四个环节,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物理课堂的教学实践。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升科学思维、态度和责任,展现中华智慧,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热爱
深圳市陈典义名师工作室
摘要:<正>深圳市陈典义名师工作室于2022年4月经深圳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由来自深圳市4个区、7所高中学校的16名成员和学员组成,工作室聘请了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物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研究生导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研究生导师张军朋教授;广东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学特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培养对象、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姚跃涌老...
物理观念嬗变引发物理学变革————作者:蔡铁权;薛真;
摘要:从物理学变革的表征和物理学变革的本质,详细分析和阐释了物理观念嬗变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深入理解物理观念的内涵和本质十分关键的环节。由此,为“观念为本”的物理教学理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论证依据,为“观念为本”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模式建立与教学策略构建提供创新的灵感,进而为物理观念整体的理论架构和深入的诠析提供了又一新的视角
依托物理学史情境 考查实验创新能力——2024年高考北京物理卷第16题的分析与启示————作者:孟岩;高新华;黎娇娥;
摘要:2024年高考北京物理卷第16题,以探究动量守恒条件为情境,除了对传统实验方案考查以外,又另辟蹊径,从一个创新的角度来考查另一种验证动量守恒的方法,而这种验证方法来源于物理学史。由此可见,物理学史中蕴含着很多教材中不曾涉及到的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考查作用,也对教师今后的教学有所启示
关于新版教材“平面镜成虚像”的编写设计——从“能量观念”的角度阐明实像与虚像的不同成因————作者:潘书朋;
摘要:2022年4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笔者有幸参与编写鲁科版2024年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及其配套教师用书,其中重点参与“平面镜成像”一节的编写,对于“平面镜成虚像”的编写做了一点创新设计调整。鲁科版新教材改变传统的做法,尝试将实像与虚像的内容安排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前,对于实像与虚像概念,新教材结合实例从能量观念的角度阐明实像与虚像的不同成因,以期得到同行和专家们的指...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数理化解题研究》
- 省级南北桥
- 国家级《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南大核心新闻大学
- 省级《继续教育研究》
- 省级英语世界
- 省级父母世界
- 省级高考季
- 南大核心《中国教育学刊》
- 省级浙江教学研究
- 省级《许昌学院学报》
- 省级美术教育研究
- 省级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婴儿画报
- 国家级《创新与创业教育》
- 省级创新作文
- 省级《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省级《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国家级《学会》
- 省级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南大核心《学习与探索》
- 国家级《卫生职业教育》
- 北大核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国家级《学习导刊》
- 省级小手指故事绘
- 省级《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研究生
- 国家级《中国职工教育》
- 省级《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亚太教育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