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文物

文物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532/K
国际标准刊号:0511-4772
主办单位:文物出版社
主管单位:文物出版社
查看文物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南方文坛》核心文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考古》社科类期刊

  杂志简介

  《文物》为文物和考古专业学术性资料性刊物。反映国内文物考古的重大成果,刊载有关文物考古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介绍和研究我国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主要栏目: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古代建筑、青铜集粹、古工作者、历史研究及教学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收录情况: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广东遂溪鲤鱼墩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黎飞艳;陈红冰;邹池根;杨宝强;冯孟钦; 4-18

  2 广东增城浮扶岭M511发掘简报 张强禄; 19-30+1

  3 浙江庆元会溪南宋胡纮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 郑建明;叶海;谢西营;吴文琳;吴兴;周光贵;程爱兰;孙小治; 31-52+2+1

  4 浙江长兴石泉明墓发掘简报 郑建明;胡秋凉;包扣林;王晓;梁奕建;景纪魁; 53-58+97

  5 北朝高足围屏床榻的形成 韦正; 59-68+1

  6 长兴石泉明墓出土“传世哥窑”型器物及相关问题略论 郑建明;林毅; 69-79

  7 社会权力的起源——中国史前葬仪中的社会与观念 张弛; 79

  8 浙江松阳宋墓出土瓷器 宋子军;刘鼎; 80-88

  9 湖北及安徽出土东周至秦汉时期热锻青铜容器的科学分析 秦颍;李世彩;晏德付;罗武干; 89-96

  广告论文范文:论如何让影视文化来促进我过的经济发展

  论文导读:论文导读:近年来,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闲暇之余,坐在影院看一场电影成为很多人的一大爱好,他们或约会或鉴赏,都为影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如何让这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呢?对此进行了一下论述。

  关键词:影视的影响,影视产业,文化产业

  (一)找准立足点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目前,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我国大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我们首先要积极的找准立足点。首先,要杜绝“跟风”现象。我国的许多国产影片都在国际市场上广为流传且深受好评,靠的就是独特的东方魅力。

  文物最新期刊目录

汉未央宫中央官署类骨签研究————作者:刘贤鹏;

摘要:<正>1986~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未央宫三号建筑遗址发掘出土一批骨签,在1989年初步报道后[1],于1996年出版的《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公布了其中的400余枚骨签,引起学界关注。经过多年整理,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90册),系统公布了已编号的64305枚骨签,为全面系统研究骨签奠定了学术基...

山西灵丘觉山寺塔辽代壁画调查与研究————作者:孙博;

摘要:觉山寺位于山西省灵丘县东南14公里的笔架山西侧,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该寺现存辽道宗大安五年(1089年)以后敕建的辽塔一座。此塔为八角形密檐式塔,共13层,高44.23米,塔心室尚存一堂精彩的辽代壁画。本文为觉山寺塔壁画的实地调查报告,全面公布了壁画的图像资料,并对壁画人物进行了详细辨识与考释。通过调查研究可知,觉山寺塔壁画应为辽道宗朝晚期作品,整堂壁画题材以忿怒的明王和护法天王为主,...

浙江绍兴兰亭西晋墓发掘简报————作者:王策;

摘要:2021年3~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对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兰亭村的55座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两座西晋墓(M3、M26)结构保存较好,规模较大,墓内装饰青龙、白虎等画像砖以及有明确纪年的文字砖。铭文显示,两墓年代均为元康九年(299年)。两墓方向一致,形制相同,均为双“凸”字形双室砖墓,所设长达30余米的排水沟较为罕见。出土随葬器物10余件,包括...

福建建宁澜溪窑窑岭宋代窑址发掘简报————作者:熊寰 ;胡百慧 ;羊泽林;

摘要:<正>澜溪窑位于福建省建宁县伊家乡兰溪村村委会驻地至汪家铺自然村一带,沿澜溪北岸的低缓山丘分布(图一),规模较大,面积约1平方公里,文化堆积层厚,目前已发现最深处距地表近10米。2018年3~10月,为配合基本建设,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建宁县文体广电出版局,对澜溪窑核心区的窑岭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区分为两部分,Ⅰ区位于狗骨嵊,布5米×5米探方25个(编号...

宁夏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考古新发现————作者:柴平平 ;谷天骄 ;陈瑞 ;朱存世 ;郑建明;

摘要:<正>苏峪口瓷窑址位于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内约10公里的中缸窑子,东距银川市约40公里,海拔1954.1米。遗址于2017年考古调查时发现。2021~2024年,为探索西北地区精细白瓷生产的窑业面貌,找寻西夏陵等西夏遗址出土精细白瓷产地,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对该窑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2400平方米,揭露出6座窑炉(编号为Y1~Y6)及完整的作坊遗迹

福建建宁澜溪窑发掘与调查的主要收获及相关问题研究————作者:熊寰;胡百慧;羊泽林;

摘要:<正>福建建宁澜溪窑于1958年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首次发现,此后学者对窑址进行过数次调查[1],初步揭示了窑址的面貌。2018年,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等单位对澜溪窑核心区的窑岭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随后又对澜溪窑进行了系统性调查,较全面地掌握了澜溪窑窑业遗存的面貌,取得了重要收获

何德亮考古文集

摘要:<正>何德亮著何德亮,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任职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要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了诸城呈子、莒县陵阳河、寿光边线王、兖州西吴寺、章丘城子崖、枣庄建新、滕州庄里西、滕州薛国故城、日照海曲、昌邑辛置等遗址的发掘工作,编著有《昌邑辛置》《枣庄建新》等考古报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考古简报120余篇。本文集精选作者已发表论文33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海岱地区新石...

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作者:张薇薇;王敏;

摘要:<正>枫泾镇,又名“风泾镇”“白牛镇”,位于今上海市金山区西端,地接浙江省嘉善县。镇内有主干水道枫泾市河,是历代松江地区南下嘉兴、杭州最便捷的通道,所谓“环云间皆水,唯西南塘路可通郡,故郡以风泾为喉襟,盖出入无不由此”[1]。宋时曾于此置风泾驿,元代继设白牛务与巡检司等机构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头号战国墓发掘简报————作者:齐溶青;姚晓晗;马婧 ;戴昊鹏 ;李强;

摘要:东头号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东头号村南。2011年5~7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和林格尔县文物管理所对此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均为中小型竖穴土坑墓,部分有木质棺椁。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等。所出陶罐、陶壶、陶豆等器物与三晋地区战国墓类似,属同一文化圈;个别墓葬中出土成组的彩绘陶器,在此地区同时期墓葬中较为少...

河北邯郸陈岩嵛唐代石棺墓发掘简报————作者:申慧玲 ;刘爽 ;孙海涛 ;尹建兵;

摘要:2011年5月,为配合基本建设,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户村镇陈岩嵛村的一座唐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为单墓道砖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耳室组成,墓门至墓室后壁全长7米,方向213°。此墓虽被破坏,但出土石棺以整石雕凿,体量巨大,线刻精美,主题图案为四神,并配以缠枝花叶纹、云气纹等。据墓志记载,此墓墓主为宋彦期夫妇及其子宋昭仙,三人合葬于唐先天元年(712年)。本次发掘为进一...

黑龙江哈尔滨阿城金上京遗址考古新发现————作者:赵永军 ;刘阳 ;田申 ;刘云聪;

摘要:<正>金上京为金王朝修筑的第一座都城,是金代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2公里的阿什河左岸,由毗连的南、北两城组成,平面略呈曲尺形。两城总周长约11公里,总面积约6.28平方公里。城墙上筑有马面、角楼等防御设施,并有多个城门,部分城门外有瓮城

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漆龙形剑椟研究——兼论中国古代的“雌雄剑”————作者:刘子亮;

摘要:<正>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木漆器3000余件,其中有漆木剑椟数件。剑椟类器物普遍残损较重,器身残断,褪色严重(图一)。经拼合后以一对漆龙形剑椟(M1∶486、490)保存尚好,也最为精美,试论如下

北齐釉陶的使用人群————作者:李鑫;

摘要:<正>一前言北齐短祚,自高洋称帝(550年)至为北周灭国(577年),前后计28年。北朝时期占据北方陶瓷手工业核心地位的低温铅釉陶器(本文简称釉陶)的生产在此时走向繁荣,最大的变化是高岭土胎透明质铁呈色青黄釉陶成为主流,延续北魏、东魏传统的易熔黏土陶胎酱釉或绿釉陶产品仅占极少数[1]

江西赣州慈云寺塔“灵岩大圣与五方瘟使”图像考————作者:张善庆;

摘要:<正>江西赣州慈云寺塔于2004年维修之际出土了大量绘画品、彩塑、写卷等佛教文物。专家成功修复60余件文物并结集出版《慈云祥光——赣州慈云寺塔发现北宋遗物》(以下简称《慈云祥光》)[1],让这批残损严重的佛教文物重放光彩。其中,高僧画像与塑像独具特色,保存较为完整的是编号GZ-18衢州开明禅师仪晏画像以及编号GZ-19高僧并五方瘟使图像(图一)[2]

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齐家文化玉质品原料来源探析————作者:翟少冬;郭志委;白志达;陈国科;周静;

摘要:<正>马家窑遗址2014~2017年发掘[1]出土了21件齐家文化时期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玉质品,除M2出土的两件是较为规整的柱状玉料外,其余多为制作玉器时切割下来的边角料,另有少量玉锛、钻芯和器物残件。边角料多为不规则形片状或块状,也有少量为三角形或梯形片状,大多至少有一个光滑的切割面,形状规整的三角形和梯形者一面为玉皮,余面均为片切割面,或全为切割面

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医针初探————作者:李文欢;杨军;顾漫;

摘要: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墩山上。2016~2020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刘贺墓主棺开展实验室考古,在内棺头箱的漆盒内发现数枚针状金属物。针状物残断、锈蚀较为严重,发现时置于玉管中,并以织物包裹。成分、金相和显微分析表明,针状物为锻造的炒钢制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韧性。根据针状物直径纤细、精心存放并与取用药物的量匙共出,推测其为用于针刺的医针。其精细程度接近于现今通行...

武威亥母寺新出西夏文雇工种田契研究————作者:孙飞鹏;蒋超年;赵雪野;

摘要:2016~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武威亥母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陆续发现了一批西夏文文献。其中,01窟出土的一件西夏文草书写本(编号2016K2∶46)保存完整。本文对该文献进行了录文、释义和初步研究,判断其作于乾定四年(1226年),性质为雇工种田契。这件契约与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出土的另一件雇工契是目前仅见的西夏文雇工契。通过对比这两件契约,本文揭示了西夏晚期农业雇佣关系、粮食和布匹价...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简报————作者:谢尧亭 ;吴悠 ;范文谦 ;杨及耘 ;王金平;

摘要:横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以北约800米处。2004~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M1006位于墓地北部边缘,未被盗扰,保存较好,东侧陪葬车马坑CH102。此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葬具为一椁二棺,椁盖板上放置两辆车。墓主为一约40岁的男性,头向西,仰身直肢。墓内殉3人。随葬器物共1007件,可分为铜、陶、玉、骨角、蚌贝器五类。铜礼器组合包括食器三鼎、三...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新发现————作者:方玲 ;柴政良 ;李凤翔 ;张闻捷 ;路国权 ;张治国;

摘要:<正>武王墩一号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镇徐洼村,北约10公里为淮河主河道,西约15公里为楚寿春城遗址。往年考古工作显示,楚寿春城遗址周围分布着大、中、小各种类型的战国时期墓葬,其中遗址以东是高等级楚墓分布区,武王墩一号墓即位于此区域的北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武王墩墓地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同年,项目被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中游...

论二里岗文化早期青铜器的阶段性————作者:张昌平;

摘要: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阶段性具有独立于朝代更迭与考古学文化分期的特点。二里岗文化早期延续时间较长,学界对这一时期青铜器发展阶段性的认识多有差异。通过梳理二里岗文化早期具有同出关系的单位和青铜器,本文总结出当时贵族的青铜器器用情况。与二里岗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器相比,二里岗文化早期青铜器虽兼具前后两个时期的部分特征,但在青铜器的生产规模、作为礼器的仪式感、容器类礼器的构成等方面仍基本停留在二里头文...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