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音乐》(季刊)是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理论刊物,创刊于1981年3月,首任主编是著名音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凌同志,历任主编有前院长李西安教授、前院长樊祖荫教授。历任副主编有薛良先生、何昌林、陈铭道、管建华教授、赵志扬副教授。现由院党委戴嘉枋书记分管,现任主编为樊祖荫,副主编赵志扬。
办刊宗旨是:"在音乐领域中,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社会音乐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开展学术理论活动,联系音乐工作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促进社会主义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从81年3月创刊以来,至今已出刊85期,发表文章两千三百多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理论建设和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以及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0多年来,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中青年音乐理论工作者,现已在国内拥有一支功底扎实、充满朝气的作者队伍。
杂志发表的科研成果以及对音乐领域诸方面的探索思考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长期以来,《中国音乐》在全国音乐理论刊物中,一直拥有最大的读者群,在国内外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民族音乐研究、探索与思考、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器乐艺术、声乐艺术、中国音乐建设50年、传记音乐采风心得、中国音乐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中国音乐学家选介 2
2 音乐传播学与“老三论”思维——忆念音乐学家冯光钰 孙星群; 1-5+63
3 唐宋词宫调表解 伍三土;王小盾; 6-11+28
4 中华礼乐文明、礼仪之邦的历史与现代意义 项阳; 12-15+96
5 中国图像类音乐文物的种类与分布 王子初; 16-22+82
6 唐乐署供奉曲名所折射的宫调理论与实践 李玫; 23-28
7 论nakkārā-khāna和维吾尔鼓吹乐 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 29-35
8 京剧《红灯记》音乐的情感描绘 刘正维; 36-42+55
9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与中国音乐——以李太郭为例 宫宏宇; 43-50
10 古琴音乐文化的象征意义 傅暮蓉; 51-55
11 传统民族声乐“调气”、“用气”论 戴和冰; 56-63
12 丧葬礼俗中的北京民间佛事音乐 姚慧; 64-68
13 1980-1999年的花儿研究——《花儿学术史》研究之三(3) 张君仁;邢燕燕; 69-73
14 观念、秩序、族群——广西大苗山官话山歌的音乐生态链 刘振涛; 74-82
15 新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探析 张天彤; 83-92
16 “二音”在晋剧中的运用 樊凤龙; 93-96
代发论文可靠吗之论文范文:垤施彝族音乐调式辨析
〔摘要〕垤施村位于云南红河南岸,该地区彝族音乐的调式风格具有独特的魅力。其带半音的五声调式中存活着微降音的游移现象,使其调式有了模糊之美,影响听者对其旋律音阶的听辨以及调式的判定,从而也使得该地区彝族音乐调式在听觉上给人以双重性。由于微降音在垤施彝族音乐中普遍存在,故笔者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行了调式上的辨析。从听觉上分析了垤施彝族音乐调式具有徵、羽双重调性的原因,并以理论的角度判定了垤施彝族音乐调式。辨析结果认为:垤施彝族音乐调式从听辩的角度上讲具有双重调性特征,而从理辩的角度上讲却有着最佳的选择。
〔关键词〕代发论文可靠吗,双重性,羽调式,徵调式
笔者初次接触云南红河垤施彝族音乐是在一堂“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的课中,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对云南彝族民歌《阿姆克讷勒》(妈的小姑娘)进行听音记谱,大家在�铡⒂鹆街值魇缴夏岩跃裨瘢�提出了是否存在双重调性的观点。为此笔者用所学知识对垤施彝族的调式双重性进行辨析。
中国音乐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上古“礼乐认同”的音乐政治学审视————作者:王晓俊;
摘要:随着科技理性日益弥漫,人类社会正在经历认同的困境。重建价值理性,须回归人的肉身体验,追溯共同体认同经验并以此克服人文主义的衰落。耳,作为主体人和世界沟通的重要中介,在中国具有以“音声”之“听”构建上古“礼乐认同”的成功经验。“礼乐认同”的成立,基于史前图腾祭祀活动及其遗传所先天具有的身份辨识和认同机制。在夏商图腾祭祀基础上建立的西周“礼乐认同”及其对“听的惩罚”,既决定了后世“乐”字字义的演变,也...
畲族祖源地与河南关联的音乐学考证————作者:洪艳;
摘要:多数研究者普遍认同广东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的重要发祥地,但畲族族群主体迁至此地之前的出发地尚无定论。目前,学界关于族源问题已形成“蛮说”“夷说”“族说”“土著说”“多元融合说”等多种解释路径。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畲族祖图、宗谱、郡望、堂号及口述资料,并聚焦畲族古歌和仪式中频繁出现的“南京”“河南神祖师”等线索,通过田野中采集的浙江景宁上寮村仪式歌与河南灵宝孝歌的音乐进行比对,首次在活态音乐层面上...
曲牌【醉太平】考辨————作者:郝彦添;乐检;
摘要:现今民间音乐中广泛使用的曲牌【醉太平】最初为唐教坊曲牌【太平乐】,类属宫廷音乐立部伎,宋元之后逐步被纳入南北曲中,成为耳熟能详的流行曲牌【醉太平】并传承至今。文章试图通过日本现存唐乐古谱《仁智要录》中【太平乐】与当下活态【醉太平】进行比较研究,梳理曲牌【醉太平】的历史流变,解析【醉太平】历经千年仍能保持一脉相承的原因
曾国出土青铜乐钟的形制及双音状态研究————作者:祖诚慧玲;
摘要:本文使用统计学标准差的方法,对近年来出土的曾国青铜乐钟的形制与音程关系进行分析,并与《周礼·考工记》中所载理论钟形进行比较,得出曾国乐钟形制特点及双音状态的发展脉络,补充了目前学界对曾国历史研究中音乐部分的缺失
AI辅助音乐教育“新质”教学应用研究————作者:滕腾;
摘要:人工智能(AI)若真正赋能音乐教育教学,关键要处理好人机关系,做到人机协同、优势互补。教师要把握教学主动权,AI要成为教学的辅助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本文进一步厘清了“新质”的概念,探讨了AI辅助音乐教育“新质”教学应用的优势和前景,提出了音乐媒体素养教育与音乐数字素养的创新能力是实现“新质”音乐教学的前提,并根据音乐教学媒体的变迁与演进、AI大语言模型工具应用于“新质”音乐教...
中国音乐理性的起源与特别路向——兼与马克斯·韦伯比较————作者:罗艺峰;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音乐理性的起源问题,揭示了中国音乐理性的科学传统、伦理传统和美学传统的复杂关系。中国音乐理性表现出在边缘思维的特点,科学理性通过联系性思维和外推式逻辑而与伦理理性和美学理性发生关联,其概念和范畴有开放性、非定域性特点;音乐伦理和音乐美学表现出学科内部诸要素间的互渗和张力,审美上追求活跃的边缘耳感和有控制的自由,从而抵达当下生命感悟。中国音乐理性有自己的特别路向,与西方建立在数学逻辑理...
音乐社会学视域下音乐传播学科理论发展之述见————作者:赵志安;
摘要:本文通过对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科交叉理论基础的积淀期,音乐传播学科理论意识萌发时期、初步构建和体系完善时期等学科发展历程中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阐述了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上的紧密共生关系,指出音乐传播学科理论构建始终与社会形态和技术变革保持同频共振,音乐社会学也为音乐传播学科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了内在学理逻辑和核心方法论的支撑。未来学科理论的发展需在保持社会学批判传统的...
理论与实践的失谐与共生——音乐教育艺术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检视————作者:朱玉江;
摘要:学位论文写作是音乐教育艺术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现实论文写作中存在着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实践有余、理论不足,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理论与实践失谐成了音乐教育艺术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理论实用化追求和实践技术化操作的认识误区。但理论在论文写作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赘物,它是论文学术性的重要标志,是探寻有价值问题的认识论路径,是概念分析和增强论文论证的逻辑性的重...
论赵季平民族管弦乐的至纯之美————作者:叶松荣;
摘要:文章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点,立足普通听众的听觉体验和接受心态,对赵季平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中蕴含的“重铸民族的活的灵魂”的深邃内涵展开探究,揭示其对民族文化精髓与生命力的呈现;“展现人民精神世界的映象”及捕捉并外化人民大众丰富多样的精神情感与生活图景;解析赵季平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在与现实社会、接受者、创作者的关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并铸就独特且辨析度极高的音乐风格
国内德语歌剧研究的历史经验与体系建设————作者:康啸;罗婷婷;
摘要:德语歌剧的独创性特征和艺术价值使其在浪漫主义时期脱颖而出,成为西方歌剧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同时也对西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中文体系下德语歌剧研究尚不完善,对象与范围过于集中,这不仅需总结历史研究经验,还应省思未来发展路径。文本通过梳理西方歌剧及其德语歌剧在国内的研究概况,挖掘探究德语歌剧的精神内核和差异化特色,进而明晰德语歌剧在国内的研究发展之路
主持人语————作者:王晓俊;
摘要:<正>2023年9月16日,宋瑾教授发来微信,因我俩于5月南艺博士论文答辩期间谈到音乐社会学研究重要性、促进中国音乐社会学研究的话题,他觉得我很感兴趣,于是提议由南艺音乐学院与有关高校联合主办首届全国音乐社会学研讨会,征求我的意见。我则因博士后期间(2013年5月—2016年11月)在韩锺恩教授指导下进行上古礼乐关系的研究而对中国古代音乐社会学思想有所体察,遂立即主张独立承办会议
戴逵琴乐思想及其成因论析————作者:李小戈;
摘要:东晋时期著名琴人戴逵的琴乐思想集中体现于其《琴赞》中,其中包含了对“至人”人格的追求,对古琴的“托玩”态度与在道家理念统摄下兼综儒道的思想,既包含时代的印迹,也体现了他对自身独特人生路径与价值的追询和反思。戴逵是魏晋时期嵇康之后古琴艺术发展史上又一颗明珠,其琴学思想所散射出来的文化智慧和美学光彩是一笔值得我们铭记和书写的文化遗产
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曲艺家研究的四重维度————作者:陈爽;
摘要: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曲艺家研究的系统性框架是展开曲艺家研究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师法源流、技艺养成、行艺磨砺、独立思维四重维度的论述,关注曲艺家生存成长的真实社会背景、经历、体认和构成艺术表现背后的行为与思维,也更关注曲艺与其他传统文化事项之间共同共通的传统人文理念与精神。这是一种融合了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更具有“人文关怀”、更具有生态意识、更具有文化主体性立场的探索与尝试
黎英海电影音乐的主题与配器特色——基于手稿与影片对照的研究————作者:边中;
摘要:有关作曲家黎英海的研究已涉及钢琴作品、声乐作品、和声理论、文论整理等多个角度,唯独对其管弦乐创作的研究尚显单薄。文中聚焦其主要的影视音乐创作,将创作手稿与电影音乐进行对照。从音乐主题塑造、配器中的协奏化现象、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反差化音色结合的角度对黎英海的电影音乐创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归纳
别致构思磅礴气势 激情演绎崇高主题——观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创演有感————作者:居其宏;
摘要:创演者以“合唱剧”这一创新形式,将聂耳的代表作品按特定构思串联一体,予以戏剧化和交响化展开,通过全体演员、合唱队与交响乐队的综合呈现,以磅礴气势激情演绎了全剧所弘扬的崇高主题
音乐管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实证研究————作者:陈楠;张锐雯;张元清;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以音乐管理的“音乐—社会—政府”关系管理能力、“音乐组织—音乐活动—音乐作品—音乐家”管理能力、音乐管理理论基础与创意能力为框架的测度指标体系,探讨了影响音乐管理人才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能力。基于352份有效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音乐的社会价值、社会功能识别与维护能力,音乐相关政策法规分析与解读能力,知识生产与学术表达能力对音乐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胜任力具有核心驱动作用。实践检验证实,由核心...
《中国音乐》第七届音乐学硕博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通知
摘要:<正>为推进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发掘硕博研究生毕业论文中优秀理论成果,由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编辑部主办的“第七届音乐学硕博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活动,将于2025年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欢迎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应届研究生积极参加。一、参评对象及文章要求1.参评作者为全国各高校音乐学相关专业2025年应届硕博研究生(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2.参评论文(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简...
音乐赋能城市文化产业的国际语境与中国发展————作者:陈玲俐;洛秦;
摘要:文化产业以其特殊的形态演变与运行方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发展和经济运行,由此而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经济文化现象。城市文化产业既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城市运作,尤其是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就是文化。音乐作为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之一,对其具象的促进关系体现在经济效益、城市文化建设和形象塑造、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多个方面。文章围绕国际语境与中国...
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叠加自然维度——声音景观研究引导的学术范式转型————作者:齐琨;
摘要:随着学术发展,音乐因其在自然层面的声音物理属性和在文化层面的艺术人文属性之结合,进入世界范围传统音乐学术研究视野。以声音景观为代表的生态音乐学研究方向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舞蹈传统学会”(ICTMD)会议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景观研究可以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带来哪些范式转型?笔者在本文叙述中以声音感为学理支撑点,在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历史景观三类研究对象中,总结有待拓展使用、可填补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空...
与时偕行 其道大光——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述论————作者:樊祖荫 ;张天彤;
摘要:2008年至2012年,中国音乐学院发起召开了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并由此形成了一种递进式学术会议机制:首届确立了“开新篇、树新碑”的协作框架,第二届“承前志、辟新局”深化教育体系探索,第三届“传薪火、促繁荣”聚焦人才培养实践。三届研讨会建构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学术对话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探索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构中的多元文化整合路径。文章从述到评,在聚焦三届研讨会...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甘肃高师学报
- 省级甲壳虫
- 北大核心文艺理论研究
- 省级西北美术
- 省级台州学院学报
- 国家级文化纵横
- 省级美术文献
- 北大核心中国语文
- 北大核心方言
- 国家级中华诗词
- 省级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省级上海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理论导刊
- 省级文史月刊
- 省级雪莲
- 北大核心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省级语言学研究
- 南大核心当代中国史研究
- 省级诗林
- 北大核心戏曲艺术
- 省级幽默与笑话
- 省级杂文选刊
- 省级日本侵华史研究
- 国家级创意世界
- 省级洛阳考古
- 北大核心芳草
- 省级诗歌月刊
- 国家级图书情报知识
- 省级文物世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