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计测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宇航计测技术

宇航计测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052/V
国际标准刊号:1000-7202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02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03所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大连交通大学学报》交通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交通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宇航计测技术》主要报道有关微波、无线电、时间、频率、电磁、光学计量标准的设计研制和计量测试技术、自动化测试与标机应用,测绘误差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石英晶体的设计和研制,以及长度、热学、化学与电子应用技术等与计量和测试、仪器检定、修理、经验介绍、国内外计量动态、新产品、新技术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是首批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方阵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长度、热学、力学、无线电、时间频率、电磁、化学和光学。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简介

  一种固定式多齿分度台校准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 商秋芳,李永刚,周玉堂,王震,SHANG Qiu-fang,LI Yong-gang,ZHOU Yu-tang,WANG Zhen

  安全提示 《宇航计测技术》编辑部

  光电跟踪瞄准系统的多光轴平行度校准方法研究 刘亚辰,张新磊,高扬,逯海,赵健,LIU Ya-chen,ZHANG Xin-lei,GAO Yang,LU Hai,ZHAO Jian

  导弹侵切角测量方法研究 张原,张晓辉,王志乾,乔彦峰,ZHANG Yuan,ZHANG Xiao-hui,WANG Zhi-qian,QIAO Yan-feng

  国产工业摄影测量相机精度测评 轩亚兵,王伟峰,高亚伟,吕传景,XUAN Ya-bing,WANG Wei-feng,GAO Ya-wei,LV Chuan-jing

  光学坐标测量机的搭建与实现 毕超,吕来鹏,房建国,刘勇,杨希,BI Chao,LV Lai-peng,FANG Jian-guo,LIU Yong,YANG Xi

  电子称防作弊方法和监管系统的研究 池辉,CHI Hui

  无介质硅压阻式压力/压差传感器的研制 王臻,李文璋,王彦奎,朱廷伟,刘书选,WANG Zhen,LI Wen-zhang,WANG Yan-kui,ZHU Ting-wei,LIU Shu-xuan

  变PID参数控制在电动齿轮燃油泵中的应用 王立国,郑铁军,邓罗泉,刘卓崴,程礼,WANG Li-guo,ZHENG Tie-jun,DENG Luo-quan,LIU Zhuo-wei,CHENG Li

  一种螺栓拉伸器校准方法研究 赵兴亮,杨思凡,李玮,陈宝有,ZHAO Xing-liang,YANG Si-fan,LI Wei,CHEN Bao-you

  基于火箭测量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 路娟,王颖,刘丙太,张媛,LU Juan,WANG Ying,LIU Bing-tai,ZHANG Yuan

  中华建设科技杂志投稿: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科技技术的创新就是生产力的创新,科技的发展就是对现在社会经济完善的过程。电力的发展可谓是众人皆知,因为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高原还是盆地,只要有人民生活的地方,几乎都可以享受到电给我们带来的方便。随着电力的大力发展,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也要跟上电网的发展速度,加快改进的速度和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 电力技术,调度运行,应用

  现在是电力系统的建设和改建带着市场走,而市场需求推着电力调度运行技术走,可想而知,电力调度运行技术在现阶段的弊病是非常多的,今天通过对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的要求,一起探讨下一步电力在调度运行中的发展方向。

  宇航计测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插卡式静电放电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作者:高志良;延峰;任相文;彭良志;张宇;刘加保;唐旭;

摘要:设计并开发了一款插卡式静电放电模拟器,旨在提高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和静电抗扰度测试能力。该模拟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主控通信模块、供电模块、电池包模块和高压源模块等插卡式组件,实现了设备的灵活配置,并显著提升维护效率。通过精确控制高压源和放电过程,模拟器能够模拟人体模型或机器模型等静电放电事件,对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等静电敏感元器件进行测试。依据相关标准对模拟器开展测试验证,确认该插卡式静电放电...

MEMS高温压力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展望————作者:潘宁;孙富韬;黄漫国;张正龙;卢超;吴佳灵;

摘要: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高温压力传感器因其在航空航天、工业生产和能源探测等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成为压力传感器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主要介绍了SOI(绝缘体上硅)、SOS(蓝宝石上硅)、SiC(碳化硅)、SAW(声表面波)和光纤高温压力传感器以及一些新型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的敏感机理、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

MEMS高温薄膜应变传感器研究进展————作者:黄漫国;孙富韬;张正龙;潘宁;王阔传;卢超;李小广;

摘要:高温环境下热端部件的应变是表征其结构服役性能的重要参数,准确测量其应变参数十分重要。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高温薄膜应变传感器为航空发动机叶片、飞行器热结构、核电站反应堆等高温环境下的热端部件的应变参数提供了有效的测量手段。对用于高温环境的MEMS薄膜应变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及结构组成进行了简单阐述,分别介绍了高温薄膜应变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

运载火箭钣金件3D扫描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武博;金路;罗益民;刘峻峰;

摘要:针对运载火箭钣金件手工检存在的检验效率低、误差大、数据可信度低等问题,设计开发基于3D扫描测量的数字化测量系统,对3D相机、机械臂、转台、靶标等组件进行硬件集成,开发包含结构光3D重建算法、基于编码点的点云拼接算法、基于多视图的孔中心3D定位算法和基于零件数模的3D边缘重建算法的自动化测量软件,使用铟钢四面体作为标准器,对系统测量精度进行验证,测量精度优于±0.1 mm,相比传统人工测量方法,测量...

基于TDLAS的发动机羽焰水汽浓度和温度探测技术————作者:王铁斌;任春波;郭力振;卜芳;卢仕兆;关雷;

摘要:发动机羽焰燃烧产物是反映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参数,但目前缺乏针对高温燃烧环境下组分浓度的有效测量手段,因此,提出了一种准确测量羽焰中各组分浓度及温度的方法。以H2O作为羽焰中的靶向物质,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术(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选择波长为1 391.672 nm及1 343.301 nm的...

基于深度学习的孔口环带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作者:毕超;徐少鹏;陶小岩;孙爽;马广维;蒋凯;

摘要:针对喷嘴、节流器等零件在孔口环带表面缺陷人工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本研究基于显微视觉成像技术与深度学习检测原理,利用金相显微镜等工具,搭建了一套非接触式环带显微视觉检测系统,以高效、自动化和智能化地应对孔口环带的划伤、毛刺、磕碰伤和边缘缺损等检测需求。在表面缺陷的检测过程中,搭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检测模型,采用YOLOv7网络与PaddlePaddle框架相结合的结构形式,由Padd...

1~10 mNm在线溯源扭矩传感器研究————作者:王小三;霍瑞东;黄其刚;姜祝;

摘要:目前,国家扭矩基准的测量范围下限为0.5 Nm,因此,1~500 mNm量程范围内的扭矩传感器无法溯源。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量程范围在1~10mNm且具有在线溯源特性的扭矩传感器,本研究简要介绍了该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及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该传感器灵敏度测试方法和灵敏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得到扭矩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不确定度,有望解决小量程范围扭矩量值的溯源问题

弹性滚轮分离导向机构动态特性测试技术研究————作者:乐晨;周天送;陈华伟;张毅博;郭嘉;

摘要:弹性滚轮分离导向机构是一种专为运载火箭级间分离设计的机械装置。为深入研究其导向动态特性,需要设计相应的试验系统。本研究对弹性滚轮机构开展受力分析,研究了不同测量方式的误差来源,为测量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并指导试验系统的设计。所设计的试验系统可施加不同载荷和速度,利用电机和力传感器,提取速度、压力等信息。试验系统完成试制后,开展了弹性滚轮分离导向机构样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机构最大摩擦力为启动摩...

水下发射装置均压及气密检测技术研究————作者:张海存;刘敬明;

摘要:在全尺寸水下弹射试验平台下沉过程中,须根据下潜深度在弹体与发射筒间隙动态充入空气或惰性气体(即均压过程),以均衡发射筒水密头罩内外压力;到达指定深度后,对弹体开展气密测试,检测弹体结构是否存在泄漏缺陷。依据水下发射装置均压系统与气密检测要求,采用远程自动跟随水深进行均压的控制策略,动态监测各容腔压差及水密头罩内外压差。结合实际工况,在目标深度采用压力变化法对筒内进行气密检测。依据任务技术要求,对气...

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测试故障火焰智能检测应用————作者:张超然;项龙;段娜;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在航天领域应用日益增多。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测试成本高、子样少,故障的发生和发展速度快、破坏性大,需要迅速、有效地捕捉故障发生位置并及时进行处理。本研究通过对某次出现故障的测试进行分析后发现,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中故障出现时间点比数据波动报警阈值时间点要早。因此,探索采用YOLOv5目标检测技术,并依据训练精度、检测速度等指标对模型进行改进,结合深度学...

W频段宽带矢量调制信号误差矢量幅度测量技术研究————作者:徐培钧;王晨曦;姜河;龚鹏伟;

摘要:随着毫米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通信信号的传输速率及调制带宽不断提升,传统测量方法不再满足更高频段矢量调制信号的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电光取样的宽带矢量调制信号误差矢量幅度测量方法,设计组建了试验系统,对75~110 GHz频率范围的调制信号进行了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试验系统测量误差来源进行分析,针对测量试验系统存在的时基漂移误差和链路线性、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方法,使典型频点的E...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信号到达时间差干涉测量研究————作者:冯越;武建锋;

摘要:干涉测量技术多应用于天文领域,依赖大型设备,具有测量精度高的特点。针对其设备成本高,体积大,布置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的信号到达时间差测量系统,系统由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 USRP)硬件和GNU Radio软件开发平台组成。该系统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

用于调制转移谱光钟的拇指激光器————作者:苗杰;杨巧会;廉吉庆;常鹏媛;陈京明;潘多;陈景标;

摘要:为推动便携式光钟的小型化进程,并满足高稳定度、低功耗、易集成的应用需求,并聚焦于激光器微型化与系统紧凑构建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并构建了一种基于拇指激光器的紧凑型铷原子光频标系统。该系统采用体积仅为30×12.7×8.7 mm3的窄线宽可调谐拇指激光器,替代传统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实现了调制转移谱技术(Modulation Transfer Spectros...

用于171Yb+钟跃迁探测的10-16量级频率稳定度超稳激光系统————作者:柴渊;李烨;王强;苏亚北;杨涛;薛潇博;张升康;方占军;林弋戈;

摘要:超稳定超窄线宽激光是光钟研究的核心,超稳钟探测激光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光钟所能达到的最优性能指标及系统不确定度的评估时间。为了探测171Yb+的钟跃迁信号,试验建立了一套871 nm/435.5 nm波长超稳激光系统。设计了长度为20 cm的超高精细度超低膨胀系数的对低频振动噪声不敏感的切槽型法布里-珀罗腔作为激光器的频率参考,采用快速相位调制光外差(Po...

GHz掺铒光纤光学频率梳————作者:陈振东;潘多;杨若傲;常鹏媛;王雅;张志刚;吴建军;陈景标;

摘要:GHz光学频率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s, OFC)在光学原子钟、光谱学、精密测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实现高稳定性、高功率的GHz光纤光学频率梳仍然是一项挑战。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NPR)锁模技术,构建了GHz掺铒光纤激光器和光学频率梳。激光器直接输出光谱的中心波长为1 558 nm,光谱宽度为2...

基于门电路的100 MHz超小型恒温晶振设计————作者:秦钲超;郑文强;王莉;王巨;王巍丹;李国强;牛磊;

摘要:目前,国内外小型化恒温晶体振荡器振荡频率集中在50 MHz以下的中低频频段,振荡频率在100 MHz及以上的恒温晶体振荡器尺寸大多集中在25.4 mm×25.4 mm。国外极少数如IQD公司生产的IQOV-162系列100 MHz恒温晶体振荡器将尺寸缩小为14.4 mm×9.5 mm,国内尚无同类型成熟产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门电路的100 MHz超小型恒温晶体振荡器设计方案,分析回路所引...

用于场地坡度快速测量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研制————作者:翁大成;牛野;宋金宝;高航;王威;曹凯;

摘要:针对传统仪器无法快速测量较大面积场地的现状,基于三维激光测量原理研制一种用于场地坡度快速测量的三维激光扫描仪。该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光机架构方面,激光器、激光测距模组置于底座上不跟随水平转台一起旋转,旋转部分的重量更轻、重心更低、抗振动和冲击能力更强;其数据处理采用融合解算、噪点滤除、分类滤波等算法,经过试验对比相对传统仪器具有测量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测量精度相近等特点。该三维激光扫描仪已应用在...

电磁功能材料损耗角正切测试改进方法研究————作者:张雨;钟文旭;张军英;刘霞;王威;

摘要:在雷达探测与雷达隐身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电磁功能材料性能测试准确性及实用性,对传统电磁功能材料损耗角正切测试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对传统测试方法测试原理进行研究。从测试方法和装置改进、测试程序改进两个角度出发,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适用于不规则样品、薄片样品等非标样品的电磁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美国国家弹性授时体系架构分析————作者:陈汗龙;董哲;寇卓伦;李睿;吕昊;李林阳;

摘要:时间基准安全问题已经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在提升时频基准性能的同时都在建设或规划各自的弹性授时体系。为探索国外弹性授时体系架构,对美国历年弹性授时法案、相关政策以及GPS授时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主要对美国国家弹性授时架构(National Resilient Timing Architecture, NRTA)建设规划和具体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GN...

某型铷钟抗振结构设计与仿真————作者:冯玉宾;刘硕;王伟丽;李世光;

摘要:铷钟(铷原子钟)是一种量子频标设备,其内部的物理部分以及压控晶振等对振动较为敏感。针对铷钟载荷发射阶段抗力学环境要求,开展了其抗振性设计、仿真与试验验证。提出了采用钢丝绳减振器的方案,并基于ANSYS软件对整机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其固有频率与振型;对其进行随机振动仿真分析,得到了整机位移、应力以及测试点的振动加速度,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铷钟X、Y、Z三个方向振动量级分别减小了95.46...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