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是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及外语教学研究的学术性刊物,贯彻“双百”的方针,坚持“双为”方向。尊重科学,理论联系实际,以繁荣学术、促进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为己任。本刊刊登英语、日语、俄语及非通用语种的语言、文学、文化和相应的中外对比研究、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论文。
【期刊荣誉】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CSSCI入选期刊、中国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以英语为主,兼顾俄语、日语等。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现代语言学理论及语言问题研究、外语教学研究、翻译研究、外国文学文论研究、书评、词典编纂学研究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因果蕴涵与婉曲话语的生成
语用制约/压制假说
英汉关系分句语法化的路径
《动词:体及致使结构》介绍
《敏感期、语言学能和最终二语习得状态》述介
条件完美的允准条件
英语比较句的成分结构研究
英语语法语素磨蚀顺序研究——基于4-M改进模型的理论阐释
语块频率、结构类型及英语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加工的影响
汉语普通话儿童英语词汇阅读的影响因素
基于标准的外语评价探索
高考英语测试目标和内容设置框架探讨
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比较研究
口译中源语理解和语码重构在资源分配上的层级关系
传教士英译《檄谕英吉利国王书》及其假捏本史实钩沉
2015安徽省教师职称论文:俄语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语言可以说是思维的反应,俄语语言是孩子要学习的第二语言,应该关注的是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幼儿期的俄语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最重要时期。然而,由于幼儿语言的特殊性及其教学难度大,近年来,幼儿园俄语语言教学的低效益现象仍然较普遍。如何跨越母语约束,怎样进行更好的幼儿园俄语语言教学,值得人们关注。
关键词:俄语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一、现在的俄语语言教学的现状
因为俄语语言的重要,如何教孩子学习俄语的方式方法也变得很重要,可是教学过程中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
外语与外语教学最新期刊目录
人工智能与文学翻译的未来——基于人机文学翻译对比研究的思考————作者:袁筱一;罗茜;
摘要:人工智能工具已经在包括同传在内的各种翻译场景中得到充分运用,文学翻译也不免受其影响。虽然截至目前,还未见完全由人工智能工具完成的经典文学译本问世,但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而言,人工智能工具深度介入文学翻译并非不可想象。因此,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既为翻译带来了一定便利,又对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本质产生了一定威胁。本文基于人机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就人工智能对文学翻译提出的问题、人工智能产出的译本与人类主体的译本的本...
制图理论视域下英汉语多重截省句的句法研究————作者:王成东;韩景泉;
摘要:本研究在制图理论视域下探讨英汉语多重截省句的生成机制及其类型学差异,旨在揭示英汉语在多重截省句生成过程中的句法操作异同,并为其提供合理解释。研究发现:(1)英语多重截省句的生成仅涉及一个特殊疑问词组的显性移位,而另一个特殊疑问词组发生隐性移位;(2)汉语多重截省句可分为假多重截省与典型多重截省两类,其中假多重截省以“pro+是+疑问词组”为基本结构,由隐性连接词连接两个简单型论元疑问词组;典型多重...
语段理论框架下同位语结构的句法推导与论元赋格————作者:蔡镕量;傅玉;
摘要:本研究在语段理论框架下探讨同位语论元的句法推导与赋格。基于语料研读,本研究初步推断出同位语论元的本质是主谓结构。参照den Dikken(2006)提出的联系词短语(Relator Phrase,简称RP)分析法,本研究进一步认定其句法结构是联系词短语,线性地表示为[RP[XP本位语][R'R(?)[YP同位语]]]。其中本位语作主...
多维语言复杂度对说明文写作语言质量的预测效应————作者:彭程;鲍珍;
摘要:本文以英语专业大三学生产出的说明文写作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考察多维语言指标对写作语言质量的预测。研究发现,(1)词汇、句法、短语维度的部分指标和写作语言成绩呈显著相关;(2)二元序列和依存搭配的关联强度共解释写作语言成绩约49%的差异,从属结构占比和复杂名词占比共解释写作语言成绩12.4%的差异,实词词频可解释写作语言成绩8%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词汇和句法维度的指标相比,短语关...
资源分散型与资源指引型任务复杂度对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写作表现的影响————作者:王静萍;王婧;
摘要:资源分散型任务复杂度和资源指引型任务复杂度如何影响二语写作引发很多关注,但鲜有研究考察二者的影响差异,也很少探究二语水平与二者是否分别存在交互影响。本研究以认知假设为理论框架,对中国一所大学两个不同层次英语水平的240名学生写作表现进行研究,探讨资源分散型和资源指引型任务复杂度对不同二语水平写作者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资源分散型任务复杂度主要影响二语写作者的流利度,资源指引型任务复杂度则显著作...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外语学习者人机协同写作投入研究————作者:许川根;
摘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写作是一种由学习者与人工智能协同合作的新型写作模式。本研究旨在探究高校外语学习者的人机协同写作投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外语学习者与文心一言的人机互动对话记录、问卷调查、反思日志和访谈收集数据,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发现,外语学习者在人机协同写作中呈现出多维度投入特征。在行为投入方面,总体上学习者与文心一言积极协同,但其投入程度因写作任务类型...
外语教材使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高中英语新教材使用调查为例————作者:陈颖莹;王蓓蕾;束定芳;
摘要:本研究调查了665名使用新教材的高中英语教师,分析教材使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并探究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新教材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整体较好,其中,使用新教材对提高教学能力和丰富教师知识的作用较突显;(2)教师教材观与新教材使用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调适型教材观对其正向影响更高;(3)新教材使用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在教龄、学历、职称和学校类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外语教材编写活动对教师学习的影响——以高中新课标英语教材编写项目为例————作者:武丹丹;司露;
摘要: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某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编写项目中的九位中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收集半结构化访谈、教师反思、文本资料等数据,基于活动理论,探究外语教材编写活动对教师学习的影响,提炼有效的外语教师学习机制。研究发现:(1)外语教材编写活动促进了一线英语教师的学习,学习结果体现在身份、信念、实践、情感四个方面;(2)教材编写促成一线英语教师学习的因素包括:积极的主体、明确的目标、丰富的工具、完备...
文学翻译修改的内外动因研究————作者:冯全功;
摘要:文学翻译都有一个修改过程,包括译者的自我修改以及编辑、审校等他人的修改。不管修改主体是谁,凡是修改皆有一定动因。本文结合具体翻译实例,如霍克思、许渊冲、葛浩文等人的翻译作品与行为,旨在探索文学翻译修改的动因,并把其大致分为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两个方面。前者如误译的存在、求真的精神、求美的旨趣、译者翻译观的变迁,后者如译文语言老化、诗学差异、意识形态差异、市场因素等。翻译修改的内外动因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莎剧《威尼斯商人》早期汉译流变(1903—1947年)————作者:王瑞;
摘要:莎剧传入中国已逾百年,虽已为当代读者所熟知且研究成果丰硕,但学界对20世纪上半叶莎剧汉译的开拓性探索仍关注不足。本文以20世纪上半叶国内对莎剧《威尼斯商人》的22种汉译为研究对象,通过历时考察和文本细读,系统探讨中国早期莎剧汉译的流变特征及其文化意蕴。具体聚焦三个方面:(1)译文呈现方式,包括从文言到白话的语体转变、从节译到全译的形态发展,以及从案头读物到舞台剧本的功能转型;(2)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数字人文视域下“匹兹堡系列剧”主题研究————作者:吕春媚;黄艺欣;
摘要:奥古斯特·威尔逊是当代著名美国非裔剧作家,其代表作“匹兹堡系列剧”生动记录了20世纪非裔美国群体的生活境况。以往针对该系列剧的研究多围绕作品主题进行定性分析,缺乏对整个系列剧较为系统且科学的考察。本研究以自建“匹兹堡系列剧”语料库为基础,探究系列剧中的关键主题,并从历时角度考察主题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非裔美国人的贫困状态和离散文化是贯穿系列剧的共同主题,家园社群和生命轮回则是部分剧作关注的重要主...
论本·勒纳《10:04》中的人类世现实意蕴————作者:池慧仪;杨金才;
摘要:传统现实主义叙事难以再现人为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时空。新世纪美国气候小说兴起的“人类世现实主义”叙事回应了这一问题,通过聚焦气候危机下的城市,探索气候变化问题与城市问题的现实关联。当代美国作家本·勒纳的小说《10:04》展现了“艾琳”至“桑迪”飓风时期的城市重建。小说运用“时空转换”技巧,透过个体感知去描写飓风与城市的不确定时空关系。在此基础上,小说引导读者参与城市在气候危机下的经济生产、物种共存与防...
《新意阐释》中的舞台扮装与身份操演————作者:陈琛;武静;
摘要:尽管学界对韦藤贝克作品中的身份问题已有较多探讨,但尚未运用操演理论解析身份解构与重构的内在机制。身份操演是指身份在社会互动与实践中不断建构与生成的动态过程。本文以《新意阐释》的舞台扮装与身份操演为框架,聚焦韦藤贝克如何解构并重塑性别与种族的霸权秩序。剧中角色通过跨性别、跨种族的扮装实践,揭示父权制与殖民霸权如何将身份差异自然化为压迫工具,并以“表演即反抗”的戏剧行动,展现个体如何借助能动性操演在霸...
大学生在线英语学习投入量表的开发与验证————作者:徐锦芬;邱钰景;
摘要:本研究基于在线英语学习环境的特点,回顾了学习者投入的理论框架与相关文献,聚焦于中国大学生群体,编制了大学生在线英语学习投入量表。基于4,240名大学生的有效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26.0与AMOS 26.0软件进行了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包含22个题项,形成了涵盖“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社会投入”及“能动性投入”的...
事件难度和语言水平对英语二语口语句子产出的影响——眼动研究————作者:赵晨;李仁;
摘要:本研究运用眼动技术和图片描述任务,通过句子结构选择、言语潜伏期和眼动注视比例三个指标,考察了事件难度和二语水平对中国学生英语句子产出递增加工的影响。句子结构数据表明其不受事件难度和二语水平影响。言语潜伏期数据表明事件难度越大,被试言语潜伏期越长。眼动注视数据表明,在概念化阶段,高低水平被试均表现出对施事的注视偏好,是层级递增;在言语组织阶段,高水平被试的眼动注视不受事件难度影响,是线性递增;低水平...
任务复杂度和二语水平对中国EFL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影响——以赞美回应为例————作者:朱环;李旭奎;杨连瑞;
摘要:本文以赞美回应为例,从资源指引维度设计简单和复杂两种任务,以探究任务复杂度和二语水平对中国EFL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影响。研究采用“前测—即时后测—延时后测”的实验设计,通过“指路”和“提供帮助”两个口语测试任务,从语用策略和语用语言形式的使用两个方面考察学习者接受语用教学后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简单任务更有利于学习者运用合适的赞美回应策略,复杂任务更能促进学习者语用语言形式的合适性;(2)低水...
英汉翻译能力思维模式量表的开发与验证研究————作者:贾文峰;李德超;
摘要:思维模式作为学习者对能力可塑性的基本信念,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遵循量表开发与验证的基本步骤,从理论构建、量表设计到实证检验三个阶段,开发并验证了英汉翻译能力思维模式量表。在理论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思维模式理论及翻译能力模型,提出英汉翻译能力思维模式包含固定型(认为翻译能力是固定且难以提高的)和成长型(认为翻译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包括母语能力、英语能力和转换能力三个维度。据...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学生感知教师支持对外语愉悦的影响研究————作者:胡洁;朱一凡;
摘要:本研究依托自我决定理论,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考察了276名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所感知的三类教师支持(即自主感、归属感与胜任感)对其外语愉悦的影响。研究发现:(1)学生感知的自主感、归属感与胜任感支持和其外语愉悦均居于较高水平;(2)学生感知的自主感、归属感与胜任感支持和其外语愉悦均呈高度正相关;(3)学生感知的归属感和胜任感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其外语愉悦;(4)学生感知的自主感支持对其外语愉悦并无...
语料库驱动下汉语外源性类词缀的回译研究——以“××性”为例————作者:郭丽娜;李德俊;
摘要:类词缀在汉语词汇创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汉语通过与英语的语言接触接收了大量外源性词缀。但对汉语类词缀回译为英语时的翻译路径研究不够具体,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缺少相关指导策略。本研究借助PECC英汉双向平行语料库,采用语料库驱动法,聚焦现代汉语典型类词缀“××性”。从翻译方向入手,分析其构词特征,总结出汉语类后缀“××性”作为原语,以及英语作为目的语的四种回译路径。类词缀对译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词性的选择...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动词重叠构式英译的拓扑整合研究————作者:郑慢;胡显耀;
摘要:翻译构式拓扑整合观主张翻译是原文构式与译语构式在拓扑性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整合过程。本研究以《西游记》汉英平行语料库为例,从“原语独特项”视角考察汉语动词重叠构式英译的特征及规律,在拓扑整合理论框架下探讨其翻译认知机制。研究发现:(1)汉译英时,动词重叠构式不能激活特定的英语构式,其译文呈现九种构式选择,并存在明显的构式选择偏好;(2)译者的构式偏好主要受“聚焦”“完形”和“动态范畴化”三种认知...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同学少年
- 省级高考阅读
- 省级《时代教育》
- 省级父母世界
- 省级青春男女生(许愿草)
- 省级《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红领巾(快乐萌芽)
- 国家级中国研究生
- 南大核心新闻大学
- 省级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 省级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
- 省级《求知导刊》
- 省级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 省级《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省级趣味阅读
- 省级现代职业教育
- 省级教师
- 省级成功
- 省级轻松学语文
- 省级小猕猴
- 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省级《家庭与家教》
- 省级《新疆教育》
- 省级《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省级亲子
- 省级《教育与考试》
- 省级《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基础教育研究》
- 省级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