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大学化学(第2版)》根据教育部2000年以来规定的总学时数,针对生命科学、材料、医学、药学类等理工科四年及七年制本科生对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的需求和学时分配,整合了原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编写而成。本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力求达到先进性、基础性和科学性等各方面的统一,在保证化学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注意化学与生命科学和技术、医学、药学、材料的紧密联系,介绍化学在这些学科中的应用。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聚集态、分散体系、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及相关分析方法、物质结构、元素化合物、仪器分析方法。目的是让读者在较少的学时内对化学的知识体系和进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文字精炼、语句通顺、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标点清楚。每篇论文不超过 6000 字,简报不超过 3000 字(均包括图、表、摘要及参考文献)。来稿须用 A4 页面排版,用电子邮件发送到本刊信箱。
2.来稿首页注脚应注明课题来源及课题名称,获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 “ 基金项目: ” 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并附第 1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 论文必须包括题名(不超过 20 个汉字)、作者姓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以逗号 “ , ”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作者工作单位(写明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并以分号 “ ; ” 隔开)、中文摘要( 100-200 字)、关键词( 3-5 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及英译作者单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 “ 参考文献: ” (左顶格)作为标识。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4.1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起止页码 .
4.2 期刊文章: [ 序号 ]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 [J] .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复杂化学体系的分子模拟研究———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浅析高毅勤3-7
2. 刺激响应性刚柔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张金龙 张洁 宛新华8-15
3. 国内外化学专业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与探索———高等化学教育咨询评议项目系列之二张树永 王玉枝 苑世领16-21
4. 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付颖 叶非22-24
5. 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整合与优化初步探讨———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王小兵 卢文贯 任健敏25-27
6. 工科基础无机化学的互动教学探索赖雪飞 谢川28-30
7. 仪器分析实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胡万群 邵伟31-35
8. 杂络合———手性识别的新方式胡晓允 单自兴 周忠强36-39
9. 硫化氢荧光探针李思吾 李晖40-45
10. L-S 耦合法确定多电子组态原子光谱项的计算机实现王慧峰 陆维敏46-48
11. 黏度法测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的几种情况讨论何明 朱金 罗振扬49-55
12. 胸腺五肽的固相合成———化学生物学教学实验设计实例王昱佳 刘欣宇 陈永湘56-60
13. 对消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实验中电极制备的改进李苞 张虎成 张树霞 等61-65
14. 微量仪器非水滴定法测定硫酸铵张海波 谢音 丁琼66-69
15. 聚合物负载的有机硒树脂的功能基含量测定———介绍一个本科生的研究性开放实验徐伟明 费燕 常雨薇 等70-73
16. 关于平衡态热力学常见过程的定义郭余年 程铁欣74-79
相关论文范文:案例教学在二维数字动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摘要:二维数字动画是指在电脑上进行的传统二维无纸动画,而二维无纸动画的主要表现平台就是FLASH软件。本文提及的二维数字动画教学其实就是FLASH软件教学。软件教学通常具有枯燥、趣味性低的特点,案例教学法是能够缓解软件教学这两大缺陷的重要方式。本文就二维数字动画教学分七个章节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每个章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七个章节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熟悉FLASH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创作。
关键词:二维数字动画,FLASH,软件教学
二维动画是指在形式上采用平面的表现手法,在形象绘制上采用勾线填色的工艺制作的动画。二维动画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动画制作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更新。最早的动画制作方式是先把动画画在赛璐璐胶片上再拍摄的方法制作出来的。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动画的艺术面貌和观念有了极大的更新,出现了无纸动画这一新的动画制作方式。无纸动画相对传统动画而言,是指全程采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制作的动画——动画人员将原有的人物设计、原画、动画、背景设计、色指定、特效等全部转入电脑中来完成。而这种无纸动画则可称为二维数字动画。
大学化学最新期刊目录
人工智能赋能DNA计算:探索生物信息的新前沿————作者:杨润;庞华婕;臧惠萍;张瑞中;张志成;李希艳;张立兵;
摘要:DNA计算作为一种开创性的技术,利用生物分子执行数据存储、问题求解和逻辑操作等计算任务,为突破传统计算的瓶颈提供了新途径。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DNA计算在复杂性、错误率及效率等方面的挑战愈加凸显。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为DNA计算带来了优化与提升的重要契机。特别是在数据分析、模型优化及错误修正领域,AI技术的运用显著提升了DNA计算的效率、精确性和稳定性。本文综述了AI算法的分类,深入探讨了AI...
基于物理模型构建高精度势能面——介绍一个计算化学综合实验————作者:张晓龙;金明善;刘绍丽;焉炳飞;李运;
摘要:势能面在预测化学反应路径、分子光谱和动力学过程模拟等领域至关重要。现有的本科计算化学实验大多侧重应用商业软件对势能面进行拟合,在编程方面鲜有涉及。本实验利用Fortran程序语言构建CO-He复合物的摩斯长程函数势能面。旨在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势能面相关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编程技能,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当打针不再疼痛——微针引领的美容与健康新体验————作者:孙骁奕;毕舵航;乔涵坤;刘奕静;朱锦涛;
摘要:微针贴片不仅实现了无痛注射的梦想,还提高了药物经皮递送的效率,在美容护肤、疾病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无限潜力。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探索这位消除打针恐惧的“小英雄”背后的科学奥秘,介绍聚合物微针的材料构成与制备工艺,及其在美容与健康领域的应用。微针将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医疗与美容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
国内外物理化学教材对比研究——电解质溶液————作者:张岩;曹晓燕;李一鸣;夏树伟;包木太;
摘要:溶液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研究体系之一,电解质溶液是溶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了8本国内外代表性物理化学教材,以电解质溶液为研究对象,详细比较了不同教材中该部分的章节设置、内容安排,并对代表教材的习题进行了介绍,期望为物理化学的教材编写和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项目导向融合教学模式在高等分析化学(全英文)教学中的应用————作者:王旭;陈伯玮;
摘要:高等分析化学的全英文教学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面临知识点复杂琐碎、理论与实践脱节、语言障碍等挑战。基于高等分析化学的课程特点,探索将项目导向融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等分析化学(全英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全英文授课围绕科研项目展开教学,对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形式设计进行了阐述,凸显了项目导向融合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应用与个人能力的提升方...
高校资源赋能多元化化学科普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张向荣;杨国鑫;林培玲;白艳红;李宝平;刘宏浪;郗凯;
摘要:新修订出台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为高校深入推进科学普及工作构筑起全新的法律根基。本文立足高校独有的丰富科普资源储备,综合考量科普融入教学、科研等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开展了面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引领、面向师生和社会的前沿传递、面向少儿的趣味化学启蒙等系列特色科普活动,彰显了高校在化学科普中的潜力与引领作用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作者:谢一凡;姚莉韵;杨若林;蔡玉兴;金玉杰;李宁;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HPLC)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临床医学检验、药物研发、司法鉴定等领域。提升HPLC仪器操作的教学效果,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医学技术人才尤为重要。由于学生人数多、仪器少、不能重复操作等局限,导致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利用超星学习通、虚拟仿真实验等教学平台,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其中,优化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内容。通过任务驱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小组实操练习、课后总结和拓展知识...
化学专业仪器分析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作者:祝振童;杜佩瑶;曾潮琴;周睿;何晓燕;卢柄璋;卢小泉;
摘要:在当前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愈加显现的背景之下,教育从业者开展化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双语课程教学相较于传统汉语授课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学科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本文以面向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仪器分析双语课程为例,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进行了探讨,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双语教学模式的推进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驱动的化学教学组织形式创新路径探究————作者:马逍;王俊杰;陈鑫;李京城;赵丽红;孙雪萍;程绍娟;王芳;
摘要: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化学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创新路径,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揭示AI如何改变传统教学。针对传统化学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AI技术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智能实验平台与虚拟实验室,以及合作学习与智能协作三大创新路径。自适应学习系统通过个性化数据分析,为学生动态调整学习路径,解决了“一刀切”教学模式的问题;虚拟实验室和智能实验平台则打破了物理实验的局限,为学生提供安全、灵活的实验操作环...
物理化学中课程思政引领下的双线P-BOPPPS-E教学法探索————作者:周文;周晖;谢晨;范曲立;
摘要:针对当前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物理化学中“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教学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策略。通过拓展传统的“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作业”模式,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引入双线P-BOPPPS-E教学模式,并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案对教学效果进行系统性量化评估。该教学体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
基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探索————作者:刘丹;蔡鹰;孔松芝;
摘要: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平安中国的实际行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和课程评价标准五个方面出发,将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深度融合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构建了突出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为不断探索和完善实验室安全教育新途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专业实验课程与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融合建设提供了范...
“碱”入佳境——喜树碱变身之旅————作者:沈子墨;张桐玮;朱芷怡;贡宗豪;冯清;杨金燚;李真;刘敏;齐伟;
摘要:源于中华本草的喜树碱是一种重要的抗癌物质,本文以科幻小说的形式构思了喜树碱大战肿瘤细胞的场景,通过科学且风趣的语言描述了其性质、作用机理,以及在结构修饰、功能提升、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开展波谱解析课程中有机化合物立体化学的Mosher法教学————作者:元思文;吴琦琳;尹田鹏;
摘要:立体构型测定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化学、药学相关专业研究生需掌握的重要技能。Mosher法广泛应用于仲醇或仲胺等药物分子立体构型的测定,但关于其专门教学的报道较为罕见。本文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精选科研实践中实际案例,进行研究生波谱解析课程中Mosher法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该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操作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堂知识...
如何实现本科科研训练到高校师范培养的进阶发展——从师范生角度分享教师成长经历————作者:郑文阳;吴楠;姚慧娟;张航;
摘要: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提升中显得愈发重要。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部分,提升其教育科研能力对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十分关键。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2021级一位化学专业师范生参与科研训练和教育实习的经历为主线,通过对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在教学实习实践中的影响进行思考,探讨了科研训练对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关键作用,旨在探索发展未来教师教育科研能...
固相微萃取与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作者:侯思维;牛雅新;张广录;杨燕美;王栩;陈蓁蓁;
摘要: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集萃取、浓缩、解吸和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率高和溶剂消耗少等显著优点。自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Belardi和Pawliszyn首次提出以来,SPME技术已成为环境分析领域的重要工具。SPME技术与质谱(MS)技术的联用,能够有效检测和定量分析环境污染物,为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了SPME-MS联用技术(...
面向非化学专业学生的分析化学授课实践与改革————作者:赵雪;姜国玉;吴海霞;
摘要:《大学化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化学》课程中分析化学部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评价体系”四个维度为核心,提出系统化改进与创新的教学模式。将科学前沿成果与产业发展引入教学环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知识图谱。着力解决师生面临的问题,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鼓励学生运用化学知...
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第1题解析与溯源————作者:陈建托;尚凡朋;
摘要: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第1题命题别出心裁,以炼金术士制备“红龙血”的方法为情境考查Sb2S3、Au等物质的性质与转化。详细解析考题,并追溯题目的来源,拓展介绍相关物质,加深读者对竞赛试题的理解,为竞赛生备考提供参考
分析化学全英文课程因材施教教学策略探讨————作者:王则君;于永亮;杨婷;徐章润;王建华;
摘要:设立并有效开展化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培养核心竞争力人才的重要途径。化学课程的全英文教学立足于专业基础知识传授,以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掌握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在国际舞台展示、交流化学研究成果为宗旨。本文针对非母语环境下的全英文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难点,考虑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职业规划,以及化学专业基础与英语基础的匹配度等个性化差异,设计和实施全英文课程教学,探索了具有普适性的化学学科...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学与材料类“一体两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李宏林;杨绳岩;张晓菲;王小东;张杨;韩阳;秦国旭;李川;刘凡凡;
摘要: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学与材料类“新工科”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本文阐述了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材类“一体两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着重介绍了校企共组双能师资队伍、共修人才培养方案、共设特色课程、共创实践平台“四共双赢”产教融合育人新局面和1个核心理念、2个科研团队、2类项目驱动、5个科教转化、5个递进阶段、6个育人成效“122556”科教融汇育人机制...
Ag掺杂CuO和电解液中碘离子双调控促进电催化CO2还原——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作者:周夕婷;韩志鹏;张欣蕾;朱诗萱;车铖;徐亮;孙振宇;郝磊端;杨志宇;
摘要:本实验针对电催化CO2还原反应,设计了一个利用催化剂和电解液双调控策略促进生成多碳(C2+)化合物的实验。该实验设计合成了Ag掺杂CuO(Ag-CuO)作为催化剂,对不同卤素阴离子引入的KHCO3阴极电解液进行筛选,在H型电解池中利用三电极测试系统进行性能分析。通过考察施加电位、催化剂第二组分(Ag)掺杂、卤素电解液种类和浓度对催化...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北大核心《教育评论》
- 北大核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俄语教学
- 国家级幼教博览
- 省级《校园英语》
- 北大核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理工高教研究》
- 省级数学学习
- 省级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 国家级《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省级第二课堂
- 北大核心《教育发展研究》
- 南大核心基础教育杂志
- 省级小熊维尼
- 国家级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省级广州师院学报
- 省级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上海教育科研》
- 国家级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
- 国家级《基础教育参考》
- 省级课堂内外(小学版)
- 省级教育科研论坛
- 国家级《高中数理化》
- 国家级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少年兴趣地理
- 省级家庭.育儿
- 省级《高教论坛》
- 省级《运城学院学报》
- 国家级《教师教育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