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研究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时间:

电视研究

《电视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3068/G2
国际标准刊号:1007-3930
主办单位:中国中央电视台
主管单位:中国中央电视台
查看电视研究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广播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电子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电视研究》是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理论刊物,创刊于1985年3月。作为电视工作者喜爱的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期刊,她已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壮大,走过了20个春秋。现今,《电视研究》已成为全国电视界有影响的专业理论刊物,担负着电视从业人员、电视理论界及广大电视观众之间的桥梁作用。传播和研究电视新理念,记录电视事业发展的轨迹,宣传正确的舆论,传播的先进文化,已成为《电视研究》义不容辞的责任。

  《电视研究》是良师,多年的耕耘,硕果丰厚;《电视研究》是益友,链接同仁,在这里切磋、交流;《电视研究》是窗口,展现电视人的奋斗和追求。《电视研究》一直秉承自己的理念:前沿思索,创新电视,服务一线,著书立说。

  主要版块栏目:本刊特稿、电视专论、新闻广角、主诗人天地、作品评析、多棱镜、地方台专页、纪录片之旅、各抒已见、电视剧论坛、文艺星空、环球新视野、电视与法、新技术了望。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8年北大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08年获得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荣誉。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辟有电视与法、新闻广角、电视剧论坛、文艺星空、环球新视野、管理透视、创作手记、收视纵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央视新闻频道《走基层》节目关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 6

  2 “大国工匠” 匠心筑梦 央视新闻频道特别报道 1

  3 央视端午节特别编排 2-3

  4 坚持严实 改革增效 创新发展——在中央电视台“严起来、实起来”集中教育阶段性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聂辰席; 4-7

  5 持之以恒 融之以魂 化之以行——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实践的思考 张海鸽; 11-13

  6 电视新闻典型报道的融合创新 周进; 16-17

  7 纪录片在老年传播中的叙事意涵及理性思辨——以纪录片《银发汹涌》为例 赵鑫;李成; 18-20

  8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营销的方向分析 陈志生;王墨之; 21-23

  9 模式之变: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整合营销的新路向 宋天卓;高敏; 24-26

  10 论电视剧中声音的传播功能 姜燕; 27-29

  11 论网络剧如何抵制“三俗”以弘扬正能量 王海波; 30-32

  12 网络自制剧的受众研究及艺术特征 牟彦彦; 33-35

  13 中国网络自制剧发展前景展望 赵珈仪; 36-38

  14 探索业务驱动型现代电视媒体管理信息化之路 张海鸽; 41-43

  15 《走遍中国》2014年改版观察 鲁子奇; 44-46

  16 多屏环境下重点节目统筹策略初探 王冬玲; 47-49

  17 浅析利用数字新技术进行演播室新闻直播节目包装 孙彤; 53-55

  18 竞技类电视综艺节目的选手设定 万钢; 56-58

  19 如何做好电视文艺节目的导播 李宇红; 59-61

  广播电视论文:当下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消费传播体系的基础构建

  摘 要 在如今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已成为了国民日常十分重要的部分,而电视媒介娱乐节目消费传播体系的构建更是以整个社会的发展为基础的。因此本文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对电视娱乐消费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行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广播电视论文,电视娱乐节目,电视媒介消费,基础构建

  中国娱乐节目经历了最开始的综艺类节目时期(以《综艺大观》为代表)、娱乐类节目时期(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益智类节目时期(以《开心辞典》为代表)和真人秀时期(以《中国达人秀》为代表)。而正是这种更直接、更公开、更透明、参与度更高的娱乐节目掀起了中国电视娱乐消费市场改革的高潮。电视媒介消费在国民的日常消费开支中的比重也成逐年上升状态。

  电视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激扬磅礴思想伟力 铸就新时代文化辉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奋力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作者:慎海雄;

摘要:<正>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多种文明各领风骚,但都难以恒久,唯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究其根源在于,中华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持续生发出创新理论,对自身予以滋养与观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文化事业锚定价值航向、擘画宏伟蓝图。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成为指导新时代文艺工作和文...

全媒体超高清电视传播发展方向探讨————作者:姜文波;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在超高清制播、人工智能媒体应用、全媒体传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构建了“超清化、IP化、智能化”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等重大活动的全媒体传播。本文针对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快速演进形势下视听媒体发展要求,在总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超高清传播体系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视听媒体向全媒体超高清转型升级的发...

守正创新 深化国际传播体系改革————作者:程曼丽;

摘要: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本文认为,深化国际传播体系改革同样需要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所谓创新,则具体体现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谈得上“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大模型智能体应用对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启示————作者:任吴炯;张洪忠;

摘要:大模型技术及其应用更新升级极快,最新的应用形态探索是智能体。本文认为,当前大模型智能体应用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启发,并从三方面分析其在主流媒体领域应用前景。在信息生产端,媒体专业人员与智能体协作生产;在分发端,借助信息聚合和AI数字人智能体个性化分发内容;在媒体组织层面,引入多智能体框架建立智能媒体工作流,以提升媒体组织综合生产力。与此同时,主流媒体借力大模型智能体推进系统性变革,应注意...

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主流媒体评价体系的三维重构与创新升级————作者:刘双;刘燕南;

摘要:作为驱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力量,重构相关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在梳理评价体系迭代演进、反思流量指标嵌入的基础上,提出建构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有机结合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综合评价体系的系统框架,力图通过评价体系的重构,推动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

传统文化新综艺的时代创新——写在《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播出前后————作者:康震;

摘要:《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以唐诗为开篇立意之眼,以诗人的人生际遇为锚,以现代视听艺术为桨,多维度展现了十余位大唐诗人的创作风骨、人格魅力。本文认为,节目推动了传统文化新综艺在诗意标识、多维叙事、抒情话语、美学理想、古典情怀、时代场景等方面的创新突破,深度发掘了古典文学的当代价值,成为扬民族文化之风帆,创文艺行业之先锋的成功典范

以文艺之笔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创作谈————作者:王金龙;

摘要: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入推进文化“两创”的又一阶段性成果,大型文化类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深度挖掘唐代诗人及作品的时代价值,以“传记+对话”打造高质量“诗育课堂”;探索文旅融合,展示中华大地“唐诗地图”。本文从创作实践出发,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编排探索与实践————作者:姜灏;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奋力创精品、占高地、塑品牌,连续两年收视创频道开播以来新高,进入全国上星频道前20。本文从精品原创、编排格局转变、编排手段创新、传播渠道拓展等方面阐述了纪录频道的创新举措

采访什么?怎么采访?——《面对面》2024年巴黎奥运会人物采访思考————作者:董倩;

摘要:媒体记者在做人物采访时,挖掘人物个性魅力尤其重要,需要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案头准备,在采访中密切关注采访对象的言谈举止。本文以笔者在《面对面》中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相关运动员的采访为例,从采访什么、怎么采访两方面展开分析,探讨节目实现采访意图的路径与方法

新语境下体育人物采访新样态探析——以《面对面》巴黎奥运会运动员系列采访为例————作者:胡子豪;曾志华;

摘要: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对面》栏目推出的运动员系列专访引发广泛关注。本文认为,体育人物采访已从单一语境向多元叙事发展,受众也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向主动参与,并以《面对面》系列采访为例,从体育人物采访的多维建构及实践旨归两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

《典籍里的新思想》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创新实践————作者:平维彬;孔新峰;

摘要:系列专题节目《典籍里的新思想》面向世界传播中华典籍里的思想精髓与文明特质。本文认为,该节目秉持“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理念,搭建可观可感可触的现代表达场景,通过诠释中华典籍里的丰富内涵,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人文·文旅·科技:音乐综艺创新发展探析————作者:张璐;

摘要:音乐综艺节目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竞争加剧等问题。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节目为例,从内容层面挖掘音乐的人文性、加强与文旅融合发展、科技助力创新表达几方面展开探讨,为此类节目创作实践提供借鉴

文化类节目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意境阐释与创新探索——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实践为例————作者:朱旭辉;仲呈祥;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推进文化类节目精品创作方面持续深耕,不断拓展节目类型,注重内容呈现的广度和深度。本文聚焦文化类节目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意境阐释,探析总台文化类节目创作中如何形成本体层面“观物取象”、体验层面“立象取境”、超验层面“由象生境”的意境传达体系

智媒时代中国播音主持发展的理路与进向————作者:张政法;

摘要:本文认为,主流媒体及其语言,应把握时代语境,明晰言语样态。中国播音主持要坚持有声语言是“根媒介”、人文精神是“源内容”、大众传播是“主场域”、场景深植是“突破口”、模式创新为“主阵地”的专业认知和实践导向;要确立行业标准,强调主体作为,锚定队伍建设,融入制度创新,引导语言传播在智媒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级广播电视台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河北广播电视台为例————作者:刘晓梅;丁奕宁;刘梁;

摘要:本文聚焦省级广播电视台深入贯彻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围绕内容生产、技术革新、产业发展,系统分析省级广播电视台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情况,并以河北广播电视台为例,从以手段创新、融合开放为抓手,打造广电视听品牌;以融通资源、适配高效为方向,推动技术应用升级;以绿色转型、构建生态为任务,推动产业经营升级等方面展开分析

视频业务关键要素互操作性生态框架模型阐析————作者:韩普;周北望;

摘要:丰富多彩的视频业务生态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分析视频业务内容、用户、技术和营销这四大关键要素变化的基础上,提出视频业务关键要素互操作性生态框架模型方案,并对模型设计目标、相应功能、搭建路径进行了阐释

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轻量化表达————作者:郭玥;

摘要:理论传播是一个复杂的持续互动过程。媒体融合环境下,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效传播,可以运用轻量化的表达丰富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轻量化表达的内容强调理论传播的通俗化,聚焦核心内容和关键信息的呈现;轻量化表达的载体在于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轻量化表达的效力在于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受众触达和实际影响,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的阿勒泰》:自然场域中女性的生命体验呈现————作者:陈琰;

摘要:精品短剧《我的阿勒泰》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拓宽了观众对女性角色的认知。本文从关注女性主体意识,万物平等、男女共生理念的自然流露,以杂糅女性生命体验,构筑天人合一影像乌托邦等层面进行解析,认为剧作展现了自然环境中女性独有的生命力体验

《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展现美丽中国画卷

摘要:<正>~

论电视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及创造功能——以《二十五载莲花情》为例————作者:张志庆;

摘要:电视纪录片《二十五载莲花情》全面呈现了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发展历程和“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本文从纪实美学视角分析了该片在艺术性、真实性与文化性层面的深层意蕴,揭示其在现代传播环境中构建文化认同与承担社会责任的时代价值,认为其彰显了电视纪录片历史记录、情感表达、文化传承的创造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纪录片创新创作与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