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时间:

稀土

《稀土》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5-1099/TF
国际标准刊号:1004-0277
主办单位:中国稀土学会
主管单位:包头稀土研究院
查看稀土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激光技术》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指挥控制与仿真》电子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稀土》杂志是中国稀土学会会刊,是一份以反映我国稀土提取和应用科学为特点的科技刊物。《稀土》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宣传、推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反映稀土科研现代水平,沟通科研与生产的联系,为发展我国的稀土事业服务。《稀土》杂志内容新颖、广泛、实用性强,涉及稀土地质、选矿、提取、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研究,交流稀土应用于钢铁、机械、有色金属、电子、化工、玻璃、陶瓷、轻工、农业、医药等领域最新发展及超导、激光、永磁、荧光、新材料等高技术方面的应用。

  《稀土》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稀土》杂志曾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奖,华北地区十佳期刊,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奖,并连续两届获内蒙古期刊奖。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期刊奖

  【栏目设置】

  本刊辟有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研究简报、产业与市场及行业动态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稀土对低阶煤热解活性和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荣令坤;印万忠;初茉;张金山;白春华; 1-7

  2 一维镨掺杂纳米TiO_2水热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黄凤萍;王帅;张双;李春雪;高玉刚;刘纯; 8-14

  3 Nd替代La对R-Mg-Ni基储氢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王北平;蔡春山;王淑霞; 15-19

  4 退火热处理对快淬态La15-xSmxFe2Ni76Mn5B2储氢合金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胡学超;闫慧忠;熊玮;李宝犬; 20-26

  5 复杂硅酸盐矿物中钪的浸出实验研究 宁维坤;任亚昆;邱立科;陈维;孙彦彬; 27-30

  6 浓硫酸低温分解混合稀土精矿动力学分析 王少炳;李解;李保卫;韩继铖;王介良;李成元; 31-37

  7 尿素浓度对均相沉淀法制备球形Y_2O_3的影响 薛如锋;张海燕;吴起白;冯寅;黄颖欣;谢忠祥; 38-43

  8 基于CSP工艺稀土冷轧钢板退火过程中第二相析出对组织织构及演变的影响 瞿伟;金自力;任慧平;罗婵;鞠芳;孙开宇; 44-50

  9 SnAgCu-xEu钎料润湿性能及焊点力学性能研究 张亮;孙磊;郭永环;何成文; 51-55

  10 铁酸锌-二氧化钛/氧化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降解溴甲酚绿的研究 丁永萍;郭玉玮; 56-61

  11 三维配位聚合物{[La(pta)(H_2O)_2]•H_2O}_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王宏胜;索海峰;夏军;翟滨; 62-66

  12 表面改性CeO_2基抛光粉在水介质中的悬浮稳定性 刘振东;李运领;张海龙; 67-74

  13 碱焙烧法从稀土抛光粉废渣中回收稀土 刘晓杰;于亚辉;许涛;郝茜;林忠; 75-80

  14 稀土对新型多元铝青铜磨损行为的影响 万浩;司乃潮;刘光磊;李萌;许超;许亮; 81-87

  15 稀土上转发光技术入围国家技术发明奖评选 87

  16 水热法制备稀土元素复合氧化锌及其气敏性能 任文强;宋金玲;张胤;王璐; 88-92

  17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析过程WSN监测系统 卢帆兴;陈强; 93-97

  18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机理及找矿标志 何耀;程柳;李毅;冉登基;韦青松; 98-103

  19 超声波外场作用下萃取分离镨和钕元素的研究 常宏涛;张称心;李梅;柳召刚;张福顺; 104-109

  电子机械工程期刊投稿:基于STM32的中老年人跌倒监测装置研究

  摘要:基于STM32单片机的跌倒监测装置可实现对中老年人的跌倒检测、自动报警、人体生理数据的采集和人体生理健康的监测。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可穿戴的中老年人跌倒检测装置。根据人体跌倒时的角加速度的变化及角度倾斜,用MEMS传感器进行姿态监测;利用人跌倒时血压变化,采用PTT方法进行跌倒的辅助判定以及生理健康监测。该设计成本较低,技术实现相对较为容易,易于实现对目标群体的跌倒检测及健康监测。

  关键词:电子机械工程期刊,STM32单片机,跌倒检测,自动报警,生理数据采集,生理健康监测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正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老年人保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许多子女选择异地工作和生活,导致了大量老年人空巢。于是,老年人的安全监护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性问题。随着年纪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并伴随多种老年性疾病,使之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跌倒,所以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发生跌倒能否得到及时救助是至关重要的,而解决此问题的核心技术便是跌倒检测技术。又因老年性疾病多与血压等生理信号有关,故对老年人的生理信号检测达到对跌倒检测的辅助判定以及相关生理健康监测亦为重要。基于对中老人跌倒判定、生理健康监测的目的,本文介绍一种基于STM32的老人跌倒检测装置。该装置能较为精确地对目标群体实施跌倒检测与健康监测,实时将用户的心率,体温等通过无线方式推送至微信平台以及GSM平台,便于尽快进行医疗救援呼叫。此装置设计成本较低,实现技术较为容易,易于实现对目标群体的跌倒检测及健康监测。

  稀土最新期刊目录

并联式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仿真研究————作者:高涛;杨杰;贾利民;周发助;

摘要:针对稀土永磁斥力型轨道交通制式所面临的悬浮不可控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联式混合悬浮结构。在ANSYS仿真环境下,分析了基于Halbach永磁阵列的斥力型悬浮结构的力学特性,其静态磁场的非线性分布特征也使得该悬浮机制存在非线性力学关系及悬浮落差大等问题;通过系统性的分类仿真探究了机械阻尼结构和电磁阻尼结构对永磁悬浮阵列的动力学性能调节作用,电磁阻尼系统的主动控制能力使得永磁悬浮系统具备了可控性和稳定性;...

PEG对碳酸铈晶体形貌的影响研究————作者:刘娇娇;胡艳宏;柳召刚;吴锦绣;孙德贇;刘鹏;罗宁;

摘要: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聚合物层以及聚乙二醇(PEG)分子与碳酸铈三个晶面的吸附模型,并计算PEG与碳酸铈三个晶面的相互作用能,分析PEG调控碳酸铈形成针状的机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PEG控制碳酸铈生长过程中,采用选择性吸附,降低了碳酸铈结晶表面的生成速度,碳酸铈晶面吸附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200)>(222)>(020)。随着碳铵加入,碳酸铈晶体变大,PEG发生弯曲扭转,在...

Al2O3及La2O3共掺对3YSZ陶瓷的抗湿热老化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高雄;景强;张永和;包金小;王青春;阮飞;宋希文;

摘要:3YSZ陶瓷在应用于牙科领域时存在抗湿热老化性能差的缺陷。为了在不影响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改善3YSZ陶瓷的抗湿热老化性能,使用Al2O3和La2O3对3YSZ进行不同比例的微量掺杂,并在1450℃下保温3 h以烧结致密。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的微观形貌。测试了不同试样的硬度、韧性及相对密度。对试样进行了不同...

Mg-9Gd-2Nd-0.5Zr合金时效析出行为及强化机制————作者:巩斡泰;庄永鹏;陈平;时若雅;胡红洁;王庆冉;王云飞;王红霞;

摘要: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硬度测试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Mg-9Gd-2Nd-0.5Zr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分析合金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组织为α-Mg基体、骨骼状共晶相Mg5(Gd, Nd)和GdH2化合物衍生相,铸态合金力学性能较差。固溶处理后合金晶粒尺寸增加,合金...

基于声振检测与SDP-VGG网络的镨钕合金碳含量分类方法研究————作者:刘子贤;刘飞飞;伍昕宇;

摘要:针对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对镨钕合金碳含量检测过程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振检测与SDP-VGG网络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方法。通过对镨钕合金采取平行支撑的约束方式和中部敲击的激励方式,使其弯曲振动产生声学信号。采用SDP声学信号特征可视化方法,将镨钕合金的声学信号经预处理后转化为二维图像。使用带卷积自编码器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高碳含量(500×10-6及以上)与低碳...

序列变质煤中稀土元素变化特征研究————作者:张卫国;杨建业;李焕同;姚鑫;刘鑫;王永鑫;

摘要:稀土元素是良好的地质演化示踪载体,通过研究稀土元素在序列变质煤中的变化特征,将有助于揭示煤化作用过程中元素及其地化参数的变化规律。选取邯(郸)邢(台)矿区2号煤层为研究对象,以挥发分产率为序组建序列变质煤,分析了序列变质煤的稀土元素含量、分布模式以及δCe、δEu等参数特征,探究了煤中稀土元素与其变质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序列变质煤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差异受变质程度影响不大,轻稀土元素主导了稀土元素含...

日照近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物源指示意义————作者:种衍飞;冯英明;张昊;

摘要:根据日照近海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及周边入海河流21个边滩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和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果,与周边入海河流、沙滩探槽样品、黄河沉积物的稀土元素进行对比,并利用FD判别函数和稳定元素Al、Ti、Zr、Nb比值进行分析,综合研究了日照近岸海域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δEu和δCe异常、标准化配分曲线和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等。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含量在110.3...

稀土资源吸附分离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作者:黄思宇;翁瑶;袁承宗;张伦梁;李将;叶树峰;仉小猛;

摘要:由于稀土元素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与其他金属资源的伴生性,其深度分离一直是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吸附法是稀土元素选择性分离的有效方法,其中,吸附分离材料是关键。本文分析了分离基础和吸附机理,重点介绍了树脂材料、硅基材料、碳基材料、配位聚合物材料、矿石材料、生物材料等多种吸附材料在稀土分离中的应用,并进一步阐述了吸附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对稀土吸附分离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业内吸附分离材料研究提供相...

稀土离子的细胞化学行为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作者:艾荣;程静;刘峰;贺敏;

摘要:稀土离子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健康危害,但目前鲜有其全景式细胞化学行为和分子机制的概述。本文从稀土离子的跨膜转运、Ca2+内稳态紊乱、氧化应激、DNA损伤、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上皮-间质转化及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对稀土离子的细胞化学行为及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以期为稀土暴露人群的健康干预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镱中铅、铬、镉、汞和砷————作者:周凯红;张立锋;李佳;

摘要:利用硝酸和过氧化氢溶解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金属镱中铅、铬、汞、砷、镉含量的方法。选择最佳测定同位素,通过优化仪器确定最佳条件是射频功率为1100 W,雾化器流量为0.80 L/min。研究了最佳测定条件,确定2%硝酸溶液为测定时酸度,Cs为最佳的内标元素。方法检出限为0.0078 ng/mL~0.0230 ng/mL,测定下限为0.026 ng/mL~0.076 ng/mL;...

中国2025—2035年稀土需求预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ARIMA-GM-BP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作者:郑明贵;李丽;于明;

摘要:稀土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科学预测未来中国稀土需求量,对稀土合理开采利用、进出口计划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灰色关联分析,选取2003—2023年稀土价格、中国GDP、产业结构作为主要驱动变量,并构建了ARIMA-GM-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中国2025—2035年稀土需求。结果表明,所选取驱动变量与中国稀土需求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且组合模型较单一模型预测精度更高;202...

《稀土》2025年“稀土金属及合金”专栏征稿启事

摘要:<正>为响应国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本刊特策划一期“稀土金属及合金”专栏,邀请东北大学石忠宁教授和包头稀土研究院刘玉宝正高级工程师为特邀编辑,组织该专栏论文并积极推广专栏中的技术,以期对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和技术人员起到学习和借鉴作用

基于机器学习的钕铁硼永磁材料技术主题挖掘与专利数据分析————作者:刘建忠;白洋;张新房;刘小鱼;金振军;王可;周梦程;

摘要:利用专利数据分析法和BERTopic主题建模方法,对钕铁硼专利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其申请态势、专利类型、技术生命周期、技术主题分布及技术演化趋势等。研究结果显示,钕铁硼专利技术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全球范围内中国和日本的专利申请数量及申请机构均较多,其中发明类专利占据主导地位。专利的IPC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磁体粉体及其制备、电机、表面镀层涂覆等方面,专利技术的创新主要由企业推动。利用BER...

全球稀土资源未来供应格局分析————作者:杜光辉;李强峰;赵燊;刘茜茜;汪鹏;王路;

摘要:稀土元素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稀土资源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促使各国加大对稀土的开采和研发投入。这一趋势使得稀土的供应格局受到广泛关注,在地缘政治、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确保稀土资源的稳定供应已成为各国战略考量的重要部分。本研究运用主体建模方法,构建了一个全球稀土资源开发模型,旨在预测未来20年全球稀...

d-HDDR工艺钕铁硼的吸氢脱氢关键过程机理探讨————作者:赵康军;赵校宇;郭咏梅;李丹;王维集;李善玲;孙召锋;

摘要:基于晶体结构、元素性质和分子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钕铁硼材料在吸氢与脱氢过程中吸附宏观颗粒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钕铁硼晶体结构的微观电磁各向异性织构与置换元素有利于其表面的氢获得合金中的电子,从而被吸附或进入合金体中,织构与构成元素对于合金中粒子的运动起到决定性作用,其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电场能够吸附宏观颗粒。此研究结果对丰富吸附机理、找寻新的催化剂和磁性材料、推广氢能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稀土国家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体系现状及发展建议————作者:张昊;张秀艳;于晶雪;刘威;任旭东;李志强;

摘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是测试领域量值朔源和质量监控必不可缺的实物标准。为更好了解稀土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发展现状,引导构建完善的稀土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体系,进而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从种类、数量、研发领域及研发机构等方面,对我国稀土国家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发展情况进行整理与分析。截止2024年1月,我国已研制稀土国家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合计197项,覆盖钢铁、有色金属等9个领域,参与研发机构40余家,...

全球稀土贸易格局演变及进口竞争态势————作者:叶前林;曾庆根;黎莹;李佳欣;卢红;赖丹;

摘要:稀土是高精尖科技领域的关键性原材料,探究全球稀土贸易格局演化及进口竞争特征,对中国掌握稀土战略主动权和保障其产业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基于2002—2022年全球稀土贸易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和进口竞争指数,刻画出全球稀土贸易格局演变规律及进口竞争态势。结果表明:在贸易规模上,全球稀土贸易总额持续稳步增长。其中,制成品贸易额占比最大,冶炼加工品次之,初级品最小,但其贸易价值主要体现在具有高附...

铝热还原含稀土高炉渣在升温过程中的热履历行为————作者:闵令磊;瞿伟;任慧平;智建国;嵇铖;王霄;张丽;邢磊;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铝热还原条件下含稀土镧的高炉渣在整个升温过程中的热履历行为。利用示差扫描同步热分析仪(TG-DSC)分别将实验室配制的加入铝粉与不加入铝粉的含稀土高炉渣在高纯氩气保护下,从室温以5℃/min升至1550℃,对比发现整个升温过程中还原反应集中在960℃~1010℃和1420℃~1550℃两个温度区间内。然后在高纯氩气气氛中将加入铝粉的含稀土高炉渣压块以5℃/min分别升温至1000℃和1...

包钢某尾矿库周边地区土壤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空间分布特征————作者:李旭华;许欣;周建林;王晋;郑春丽;

摘要:稀土元素(REE)由于其独特的化学性质而被环境和地球化学分析等学科广泛研究。以包钢尾矿库东南方向地块为研究区,对8个布样点采集表层(0~20 cm)、中层(20 cm~40 cm)和深层(40 cm~60 cm)土壤样品,采用ICP-MS对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特征、空间分布和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中稀土元素总量为138.27 mg/kg~58...

镨钕金属真空吸铸成型技术研究————作者:刘玉宝;张全军;黄海涛;薛飞;孔钦可;孙硕怡;呼斯乐图;

摘要:镨钕金属是制备钕铁硼磁体重要的前驱体原材料,其制备方法主要以熔盐电解法为主。现阶段熔盐电解生产镨钕金属过程中出金属大部分以人工勺舀或提埚法为主,工人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国家对稀土行业实现智能制造的高标准要求,同时也难以满足先进材料对镨钕金属高品质的要求。本研究依据真空吸铸原理,设计组装了完整的真空吸铸镨钕金属装置。在15 kA稀土电解槽开展了真空吸铸试验,考察了设备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着重研究了...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