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电子技术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时间:

空间电子技术

空间电子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61-1420/TN
国际标准刊号:1674-7135
主办单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4所
主管单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全球定位系统》杂志信息
下一本期杂志:《广播与电视技术》电子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空间电子技术》于1971年创刊,刊名为《国外空间电子技术动态》,1975年起更名为《空间电子技术》。本刊于2003年5月28日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内公开发行,批准文号:国科财函[2003]10号。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空间电子技术领域最新技术与研究成果,经验总结,发展动态学,内容包括卫星通信,微波遥感,无线技术,卫星测控,数据传输与处理,电源电路技术,电磁环境与可靠性、计算机应用、航天工艺,空间材料,空间站与载人航天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85年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获陕西省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二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述评与研究、技术报告、设计与测试、新技术新工艺、信息与动态。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盲源分离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浅谈 陈豪,白琳,周治宇,CHEN Hao,BAI Lin,ZHOU Zhi-yu

  星载处理设备软件在轨重构技术研究 王战强,翟盛华,WANG Zhan-qiang,ZHAI Sheng-hua

  AOS体制分析及在导航卫星上的应用 潘宇倩,白东炜,刘崇华,杨聪伟,张弓,PAN Yu-qian,BAI Dong-wei,LIU Chong-hua,YANG Cong-wei,ZHANG Gong

  大频偏低信噪比信号捕获方法研究 刘瑞竹,史平彦,王伟,LIU Rui-zhu,SHI Ping-yan,WANG Wei

  一种基于集中式控制的空间态势感知云计算服务系统 吕昌灵,张杰,赵永利,张佳玮,LV Chang-ling,ZHANG Jei,ZHAO Yong-li,ZHANG Jia-wei

  新型空间环境效应探测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院小雪,易忠,杨东升,刘向鹏,丁义刚,YUAN Xiao-xue,YI Zhong,YANG Dong-sheng,LIU Xiang-peng,DING Yi-gang

  深空探测真空/机电热类有效载荷浅析 郭文瑾,叶自煜,朱忠奎,孙小菁,GUO Wen-jin,YE Zi-yu,ZHU Zhong-kui,SUN Xiao-jing

  基于软件的星载DSP减缓单粒子效应措施研究 王大庆,刘晓旭,王宇,周国昌,WANG Da-qing,LIU Xiao-xu,WANG Yu,ZHOU Guo-chang

  高动态AGC电路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 周晓华,张立新,王岗,ZHOU Xiao-hua,ZHANG Li-xin,WANG Gang

  基于双重隐马尔科夫模型的ISAR图像序列中散射中心关联算法 孙静,尚社,许家栋,SUN Jing,SHANG She,XU Jia-dong

  一种基于Actel反熔丝FPGA的高速DDR接口设计方法 张伟,常鸿,李虎,ZHANG Wei,CHANG Hong,LI Hu

  基于FPGA的高速并行DVB-S2标准LDPC译码 江桂芳,彭克荣,JIANG Gui-fang,PENG Ke-rong

  代发论文范文:基于Android和NFC的智慧校园系统开发

  摘 要:智慧校园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智慧校园系统,学校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同时也是对旧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理念的重要更新。本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通过Java EE技术和NFC技术实现校园信息的共享和管理,为师生的实时交流提供了一个坚实有效的平台。

  关键词:代发论文,Android,NFC,智慧校园,Java EE

  1 引言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13年1月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22亿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45亿户。随着手机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在高校中,很多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是基于Android系统。在基于智能手机技术的移动互联网络应用日渐增多的背景下,基于智能手机的智慧校园系统也应运而生。基于智能手机的智慧校园主要指无线网络技术在校园的应用,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为广大师生服务。师生不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实现校园信息浏览等基本功能,还可以实现如电子点名等其它服务。

  空间电子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陆地探测四号01星加速度计软件在轨重构设计————作者:杨世佳;李云鹏;敏健;王富刚;

摘要:陆地探测四号01星是世界上首颗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依靠星载导航接收机、无线转发测距以及高精度加速度计等实现高精度精密定轨。鉴于该卫星大天线、质心变化大以及太阳光压干扰大等因素,为了实现对加速度计的稳定控制以及太阳光压的精确测量,提出了一种加速度计软件在轨重构方法。该方法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

一种在宽带接收前端中应用的开关滤波器设计方法————作者:贾文强;徐辉;何戎根;段西航;

摘要:文章针对宽带接收前端开关滤波通带划分和抑制冗余,提出了一种能精确给出开关滤波器通带划分和带外抑制指标的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一中频选择需要考虑前级开关滤波器,一混频器,镜频抑制滤波器等方面,给出一中频和一本振频率,然后,经过混频器杂波精确测量和预算分析,得出开关滤波器频段划分依据和带外抑制指标。开关滤波器芯片测试表明:第一通带在38GHz抑制40 dBc,达到设计指标。Ka宽带接收前端测试结果表...

面向高轨全灵活卫星的相控阵多波束形成算法————作者:戚凯强;董赞扬;周业军;衣龙腾;冯瑄;秦鹏飞;

摘要:高轨全灵活卫星可以随用户在地理空间上时变的业务需求在轨灵活调整卫星的覆盖、功率、频率等资源,对于未来民商用高通量卫星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数字相控阵的多波束形成技术作为实现全灵活卫星覆盖和功率资源灵活调整的关键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和攻关的热点。为了实现多种大小点波束的精确赋形和波束功率资源的灵活分配、进一步提升阵列总辐射功率和系统载干比,文章建模了一个综合考虑波束指向、宽度、最大旁瓣电...

激光封焊起点对微波载荷气密性影响研究————作者:张亚楠;孙鹏;梁作庆;

摘要:针对接收、发射微波载荷硅铝机壳的激光封焊过程,不同封焊起始点下,对其产生的瞬态力、热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和应力仿真的方法确定激光封焊起始点。利用有限元分析平台对含圆弧角的复杂封焊路径等效处理计算瞬态温度场;对长路径的瞬态焊接应力采用分段并行方法。结果获得了不同封焊起点下激光封焊的瞬态力、热及薄弱环节,预判最安全起点。该方法可应用在不同壳体结构中,规避设计缺陷,提高产品气密...

基于DFM分析的批产航天电子产品工程化设计与实践————作者:任俊飞;王婷;马贞;瑚盈西;黄磊;王一;

摘要:随着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航天电子产品正朝着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短周期的方向迈进。传统航天电子产品以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研制模式,已难以适应以星网等为代表的型号任务对批产化生产的需求,迫切需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提升设计效率和生产效益。文章基于工程化设计理念,以制造效率、控制成本、确保工艺稳定性为核心目标,引入新型DFM分析方法,探讨了基于DFM分析的批产航天电子产品工程化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工...

长程(n+2)D5/2nFJ里德堡分子的光谱特性研究————作者:韩凯涛;韩小萱;聂丹丹;

摘要:里德堡原子间静电多极相互作用束缚形成长程里德堡分子。文章通过双里德堡原子间电多极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数值计算不同主量子数n(n=37~48)的铯(n+2)D5/2nFJ态里德堡分子绝热势能曲线,由(n+2)D5/2和nF5/2相互作用吸引势与由(n+2)D5/2和n F7/2

投稿须知

摘要:<正>一、简介《空间电子技术》创刊于1971年,由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主办。内容涵盖卫星通信、微波遥感、天线及其展开技术、卫星测控、数据传输与处理、电磁环境与可靠性、计算机应用、航天工艺及材料、空间站与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空间电子学领域及其交叉学科。凡在理论与应用实践上具有创新的,代表我国最新空间电子学科技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有科学依据和可靠数据的技术报告、阶段性成果报告、以及属于...

系统工程方法在通信卫星软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作者:王雷;石明;韩欢;张立东;

摘要:随着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软件成为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的提升了航天器的功能、性能和灵活性,航天器软件系统设计时面临着功能多、约束多以及系统性的特点,系统工程方法为软件系统设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设计方法。文章提出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开展航天器软件系统设计的思想,探讨了系统工程方法与软件系统设计的关系,建立了软件系统设计的三维结构,介绍了系统工程方法在通信卫星软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实践事...

高通量卫星多波束反射面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研究————作者:陶啸;张龙;吴春邦;万继响;施锦文;刘英;

摘要:高通量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在近几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波束天线的技术路线和方案选择是高通量卫星有效载荷设计的重点关注领域,是以最优载荷方案满足用户需求的核心关键。文章对当前应用于高通量卫星的两种无源多波束天线技术路线进行梳理,针对多口径多波束天线和多馈源合成多波束天线提出了高效的设计方法。结合典型用户需求,在卫星的布局边界条件下,对两种多波束天线技术开展了方案和波束性能对比,对于后续高通量通信卫星快...

基于微电阻焊实现的射频基板与金带点钎焊工艺互连————作者:陈柳;王晓青;刘振罡;张海峰;张绍东;何磊;

摘要:作为射频同轴转微带的高可靠柔性互连工艺,金带包焊点的可靠性因材料使用、组装工艺等原因,一旦失效将直接造成微波组件传输失效。针对微波组件射频同轴转微带高可靠柔性互连需求,采用HFSS仿真软件分析了结构可行性,设计实施了一种金带与微带基板无损点焊的新工艺方法,有效地解决基板起翘问题。通过改进连接工艺,采用微间隙电阻点钎焊工艺方法,成功实现介质基板与金带无损互连。结果表明,金锡合金钎料润湿良好,焊缝处出...

一种高收纳比轻量化星载SAR天线设计————作者:李振宇;刁凤超;孙朋飞;孔垂慈;高成志;

摘要:星载可展开有源相控阵天线通过空间可展开结构实现较大的物理口径。反射面天线具有较好的收纳比,是星载雷达天线中常用的天线形式。为实现高收纳比轻型可展天线,将缠绕肋可展天线结构与环焦卡塞格伦天线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X波段环焦卡塞格伦反射面的抛物面缠绕肋可展天线结构,该结构具有重量轻、收纳比高的优势。文章提供了此缠绕肋天线结构的设计流程,并通过仿真计算分析,验证了该设计满足项目指标要求。通过缩比模型测试,...

Y形枝节加载的低耦合UWB-MIMO天线设计————作者:曾钦云;卞立安;夏旭;黄俊;丁卓航;王海龙;

摘要:为满足通信领域对多信道、空间紧凑及小型化的需求,提出一种加载Y形枝节与方形缝隙结构的双频多输入多输出超宽带天线。初始天线结构以圆形贴片为基础,为了提升天线的性能,在内部切除一个由椭圆贴片旋转而成的八角结构,馈电方式为微带线馈电。通过在地板上蚀刻方形槽,有效改变天线表面电流的分布路径,激发了新的谐振模式,实现天线的双频特性,并极大程度上扩大了天线带宽。同时在地板上加载一个Y形枝节,引入新的耦合路径与...

基于太赫兹同轴探头的裂缝检测仿真研究————作者:刘菲;叶鸣;王雪儿;

摘要:裂缝检测对于确保航空航天、石油、天然气和轨道交通等行业中关键组件和结构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这些领域需定期进行裂缝检测,以预防故障、泄漏或爆炸等严重事故的发生。基于太赫兹同轴探头的裂缝无损检测方法,通过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探究耦合间隙、提离高度及末端形状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亚表面裂缝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耦合间隙与提离高度通过调控近场能量分布,对检测灵敏度具有显著影响,优化参数后...

一种星载辐射计的射频干扰联合检测方法————作者:黄书豪;姜丽菲;张霞;李惠媛;赵锋;

摘要:为解决星载辐射计面临的射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星载微波辐射计的射频干扰联合检测方法,用数字信道化的方式,在各个子频带上利用极化检测与统计域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干扰信号进行检测识别。首先介绍了斯托克斯参量与极化检测算法,然后对极化检测算法和峰度检测算法进行了仿真和性能分析。结合数字信道化接收方式,将极化检测算法和峰度检测算法进行联合设计,弥补了峰度检测算法在占空比为50%时的检测盲区,优化了极...

无人机数据链发展研究综述————作者:胡伟;姚渊博;张文娟;焦小彬;张育东;李阳;

摘要:无人机数据链关键技术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无人机数据链构建的空-天-地通信网络在军用、民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无人机载荷性能的提升,作为无人机系统的重要部分,无人机数据链面临着低侦测、抗干扰、高传输速率、高可靠通信等新需求。文章介绍了国外先进数据链技术构成和发展趋势,并对国内外数据链在无人机中的研究情况就行调研,对数据链在无人机中的应用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相位可调可编程数字移相器软硬件设计————作者:胡柯;占英;王辰伟;龙雪娟;张嘉欣;武杰;苑旭永;冯凯勃;郭清岩;包雯霞;

摘要:基于多波束相控阵技术对可编程射频器件的核心需求,文章创新性地构建了相位可调可编程数字移相系统解决方案。首先,一体化设计了FPGA控制模块、电平转换单元、移相器射频电路硬件系统。其次,基于Verilog HDL构建双通道独立控制系统,采用串口+RS232混合通信协议为整个系统提供了软件支撑。最后,完成实物样机研制,利用网络分析仪测试系统,对移相效果进行验证。实测数据显示:在9.37 GHz中心频点,...

浅尝Visio在卫星转发器设计中的运用————作者:杨二雷;邹恒光;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高通量卫星,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CAD等绘图软件对占据2/3以上载荷单机的转发器分系统进行原理设计,会出现信息在二维平面的堆叠,不能有效地开展链路通道分析、链路配平、配置汇总等工作,使得迭代速度下降,人工迭代还极易造成数据错讹。因此这种传统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下高通量卫星载荷设计对周期和质量等的要求。基于现状,依据面向对象的思想,通过构建Visio对象实现转发器载荷单机模型的创建,为每个...

射频GSG探针现状及国内最新研究进展————作者:刘丙凯;刘子欣;王真;史光华;吴文萱;张安学;郭诚;

摘要:文章综述了片上射频探针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探针类型,对比了各种探针的特点、最高工作频率及其加工方式。介绍了作者所在小组研究的基于矩形微同轴工艺的毫米波探针,此前针对W波段的微同轴探针已有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报道了最新研究的D波段探针,并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介绍,最后进行了探针的性能测试,实验证明该探针的射频性能与仿真结果较吻合,并且具有针尖一体成型、可快速更换、低损耗...

星载3D打印天线多物理场仿真研究————作者:林惟环;陈璇;臧文轩;陈文超;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被提出以解决传统通信技术中存在由地理位置造成的局限性问题,这对电子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3D打印技术可实现射频器件、电路以及系统的多材料、复杂结构高精度的加工,节省了设计制造时间和实现复杂结构的一体化免安装调试,并且大幅度减轻了产品重量。文章针对一种3D打印天线的可靠性问题,考虑工作环境、结构和材料等多维变量,建立了基于多物理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植被覆盖的土壤表面与埋地输油管道复合电磁散射特性研究————作者:闫晨昭;任新成;朱小敏;

摘要:为了满足植被覆盖的土壤表面附近目标雷达回波特性数据采集和特征提取的需求,分别应用蒙特卡罗方法、数字高程模型模拟由空气、植被、土壤组成的分层地物表面,采用Ulaby提出的双弥散模型来模拟植被的介电常数,修正的DeLoor模型计算油污染土壤的介电常数,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分层地物表面与埋地输油管道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电磁波入射角、植被含水量、植被高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受油污染程度、地...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