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新医学》创刊于1969年。办刊30多年来,其内容一直以内儿科为主、兼顾各科。读者对象为各级基层医疗单位的临床医师服务。本刊以办精品刊物为目标,脚踏实地,求实创新,与时俱进,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长期以来,《新医学》坚持“通过形式多样的栏目,帮助读者掌握医学新信息,提高诊疗水平”的办刊宗旨,将杂志办得独具特色。在众多医学专业期刊中,以突出医学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可读性强而著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多年来,杂志一直被评为全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004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并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同时还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查房选录、述评、21世纪医学展望、专题讨论、临床经验之谈、论著、临床研究论文、病例报告、实践荟萃、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考试撷英、医学继续教育、思考病例、临床用药、新药介绍、急诊之窗、重症监护、医学长廊、连载讲座、进修讲坛、检查与临床、综述、讲座、医学问答、国内医学期刊文摘、国外医学简讯、学术会议简报、读者·作者·编者等二十多个栏目。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维生素 D 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庞园园,方莹,周影,Pang Yuanyuan,Fang Ying,Zhou Ying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吴颖,孙自勤,江学良,刘晓峰,王要军,Wu Ying,Sun Ziqin,Jiang Xueliang,Liu Xiaofeng,Wang Yaojun
CD51阳性心肌细胞对心肌梗死后小鼠心功能改善的作用 林婉文,杨珂,廖延,姜美花,彭朝权,Lin Wanwen,Yang Ke,Liao Yan,Jiang Meihua,Peng Chaoquan
BDNF 通过 AKT/mTOR/70S6K 途径影响Aβ25-35诱导的 HT22细胞自噬的研究 范胜诺,张蓓,谷贝贝,廖旺,刘军,Fan Shengnuo,Zhang Bei,Gu Beibei,Liao Wang,Liu Jun
生命早期不同营养状态对大鼠体质量及下丘脑 mTOR 表达的影响 余婧,朱顺叶,唐本玉,潘思年,张敏,彭碧秀,Yu Jing,Zhu Shunye,Tang Benyu,Pan Sinian,Zhang Min,Peng Bixiu
β-synuclein 对 SH-SY5Y 细胞酪氨酸羟化酶表达的影响 倪明,杨璐,樊秀双,满建梅,郭军堂,Ni Ming,Yang Lu,Fan Xiushuang,Man Jianmei,Guo Juntang
三种 HCV RNA 荧光定量 PCR 检测试剂的结果分析及应用比较 淦伟强,黄小慧,谭雷,严颖,林潮双,Gan Weiqiang,Huang Xiaohui,Tan Lei,Yan Ying,Lin Chaoshuang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10年经验总结 邹宝嘉,陈明坤,叶云林,周芳坚,秦自科,郭素萍,Zou Baojia,Chen Mingkun,Ye Yunlin,Zhou Fangjian,Qin Zike,Guo Suping
14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尤旭,孙恒彪,黄敬,张婧,潘祖汉,陈佑明,You Xu,Sun Hengbiao,Huang Jing,Zhang Jing,Pang Zuhan,Chen Youming
甲亢及甲减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甲状腺激素相关性研究 刘一鸣,李丽,何伟波,孙慧琳,Liu Yiming,Li Li,He Weibo,Sun Huilin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在脑血栓形成中的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合用在脑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血栓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处理组与参照组各40例。处理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联合治疗,参照组使用奥扎格雷处理。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定,并比较治疗后效果。结果: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临床效果
脑血栓形成可导致血管变窄甚至阻塞进而引起相关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该病进展快,病情重,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则致残率极高,严重时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中治疗方法较多,但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我院住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不同用药的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合用效果。
新医学最新期刊目录
变应性鼻炎神经阻断术专家共识(2025)————作者:郑瑞;石照辉;余少卿;刘剑锋;陈陆泉;黄雪琨;吴硕;洪海裕;孙悦奇;陈枫虹;杨贵;娄鸿飞;王向东;徐睿;陈建军;孟娟;孟粹达;许元腾;谢志海;许成利;王英;杨玉成;刘锋;张维天;赵可庆;唐隽;杨艳莉;陆美萍;邱前辉;喻国冻;赵长青;左可军;魏欣;叶惠平;孙斌;安云芳;孙亚男;曾明;许昱;巴罗;张天虹;王洪田;章如新;顾瑜蓉;谭国林;叶菁;张媛;李华斌;杨钦泰;
摘要:变应性鼻炎(AR)的患病率持续攀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对于规范的一线治疗控制不佳的难治性AR,神经阻断术已成为重要的二线治疗选择,但由于存在诸多争议问题,目前尚缺乏国际统一的临床指南,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和推广。为更好地指导我国AR神经阻断术的临床实践,全国49位鼻科学及变态反应学领域专家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牵头下开展了共识的制定工作,采用德尔菲法聚焦AR神经阻断术的目...
基于德尔菲法的ICF吞咽障碍核心组合评估指标筛选研究————作者:李剑姣;杨清露;简楚瑶;蔡思敏;李昱姗;招少枫;
摘要:目的 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吞咽障碍评估核心组合(ICF-DA)筛选评估指标,以提升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基于文献综述设计包含64项候选评估指标的问卷。采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2轮问卷调查,计算权威系数(Cr)以评估专家的权威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个体专家评分与群体评分之间的协调度,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检验专家整体协调度。使用5级Likert量表对各候选...
可视化吸唾管负压吸引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口腔分泌物清除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陈琼梅;李媛芳;吴秀兰;陈玉蓉;温红梅;窦祖林;
摘要:目的 探讨可视化吸唾管负压吸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口腔分泌物的清除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采用可视化吸唾管负压吸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次性吸痰管盲吸吸引,观察2组的口腔分泌物清除效果和患者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口腔清洁度、舒适度,以及负压吸引时间、口腔黏膜损伤情况、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口腔菌落和口腔pH值。结果 2组...
肌肉减少症性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方法研究进展————作者:唐溧峰;李晓寒;康吉良;唐敏;
摘要:肌肉减少症性吞咽障碍作为一种由骨骼肌质量减少引起的吞咽障碍,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可引起窒息、误吸、营养不良或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针对该项疾病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诊疗共识。因此,文章概述了肌肉减少症性吞咽障碍的概念、发病机制及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营养缺失、缺乏身体运动、衰老、脑血管损伤、口腔环境不良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针对其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包括调整进...
多模态镜像神经元干预策略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网络重塑的机制研究————作者:高娟梅;朱美红;赵剑平;朱玮敏;胡晨洁;
摘要:镜像神经元系统(MN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群,其在个体执行特定动作或观察他人执行相似动作行为时均能被激活。近年来,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康复干预方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文章主要通过阐述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机制,重点探讨动作观察疗法、运动想象疗法、镜像疗法、虚拟现实疗法、脑机接口技术等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康复技术在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以期为优化脑卒中后...
耻骨弓角度与胎儿头围比值对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作者:曾帅辉;欧阳丽萍;李秀红;
摘要:目的 探讨耻骨弓角度(SPA)与胎儿头围(HC)比值(SPA/HC)对孕足月产妇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产科规律产检并阴道试产的363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正常阴道分娩组(291例)和手术分娩组(72例)。所有产妇均在孕足月后经超声测量SPA及HC。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SPA、HC及SPA/...
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急性期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观察与防护策略————作者:沈利平;李慧娟;阮恒芳;李盈;朱春泞;
摘要:目的 构建并验证蛋白A免疫吸附(IA)治疗急性期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标准化护理评估与管理体系,同时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病例系列分析,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接受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的21例急性期AE患者(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阳性17例,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抗体阳性2例,抗IgLON家族蛋白5抗体阳性1例,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阳性1例)。所...
基于从肝论治的中药方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分析————作者:娄文凤;江润纬;刘群;周询;丁治国;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药从肝论治方药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应用于甲亢提供更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4年11月30日公开发表的中医药从肝论治甲亢的研究。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研究后...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相关疼痛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作者:柴文;张红鸭;高攀;陈小武;李方明;
摘要: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组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疼痛是NMOSD病程中的常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止痛剂等药物可部分缓解NMOSD伴疼痛,但仍存在疼痛易复发、加重或持续且疗效不佳的挑战。基于此,文章对NMOSD相关疼痛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及管理提供参考
腺瘤性息肉病大肠杆菌基因APC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变及治疗中的作用————作者:乌强;李文乐;
摘要:子宫内膜癌(EC)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但其表观遗传致癌机制和治疗方案的进展仍有待探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腺瘤性息肉病大肠杆菌(APC)基因可作为有前景的诊断和治疗生物标志物。APC是典型的染色质重塑相关抑癌基因,其突变和功能异常已被报道与多种EC的发生与治疗耐药性有关。EC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Wnt通路(生物体内一种调节器官发生、胚胎发育、组织稳态和肿瘤发生的细胞信号通路...
黄原胶增稠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者:魏翔宇;张炯亮;李欣悦;余东辉;吴民民;王宇婷;苏雨萌;朱路文;
摘要: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率高达56.6%,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代谢平衡和生活质量。黄原胶作为一种天然多糖类增稠剂,因其独特的剪切稀化特性在卒中后吞咽障碍(PSD)干预中展现出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文章系统综述黄原胶的流变学特性及对吞咽功能的影响,从吞咽动力学改善、误吸与肺炎预防、营养状态调控3个维度探讨其在PSD中的应用价值。结合新型黄原胶基材料及智能化评估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个性化增...
短期观察下间歇性置管注食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作者:武惠香;周海彤;陈华玉;谢纯青;窦祖林;丘卫红;
摘要:目的 在短期观察下,探究间歇性置管注食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5年5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就诊时采用持续性留置鼻胃管注食,且经评估可实现间歇性置管注食。入组后选取尚未拔除鼻胃管前(T0)、采用间歇性置管注食后第3天(T1)和第7天(T2...
神经调控技术在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及展望————作者:李超;吴海婉;乔佳;叶秋平;谢纯青;陈洁梅;戴萌;窦祖林;温红梅;
摘要:吞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显著提高了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风险。近年来,神经调控技术通过靶向干预外周及中枢神经环路,为吞咽功能康复带来了突破性的治疗。文章系统介绍了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其最新进展:在外周刺激方面,重点介绍了咽腔电刺激和迷走神经刺激等技术;在中枢调控方面,着重探讨了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应用。这些神经调控技术通过调节神经可塑性、改善神经与肌肉的协调等多重机制发挥疗效。...
基于真实环境的人工智能辅助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作者:郝兆虎;赵小莹;姚俊鑫;徐荣;祁晓宇;邵海琳;
摘要:目的 探讨真实临床场景下人工智能(AI)辅助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糖尿病眼底病变(DR)筛查中的效率,及其诊断与眼科医师结论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设计,以2018年10月至2024年12月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接受免散瞳眼底检查的14 3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免散瞳检查与AI结合后眼底病变筛查情况及对免散瞳获取的眼底照片,通过加权Kappa检验评估...
超声影像组学特征联合miRNA-34a表达水平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能力————作者:张伟娜;钟李长;师琳;来金玉;陈杰桓;谷丽萍;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联合外周血miRNA-34a表达水平对乳腺癌新辅助化学治疗(NA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能力。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NAC的93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53例,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4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外周血中miRNA-34a的表达水平,并...
液体活检技术推动乳腺癌精准诊疗————作者:舒政;赵雪娜;张梅;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攀升。乳腺癌内部复杂的异质性对个体化诊断、治疗和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在疾病诊断中,有创侵入性操作逐渐被无创性操作所取代,其中液体活检的问世及发展推动了临床肿瘤学领域的精准诊疗进程。液体活检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样本来检测肿瘤标志物,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和细胞外囊泡(EV)等体液样本。液体活检因其取样...
智能化诊断与治疗在儿童口呼吸中的应用————作者:郑阳山;赵天峰;石照辉;
摘要:口呼吸(MB)是一种常见的异常呼吸方式,长时间MB可能导致诸多健康问题,尤其对儿童牙颌面、言语及神经等的发育不利。近年来,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智慧医疗技术逐步应用于MB的诊断与治疗,展现了现代技术在MB的早期筛查、治疗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文章回顾近年来的文献,深入阐述智能化技术在MB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以期更充分地认识MB智能化诊断与治疗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打破学科边...
十堰市农村7~13岁儿童握力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作者:阮班银;李佳乐;程梦晗;陈胜依;潘悦;张苗;
摘要:目的 研究学龄儿童最大握力现况及握力与血压的相关性,从而丰富儿童肌肉健康与心血管代谢的关联证据。方法 2023年11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十堰市1 242名7~13岁小学生进行身高、体质量(体重)、腰围、握力、血压等指标测量。对儿童最大握力现况进行统计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握力与血压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握力与血压偏高之间的关联。结果 7~13岁儿童握力与...
多模态超声及人工智能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的预测价值————作者:罗颖欣;陈洁莹;许晶莹;黄泽萍;
摘要:足月引产是产科处理高危妊娠的常用手段,主要通过药物或球囊等其他方法,通过人为干预启动产程,减少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引产过程中,宫颈条件不成熟是导致引产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Bishop评分虽广泛应用于宫颈成熟度的评估,但其主观性强,难以提供准确的预测。二维、三维超声测量显示出较高的预测价值。此外,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在超声图像分析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宫颈成熟度和引产结局的预测准确性。随...
更年期综合征诊治现状及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其中的应用————作者:邢纪斌;李响;程楠;方莉;周少丽;
摘要: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率高,困扰着广大女性身心健康。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更年期的激素水平变化是导致人体多个系统症状和全身不适的主要原因。目前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激素替代治疗,但激素替代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更年期患者。近年研究显示,激素替代治疗会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卒中和乳腺癌的风险。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调控交感神经网络,发挥抑制过度的应激、抗炎镇痛、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等作用,广...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省级医学综述杂志
- 北大核心山东医药
- 北大核心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 北大核心中华超声影像学
- 北大核心河北医学
- 省级云南医药
- 省级心理研究
- 北大核心中国循环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中医药杂志
- 北大核心癌症进展
- 北大核心中药材
- 北大核心生理学报
- 北大核心中华预防医学
- 省级解放军健康
- 北大核心中国数字医学
- 北大核心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 北大核心神经解剖学杂志
- 国家级食品安全导刊
- 北大核心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北大核心现代免疫学
- 省级甘肃医药
- 北大核心中华医学遗传学
- 南大核心中国肿瘤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 省级浙江创伤外科
- 北大核心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省级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省级现代养生
- 北大核心中国中药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