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生理学报》杂志是由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兼登的学术刊物。现任主编为中国生理学会原理事长姚泰教授。该刊为双月刊,大16开铜版纸印刷,96页。主要刊登生理学和相关生命科学的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实验技术及以本人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该刊的前身是《中国生理学杂志》,于1927年创刊,是我国最早出版的生理学学术期刊。从1953年起,改名为《生理学报》。该刊继承和发扬了学术严谨、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的办刊风格,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所刊登的论文中,获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和基金资助的论文占70%以上,全面反映了中国生理学界在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已被美国《生物学文摘》、《化学文摘》、《医学索引》、MEDLINE/PubMed、BIOSIS previews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以及中国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网,天元数据网等国内外检索期刊或数据库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生物类核心期刊。根据最新的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报告,2005年《生理学报》总被引频次为905次,影响因子为0.921。
在历年的国家和中国科学院以及上海市的科技期刊评比中屡次获奖。1999年荣获国家期刊界最高奖项——首届“国家期刊奖”;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特别奖;2001年入选双奖期刊“中国期刊方阵”。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设立的栏目有: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实验技术和综述,还适当刊登重要的生理学及相关生命科学学术会议的专题报告。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源自蝎毒的Shal型(Kv4)钾通道孔区阻断剂
Pierre Edouard Bougis, Marie-France Martin-Eauclaire
靶向离子通道的神经毒素起源于抗微生物防御肽
朱丽梅,高斌,朱顺义
源自巴西野生动物的毒液、毒素及其衍生物: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
Flávia De Marco Almeida, Adriano Monteiro de Castro Pimenta, M nica Cristina Oliveira, MariaElena De Lima
蝎毒素与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独特的相互作用
杨帆,陈宗运,吴英亮
Research Paper
磷脂双分子层的修饰对电压门控钠通道的门控特性和药理学特性的影响
祝艳,吴彬,冯逸俊,陶杰,吉永华
Research paper
杆状病毒AcMNPV介导BmK IT的表达促进草地夜蛾卵巢Sf9细胞凋亡及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
付月君,赵洁,梁爱华,胡风云
一种源自北非蝎的抗昆虫毒素Am IT的结构与功能鉴定
Naoual Oukkache, Rachid ElJaoudi, Fatima Chgoury, Marisa Teixeira Rocha, Jean-Marc Sabatier
脊髓5-HT3A受体对BmK I诱发的大鼠炎性痛的影响
临床医学论文:试论健康教育及服药记录卡在防治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 健康教育,顺范记录卡,高血压,临床医学论文
由高血压所导致的致死、致残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应充分重视并加强高血压的防治[1],为此本科设计创作了适合高血压患者使用的健康教育及服药记录卡,本科从2009年9月-2010年9月使用此卡,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年9月对住院治疗及观察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发放健康教育及服药记录卡100张,男63例,女37例。
生理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SOX5:从发育到多系统疾病调控的核心转录因子————作者:胡广璇;杨旸;郭金仕;栗晓颖;常波;衣雪洁;
摘要:SOX5作为SOX转录因子家族重要成员,广泛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SOX5通过其HMG-box DNA结合域与特定DNA序列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分化、增殖和发育过程的关键基因表达。SOX5在软骨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对神经元的迁移和分化具有关键调节作用;在生殖系统中,影响性腺发育和精子形成。在疾病方面,SOX5的缺陷与Lamb-Shaffer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等疾病密切相关...
老龄化背景下肌少症与肥胖的共病机制研究进展————作者:田浩冬;陆玉坤;黄丽;刘昊为;余杭林;吴进龙;李汉森;彭莉;
摘要: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肌少症与肥胖共病日趋常见且复杂,对社会经济与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负担。目前,相关研究已对两者各自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但对于二者的共病机制仍不明晰。对此,本研究梳理了老年人群肌少症与肥胖的研究现状与共病机制,着重探讨了与衰老密切相关的两类共病机制,包含以细胞自噬损失、巨噬细胞功能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性激素分泌减少等的生物学共病机制;以胰岛素抵抗、维生素D代谢异常、铁代...
核糖体测序分析揭示心肌肥厚中的保守翻译调控机制(英文)————作者:王宝森;吕舰;詹宏潮;方宇;郭秋晓;王君梅;李佳洁;徐安琪;马肖;郭宁宁;李红;王志华;
摘要:病理性心肌肥厚的主要特征是由翻译活性增强导致的蛋白质过度合成。然而,心脏应激下翻译水平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在该研究中,我们分析了由主动脉缩窄术(transaorticconstriction,TAC)诱发的小鼠心肌肥厚模型中的翻译活性,联合人类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中的翻译组变化探索了翻译调控的保守性。结果显示,TAC后8周心脏重量与体重比值显著增加,射...
《生理学报》欢迎广大同仁踊跃投稿、订阅
摘要:<正>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生理学会主编:管又飞1999年、2003年、2005年连续3次荣获“国家期刊奖”;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13~2018、2024年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1年入选双奖“中国期刊方阵...
生物钟、生理稳态与疾病专辑——序言————作者:陈丽红;李旻典;杨光锐;
摘要:<正>编者按生物钟、生理稳态与疾病专辑生物钟是机体为适应环境周期性变化而进化出的一种内在机制。其中,周期约为24 h的节律研究得最为广泛和深入,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也最密切。生物钟存在于机体绝大多数组织脏器,其精准调控对于维持生理稳态至关重要,大量证据表明长期生物钟紊乱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变、肿瘤,乃至衰老密切相关[1, 2]
HCN通道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晓娟;郑铂;兰平;张文欣;李钇朋;何治;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记忆、思维和行为。AD标志性的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Aβ)、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s)、神经胶质增生和神经元丢失等。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
转录因子PU.1调控红系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血液疾病中的作用————作者:杨子江;胡丹;张秀娟;
摘要:转录因子PU.1作为ETS家族的核心成员,在造血干细胞的多谱系分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在调控红系分化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PU.1通过调控红系分化相关分子的转录,并与其他关键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精细调控造血干细胞向红系细胞的分化过程。PU.1在红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表达的异常与多种血液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紧密相关,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各类贫血症。本文综合分析了P...
微生物-肠-肝轴免疫途径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者:袁顺灵;黄元琦;李闯涛;许弟群;郑烯;
摘要: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dysfunction-associatedsteatotic liverdisease,MASLD)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慢性肝病,已对全球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体系构成巨大挑战,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肠道微生物群在MASLD中发挥关键作用。肝脏炎症是该疾病发生和进展的核心因素,而肠道菌群可显著影响肝脏免疫系统及炎症反应。本文旨在综述促炎与抗炎肠道微生物如何...
mi R-132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孟鼎伦;王青燕;张欣;李舒弘;田春平;贾驰宇;马浩钦;杨彦玲;
摘要:抑郁症作为临床中高发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攀升,然而其复杂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迄今未明。微小RNA (microRNA, miRNA)作为真核生物体内高度保守且广泛分布的关键遗传调控因子,在抑郁症病理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miR-132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异性富集的miRNA分子,通过调控神经元树突棘重塑、突触效能等关键环节,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靶标。现有研究证实,抑郁症患者外周血...
运动通过骨脂crosstalk改善骨质疏松症————作者:欧亿林;彭睿;徐少杰;翁锡全;元宇;
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主要特征为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破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OP的发生与骨脂代谢失衡密切相关。骨和脂肪之间可通过分泌骨源性因子或脂肪因子传递化学信号并相互影响,这种骨脂crosstalk是维持骨脂平衡的关键。同时,Wnt/β-catenin、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丝裂原活化蛋...
空间磁环境与生物节律————作者:高冰鑫;王操;江蕊娴;田维明;
摘要: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迅速,载人登月等深空探测任务逐步推进,航天员在外太空驻留的时间显著延长。在此背景下,空间磁场环境对航天员健康的影响愈发凸显。空间磁场环境复杂,可通过干扰线粒体功能如电子传递链活性、ATP合成效率及活性氧平衡间接调控生物节律系统,引发昼夜节律紊乱、睡眠障碍、代谢失调等问题,严重影响航天员身心健康与任务效能。目前,研究者们对空间磁场环境对昼夜节律的影响开展了很多研究。然而,...
LCN2基因敲除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脓毒症小鼠肺损伤和铁死亡————作者:王奕人;于梦洁;杜若丽;贺玉莹;张贻欣;王佳慧;叶红伟;高琴;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 (lipocalin-2, LCN2)基因敲除对盲肠结扎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erforation, CLP)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肺损伤和铁死亡的作用,进一步明确Toll样受体4 (Toll like receptor 4, TLR4)/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通路在其中的可能作用。用LCN2基因敲除(LC...
姜黄素通过不同信号途径抵抗机体肥胖的研究进展————作者:张莘;喻华;李影;
摘要: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危机。白色脂肪组织褐变、降低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减少脂肪细胞数目以及减弱脂肪组织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对抗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有效策略。本文讨论了天然物质姜黄素通过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实现减少机体脂肪组织的作用,包括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和促进脂肪细胞凋亡、诱导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分析了姜黄素改善肥胖相关代谢综合征的效应,包含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和调节线粒体...
海马定位注射单次长时间应激小鼠脑脊液可诱发创伤后应激障碍样行为————作者:丁可可;陈道康;杨绍杰;朱国旗;
摘要:本文旨在探明海马定位注射单次长时间应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 SPS)模型小鼠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对正常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提取SPS小鼠CSF (SPS-CSF),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其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水平;通过套管直接注射SPS-CSF到海马脑区,高架十字...
生物节律及其在抑郁症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英文)————作者:SMITH William Kojo;仲兆民;王璨紫;HASSAN Najm Ul;KHAN Moheb;王晗;
摘要: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群,然而其病因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本综述旨在评估抑郁症及其调控机制,以及其与生物节律相互作用的最新进展。生物节律是每日周期性光暗循环的内在表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抑郁症及其相关精神障碍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尤其是,因为生物节律系统失调会增加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抑郁症常与生物节律异常相关。抑郁症患者体内多...
果蝇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与神经环路研究进展————作者:许午言;乔春雪;李飞祥;马定邦;
摘要: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地球周期性自转所形成的核心调控机制,广泛存在于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多细胞生物的生命体中。昼夜节律在代谢调控、免疫反应以及睡眠-觉醒等关键生理过程和行为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过去数十年,通过果蝇和小鼠的遗传学研究,昼夜节律的机制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鉴定出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关键保守基因,并揭示了基于转录-翻译负反馈环路的分子调控机制。此外...
光导引异常导致Chrono敲除小鼠代谢紊乱————作者:王若晗;蓝韶颖;曹博远;秦曦明;
摘要:地球上的多数生命在长期受周期性昼夜环境变化的影响下,逐渐进化出内源性生物钟系统,这一系统对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意义重大。在哺乳动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是昼夜节律的调控中枢。生物钟的运行依赖于转录-翻译负反馈环路,CHRONO作为该环路的负调控因子,研究尚不完全。为深入探究Chrono基因在节律导引中的作用及生理功能,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Chrono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系统研究了其在...
昼夜节律紊乱与神经发育障碍————作者:刘登峰;张逸淳;李家大;
摘要: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NDDs),如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和智力发育障碍(intellectual developmental disorder, IDD),发病率高且无有效治疗...
RAAS与时钟基因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作用的进展————作者:马睿玲;王怡园;寇雨顺;沈路凡;王鸿;张玲娜;田皎;伊琳;
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在调节血压和维持体液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时钟基因则是保持生物节律和调控代谢的关键因素。RAAS与时钟基因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已有文献揭示了RAAS与时钟基因之间的相关性,但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尚...
心力衰竭的生物钟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作者:王琼;张嘉阳;邱乐佳;陈丽红;
摘要:生物钟是机体内源性节律调控系统,通过整合环境和基因互作维持心血管稳态。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以心脏结构和/或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近年研究发现,生物钟核心组分(如BMAL1、REV-ERBα等)可通过调控心肌能量代谢、参与神经-体液调节、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影响心脏结构和代谢重构,进而参与心衰的发生和发展。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长期生物钟紊乱可显著增加心衰的发生风险,而许多心衰相关治...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环境卫生学
- 省级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省级解放军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防痨杂志
- 省级中国实用手外科
- 北大核心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省级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学报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医学研究生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国家级癌症康复
- 省级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国家级保健医苑
- 北大核心介入放射学杂志
- 省级江苏卫生保健
- 北大核心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北大核心武汉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北大核心疾病控制杂志
- 省级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省级肝博士
- 北大核心中国艾滋病性病
- 省级中国社区医师
- 国家级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国家级中国医药指南
- 北大核心中华创伤杂志
- 北大核心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