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食品安全导刊

食品安全导刊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CN11-5478/R
国际标准刊号:1674-0270
主办单位: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与北京肉类食品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上一本期杂志:《检验医学与临床》核心医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海南医学院学报》统计源医学核心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为客户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渠道的中介服务。本站是《食品安全导》杂志的依托网站,《食品安全导》杂志是本站的主体杂志,直接负责该杂志的的推荐、征稿、信息整理收录等工作。网站本着用心为客户服务的原则,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推荐最适合您的论文栏目,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食品安全导》期刊简介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与北京肉类食品协会联合主办,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一本全面关注食品安全技术、知识的专业食品安全杂志。国内刊号为:CN11-5478/R;国际刊号为:ISSN1674-0270。邮发代号:80-702。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网等网络媒体全文收录期刊。
  
  复合影响因子:0.030综合影响因子:0.015
  
《食品安全导》2012年第Z1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控制与检测..............................李梦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概论................................韩琰旭
  用测试片法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孙霞
  食用合成色素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赵飞
  灵活性包装设备成近年来发展重点............................申海鹏
  机器人重要性日益凸显......................................迈克·威尔森
  芦荟的特殊功能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张启东
  海藻糖的生产及市场应用....................................徐娟
  明治创造属于自己的糖果之家................................宋俊杰
  治理食品安全管控源头是关键................................袁野
  家禽多段致昏屠宰方法......................................张奎彪
  浅谈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郭红云
  
     
  1.期刊推荐
  网站所有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省级、国家级、核心正规刊物,具有国内国外双刊号。凡增刊、假刊、各类专刊、版权有争议的未经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非法刊物均谢绝合作与发表。
  
  2.写作指导
  我们拥有众多来自各领域专业知识过硬、写作经验丰富的的论文编辑团队,并拥有一批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您的论文发表把脉献策。如果您有需要,我们将以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标准竭诚为您服务,直到您满意为止。
  
  3.投稿保证
  对于收到的论文稿件,本公司会有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处理,保证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意见,并根据发表要求以及您的需要负责审核、润笔等工作!
  
  4.客户投诉及建议
  鸣网专门设立了客户投诉电话,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不满之处,或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我们的相关负责人会第一时间为您解决和答复。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服务人员满意,请转告你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食品安全导》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食品安全导刊最新期刊目录

秋梨膏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作者:范玉海;

摘要:秋梨膏作为传统功能性食品,其生产过程涉及多项关键控制点,存在较高食品安全风险。文章研究了秋梨膏生产中原料污染、熬制温控、灌装卫生等关键环节的风险表现,分析了强化风险防范的内在驱动因素,包括工艺标准化需求、产品质量稳定性和消费安全预期,最后探讨了在原料筛查、参数控制、洁净管理和数字追溯等方面的技术性防控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秋梨膏产业链构建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提供技术依据和应用路径

烹饪过程中食品安全控制策略探讨————作者:袁森;

摘要:随着餐饮行业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从食材储存、设备清洁、人员操作及环境控制等环节切入,分析食品烹饪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控制策略。分析认为,采取科学管理手段优化烹饪流程,能够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风险,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为食品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O-丙基伐地那非和O-丙基羟基伐地那非————作者:张思思;周学云;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O-丙基伐地那非、O-丙基羟基伐地那非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定容后,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在梯度洗脱条件下分离O-丙基伐地那非和O-丙基羟基伐地那非,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的质谱扫描方式测定。结果:两种化合物分别在质量浓度为1~100 ng·mL-1和2~200 ng·mL-1时...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研究————作者:张媛媛;

摘要:通过筛选提取试剂、选择提取方式、优化浓缩方式,建立了一种准确高效的气相色谱测定蔬菜中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4种农药在质量浓度为0.03~0.50μg·m L-1时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1 mg·kg-1,定量限为0.03 mg·kg-1,加标回收率为96.2%~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0.7%~3.3...

基于Carbon S技术的UPLC-MS/MS法测定药酒中3种莨菪烷类生物碱————作者:钟雪;孟春杨;吴玉田;周贻兵;林野;邹璐;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药酒中3种莨菪碱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arbon S吸附剂净化,以甲醇-5 mmol·L-1甲酸铵(含0.1%甲酸)为流动相,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3种莨菪碱在2.0~100.0μ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10~0.25μg·L-1,定量限为0.25~1.0...

冷链物流过程中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探析————作者:刘伯夷;

摘要:冷链物流作为确保易腐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贯穿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公众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强,进一步彰显了冷链物流在食品行业的重要性。本文重点探讨冷链物流过程中常见的食品质量检验与检测技术,系统梳理其应用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展望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提升冷链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高脂肪食品中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作者:王飞轩;朱南;林东翔;

摘要:高脂肪食品易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并在加工、烹饪和储藏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丙二醛、4-羟基壬烯醛、4-羟基己醛和己醛等有毒的脂质过氧化产物。这些产物不仅导致食品变质、产生食品安全风险,而且长期摄入还会诱发人体氧化应激,导致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系统总结了常见高脂食品中的脂质过氧化产物类型、危害及其在肉类、油炸食品、烘焙制品和乳制品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了以天然植物提取物、香草和香料为核心的控制...

城镇饮用水净化消毒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要点探析————作者:惠晓蓉;

摘要:为保证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城镇饮用水净化与消毒环节的卫生监督尤为关键。本文从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角度出发,探讨饮用水净化消毒过程中各关键环节的安全控制要点,包括原水监测、净化过程控制、消毒措施、卫生管理及末端水质保障,旨在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供水单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有效预防水源污染及饮水相关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陇南市2018—2023年生活饮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监测结果分析————作者:郭成军;杨建平;赵亮;赵媛坤;郑小红;陈彦龙;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陇南市2018—2023年生活饮用水高锰酸盐指数达标情况。方法:收集陇南市2018—2023年生活饮用水监测数据,对高锰酸盐指数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陇南市2018—2023年饮用水高锰酸盐指数检测6 759份,检测合格6 650份,总体合格率为98.39%。不同检测年份、不同县(区)、采样类型、水期类型、水源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期类型和水源类型对...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香糖维生素E方法的优化————作者:陈永菊;

摘要: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香糖中的维生素E含量,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优化研究。采用C30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25℃,用荧光检测器在294 nm波长处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E在0.25~10.00μg·mL-1时呈现良好线性,方法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

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多种磷酸盐总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作者:凌安同;梁凤珍;兰淑惠;吴冠坤;李晨曦;马文豪;

摘要:本文采用离子色谱法对食品中多种磷酸盐总量进行测定,并系统评估了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系统评估各项不确定度分量,并据此计算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磷酸盐总量的检测结果为(1 171±44)mg·kg-1,k=2;影响不确定度的关键因素为工作曲线的绘制、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和各有效成分测量重复性

一起因误食钩吻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分析————作者:梁栩霆;陈倩怡;王晓捷;罗芳;朱才盛;秦希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一起因误食钩吻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处置和预防类似事件提供启示。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收集发病情况、暴露餐次及可疑食物的制作过程信息,调查追溯原料来源,并采集相关样本,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调查病例共5例(罹患率100%),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100%)、视力模糊(80%)、腹泻(40%),发病时间流行曲线提示...

泰山系列品种番茄营养和风味物质研究分析————作者:王琦;王诚;董伟;刘盟;武锋;鞠国栋;

摘要:为更好地对泰山系列品种番茄营养和风味物质进行研究及综合评价,本文以泰山番茄1、泰山番茄2、泰山番茄3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营养品质指标和风味物质指标,并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番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泰山番茄1隶属函数平均值最高,其综合营养和风味品质最优;泰山番茄2虽然风味较好,但营养指标较低,造成其隶属函数平均值较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为泰山系列品种番茄的选育和品种推广提供了理论...

不同水果中有机磷农药基质效应的探究————作者:张雨梦;杨铭;刘嘉琳;郝宇;宫毓峰;肖彦春;

摘要:本研究选取仁果类、核果类等5类10种水果,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对8种有机磷农药的基质效应。结果显示,不同水果基质多表现为基质增强效应,且随着农药质量浓度的升高,增强效应普遍下降,但多数仍维持增强效应,且低质量浓度下基质增敏作用更突出。不同类别水果基质效应存在差异,与水果成分如果胶、糖、有机酸、萜类、酯类等及农药特性相关。本研究为优化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提升检测准确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基于UHPLC-Q-TOFMS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研究————作者:李红兵;

摘要:为实现复杂食品中多种典型营养成分的高效识别与含量差异分析,提升营养成分检测的准确性与通量效率,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技术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苯丙氨酸、槲皮素等具有代表...

新国标下婴幼儿奶粉可选择性成分应用现状调查研究————作者:周靖怡;林影虹;杜玉杰;罗威;

摘要:2023年新修订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后,可选择性成分的应用成为婴幼儿奶粉行业关注的焦点。基于新国标政策框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可选择性成分在市场中的实际应用状况。研究梳理政策变革对行业的影响,剖析不同品牌、段位及价格层产品的添加策略,探究企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路径,为行业优化配方设计、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食源性多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场景及策略分析————作者:解文静;

摘要:食源性多糖作为天然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在食品加工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功能特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食源性多糖在食品包装与保鲜、食品质地与口感改善、食品营养价值提升等场景的核心作用,并针对当前应用中存在的技术瓶颈提出优化提取工艺、强化质量控制、推动产品创新研发等策略,以期为食源性多糖的高效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优化策略————作者:陈华桂;

摘要:农药残留给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等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概括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概况,分析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多残留同步提取效率不高、低浓度痕量检测灵敏度不高及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易出现等,并提出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色谱分离条件、加强人员培训与实施样品冷链运输储存等优化策略,以期完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预制菜生产过程中营养流失的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作者:刘杰;聂娅娜;刘京;王旭杰;

摘要: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营养成分流失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及销售5个关键环节入手,系统分析导致预制菜营养流失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旨在为提升预制菜的营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物联网冷链监控技术在食品溯源中的应用设计————作者:陈琪玉;

摘要:本文分析了基于物联网冷链监控技术的食品溯源系统需求,阐述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硬件设备选型与布局设计、网络通信方案设计、食品溯源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以及异常预警与处理机制设计,以期有效提升食品溯源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