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243/R
国际标准刊号:1001-8255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查看中国医药工业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

  【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杂志》创刊于1970年,本刊为月刊,主编:王其灼。国内统一刊号:CN31-1243/R,国际刊号:ISSN1001-8255。是我国医药工业领域内历史最长的技术刊物,重点报道我国医药工业生产和科技的成果和经验,及时介绍国际上制药新技术发展新动向,为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和促进医药工业发展服务。读者对象为医药、生物技术、化工等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临床、经营管理人员。本刊在国际上入选CA、BA和AA等著名检索系统,在CA上的收摘率在我国医药期刊中位于前列。

  【杂志收录】

  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09),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1994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信息成果一等奖,1996年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期刊栏目】

  药物合成,微生物药物与生物技术,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物制剂,药理与临床,药品分析与质控,制药装备与包装,药品管理与规范。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贝美前列素的合成 吴酮,陈刚,王元忠,郭彬,李勤耕,WU Tong,CHEN Gang,WANG Yuanzhong,GUO Bin,LI Qingeng

  盐酸鲁拉西酮的合成 柳青,王进敏,赵国磊,赖宜生,LIU Qing,WANG Jinmin,ZHAO Guolei,LAI Yisheng

  羟基法舒地尔的合成 唐雪梅,谢君怡,卢静,李子成,黄文才,TANG Xuemei,XIE Junyi,LU Jing,LI Zicheng,HUANG Wencai

  信息动态

  屈他维林有关物质的合成 黄坤,何其隆,褚青松,HUANG Kun,HE Qilong,CHU Qingsong

  雷美替胺有关物质的合成 胡延雷,杜建成,陈超,崔锋,周伟澄,HU Yanlei,DU Jiancheng,CHEN Chao,CUI Feng,ZHOU Weicheng

  2-氯-3-氨基-4-甲基吡啶的合成 刘刚,孙林,陈玉静,李明专,LIU Gang,SUN Lin,CHEN Yujing,LI Mingzhuan

  菌株SIPIFW-F4581产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林军,陈乙铨,胡海峰,周斌,朱宝泉,LIN Jun,CHEN Yiquan,HU Haifeng,ZHOU Bin,ZHU Baoquan

  乌头碱免疫抗原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许玉,黄磊,袁帅,徐云辉,华茉莉,XU Yu,HUANG Lei,YUAN Shuai,XU Yunhui,HUA Moli

  果实类中药水提液在反渗透过程中的临界渗透压及膜污染状况 张刘红,钱余义,朱华旭,郭立玮,姚薇薇,ZHANG Liuhong,QIAN Yuyi,ZHU Huaxu,GUO Liwei,YAO Weiwei

  前列地尔微乳处方及制备工艺的优化 刘洁,杨亚妮,何军,卞玮,李晓燕,LIU Jie,YANG Yani,HE Jun,BIAN Wei,LI Xiaoyan

  国家级医学论文发表: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特点

  【摘 要】 目的:结合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6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心电图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者48例,占患者总数的 80%;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为12例,占患者总数的20%。结论: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表现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国家级医学论文发表,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电图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鲎素的合成新方法————作者:高龙;卢盛鑫;李姝玮;吴也;张卫东;

摘要:鲎素(tachyplesin Ⅰ,1)是含有2对二硫键的β-发夹肽,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抗菌活性。文章报道了1的合成新方法。采用固相肽合成法,以Fmoc-氨基酸为原料,Rink Amide树脂为载体,在树脂上合成并切割得直链肽前体3,通过分2批向3的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碘溶液,实现2个二硫键的分步氧化构建。所得粗品经制备型HPLC纯化,得到液相纯度大于95%的目标产物1。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一...

抗体偶联药物体外活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作者:陈颖;王灿;邵泓;徐伟东;

摘要:抗体偶联药物(ADCs)是一类通过连接子偶联小分子毒性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的生物治疗药物。其独特的结构使其兼抗体精准递送和小分子毒性药物高杀伤力的双重优势,在实体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领域发挥了良好的临床治疗作用,预计在未来全球药物研发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在ADCs研发、生产及质量控制的全生命周期中,其结合活性和生物学活性深刻影响着ADCs的药效和安全性。对ADCs进行全面而准确的体外活性评价,不仅是...

酪氨酸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作者:庄远杯;叶勇劲;杨悦琦;魏爱红;张声源;

摘要:目前酪氨酸酶抑制剂筛选中采用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评价方法难以用于从中草药中筛选酪氨酸酶抑制剂。因此,该研究建立了基于HPLC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新方法,并以底物L-多巴(左旋多巴)含量为检测指标,对色谱条件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最终优化色谱条件为:采用XBridge Peptid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为280 n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95∶5)...

我国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的运行困境、原因分析及制度完善————作者:冯向阳;黄璐;柳洋洋;

摘要:文章介绍了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我国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因相关法规不完善而导致的多种困境以及原因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客观实际情况,对我国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的运行提出建议。例如,将“双首条件”改为“单首条件”,明确法规中“挑战专利成功”的含义,扩大四类声明的应用范围等,解决首仿药市场独占期获得难的问题;适当降低“共同挑战”的适用门槛来降低共享首仿药市场独占期的难度;设置首仿药市场独占期丧...

中药来源促渗剂促进药物口服吸收的研究进展————作者:姜雨彤;盛剑勇;陈明伟;王建新;李西林;

摘要:促渗剂能够增强药物活性成分穿透胃肠道上皮细胞层的能力,是提高口服吸收效率的重要策略。中药来源的促渗剂往往具有较长的人用历史,生物相容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该综述简要介绍了药物口服吸收的肠上皮屏障,分别介绍了中药来源的促渗剂促进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和纳米药物克服肠上皮屏障并促进药物口服吸收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中药来源促渗剂的促吸收效果和机制,以期为中药来源促渗剂的进一步挖掘和深入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卡前列甲酯的合成工艺优化————作者:张啸岩;吴雪松;唐志玮;斯卫东;王寿鑫;王宏博;

摘要:对卡前列甲酯(1)的现有合成路线进行优化,以4-苯基苯甲酰Corey 内酯(2)作为原料,经过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NaClO选择性氧化、Wittig-Horner反应、格氏反应、内酯还原、Wittig反应、成酯、脱4-苯基苯甲酰基共7步反应,用柱色谱分离手性异构体,得目标产物1。总收率10.53%,纯度99.2%。优化后的路线,原料简单、易得,不易发生脱保护基和羟基消除...

西诺氨酯的新生产工艺————作者:余增辉;王辉;卢天宇;杨相平;许向阳;

摘要:对西诺氨酯(1)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邻氯苯乙酮(7)为原料,经N-溴代丁二酰亚胺溴代得2-溴-2'-氯苯乙酮(2),2与1H-四唑缩合得1-(2-氯苯基)-2-(2H-四唑-2-基)乙烷-1-酮(8);8经酮还原酶不对称还原得(R)-1-(2-氯苯基)-2-(2H-四唑-2-基)乙醇(5);5与N,N-羰基二咪唑、浓氨水反应,得目标产物1。纯度99.9%,ee值99.9%。优化后的路线采用自研...

瑞卢戈利有关物质的合成————作者:王海波;冯中;郑家芳;寻明金;张贵民;

摘要:为了控制瑞卢戈利(1)原料药的质量,合成了4个工艺杂质,分别是6-(4-氨基苯基)-1-(2,6-二氟苄基)-5-[(二甲胺基)甲基]-3-(6-氧代-1,4,5,6-四氢哒嗪-3-基)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有关物质A)、1-[4-[1-(2,6-二氟苄基)-5-[(二甲胺基)甲基]-2,4-二氧代-3-(6-氧代-1,4,5,6-四氢哒嗪-3-基)-1,2,3,4...

新型有机酸-多黏菌素E2组合物的设计、制备及评价————作者:梅皓然;李雅楠;路建光;东圆珍;张滢;冯军;

摘要: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峻挑战。多黏菌素类药物虽为对抗此类感染的“最后防线”,但肾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基于多黏菌素类药物肾毒性与其阳离子特性的相关性,该研究以高效的多黏菌素E2为改造对象,设计了可与其可逆结合、构建组合物前药的直链/环形有机酸,以降低其毒性。继而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有机酸,并通过反相HPLC纯化后与多黏菌素E2形成复合物。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

转铁蛋白修饰酶敏感索拉非尼与补骨脂酚胶束的理化性质考察及体外药效学评价————作者:邹乃建;孔亮;常雷;鹿英强;

摘要:肾细胞癌的肿瘤间和肿瘤内异质性非常高,导致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多靶点药物联用和纳米给药系统在抑制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该研究针对肿瘤微环境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高活性,采用薄膜分散法构建了一种共载索拉非尼与补骨脂酚的MMP-2响应性纳米胶束,并系统考察了索拉非尼与补骨脂酚的协同作用,优化了药物配比,评估了纳米胶束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抑制肾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能力。...

含茶树油和卡波姆的创伤敷料无菌检查方法研究————作者:樊兰艳;滕永慧;李雪玲;甘永琦;朱斌;

摘要:建立了含茶树油创伤敷料的无菌检查方法。用含0.1 mol/L氯化钙的无菌pH 6.8磷酸盐缓冲液对创伤敷料中的卡波姆进行破胶处理,再用薄膜过滤法去除其抑菌性。将供试液(相当于含创伤敷料0.5 g)加至0.9%无菌氯化钠溶液50 mL中,用含0.3%聚山梨酯80的0.9%氯化钠无菌溶液冲洗(每膜冲洗量≥300 mL),同时注入含1%聚山梨酯80的培养基。该方法既可以消除卡波姆的干扰,又可以消除样品的...

液液萃取-HPLC-MS/MS测定发酵药物中4种黄曲霉毒素————作者:吴春艳;杨荷友;徐海菊;邵伍军;和燕玲;

摘要:建立了一种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法,分析发酵药物中4种黄曲霉毒素(AF)(B1、B2、G1、G2)的残留量。样品先经水溶解,再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然后氮吹浓缩、经30%甲醇溶液复溶,最后经HPLC-MS/MS检测分析。结果显示,4种AF在0.10~10 ng/L内线性关系...

枸橼酸西地那非中硫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的测定————作者:李翠芬;钱日彬;李健华;秦飞;

摘要:建立了枸橼酸西地那非(1)中硫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硫酸二乙酯(2)、硫酸单乙酯(3)的检测方法。其中,2采用GC-MS法测定,色谱柱为TG-5SIL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氦气,以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进行测定;3采用LC-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AQ Plus柱(4.6 mm×100 mm,3...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40中的4种挥发性杂质————作者:吕波;姜真真;杜坤宇;任会旭;何飞;刘益庆;

摘要: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HS-GC)法测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40(OP-40)中乙醛、甲醛、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4种杂质的含量。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样品以水溶解,在顶空室中需70 ℃平衡30 min。该法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毛细管柱(60 m×0.25 mm×1.4 μm),在程序升温模式下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拟定的色谱条件下,4种杂质分离良好,在0.05~21.56 μg/g内线性关系良好,检...

制药用水循环分配系统的污染风险及消毒灭菌方法————作者:吴雨;喻博文;赵兴平;陈富超;杨磊;

摘要:制药用水循环分配系统在日常运行中虽然是“密闭”系统,但产水设备的不确定性、循环分配系统的设计及结构合理性、运行的维护和保养均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为了规避循环分配系统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消除已造成的系统污染,该文将制药用水循环系统的污染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2个方面来进行讨论,针对不同类型的系统污染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循环分配系统的设计和日常运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于色谱、核磁共振和质谱法研究聚多卡醇的热氧降解————作者:马壹文;厉孝广;贾幼智;潘红娟;

摘要:为探究聚多卡醇(1)的热氧降解途径,在60 ℃的热氧环境中对1进行破坏性试验,分析其组分分布和降解产物含量的变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解析降解产物结构,并用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降解产物进行归属。初步推测热氧条件下可产生12种非挥发性降解产物,其中主要降解产物为聚乙二醇和一种烷氧基甲酸酯,还包括3种聚乙二醇类似物,甲酸酯、半缩醛、过氧醇和多种链内酯,并提出1热氧破坏降解的可能途径和影响...

ICP-MS法测定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中8种元素杂质————作者:李亚雷;李月华;韩飞;

摘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1)中铅(Pb)、钒(V)、砷(As)、汞(Hg)、镉(Cd)、钴(Co)、镍(Ni)、铬(Cr)8种元素杂质。样品经溶解后,加入内标溶液[含铋(Bi)、钇(Y)、铟(In)和钪(Sc)元素],稀释后直接进样。结果显示,8种元素杂质的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21~7.69 μg/kg,定量限为0.71~25.60 μg/kg;加...

预防用mRNA疫苗生产及工艺关注————作者:俞佳宁;刘芬;

摘要:mRNA技术已在疫苗领域成功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mRNA疫苗上市,相关产品正逐步迈向产业化阶段,因此也面临更多生产规范及质量合规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已上市mRNA疫苗的分子结构及其递送系统的设计关键,阐述了mRNA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法规要求,并结合监管视角,探讨了质粒模板生产、mRNA体外转录、制剂中间体生产、制剂分装等方面要求,旨在为mRNA疫苗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实用的建议

龙葵的抗肿瘤功效简介————作者:董方;连建伦;魏美美;周晓梅;

摘要:<正>一、龙葵简介龙葵为一年生草本茄科植物,叶片呈卵形,质地柔软,边缘略带波浪状,常无毛;花朵小巧玲珑,呈白色,花瓣五裂,花蕊黄色;果实为浆果,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转为紫黑色,圆润饱满,可食用。龙葵辨识度高,在野外环境中容易辨认。《药性论》中最早提及龙葵,《唐本草》将其称作苦菜,《本草图经》记录其有苦葵、老鸦眼睛草等别名。龙葵的命名与其味道、叶片、果实的形态特征相关,正如明代李时珍描...

绿色化学制药十二原则————作者:The Academic Committee of the 7th Mogan Mounta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Pharmaceuticals 2024;

摘要:随着全球医疗需求增长及环保意识增强,传统化学制药的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日益凸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文结合绿色化学理念,提出“绿色化学制药十二原则”,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降低环境负担并提升资源效率。该原则涵盖合成路径设计、能源经济性、可再生原料使用、催化反应优化、溶剂选择、智能化生产等关键环节,强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工艺精准控制与流程强化。同时,倡导副产物资源化、连续化生产和药物递释系统...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