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神经解剖学杂志》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解剖学会和第四军医大学主办、神经解剖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学术期刊。杂志为我国神经科学领域的纯学术刊物,反映中国及世界神经解剖学领域及其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科研、医疗、卫生防疫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技术方法,刊登与神经解剖学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口腔医学、航空航天医学、中医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研究论著、研究快报、新技术方法、述评与综述等学术性论文。本刊将为促进神经科学界的学术交流、推动中国神经科学领域和国际水平接轨做出应有的贡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基础与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IP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收录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逐年上升。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原著、综述、通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不同低氧水平暴露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探究能力的影响 仲晓寒,高梦雅,娄淑杰,Zhong Xiaohan,Gao Mengya,Lou Shujie
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免疫球蛋白IgG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曹建欣,庄文欣,付文玉,刘宗昱,王晓晓,Cao Jianxin,Zhuang Wenxin,Fu Wenyu,Liu Zongyu,Wang Xiaoxiao
小胶质细胞在VPA孤独症模型大鼠脑增龄过程中的变化 刘夫军,袁向山,刘静,袁茂运,贺文欣,李瑞锡,Liu Fujun,Yuan Xiangshan,Liu Jing,Yuan Maoyun,He Wenxin,Li Ruixi
高氧液对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徐浩,魏树国,孙星星,邓斌,孟祥忠,赵朝华,米亚静,徐礼鲜
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的改进 张利青,张占刚,徐颖,Zhang Liqing,Zhang Zhangang,Xu Ying
PSD-95参与大鼠孕期铅暴露对子代海马突触影响的实验研究 赵再华,郑刚,骆文静,陈景元,沈学锋,Zhao Zaihua,Zheng Gang,Luo Wenjing,Chen Jingyuan,Shen Xuefeng
Jagged1在大鼠切割穹窿海马伞后海马内的表达变化 成敏,李浩明,金国华,田美玲,秦建兵,张新化,Cheng Min,Li Haoming,Jin Guohua,Tian Meiling,Qin Jianbing,Zhang Xinhua
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活力和生长迁移的影响 何东杰,胡静,梁军,张洁琼,康蓓佩,骆文静,石梅,魏丽春
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大鼠TLR4/NF-κB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 王大永,徐翔,孙立倩,姜立先,郑宇,Wang Dayong,Xu Xiang,Sun Liqian,Jiang Lixian,Zheng Yu
星形胶质细胞内三羧酸循环在福尔马林诱导的大鼠脊髓中枢敏化中的作用 黄良增,马靖琳,汪玉良,徐旭,秦锐,汪静,Huang Liangzeng,Ma Jinglin,Wang Yuliang,Xu Xu,Qin Rui,Wang Jing
相关论文范文:杏叶提取物对腔隙性脑梗后脑血管内径及炎性反应物的影像
摘要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10mL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疗程15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下调血清hs-CRP水平,改善颅内血液流变状态,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腔隙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
腔隙性脑梗死(LI)病情发展相对缓慢,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其发病机制是大脑深穿支动脉狭窄、闭塞而导致微小动脉缺血、坏死,脑组织出现大小不一、不规则的腔隙。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理特点被不断成熟的诊断技术呈现出来,腔隙性脑梗死病例的确诊率增加,目前腔隙性脑梗死病成为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分型部分,占20%~30%。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反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药理作用,对与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的颅外血管直径及炎性反应物水平进行检测,并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方面评价总体疗效,现报告如下。
神经解剖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小鼠坐骨神经体外沃勒变性早期的转录组分析————作者:许丹杨;张琪;李燕怡;杜韵静;文锦坤;
摘要:目的:分析小鼠坐骨神经体外沃勒变性(WD)早期施万细胞(SCs)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相关功能通路。方法:取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坐骨神经进行体外WD,并分别于变性后3 h和6 h,提取总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对测序结果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体外WD3 h组(WD3h)和6 h...
右美托咪定激活BDNF/TrkB信号缓解慢性睡眠剥夺大鼠的海马损伤————作者:郑碧琼;刘昌毅;胡淑辉;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慢性睡眠剥夺(CSD)大鼠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CSD组、CSD+DEX组、DEX组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拮抗剂(ANA-12)干预的CSD+DEX+ANA-12组,CSD模型的建立采用改良多平台法(MMPM),每天剥夺大鼠睡眠18 h,持续21 d。DEX与ANA-12在睡眠剥夺7 d后干预,持续14 d。造模...
未定带参与帕金森病调控的研究进展————作者:张俊;田甜;彭霏;纪英博;刘博语;李文柯;韩欣妍;林家骥;
摘要:未定带(ZI)是位于丘脑底区后部内的一个叶状核团,与经典基底运动环路的调控联系紧密,在帕金森病(PD)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干预调控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围绕ZI参与PD干预调控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ZI和PD经典环路之间存在多种投射联系、ZI在PD病程发展中的变化特点,调控和损毁ZI改善PD运动症状的现状,利用ZI治疗改善PD非运动症状(睡眠觉醒、精神情感)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神经系统疾...
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调控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机制————作者:辛广智;孟祥云;胡金滢;申颖颖;郭芷含;刘新宇;李文媛;王莹;
摘要:脊髓损伤(SCI)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障碍是神经功能重建的关键病理环节,传统治疗手段难以突破内源性再生抑制瓶颈。近年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去甲基化动态平衡通过调控再生相关基因(RAGs)的表观沉默,成为影响轴突再生的关键机制。本文综述了DNA甲基化调控因子(DNMT1、DNMT3A/B、MBD、SAM、5-AzaC、folr1)与去甲基化调控因子(GADD45家族、TET1/2/...
褪黑素通过cGAS-STING-NLRP3通路减轻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大鼠的炎症反应————作者:王晨旭;肖培伦;赵玉泽;张丽军;刘中宝;林雨轩;王晓莉;赵岩松;
摘要: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大鼠视网膜炎症损伤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方法:将健康SD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OIR)组和褪黑素治疗(OIR+Mel)组。采用50%和10%氧浓度交替14 d诱导建立OIR模型,OIR+Mel组腹腔注射10 mg·kg-1褪黑素。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c...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circRNA_017109和miR-138-5p表达的影响————作者:陈俐彤;谢灿明;王瑶;袁嘉;刘晓月;田浩梅;陈楚淘;艾坤;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干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海马区circRNA_017109及miR-138-5p表达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5只SD大鼠分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组和针刺(MCAO/R+AC)组。MCAO/R组和MCAO/R+AC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构建MCAO/R模型,MCAO/R+AC组针刺“大椎”、“人...
腺苷通过PI3K/Akt/CREB信号通路改善血栓栓塞脑卒中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作者:董佳豪;刘明睿;袁铖;吴昊;高子涵;刘慧;刘应蛟;
摘要:目的:基于PI3K/Akt/CREB信号通路探讨腺苷对血栓栓塞型卒中(TS)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TS组、腺苷(TS+Ade)组和腺苷+Akt抑制剂(TS+Ade+MK-2206)组,采用自体血栓血管内形成法制备大鼠TS模型。Morris水迷宫(MWM)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测定海马CA1...
MRS2179通过抑制P2Y1R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作者:王云霞;项文平;薛慧;郐苗;杨琦;孟天予;杨普州;
摘要:目的:探讨P2Y1受体(P2Y1R)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作用。方法:将水迷宫实验筛选合格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EACMP组、DEACMP+DMSO组和DEACMP+MRS2179组。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DEACMP模型,对照组吸入等量空气。DEACMP+MRS2179组大鼠经侧脑室注射3μl浓度为1 m...
灯盏花乙素通过CX3CL1/CX3CR1-PI3K/AKT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者:李军;侯祎;刘荣辉;胡文超;陶松;黄洪;
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乙素(Scu)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CX3CL1/CX3CR1-PI3K/AKT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CIR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IRI)、Scu组(40 mg/kg/d Scu灌胃)和Scu+LY294002组(Scu联合PI3K抑制剂LY294002)。每组15只。连续干预4周后,通过...
miR-21通过调节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的损伤修复————作者:魏财鸿;刘玉梅;王贺颖;李军平;贾桦;
摘要:目的:探讨转染miR-21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体外采用miR-21激动剂(agomir-21)或阻断剂(antagomir-21)及各自的空载体分别转染大鼠BMSCs,将其分为Control组、agomir-21组、agomir-NC组、antagomir-21组和antagomir-NC组。制备12 mm含脱细胞神经区域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将各组细...
针刺通过调控PPARβ/δ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海马炎症反应————作者:袁嘉;王瑶;刘晓月;陈俐彤;艾坤;田浩梅;谢灿明;陈楚淘;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β/δ(PPARβ/δ)的表达探讨针刺(AC)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海马组织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CIRI组、CIRI+AC组及CIRI+AC+PPARβ/δsiRNA组,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CIRI大鼠模型,通过针刺治疗进行干预。在干预72 h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2...
褪黑素通过PINK1/Parkin通路促进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线粒体自噬————作者:宋伟龙;郝广志;梁勇;董玉书;
摘要: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大鼠脑组织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利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备大鼠SAH模型,通过腹腔注射法给予褪黑素进行治疗。术后24 h,通过改良Garcia评分和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利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反应性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A...
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在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王亚男;李舒婷;刘沐东;朱超;马兰英;赵海军;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发病最多的疾病之一,是全球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目最多的细胞,线粒体是星形胶质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其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流控制、氧化应激、谷氨酸代谢及钙稳态的调节密切相关。本文讨论了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在该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回顾了针对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的脑缺...
胆汁酸通过脑-肠轴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作者:范明磊;李佳敏;谢梦裴;杨奇;
摘要: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内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结合并激活肝脏、肠道以及大脑中的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和法尼酯X受体(FXR)等特异性受体来发挥多种调控作用。其中,脑-肠轴在大脑与肠道之间的双向通讯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这种双向通讯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有关。但目前关于胆汁酸在中枢神经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现从胆汁酸代谢以及胆汁酸对脑-肠轴的影响等方面入手...
运动通过调节少突胶质细胞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作者:郑先常;孙军杰;孔冲;
摘要: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少突胶质细胞(OLs)包裹在神经元轴突周围形成髓鞘,髓鞘是一种绝缘层或鞘,负责动作电位的传递。此外,髓鞘还可为包裹的轴突提供营养、代谢和防御支持。因此,脱髓鞘或髓鞘丢失可导致轴突功能障碍,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脑白质脱髓鞘是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的病理表现之一,目前针对其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近年来其在改善机体状态,预防和治疗痴呆和AD等神经退...
小鼠基底前脑谷氨酸能神经元至外侧缰核的投射介导麻醉调节————作者:赵世毅;樊泽;董海龙;
摘要:目的:探索小鼠基底前脑(BF)内谷氨酸(Glu)能神经元在脑内的神经投射分布及其至外侧缰核(LHb)的投射在小鼠异氟醚麻醉-觉醒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光敏感通道蛋白辅助环路示踪(CRACM)的方法,探索BF内Glu能神经元在脑内的下游投射分布情况,继而通过光遗传学方式调控BF内Glu能神经元至LHb的神经环路,研究其在异氟醚麻醉条件下在麻醉-觉醒调节中的作用。结果:BF的Glu能神经元主要投射至...
川芎嗪通过调节PI3K/Akt/NF-κB通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的脊髓炎症反应————作者:闫改霞;孟燕;张娟;林淑霞;张慧;
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大鼠脊髓炎症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核因子-κB(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LDH组)、TMP低、高剂量组(TMP-L、TMP-H组)和TMP高剂量+PI3K抑制剂组(TMP-H+LY294002)。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构建LDH大鼠模...
青少年抑郁症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作者:王婷睿;张裕裕;孟雨萌;刘念;马思恒;苏瑞;蔡敏;
摘要:抑郁症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由于年龄会显著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抑郁症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可能存在不同的代谢表型。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系统生物学技术,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生物系统中的代谢物,揭示代谢产物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代谢组学技术可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组织、血液和尿液中筛查出差异表达的代谢产...
M2型丙酮酸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邹晴晴;包伟伟;罗文君;王金海;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主要因脑血流供应骤然停止而引发严重神经损害,从而致使残疾甚至死亡的世界常见重大疾病之一。M2型丙酮酸激酶(PKM2)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极速酶,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和促进血管生成等途径参与IS,或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关键靶点。本文阐述了PKM2在IS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临床上治疗IS提供更多的选择及思路
急性间断性缺氧下调大鼠前包钦格复合体中丝切蛋白的表达————作者:亢君君;卢乃宁;朱媛媛;黄晓峰;武胜昔;刘莹莹;
摘要:目的:探讨丝切蛋白(cofilin)在呼吸中枢前包钦格复合体(pre-B9tC)中的表达及超微结构分布,揭示其参与突触后线粒体锚定和突触可塑性的潜在机制。方法:应用神经激肽1受体(NK1R)为pre-B9tC形态学标记物,结合Western blot、RT-qPCR、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双标记技术,观察常氧组(NOR)和急性间断性缺氧(AIH)组pre-B9tC神经元cofilin表达及其超微结构分...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腹部外科
- 北大核心江苏中医药
- 省级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 国家级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
- 省级中华养生保健
- 省级徐州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儿科杂志
- 省级西藏医药
- 省级气功
- 北大核心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省级实用肿瘤学杂志
- 省级中老年保健
- 北大核心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省级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骨科杂志
- 省级淮海医药
- 北大核心中华疝和腹壁外科
- 省级现代妇产科进展
- 省级健康必读
- 国家级养生大世界
- 省级食品与健康
- 国家级中华肩肘外科电子
- 省级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 省级四川医学
- 省级海军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药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