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友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戏友

戏友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4-1380/J
国际标准刊号:2096-0085
主办单位:山西省戏剧研究所
主管单位:山西省戏剧研究所
上一本期杂志:美术与市场山西省艺术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新闻论坛内蒙古新闻期刊

   《戏友》(季刊)1983年创刊,中文,16开,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是文艺娱乐杂志,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戏友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知网数据库收录

  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戏友栏目设置

  娱乐大点兵、绝对在线、秀逗茶吧、暗流、星闻快报、晓薇信箱、心仪明星、偶像密档。

  戏友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戏友》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阅读推荐:音乐生活

  《音乐生活》刊物一直坚持学术性、价值性、知识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办刊方向,以专业音乐家、专业院团为主要服务对象,扶持、鼓励专业音乐家的创作与表演,培养并提高业余作者及音乐爱好者的音乐修养。以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等特色,为全国的专业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提供各类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是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和工作学习上的得力助手。

  戏友最新期刊目录

梅兰芳文献的再发掘与新考证————作者:张静;

摘要:<正>讨论梅兰芳文献的再发掘与新考证这一问题,有必要设立一个时间范围。2014年是梅兰芳诞辰120周年,2024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为此,本文即主要考察近10年梅兰芳文献在发掘、整理和考证方面的推进,除了梳理学界的成果,也将对个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检视,并对这方面的探索和开拓进行初步反思。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谓梅兰芳文献,包括关于梅兰芳的文献以及梅兰芳搜集保存的文献

山西说唱类非遗传承策略研究————作者:郭婷婷;王辉;

摘要:<正>山西,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富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山西说唱类非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表演风格,成为山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今繁峙县岩山寺大雄宝殿内的金代“酒楼说唱图”壁画和闻喜县下阳三队金墓出土的“堂会说唱图”壁画等,都反映出早在金代山西说唱活动就相当普及和兴盛。明清时期的山西说唱艺术更多关注于庙会祭祀、祝寿还愿、婚嫁娱乐等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

传统傩戏焕新之路——非遗影像视角下傩文化的跨媒介传播研究————作者:栗梓茜;郝若露;

摘要:<正>文化“两创”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其中一个重要路径是数字化传播,包括可视化、视频化、新媒体传播几个主要部分,非遗影像在这一路径探索中占据重要位置。在《非遗影像:传统、定义及论题域》一文中,刘广宇提出非遗影像是“用影像记录非遗、表现非遗、传播和传承非遗...

蒲剧花旦表演探索性研究——以吉有芳表演艺术为例————作者:李晓佳;

摘要:<正>蒲剧早称叫“蒲州梆子”,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戏曲百花园里的奇葩。蒲剧起源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因此得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传播到陕西、河南、甘肃等地,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剧种。蒲剧行当齐全,尤其是旦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俘获了众多观众,其中花旦行当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如王秀兰、吉有芳...

京剧荀派伴奏的风格与技巧——以京剧《红娘》为例————作者:王文琦;

摘要:<正>京剧从四大徽班进京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如今剧目丰富、体系鲜明、流派纷呈,可谓璀璨夺目。京剧流派是京剧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产物,标志着剧种的繁荣与不断延续。艺术家作为表演主体,各具特色,具有独特派别技艺与演唱风格,具有鲜明艺术特征与传承谱系,形成了风格各异、异彩多样的流派艺术,得到了业界与群众的广泛认可与大范围传播。在众多京剧流派中,四大须生和四大名旦的流派流传最为广泛

人间大爱善行润泽河东 天地大德懿范千古永垂——蒲剧《李家大院》叙事解读与创作解析————作者:张玥;

摘要:<正>晋南李家大院是中国黄河金三角地区唯一一座晋商大院,由于其独特的善文化与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以及传统的汉族民俗文化,多少年来一直是新闻中的常客,上至中央台下至省台、地方台,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经常有李家大院的相关报道。十几年前也曾有电视剧《李家大院》,但传播力一般。蒲剧《李家大院》是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生动展现李家大院百年世家的风范。在晋南这个大戏窝子里,在如此热土,直到2023年底戏迷...

浅谈孝义碗碗腔现代戏的表演艺术——以《情系山里娃》《酸枣沟》为例————作者:刘彩琴;

摘要:<正>孝义碗碗腔是流行于山西孝义、汾阳一带的稀有小剧种,原为孝义纱窗皮影戏曲调,因其伴奏乐器中有一个形状似碗的铜铃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孝义碗碗腔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孝义碗碗腔现代戏的创作有了长足发展。其剧目多取材于民众身边人和事,注重倾听人民心声,反映民生民情,并注重培植本土剧作家,诞生了许多体现家国情怀、宣传扶贫攻坚、以家庭伦理呼唤真情、致敬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楷...

我演满仓————作者:武学文;

摘要:<正>在晋剧现代戏《眷恋的土地》中,我饰演满仓,这也是我塑造较为成功的一个角色。2020 年,新剧本《眷恋的土地》(原名《向阳花开》)筹备创排,苗洁老师推荐我饰演满仓。我认真研读剧本,剖析人物,仔细琢磨每句台词,由于特别喜欢这个角色,读剧本时就很激动,还与安兰老师展开了半个小时的电话交流,谈我对满仓这个人物的认识和感悟。交谈中安兰老师给予我极大鼓励,最后她说:“满仓这一角色,写剧本的时...

晋善晋美风华韵 山沟飞出金凤凰——记晋剧皇后王爱爱的高徒刘建平————作者:张同亮;

摘要:<正>晋剧是体现三晋文化的优秀地方戏曲,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蕴含着山西人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乡土情结和浓浓的爱国情怀。多少年来,晋剧丰富了山西人的文化生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绚丽的晋剧舞台精彩纷呈,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舞台艺术家。刘建平,山西省晋剧院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晋剧皇后”王爱爱的得意门生,“爱爱腔”的优秀传人。她出生在山西省吕梁...

小剧场戏曲的艺术探索与创新实践——以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戏曲作品为例————作者:赵哲群;

摘要:<正>小剧场戏曲作为当代戏曲艺术的前沿形态,近年来日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范围内,小剧场戏曲的展演活动正不断增多,成为相关业务部门与艺术团体策划演出活动时的重要选择。以江苏省为例,紫金文化艺术节作为目前该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群众文化盛会,在推动小剧场戏曲的创作与演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生命的思考——观陕西人艺话剧《生命册》有感————作者:郭少华;

摘要:<正>打开生命这本册子,我们每个人就是那三个字、两个字的存在,而更多时候,那只是一个虚无的代号,真实的我们都会渐渐消散在历史的烟尘中。无论你怀揣了伟大的、还是低入尘埃里的梦想,无论你在现实中是英雄还是落魄,也无论你是忍辱负重的牛马,还是轻飘飘的蚂蚁,最后都蜷缩在了那本厚重的生命册里,安静而无言。也许有人会睁着冷眼,在册子的缝隙里斜睨,那不断地、不断地飞舞在烟尘里的生命,他们在黑暗的光亮...

晋剧《望海楼台》一路生花————作者:张芳;

摘要:<正>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九月踩着层层落叶,穿过时光的缝隙,一夕之间季节已换了冷暖。“薪火相传”——第十八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展演在这个最美的清秋时节拉开了帷幕。晋中市演艺集团的经典剧目——晋剧《望海楼台》再次在晋中大剧院上演,以飨观众。2023年,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

试论戏曲资源的传承与转化————作者:郭文明;

摘要:<正>戏曲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下一个非常具有指导性、前瞻性的论题。探讨这个问题,对戏曲艺术未来的传播、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一般来说,戏曲传统资源既有各剧种的剧目、戏曲音乐、舞台表演等这些活态的资源,也有古戏台、戏俑、戏曲砖雕等固态的资源。对于这两种形态的戏曲资源,如何进行传承与转化,使传统戏曲文化能够契合现代社会审美的需要,使之实现更广的社会效益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凤帅————作者:暴国华;

摘要:<正>人物妇 好刀马花衫,原名月好,月元帅之女,武丁王后,凤帅。武 丁 文武小生,名子昭,商朝太子,后为大王。邻 戴 花脸,羌族首领。子 木 花脸,商朝四王子。月元帅 武老生,征战将军。月 春 花旦,王后丫鬟。更夫甲 丑角。更夫乙 丑角。马 童 武生,月元帅所救士兵。老妪甲 青衣,百姓。老妪乙 老旦,百姓。老 叟 三花脸,百姓。族 长 老生。常将军 须生,沙场将军

吝啬员外————作者:张晓敏;

摘要:<正>时 间 古代某年的大年初一。地 点 钱员外家中。人 物钱员外 老丑,看钱奴,外号“老鳖一”。五十多岁。钱夫人 老旦,钱员外夫人,心地善良,五十多岁。晋德仁 小生,穷困潦倒的落魄阔少。[幕启。[舞台上一桌二椅。[鞭炮声紧接喜庆的春节音乐。[晋德仁上场,一副穷酸样,有气无力地敲钱员外家门。晋德仁 门上哪位在?快开门呀!我是来借钱的。唉,我怎么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

盛世梨园——2025新春三晋戏曲演唱会

摘要:<正>2月11日、12日晚,在元宵佳节的欢乐喜庆祝福中,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晋剧院承办的“盛世梨园——2025新春三晋戏曲演唱会”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大剧场隆重上演。作为2025年“两节”山西省优秀剧目展演的重头戏,两场演唱会精心组织、阵容强大、名家荟萃,经典唱段和新创剧目唱段邀月共赏,文武戏码交相辉映,尽展山西梨园风姿

精卫填海

摘要:<正>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新创的蒲剧神话剧《精卫填海》,编剧贾韧,总导演林为林,导演王晓彤,音乐设计马典屯。精卫这一角色,由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一级演员梁静倾情演绎。她熟练运用了吐火、打出手、双剑袍、双鞭、小战刀等戏曲技巧,展示了高超武艺,塑造了精卫英勇果敢的形象。展示了精卫为百姓平息海难,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好地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

戏曲脸谱上党梆子《绝龙岭》姜子牙

摘要:<正>~

拾遗与重塑:山西傩舞数字化创作的原则与路径研究————作者:薛莉;

摘要:<正>“5000年中华文明都可以在古老三晋大地上找到印记,整个山西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明史诗。”这句话不但适用于山西“没有围墙没有屋顶的博物馆”的物质文化遗产定位,也适用于山西“没有围墙没有屋顶的活态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位。而在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最能代表“中华文明史诗”属性的一类遗产就是傩舞和傩戏。他们是中华5000年文明印记的见证者和传承者,也在不断抒写和佐证着山西的文...

越剧“黄龙洞教学风格”论析——以《白蛇传·断桥》为例————作者:杨斯奕;

摘要:<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曲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师徒传承向学校教育的转型。20世纪50年代,随着上海戏曲学校与浙江艺术学校(以下简称浙艺)①的先后成立,越剧教育逐步迈入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特别是浙艺,在其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在越剧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黄龙洞教学风格”,对越剧乃至整个戏曲教育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