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黄梅戏艺术》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黄梅戏艺术》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黄梅戏艺术》办刊宗旨是研究、介绍和探索黄梅戏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是国内外唯一一家以黄梅戏剧种命名的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对黄梅戏这一剧种的剧目、声腔、表演、历史沿革、舞台美术、乐队配置、艺术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研讨与总结。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收录情况: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徽州女人》谈;剧坛话旧录;戏剧随笔;导演手记;安庆剧作选。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黄梅戏相思扣 萧琳; 2
2 黄梅戏音乐述论(连载) 徐志远; 4-10
3 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论色彩绘画教学方法 赵行飞; 11
4 首届全国校园黄梅戏演唱大赛圆满落幕 洪中为; 12-15
5 王少舫谈黄梅戏(选载) 李雪鸪; 16-18
6 厚积薄发 天道酬勤 记安微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熊筠 吴功敏; 19-23
7 浅谈黄梅戏唱词音声的地域性音乐价值 周辰; 24-27
8 《严凤英画传》即将出版发行 陈兆舜; 28
9 唱念在黄梅戏表演中的重要性 刘红; 29
10 《独秀山下的女人》荣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 洪中为; 30
11 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 程小君; 31
12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揽第17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双金 周密; 32
13 安庆梨园协会修建祖师庙落成典礼纪念碑 潘英; 32
14 南京 安庆 两地黄梅戏迷安庆喜相聚 张仿;洪中为; 33
15 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抢救工程大型古装黄梅戏 相知吟 萧琳; 34-35
16 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剧目连环画 葡萄渡 洪中为;王倩;王杨; 36
17 《有你才幸福》有你才幸福——解读老祺的亲情,友情,爱情 毛德赟; 33
18 我心中的冯素珍——浅谈饰演冯素珍的点滴体会 曹帮萍; 34
19 黄梅戏表演专业英语教学之探讨 张彤;叶暄; 35-36
戏剧论文发表:传统戏曲艺术在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中国戏曲它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特有精神文化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根据工科院校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本文从戏曲艺术特有精神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及工科校园文化特色的三个维度,围绕如何创建特色校园文化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戏剧论文发表 ,戏曲艺术,工科院校,校园文化
1 戏曲艺术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戏曲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至今3000年前先秦的祭祀活动,而后经宋元发展成型,明清到达顶峰,以至于到近现代随着社会的跌宕起伏而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各剧种不断兼收并蓄相互学习,剧种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中国戏曲艺术现可查已存剧种300余种,其中京剧、昆曲、豫剧、秦腔、河北梆子等是的杰出代表。在我国各地又有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地方戏曲剧种,他们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优秀代表。
黄梅戏艺术最新期刊目录
浅谈杂技表演服装的设计————作者:邵彧;
摘要:<正>杂技表演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过去人们对于杂技的欣赏还只是停留在高超的动作技巧方面,而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杂技在展现精彩动作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外形的包装。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推进,杂技艺术肯定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杂技表演服装也将随着杂技艺术的演变而演变,它的存在与发展将永远是杂技艺术舞台...
浅论从产业化角度开拓黄梅戏品牌创新之路————作者:陈斌;
摘要:<正>黄梅戏是安庆、安徽乃至全国的文化品牌,唱腔淳朴流畅,风格抒情明快,表演质朴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黄梅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已从一个名不经传的民间小戏,一跃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近年来,黄梅戏与大众传媒的适应性和亲和力不断加强,黄梅戏影视剧风靡全国,但基本上我们只是赚了吆喝不赚钱。戏曲具有双重特性:作为戏曲品牌,黄梅戏无疑已获重大成功;作为商业品牌,...
从与图书馆利用意识的比较中看对档案利用意识的理解————作者:方淑君;
摘要:<正>一、什么是图书馆利用意识和档案利用意识所谓档案意识,就是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这一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知程度。而相应的档案利用意识,就是在一定的档案意识的基础之上,人们对档案需求的迫切性,广泛性和自觉性。二、图书馆利用意识和档案利用意识的相关各方面比较物质决定意识,图书馆利用意识和档案利用意识同属意识范畴,其性质和存在的合理性应由其物质
2012年度黄梅戏剧本创作研讨会在安庆召开————作者:潘英;
摘要:<正>本刊讯由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安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安庆市黄梅戏剧院承办的2012年度黄梅戏剧本创作研讨会,于2012年12月6日-7日在安庆召开。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会长秦德文、秘书
《黄梅戏演唱教学》序————作者:时白林;
摘要:<正>孙清足: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中国戏曲声乐学会会员,安徽省戏曲音乐学会理事。曾任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原安徽黄梅戏学校)主任,并先后在安徽省铜陵市文工团、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从事声乐和戏曲声乐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40余年
大哥休要泪淋淋
摘要:<正>~
我的故乡(黄梅歌)————作者:张小军;
摘要:<正>~
打好徽字牌 唱响黄梅戏————作者:刘安礼;
摘要:<正>2月23日至24日,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征海一行来安庆市就黄梅戏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章松,市政府副市长黄杰,市文广新局局长刘春旺等陪同调研在调研座谈会上,章松汇报了安庆黄梅戏近年发展成效、2013年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办节思路以及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发展等有关情况曹征海强调,黄梅戏不仅是安庆
个个身手不凡 人人水平相当 《首季黄梅戏戏迷群英汇》大赛成功落下帷幕————作者:洪中为;刘超;肖雁;
摘要:<正>本刊讯"首季黄梅戏戏迷群英汇"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组继"首季评剧戏迷群英汇"、"首季豫剧戏迷群英汇"、"首季琴票戏迷群英汇"、"首季乾旦坤生戏迷群英汇"之后举办的又一地方戏盛会。此次群英汇自2012年9月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播出宣传片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截至到12月,报名人数达到了几千人之多,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吉林、安徽、山东、武汉、河南...
黄梅戏的时代感及对戏迷的影响力————作者:刘猛;
摘要:<正>黄梅戏艺术节至今已走过了20年,共举办了六届。从第一届开幕式的群众文化马路大巡到如今的豪华舞台、国内一线主持加盟、各类群星璀璨,已是天壤之别。黄梅戏展演剧目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传播手段快捷无比、文化多元复杂、生活工作快节奏的今天,黄梅戏如何与时代共同发展,并影响带动着戏迷在每
论黄梅戏《千羽锦》的舞美亮点————作者:仝婷;
摘要:<正>新编黄梅戏神话剧《千羽锦》是安徽省马鞍山市艺术剧院成立后推出的第一部大戏,剧情移植日本故事《夕鹤》,故事说的是仙鹤阿翎被猎手射伤,得采药人季平相救,嫁与季平为妻,两人情投意合,因部落贡品微薄,寨老说服季平,把阿翎织的一块定情信物作为贡品送上。大首领得到了千羽锦之后于心不足,接二连三地催促贡上更多、更大的千羽锦,阿翎为了乡亲们的性命
舞台化妆艺术探析————作者:徐茜;
摘要:<正>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舞台化妆艺术也是一样,它既高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如此古代亦如此。在我国化妆究竟从何时开始现在很难说清楚,但与之有关的妆奁文化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古人云:"止水鉴容,流水沐浴。"可见古代的人是很重视化妆、热爱生活的。我国古代妇女梳妆,男子渥发,都使用妆具。男子常见的妆具主要为梳篦,而妇女除了梳篦之外,还有各种面部化妆用品。为了集中...
浅谈我在《罗帕记·逐女》一折中的表演————作者:夏圆圆;
摘要:<正>2012年,我院排演的大型传统黄梅戏《鸳鸯剑》参加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比赛,荣获"剧目奖",我以饰演剧中女主人公龙飞仙一角而荣获"优秀表演奖"。剧中,我饰演一个心地善良、爱憎分明、武艺高强的刀马旦角色,每场演出都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深受观众的喜爱。我沉浸于创作的喜悦之中,心里开始琢磨,这下可以歇歇了,放松放松了,给长期负重的心灵放个假。没想到,当我高高兴兴地捧回获...
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感怀————作者:张仿;
摘要:<正>~
出人出戏 演真演活——兼谈对杨馥初角色的塑造————作者:陈诚;
摘要:<正>我团改制后,参加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剧目展演,我作为剧团领导,又是主演,在题材规划时,颇费了一番脑子,最后确定此次参演剧目的主旨是:出人出戏,演真演活。我们对众多题材经过反复思考后,决定从挖掘本土文化为源,揭示地域特色为本,并赋予其时代精神。这便是新编大型文南词《杨馥初》的写作背景和特色追求。新编大型文南词《杨馥初》,取材于自康熙以来一直流传在太、宿、望一带的口头文学人...
颠覆传统 大胆创新——看清雅黄梅剧《浮生六记》有感————作者:王贝贝;
摘要:<正>改革、创新,对于中国的传统艺术包括地方戏曲,可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创新,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开辟新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对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吸引新观众的必然要求。然而,创新不是形式化,也不是偏离传统,它应该是一种对艺术真诚的思考和审慎观察。黄梅戏作为扬名于海内外的一朵艺术奇葩,在其百年的发展史中,从一个名
甘为绿叶映红花——谈饰演黄梅小戏《六尺巷》心得————作者:周升慧;
摘要:<正>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用安庆方言念唱,曲调轻快明亮,朗朗上口,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六尺巷的故事鲜有人不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将发生在桐城的故事浓缩改编搬上戏曲舞台。通过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借古喻今,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礼让,立意追求和...
戏曲表演教学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探略————作者:陈中元;
摘要:<正>艺术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关键在于艺术教育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今天,为戏曲表演艺术的知识类型来设计教学模式,其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机结合,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发掘隐性知识戏曲艺术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外部技术和技巧,皆为显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即为隐性知识。例举如下:(1)戏曲人物(角色)的"精、气、神"在戏曲表演的教学中,老艺人...
打造本土原创——《逆火》对黄梅戏剧种发展的意义————作者:何小剑;
摘要:<正>由安徽演艺集团、安徽电影集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制作出品并即将面向全国推出的黄梅戏数字电影《逆火》,将以它崭新的风格面貌、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观赏性出现在大众面前。作为新时期安徽黄梅戏艺术创作的优秀新剧目之一,《逆火》剧从2005年推出首演即引起了业内业外关注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该剧是根据我省已故著名作家鲁彦周先生的同名小说《逆火》改编而成,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其质朴的...
永远的美好记忆 永恒的戏剧盛会——论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圆满闭幕————作者:唐卫星;
摘要:<正>2012年11月7日晚,流光溢彩的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鲜花和掌声中圆满闭幕。作为一个县级剧团的团长,我感到非常高兴,特此撰文予以祝贺。为时近一个月的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是一次戏剧艺术的盛会,全国各黄梅戏院团将本院团的精品力作带到安庆舞台,尽显中国黄梅戏的丰富丰厚、多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典藏
- 国家级传媒
- 省级客家文博
- 省级东方藏品
- 省级美与时代
- 省级广东史志
- 省级晚霞
- 省级巴蜀史志
- 省级唐都学刊
- 省级戏友
- 省级理论界
- 省级青春
- 北大核心编辑之友
- 省级老区建设
- 省级深圳大学学报
- 省级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出版发行研究
- 省级社会观察
- 北大核心中国穆斯林
- 省级青海学刊
- 北大核心河北大学学报
- 省级儿童文学选刊
- 省级公共艺术
- 北大核心语文研究
- 国家级世界哲学
- 省级文艺风赏
- 省级金陵神学志
- 省级辽河
- 南大核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省级文学评论丛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