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史学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北大史学

北大史学

关注()
期刊周期:半年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2-1077/K
国际标准刊号:1001-0327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主管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查看江汉考古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德语人文研究文化期刊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军事史林军事历史研究期刊

   《北大史学》历史研究期刊投稿,创刊于1993年,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

  办刊宗旨:

  《北大史学》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维普收录名为:北大史学辑刊。

  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期刊收录: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北大史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北大史学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北大史学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阅读推荐:汉语史学报

  《汉语史学报》(年刊)2000年创刊,有从语音、语法、方言等角度研究的,有从词汇、训诂角度研究的。《汉语史学报》在语法方面,既有古汉语语法论文,也有打通古今,并尝试从认知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章,这表明了本刊坚持优良传统,继承优良学风,同时又希望不断推陈出新的辨刊宗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北大史学》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北大史学》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北大史学最新期刊目录

秦华阳宫苑与始皇南巡路线初探————作者:赵东旭;李宇;陈洪;

摘要:秦华阳宫苑传世文献虽记载失详,然通过封泥文字、青铜器铭文等出土文献可证明此宫苑秦时确实存在。其位置通过传世文献和相关遗址相结合可考证,当位于今华山之南的洛南盆地。此地先秦时为晋楚、秦楚交通要地,秦时亦为始皇南巡路线的重要节点。秦华阳宫苑位置的确定,对于秦汉武关道及其支路的具体走向、秦始皇南巡路线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云梦战国秦汉漆器鸟纹试析————作者:洪石;

摘要:云梦战国秦汉漆器纹饰以鸟纹为主,大致可分为单鸟纹、双鸟纹、三鸟纹、群鸟纹、二方连续鸟纹和龙凤纹六类,型式繁多,以双鸟纹和二方连续鸟纹型式居多。根据类型学分析,可将这六类鸟纹分为三期,年代分别为战国晚期、秦代和西汉初年。鸟纹表现的大部分为凤,还有鸮、鹭、雁等。其中双鸟纹、三鸟纹、二方连续鸟纹和龙凤纹所属漆器中均有“咸亭”烙印文字,标识其为咸阳市亭产品。咸亭属官营漆器作坊性质,其产品质量较佳,使用者多...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M346发掘简报————作者:赵军 ;罗娟 ;罗运兵 ;黄玉洪 ;李峰 ;贾学娇 ;朱晓峰;

摘要:郑家湖墓地位于云梦楚王城城址东南郊,根据墓葬属性分为A、B、C三个区域,C区是一处重要的秦文化墓地。位于C区的M346保存完好,等级较高,下葬于秦代。墓主人为女性,可能与M257墓主有密切关系,随葬品丰富,为研究出关秦人的葬俗葬仪提供了重要例证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A区发掘简报————作者:罗娟 ;罗沅宁 ;罗运兵 ;赵军 ;贾学娇;

摘要:云梦郑家湖墓地A区墓葬可分为仿铜陶礼器墓和日用陶器墓两种,均为楚文化平民墓葬。年代跨度为战国中期至晚期,以晚期晚段为主。文化面貌与随州孝感一带楚文化系统墓葬一致,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如流行双耳罐、折肩盂,应源于曾国文化。郑家湖墓地A区楚墓虽与C区秦墓比邻,但楚墓中秦器和含有秦文化因素的楚器较少,反映了当时楚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固守

云梦战国楚文化遗存分析————作者:罗沅宁;罗运兵;

摘要:云梦楚王城始建年代不早于战国中期早段,城内堆积以战国中晚期遗存为主,性质为楚文化;城外楚墓也集中在战国中晚期,城址与这些楚墓应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战国晚期晚段城外楚墓等级都较低,明显属平民墓地。云梦楚文化遗存见有鲜明的鄂北楚文化因素和曾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其流行的双耳罐与春秋以来曾国文化的同类器有着源流关系。这些楚人后裔在坚守楚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少量吸收了秦文化因素,反映了当时广泛存在的文化交流

云梦地区木椁绘画研究————作者:李龙俊;赵军;

摘要:云梦地区共有四座墓葬发现木椁绘画,木椁绘画的图像内容可分为四类:表现建筑结构的图像、地纹和主体纹饰构成的复合图案、几何图像、人物和动物图像等。表现建筑结构的图像来源于对住宅建筑结构的平面刻画,其他三类图像来源于对生人住宅门户装饰的模仿。图像来源说明木椁绘画的产生,是墓葬宅第化这一丧葬思想的体现。木椁绘画作为椁壁装饰,体现了灵魂观念的演进:灵魂既能游走穿行,也具有观看和欣赏的能力和需求,给灵魂赋予了...

湖北秦汉墓出土铜容器研究————作者:刘礼堂;刘振;

摘要:湖北秦汉墓中发现的铜容器主要有鼎、盒、钫、壶、蒜头壶、扁壶、鐎壶、提梁壶、匜、甗、釜、甑、鍪、锅、錡、碗、盘、洗、鏂、盆共20种。通过类型学及年代学分析,这些铜容器可分为战国晚期、秦至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新莽、东汉早期、东汉中期、东汉晚期共七期。铜容器中存在着楚文化、秦文化、越文化、三晋两周文化、新兴汉文化等诸多因素,它们的发展由复杂到简单,由多元到统一,呈现出丧葬观念由崇虚礼向重实用转...

云梦郑家湖秦汉漆器铭文初识————作者:刘国胜;罗运兵;赵军;

摘要:云梦郑家湖秦汉墓随葬的有铭漆器主要是饮食器为主的生活用器,数量以西汉器为多。铭文主要烙印或针刻在器物内外底面、器盖内外面以及耳杯的耳下面,可分制造者、物主、数字三类标记。漆器多见“咸亭”而不见“成市”等与成都漆器制造、贸易有关的铭文,表明云梦漆器有部分是通过贸易由关中地区经南阳到达古安陆的,这与荆州及长沙等地秦汉漆器有来自成都市亭者有很大不同。云梦地区在秦汉特别是西汉以后,当地漆器制造已成规模

近年云梦秦汉简牍研究的新进展————作者:马志亮;高一致;

摘要:<正>自1972年12月大坟头汉牍出土至今,湖北云梦已陆续出土六批八种3500余枚战国秦汉简牍[1]。学界围绕这些珍贵的文字材料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尤其是近十余年,云梦秦汉简牍的研究始终保持较高热度[2]。下面以睡虎地秦简为主(后文简称“睡简”),简述十余年来云梦秦汉简牍研究的新进展。一、云梦秦汉简牍文本研究文本释读是简牍研究的基础。睡简出土...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葬用牲的鉴定与研究————作者:刘一婷;罗运兵;张咏晴;郭佳燕;赵军;

摘要:郑家湖墓地C区墓葬属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秦文化中小型墓葬,墓主应与公元前278年秦军占领安陆后的秦人及其后裔有关。该区共11座墓出土有动物遗存,根据放置位置、用牲部位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填土和二层台用牲,仅有头、蹄,具有象征意义;一类为器内用牲,多为肉用部位,代表肉食随葬。通过比较游牧民族头蹄葬、关中秦墓以及早期秦文化墓葬的用牲特征,推测使用头蹄葬的墓主可能是被秦国吸纳的戎人及其后裔。郑家湖墓葬用牲...

秦安陆县的空间形态————作者:尹弘兵;刘泓璐;

摘要:安陆县始置于楚,故址即今云梦楚王城遗址,为秦南郡与鄂东楚势力对峙的前线基地,其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军事性质。县城居民的墓葬分布在城垣外约500米处,县城与其下辖大量军事据点共同构成秦安陆县军事防御体系,其空间范围由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因素共同决定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人骨的颅骨形态学研究————作者:周蜜;张群;罗运兵;赵军;

摘要: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人类骨骼材料共计18例,本文针对其中12例可供观察和测量的颅骨开展颅骨形态学研究,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通过颅骨形态观察和测量,该组人群颅骨形态特征可以概括为偏长的中颅型结合高颅型和狭颅型、狭额型、狭鼻型、狭面型以及偏高的中眶型。通过与先秦时期其他人群的比较,郑家湖墓地男性群体在颅骨形态上与湖北地区楚系墓葬人群相差较远,主要受到陕西和甘肃东部的秦文化和戎人文化...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先民食物结构研究————作者:陈相龙;罗运兵;赵军;史德勇;周蜜;

摘要:秦汉大一统国家形成过程中,人群的迁徙与流通频繁发生。云梦郑家湖墓地C区先民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为研究秦人南迁之后食物结构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本文根据13例先民肋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重点讨论了该群体生命史最后几年的饮食状况。研究发现,居于楚地的秦人及其后裔中的多数个体饮食结构以稻米为主,但以M270、M216与M305为代表的个体则以粟黍为主要口粮。结合墓葬等级与相关研究可知,作为墓地第一等...

秦更名方所见讳“秦”令————作者:熊长云;

摘要:里耶秦更名方中旧释“诸官为秦尽更”句,辨析字形并结合里耶简“名”字用例,应改释、断读为“诸名为‘秦’,尽更”。此句实为对岳麓秦简避讳令“黔首、徒隶名为‘秦’者,更名之”的摘抄改写,意指所有人名凡称“秦”者必须更改。此讳“秦”令不仅说明秦更名方部分应摘抄自诏令等官方文书,更为研究早期避讳制度提供了重要实例

秦汉日书中的“学射”“仇敌”考释————作者:赵翠翠;刘国胜;

摘要:孔家坡汉简日书《建除》篇简20“危日”宜忌中原整理缺释字可释作“学”,该字与后一字连读作“学射”。“学射”即学习射箭技能及射礼,这一占测事项在迄今出土日书文献中首次见到。西汉日书中出现“学射”“学史”“学书”等一类学习知识技能的占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书择吉进入到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求人》篇简153“頯啻”读为“仇敌”,指仇人、敌人。简153大意是说,戊子日这天求人,必能得到。...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青铜容器的科学分析研究————作者:蔺诗芮;杜舒懿;罗运兵;赵军;张吉;陈建立;

摘要: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青铜容器大部分可以归入楚式与秦(含三晋)式两类。楚式器与秦式器的合金技术存在差异,后者多见低锡器及红铜芯撑。两类器物的铅料均呈现中原铅与南岭铅的混熔特征,秦式器多利用豫西东秦岭铅,楚式器则多利用湘东南的南岭铅。泥芯分析指示部分秦式器与楚式器铸造于江汉地区,另有部分器物可能来自江汉以外的楚文化区或中原地区。上述分析工作为探讨楚秦汉之际江汉地区铸铜技术的融合创新提供了重要实例

秦工程管理的“小国之制”遗存——睡虎地秦简研读————作者:王子今;

摘要:东周至于秦汉的历史变局,起先即表现为若干诸侯国由小而大,“强殆中国”。秦国由西北僻陋之地崛起,秦昭襄王时“唯秦雄天下”,“秦地半天下”,秦王政时代伐灭六国,完成一统,正是实践了这样的发展道路。秦律内容可以看到“小国”时代的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遗迹。典型的例证,是关于工程管理的内容。国势扩张迅速,可能是虽已“秦并天下”,而“小国之制”未及完全消失的主要原因。分析相关历史文化现象,不仅有利于深刻认识秦史...

云梦秦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进展————作者:罗运兵;赵军;

摘要:<正>湖北云梦隶属孝感市,地处随枣走廊南口冲要,“北控三关,南通江汉”,地理位置重要。东周时期云梦原属楚,战国中晚期建有云梦楚王城,其南即为有名的楚王云梦苑囿。公元前278年秦拔郢占领安陆,随后设南郡安陆县,云梦楚王城为县治所在。自秦占领安陆至秦统一南方的60多年时间里,云梦楚王城一直是秦人固守一方的政治军事重镇。因为历史的积淀,云梦秦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尤以楚王城城址周围分布最为集中。...

湖北云梦郑家湖秦墓出土木质葬具鉴定及分析————作者:唐丽雅;武芷伊;祝静;赵军;罗运兵;

摘要:在郑家湖墓地C区的发掘过程中,我们从22座墓葬中采集到337份木材样品。经鉴定,这些样品分属于松属、杉木属、榆属、栎属(包括槲栎和麻栎)、桢楠属、梓属、榉属、柳属、枫杨属10个种属。本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楚地秦人葬具木材利用的重要信息,为探讨中国古代葬俗葬仪提供了有效证据

二里头遗址出土黄牛遗存的DNA初步研究————作者:赵欣;李志鹏;东晓玲;张桦;赵海涛;毕鹤洋;袁靖;

摘要:本文对二里头遗址出土、年代涵盖二里头文化三期早段到二里岗文化晚期的22例牛骨线粒体DNA控制区285bp的片段进行分析研究,其中13例获得了所需要的DNA序列,DNA分析表明它们全部都属于家养普通牛(Bos taurus)。结合已发表二里头遗址出土黄牛的DNA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整体,二里头遗址家养普通牛属于8个单倍型,可以归属于三个单倍型类群,以T3为主占81.8%,T4次之占13.6%,...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