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4-1250/C
国际标准刊号:1008-6285
主办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医科大学等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集中了山西11所高校的人、财、物资源合作办刊,主办院校基本涵盖了山西非文科高校,是全国高校少有的省级联合学报;本刊年发稿约600余篇,410余万字,是全国高校罕见的学报“大刊”。先后被评为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荣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质量进步奖。

  本刊是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十所理工农医类高校联合主办的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社会类学术期刊,旨在为以高校“两课”教师和党政干部为主的广大社科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以促进高校“两课”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提高,促进社科研究队伍的成长和社会学术领域的繁荣。创刊十余年来,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本刊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发表了大量有创见的学术论文,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部分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多家刊物全文转载。本刊稿源已扩大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以及韩国等。本刊发表的论文均被有关部门作为评定职称的科研和学术成果。

  办刊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求实、创新、民主、平等的刊风,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立足高校面向社会,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于高校师生和其他社科教学科研工作者,热情宣传主导意识形态指导下的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及时展示深入探讨改革开放新情况、新问题的理论研究精品,努力使本刊成为方向正确、内容充实、学术上乘、编印规范、充满生机的社科学术园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

  质量进步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二届评优会议颁发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马列著作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革开放论坛、探索与争鸣、经济研究、哲学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大数据时代的文化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 郑自立,Zheng Zili

  论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反抗思想 郝炜,Hao Wei

  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调查与思考?--以山西省晋中市X县为例 田志梅,赵秀芳,Tian Zhimei,Zhao Xiufang

  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CSCD论文被引次数和合作关系分析? 张瑜,段志光,章娟,于琦,李文丽,Zhang Yu,Duan Zhiguang,Zhang Juan,Yu Qi,Li Wenli

  网络治理理论热点可视化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90年以来文献的知识计量 张慧敏,孙国强,Zhang Huimin,Sun Guoqiang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生态补偿的理论探析? 张胜旺,徐继开,Zhang Shengwang,Xu Jikai

  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流行文化生成探析? 朱江鸿,廖启云,Zhu Jianghong,Liao Qiyun

  中国企业适应英国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郭栋,陈利香,Guo Dong,Chen Lixiang

  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思想道德意识培育工作挑战研究? 王强芬,Wang Qiangfen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图式的互动? 刘洪波,Liu Hongbo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理性反思? 曹亚琴,Cao Yaqin

  关注教学行为提升课堂实效?--探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有效性 李银香,Li Yinxia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探索 辛海娟,Xin Haijuan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取向的哲学反思? 李巧巧,赵雁林,Li Qiaoqiao,Zhao Yanlin

  罗尔斯差异原则的逻辑论证? 尚水利,Shang Shuili

  “众创”时代的创业教育机遇、困境及破解? 荆彦丽,何云峰,Jing Yanli,He Yunfeng

  大学生就业创业与“互联网+” 程煜,李鹏,Cheng Yu,Li Peng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美术考古材料的逻辑语言

  【摘要】美术考古材料有其自身特殊的逻辑语言与表达方式,在这一思路下,美术考古材料显然不能仅仅重视其本身的内容,还有一些原本易被人忽视的地方也包含有重要的历史信息,例如色彩、构图、变形等等。本文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探讨这些方面的重要性,以求引起学人重视。

  【关键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逻辑语言,色彩,构图,变形

  在研究美术考古资料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我把其定义为“美术考古材料的第二次转译”。葛兆光在其《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的其中一章《关于图像的思想史研究》中讲到“很多研究图像的常常有一个致命的盲点,这就是他们常常忽略图像是‘图’,他们往往把图像转化成内容,又把内容转化为文字叙述,常常是看图说话,把图像资料看成文字资料的辅助说明性资料,所以,要么是拿图像当插图,是文字的辅助;要么是解释图像的内容,是把图像和文字一样处理”[1]。对于一个没有受过丝毫美术训练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容易忽视的地方,即忽视图像自身的特殊性,忽视其特殊的逻辑语言,或者说图像在第二次向文字内容的转移过程中,又失去了大量的原始信息。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超越零和博弈: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特质与实践方略————作者:辛毕鑫;

摘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在“现代化之问”中,“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是关于现代化的国家间关系之问,体现为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维理念、独占与共赢的价值取向、霸权与公正的交往原则等战略选择。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之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着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公平正义的内在特质,以全球安全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等理论和实践方略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关于现...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性:理论逻辑、基本特征与价值意蕴————作者:苏扬;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历史自然而然演进的结果,而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掌握历史主动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历史主动性反映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把握历史必然性基础上自觉发挥历史主动性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性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遵循现代化规律的历史自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担当、坚持独立自主的历史自信、勇于开拓创新的历史创造。中国式现...

陕甘宁边区建设救国公债发行研究————作者:张燚明;

摘要:1940年冬,国民党政府停发八路军军饷,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为缓解这一压力和坚持抗战,中共中央在迅速发行大量边币的同时,还在陕甘宁边区发行了“建设救国公债”。国民党政府制定了针对建设救国公债的反击策略与措施,但实际上没能阻止建设救国公债的发行与推销。建设救国公债的成功发行,有力地支援了中共抗战和边区经济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区紧张的财政状况,突破了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课程思政的四维向度————作者:柯增金;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高校是学思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场域。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融入的核心内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政理道理学理哲理,这是实现有效融入的关键前提。从现实来看,多元社...

李培挺 教授

摘要:<正>李培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出站,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评审专家,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案例大赛初赛评审专家,教育部主题案例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新时代治理创新互融典型的系列案例开发”首席专家,山东省哲学学会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概念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探究————作者:丰国如;

摘要: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共识的背景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国应对环境挑战、推动绿色发展的理论指南,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若干富有创见的原创标识性概念,如基于自然规律的生态本体理念、基于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基于绿色发展规律的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新模式。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分析其在改变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环境问题践行不足以及开拓...

主持人语————作者:张文俊;

摘要:<正>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作用的发挥十分艰辛和不易,经常受到国民党的掣肘和破坏,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坚持全面抗战路线,领导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动员与塑造:1938年到1943年“保卫大湖南”纪念————作者:周游;崔奥;

摘要:“保卫大湖南纪念”是1938年至1943年间湖南军政当局举行的兼具战时动员与权力塑造双重性质的地方性纪念活动。武汉会战、广州作战爆发后,“保卫大湖南”成为湖南本省多方参与、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议题。薛岳治湘后举办“保卫大湖南周年纪念”活动,通过仪式操演、舆论造势和情感渗透构建纪念空间,以此进行社会动员和表达政治诉求。该纪念活动在建构历史记忆、推动抗战动员的同时,也起到凸显地缘价值和塑造形象等作用。“...

精气神提振中国式现代化——《当代中国精气神生成境遇研究》诠释————作者:杨光;

摘要:<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一部史诗。这部史诗的艰苦卓绝,不是人工智能的预成式程序可以完全解释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千难万难中实干出来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精神的集中凝聚。实干的劳动者,尤其是万千劳模、先进分子集体创作着中国式现代化史诗。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培挺教授基于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出版的专著——《当代中国精气神生成境遇研究》(人民出版社20...

参考文献著录提醒事项

摘要:<正>我刊的参考文献著录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国标规定参考文献著录方式有两种: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所谓顺序编码制是指引文采用序号标注,参考文献表按引文的序号排序。2.作者在标注参考文献序号时要注意: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应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整体观研究————作者:卫郭敏;姬海玥;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马克思立足政治经济学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和多重困境展开的早期思考。马克思在摒弃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寻求“历史之谜”的解答中大量使用整体观,以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整体性的丧失和复归为线索,致力于从整体视角理解客观现实,进而重构世界统一性。从“何为整体观”“为何构造整体观”以及“整体观的现实意义”出发,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主义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作者:王瑶;高逸凡;

摘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实现该课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应有之义。正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明确其融入逻辑,进而通过延续共同经济联系、铭记共同历史记忆、守护共同精神家园、秉持共同奋斗目标以及明晰共同身份认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有助于引导青年一代主动参与到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化传播的优势、问题与路径————作者:宫长瑞;谷卓沛;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字化传播成为时代要求。以数字化传播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不仅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延展传播广度、拓展传播深度、提高传播精度、提升传播效度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也要正视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在传播理念、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聚焦数字化传播特质,通过明确传播导...

军政一体:微观视域下晋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作者:光梅红;

摘要: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辟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它的开辟是以晋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心,向周围扩展而成。在晋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中,军政互动是其显著特征。从微观史的角度考察根据地创建中的军政关系,能够更好地探寻根据地创建的轨迹,揭示根据地创建的运行机制。聂荣臻抓住全面抗战初期晋东北权力真空的有利时机迅速扩充主力部队,为政权建设提供了军事保障;八路军与地方党组织配合建立了统一战线性质的政...

四维协同:人工智能+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探究————作者:游楠;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全新可能,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包括:技术赋能,教育生态的智能化重构;内容创新,教育供给的现代性转型;理论演进,育人规律的智能化体现。而当前,“人工智能+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在精准思政、虚拟思政和智慧思政三个方面,存在着技术伦理风险、教育主体异化和系统协同困境。为此,文章基于协同理论,构建“技术-内容-主体-环境”四位一体的协同育...

区块链赋能“大思政课”的风险挑战及实践理路————作者:甘燕;陈玉芳;

摘要:“大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路径选择,而新兴技术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推手”。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高效等特性,将其赋能“大思政课”有助于彰显育人理念、协同多元主体、拓展育人时空、优化育人资源。同时,区块链的赋能不可避免地带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教育者“知识权威”的弱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离身”等问题。鉴于此,必须注重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人才队伍建设、教育方法运...

青年“三无婚礼”现象评析:样态表征、生成逻辑及其良性发展————作者:翟高;郑亚岚;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进步、观念革新以及经济压力等因素的交织,青年对婚礼的要求随之变化,“三无婚礼”成为青年群体中的一种新兴趋势。这种婚礼形式不仅是青年充满经济理性的“夫妻项目”,也是承载其多元想象的拼贴艺术和彰显个性魅力的自我画像。“三无婚礼”背后的深层逻辑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微观映照,更是数字技术变革下仪式呈现和个体意识觉醒的具象投射。因此,正视青年“三无婚礼”现象,通过制度松绑、资源下沉和意义...

思政引领力“真善美”的三重意蕴————作者:邓海龙;刘佳宜;

摘要:思政引领力是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一个颇具深远战略意义、丰富理论内涵和重要现实价值的标识性概念。全面提升思政引领力,需要从“真善美”的维度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真”就是要在情理交融互动中增强思政引领力的真理力量,让马克思主义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善”就是要借助以文化人、价值引领、精神培塑的育人思路,彰显思政引领力的德性价值;“美”就是要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育人实践中,体悟思政引领力的和合...

算法推荐赋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调适————作者:许张毅;缪晨熙;

摘要:算法推荐利用数据建模技术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模式,技术赋能与资本逐利性的交织,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异化的风险。当前,算法推荐引发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挑战集中反映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构性冲突上,主要体现在技术黑箱引发认知窄化、资本操控强化价值偏差、娱乐导向消解理性判断等三个方面。算法时代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在技术层面构建主流价值嵌入的算法框架,建立动态平衡的内容推荐机制;在主体层面加强...

马克思主义政绩观的核心内涵、实践探索及其当代价值————作者:王留群;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绩观作为一种先进的执政理念,其核心内涵包括宗旨意识、科学精神、全局观念、实践导向和历史担当。马克思主义政绩观不断演进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政绩观理论基础的奠定,到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对政绩观进行的深入探索,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政绩观。马克思主义政绩观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维度,这一政绩观对激活发展动能、优化治理效能、弘扬主流价值...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