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3-1331/TJ
国际标准刊号:1004-244X
主办单位:中国兵工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兵工学会
查看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兵工学会材料科学会金属兵器工业金属材料专业性情报网及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来稿应具有一定的学术给值或应用价值,阐述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简练、层次清楚、述语准确,结论恰当,字数一般为3000-6000字为宜,具体要求请详读来稿要求。编委会由22人组成其中不泛有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获奖情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统计用中国科技期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栏目设置

  材料试验研究、试验技术与方法、理化测试、质量与失效分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社征稿要求

  1、《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阅读推荐:兵器知识

  《兵器知识》以权威性、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的军事科普期刊形象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赖与好评,为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2001年《兵器知识》在保持鲜明个性与经典栏目的同时,反映国内外武器装备的现状,跟踪评述世界军事焦点、热点问题,重点推介中国兵器与当代主战兵器,由浅入深开展兵器知识科普宣传,传递军事理论新说,观察分析军事装备动态,专家视点、专家沙龙、综述评论、中国兵器、武器装备、新兵器、知识园地、热门话题、热点兵器、兵器史话、战史战例、读者园地等栏目将为朋友们构筑一个多视角、多维向、全方位的兵器知识网络,为朋友们提供开阔视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模态置信的超高层建筑钢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作者:韦丽娴;蒙萱;

摘要:本文选取超高层建筑中的典型结构单元,设计了一个三跨两层的钢架结构模型,建立了包含单损伤和多损伤工况在内的6种损伤工况。基于该钢架结构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及其模态叠加解,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置信准则(COMAC)的损伤识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超高层建筑钢架结构的损伤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况1的单损伤状态下,随着模态阶数的增加,未损伤单元的COMAC值保持稳定,而损伤单元的COMAC值呈递减趋势。其中...

WTaNiFe中熵合金动态力学及毁伤行为研究————作者:赵孝孝;冯宏伟;汪明明;陈展宏;曹立军;陈子明;张帆;黄伟;

摘要:动态力学性能优异的难熔钨基中熵合金,在穿甲材料上有巨大应用潜力。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由BCC W相、FCC Ni相和δ相组成,平均W相粒径为2.9 μm的多相WTaNiFe难熔钨基中熵合金样品,其比铸态合金抗拉强度提高20%以上;基于静、动态力学性能试验,拟合了样品的Johnson-Cook本构方程,通过LS-DYNA有限元数值模拟与20 mm口径弹道炮靶试试验相结合,评估了该材料的毁伤行为...

钻井泵凡尔阀座裂纹安全性及扩展分析————作者:蒋宇鸿;张增年;李智;陶云;贺明敏;龙涛;雷鹏;

摘要:为探究钻井泵凡尔阀座裂纹损伤扩展规律,为现场检测人员提供阀座安全性评估依据,对钻井泵凡尔阀座进行分析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凡尔阀座进行强度分析及裂纹扩展分析,利用曲面响应法对阀座裂纹状态及裂纹扩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在标准工况下,阀座受冲击产生的最大Mises应力为881.5MPa,与现场损伤位置相符;根据国标完成阀座材料的断裂韧度试验与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获得材料参数及Paris公式参数,并建立...

钨合金破片对典型生物组织的损伤特性及实验方法研究————作者:冯新娅;穆尧;李树奎;刘金旭;

摘要:为了间接分析杀爆破片对人体典型组织器官的损伤特性,同时为建立精确的人体靶标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以长白猪组织器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钨合金破片对皮肤、肌肉、骨骼、内脏等关键组织器官的侵彻性能研究。基于单位厚度吸收能和单位面密度吸收能两个定量化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组织器官的抗破片侵彻能力。结果表明:在φ4 mm,400±10 m/s钨合金侵彻作用下,生物组织器官的单位厚度吸收能由大到小依次是骨骼(13....

AZ31B镁合金环形光斑激光焊焊接接头成形、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作者:徐育烺;李德印;李战江;赵先锐;张钢;

摘要:针对镁合金激光焊接接头成形不良、晶粒粗化及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环形光斑光纤激光束与功率正弦调制协同作用的镁合金激光深熔焊技术,并系统研究了功率调制参数对AZ31B镁合金对接接头表面成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恒功率环形光斑激光焊,中心光束功率调制环形光斑激光焊显著改善了焊缝上表面的塌陷问题。当中心和环形激光功率为1562.5 W和937.5 W时,焊缝成形美观,熔宽一致性较高...

Ni-WC含量对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耐磨涂层显微组织及性能影响————作者:董心宇;魏连坤;赵元春;赵健;王晓霞;郝恩康;刘光;陈杰;马冰;

摘要:针对钛合金基体硬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采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技术,用TC4+Ni-WC粉末作为熔覆材料,在TC4钛合金基体上制备钛基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的物相组成进行表征。使用数显自动显微硬度计测定涂层的显微硬度,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估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物相主要包括基质相β-Ti、增强相T...

工艺参数对激光熔丝多道单层沉积层成形的影响————作者:李艳钰;杨玉霞;韩红彪;王锐;

摘要: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激光熔丝多道单层沉积层成形的影响规律,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不同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丝速度下的多道单层沉积试验,分析工艺参数与搭接率的关系,以及对沉积层表面平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激光功率的增大导致多道单层沉积层的宽度增大、高度降低,在激光功率为400W时沉积层的表面平整度最小(搭接率为31%)。多道单层沉积层的宽度、高度和表面平整度都随着扫描速度...

阴极保护及小球藻对7A04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协同作用机制————作者:刘晗程;孙舒雅;黄云淋;刘慧敏;陈东旭;赵坦;

摘要:利用阴极保护技术,在无藻无电压(NCNV)、无藻有电压(NCWV)、有藻有电压(WCWV)三种环境下,对7A04铝合金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探究其在保护电位及小球藻协同作用下表面钙质沉积层的形成及破坏行为及规律。结果表明,藻类及保护电位的作用对7A04铝合金的腐蚀速率有显著影响。在浸泡15天后的WCWV环境下,由于腐蚀产物膜与钙质的沉积减缓了离子扩散速率,减小了电荷转移电阻,使7A04铝合金的腐蚀电...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稿约

摘要:<正>本刊1978年创刊,以促进军民两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工艺、失效分析、理化测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优先刊登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等等。重点刊登镁、铝、钛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钢材料、高性能陶瓷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

致谢本期审稿专家

摘要:<正>~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作者:编辑部;

摘要:<正>2010年编辑部已开通《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网址:www.bckg.cbpt.cnki.net。作者经注册后可进行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上传稿件)、稿件查询。作者如果收不到稿件编号,请致电(0574-87902254)编辑部查询

微量Cr对Sn-9Zn-2Cu无铅钎料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作者:邹敏明;宋菲菲;聂泽龙;黄仕彪;温瑞;庄昀;吴戈;程立章;

摘要:在Sn-9Zn-2Cu钎料合金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0.2%、0.4%的Cr(分别简称为SZC、SZC-0.1、SZC-0.2、SZC-0.4),研究Cr对SZC钎料合金热学性质、显微组织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r对钎料合金熔点影响较小,SZC钎料合金的凝固温度区间为18.7 ℃,在添加质量分数为0.1%、0.2%、0.4%的Cr后,钎料合金凝固温度区间分别变为21.2 ℃、18.8 ℃...

基于潜在正则化对抗的主变压器声音异常检测————作者:唐明珠;左佳文;王智弘;王展图;熊富强;

摘要:主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声音信号作为主变压器状态的直接表征,为设备异常检测提供了一种非侵入式的监测手段。然而,异常数据稀缺、及工况复杂的多样,使得传统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异常检测方法在潜在空间中难以有效区分正常数据与异常数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潜在变量正则化对抗的异常检测方法(Latent Regularization Adversarial...

大型铸件铸造工艺及数值模拟研究进展————作者:孙浩;王明明;张晓妍;蔡玉强;孙丽荣;李冬冬;周翠玉;董小雷;

摘要:大型铸件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铸造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在促进铸造行业变革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铸件性能与质量的提升。通过对铸造工艺的设计,并借助计算机凝固模拟技术,实现多场耦合模拟,深入剖析大型铸件缺陷的成因,预测并控制铸造过程中出现的缩孔、缩松等缺陷,以获得优良组织及性能的铸件。本文重点介绍了常用铸造工艺的应用进展,并通过不同数值模拟经典案例重点介绍了铸造数值模拟...

激光选区熔化制造钛合金筒形构件超声检测研究————作者:杨卓琳;倪培君;张荣繁;李志勇;王跃东;付康;

摘要:激光选区熔化制造钛合金筒形构件具有组织各向异性、缺陷尺寸小、检测要求高等特点,对构件缺陷无损检测及质量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保证构件质量,本文研究了激光选区熔化制造钛合金(TA15)材料不同成型方向的组织、力学性能与声学特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水浸四通道超声波C扫描自动检测系统,采用对辊和多轴运动机构相结合的螺旋式扫查方案,可实现筒形构件内部缺陷的多通道扫查;采用CIVA仿真软件对构件进...

激光增材制造高强度双相Ti-10Fe-xO合金————作者:白煜;张俊庭;贾一凡;周文博;董子朔;宋伟麟;蒋晓军;

摘要:本文旨在构建一种新型α+β钛合金,通过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向Ti-10Fe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O,制备了名义上为Ti-10Fe、Ti-10Fe-0.1O、Ti-10Fe-0.3O、Ti-10Fe-0.6O的一系列合金。O添加有助于稳定合金中的亚稳β相,使合金的强度、硬度提高;O通过间隙扩散进入Ti的晶格间隙,引起溶质原子晶格畸变,促进固溶相变;此外,随着O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显著...

钼对沉积态电弧增材制造低合金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作者:郭莹;柏关顺;方前;何胤达;王泽凯;汪峰;明珠;

摘要: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AAM)制备了3种不同钼含量的低合金高强钢薄壁墙。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X射线衍射仪(XRD)、万能拉伸试验机和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机研究了Mo含量对沉积态WAAM低合金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合金高强钢的显微组织由贝氏体、马氏体和多边形铁...

K2SiF6掺混对纳米Al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作者:周宇;林其钊;

摘要:铝是一种优质的含能燃料,可作为爆炸物、推进剂和燃烧剂中的添加剂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系统燃烧不稳定性。然而燃料颗粒表面易形成氧化层,阻碍氧气扩散。此外,在推进剂中燃烧时易团聚,导致燃烧不完全。氟硅酸钾(K2SiF6)能腐蚀氧化铝薄膜,是一种极具潜力的Al燃料添加剂。本文分别从热重和燃烧2个方面研究了K2SiF6掺混...

温度对H70黄铜冲击性能及其断裂机制影响研究————作者:周新宇;周亚辉;刘克张;魏康;郑王毅;孙宇峰;李建生;

摘要:本文通过多向热锻+退火工艺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2.5μm的H70黄铜样品,分别在-196、20、200℃下对其进行夏比冲击测试,得到冲击吸收功分别为8.09、6.83、6.20 J,呈典型的负相关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下H70黄铜具有最优的冲击性能,因为其低温下层错能较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主要变形机制为孪晶诱导塑性变形,内部产生大量变形孪晶,变形孪晶阻碍位错运动并使位错在晶界处大量塞积,这会消耗...

电磁脉冲表面强化TC4钛合金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作者:王哲峰;卢吉辰;韩劲;陈梦浩;

摘要:在用电磁脉冲进行TC4钛合金表面强化的过程中,由于电压过高导致线圈破裂,或者电能转换成无用的光能和热能等从而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低,使得钛合金表面硬度很难快速达到最佳效果。为有效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通过响应面优化和中心复合法对电磁脉冲强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将施加电压、冲击次数、零件形状作为因素,分别设施加电压为5 000、6 000、7 000 V,冲击次数为5、1...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