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焊接学报

《焊接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3-1178/TG
国际标准刊号:0253-360X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焊接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弹道学报》杂志编辑部
下一本期杂志:《材料热处理学报》工程师职称论文

  【杂志简介】

  《焊接学报》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焊接科技领域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论文。1980年创刊以来,刊期由最初的季刊发展为现在的月刊,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一级学术刊物。

  1992年被评为全国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首批收录的315种期刊之一。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引用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

  自1987年以后,陆续被世界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它们是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的《工程索引》(EI)、美国的《化学文摘》(CA)、俄罗斯的《文摘杂志》(PЖ)。其中美国的《工程索引》(EI)和(PЖ)的焊接分册全部收录本刊文献。

  本刊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捷克、法国、前苏联等国的国际知名的焊接期刊进行了交换。

  本杂志印刷精美,多次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新闻出版署选中,代表中国期刊参加香港地区、新加坡、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的书刊展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0年获机械电子工业部年度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

  国外数据库收录: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工程索引、美国工程索引、美国化学文摘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电子与通讯文摘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腐蚀文摘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材料文摘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固体和超导文摘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文摘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金属索引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土木工程文摘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专题论文 、专题综述、综合信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氮氧联合过渡对GPCA-TIG焊焊缝的影响 黄勇,王艳磊,张治国

  Ti3Al/Ti/Ti2AlNb扩散连接工艺及性能 魏红梅,李万青,何鹏,高丽娇,林铁松

  电容电感复合桥式焊缝跟踪传感器 洪波,朱亚飞,李湘文,陈宇

  厚板双TIG打底焊缝根部熔合的数值模拟 杨东青,李大用,张广军

  镁/钛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的温度场模拟 王岑,曹睿,林巧力,王清,董闯,陈剑虹

  铝硅合金互连线电迁移失效试验 崔海坡,邓登

  基于RS_RBFNN的钛合金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 邹丽,杨鑫华,孙屹博,邓武

  超声冲击处理对7A52铝合金焊接应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贾翠玲,陈芙蓉

  不锈钢药芯焊丝中铁粉/长石对焊接烟尘中Cr(Ⅵ)的影响 白建涛,栗卓新,李杨,Wolfgang Tillmann

  中厚钢板大功率固体激光切割模式 王威,林尚扬,徐良,滕彬

  高体积比SiCp/6063Al复合材料表面预置钛膜及真空钎焊分析 王鹏,李强,高增,程东锋,牛济泰

  基于超声相控阵的FSW缺陷三维可视化 孙昌立,刚铁,刘斌,王常玺,王龙

  搅拌针端部形状对FSW接头根部金属流动行为的影响 严超英,邢丽,黄永德,柯黎明

  摆动电弧窄间隙立向上GMAW焊缝成形 徐望辉,林三宝,杨春利,范成磊

  脉冲电子束与喷砂复合处理对MCrAlY涂层表面粗糙度及结合强度的影响 邹慧,雷娟娟,王志平,蔡杰

  探究预制疲劳裂纹载荷对DH36药芯焊丝CO2气保焊接头CTOD值的影响 邓彩艳,孟庆禹,王东坡,龚宝明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过程热力演变的三维数值模拟 董平,窦作勇,张鹏程

  高速列车用厚板铝合金CMT焊接工艺 路浩

  铜柱栅阵列互连结构的剪切行为 赵智力,徐希锐,孙凤莲,杨建国

  铝合金脉冲MIG焊接熔滴过渡行为的声发射信号时频域表征 罗怡,谢小健,朱洋,万瑞,胡绍裘

  学术探索杂志投稿: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策略研究

  摘要:针对2015年5月1日新实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商业步行街的部分,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将步行街做为次安全空间的技术要点,对于该规范条文中没有涉及的部分,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规范进行了补充说明。

  关键词:步行街,次安全空间

  1.西蒙奈伦广场简介

  西蒙奈伦广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图1),占地19ha。项目基地上有一个废弃的电子元件厂,业主想保留工厂大部分的原有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建和改建,最终建成呼和浩特市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最大的综合购物中心。

  焊接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异质材料钎焊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作者:龙伟民;乔瑞林;秦建;宋晓国;李鹏远;樊喜刚;刘代军;

摘要:轻量化、高性能与多功能化是当前制造业的新兴趋势,在该趋势的推动下,材料连接技术逐渐向多材料、混合结构的方向发展,从而显著提升了对异质材料连接的需求.异质材料连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优势,满足现代工业对结构轻量化、功能集成化和性能最优化的要求.然而,异质材料在连接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和热力学性质的显著差异,容易出现物相不相容、受热不均匀、界面化合物不稳定、残余应力较大等难题.针对上述问题...

随焊余高碾压7075-T6铝合金接头组织和性能————作者:王泽杰;宋刚;刘黎明;

摘要:为了改善7075-T6铝合金熔化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提出了随焊余高碾压(welding with reinforcement rolling,WR)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随焊碾压装置在焊接过程中对焊缝余高同步进行碾压,利用万能试验机和维氏硬度计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不同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通过配置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

采用激光预置铜层钛钢接头成形与组织————作者:朱明;祁先刚;张宗智;石玗;

摘要:钛钢复合板在爆炸成形过程中会产生局部未熔合等缺陷,目前采用电弧焊修复时精度、质量与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主要难点集中在钢表面铜过渡层的高质量制备方面.为此提出采用半导体激光同轴送粉的方法精确成形铜过渡层,并在铜层表面TIG熔覆钛层实现复合板的局部修复,采用半导体激光熔覆试验系统,分析了激光功率、送粉速率、扫描速度对铜层熔覆成形参数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在铜层表面继续TIG熔覆钛层,工艺优化后得到了成形...

原位合成钎料Zr含量对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影响————作者:秦建;杨浩哲;裴夤崟;杨骄;龙伟民;廖志谦;雷振;

摘要:由于钛基钎料钎焊钛合金接头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和耐热性好等优点,因此在重载荷、强腐蚀等极端服役环境下的钛合金构件常用钛基钎料进行钎焊连接.文中针对钛合金钎焊出现的基体组织性能恶化和焊缝脆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设计了以Zr、Cu、Ni纯金属箔构成原位合成钎料的纯钛TA2真空钎焊机理和工艺研究,发现原位合成钎料钎焊接头的典型界面组织为母材/扩散层(Ti,Zr)2(Cu,Ni)+α-T...

5182铝合金压印接头疲劳服役失效规律量化分析————作者:石也;雷蕾;闫明;宋春雨;

摘要:针对疲劳服役过程中的5182铝合金压印接头开展研究,通过动态响应—强度退化交替试验分阶段采集接头的固有频率,并测试接头在疲劳服役过程中的剩余静强度情况,借助固有频率变化量及强度退化规律,探究并量化压印接头疲劳退化的失效过程,基于剩余强度非线性理论模型和累积损伤模型探求接头服役失效的量化方法.结果表明,疲劳加载过程中压印接头固有频率曲线出现明显左移现象,随服役寿命的增加接头固有频率逐渐减小,其接头剩...

超高强钢分步冷却激光焊接头强韧性分析————作者:张志勇;李若愚;郭轩铭;石如星;禹兴胜;徐济进;李志敏;

摘要:为解决超高强钢焊后接头强韧性失配的问题,文中研究借鉴淬火配分工艺(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原理提出一种分步冷却工艺,研究分步冷却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焊接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了分步冷却系统,并与现有激光焊系统集成,开展了超高强钢分步冷却焊接试验,对比分析了分步冷却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分步冷却激光焊接头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相较...

微合金元素改性对AlMg4.3Mn0.6Cr0.12-H321合金TIG焊接头组织及性能影响————作者:谷宁杰;吴浩;毛晓东;宋小雨;邹立颖;董学光;史晓成;

摘要:采用5B71合金焊丝对添加不同微合金成分的AlMg4.3Mn0.6Cr0.12-H321合金进行TIG焊接试验,系统研究微合金元素Zr,Er,Sc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Mg4.3Mn0.6Cr0.12-H321基材为变形条带组织,TIG焊缝区为等轴凝固组织.微量元素Zr,Er,Sc的添加可在基材中形成纳米析出相,起钉扎位错,抑制合金再结晶的作用.相比单独添加...

激光直接沉积成形AerMet100高强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作者:杨玉乐;戴延丰;郭朦;杨超;彭为康;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制备了激光直接沉积成形(laser metal deposition, LMD)AerMet100高强钢,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硬度仪、室温拉伸及冲击试验对制备的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沉积成形AerMet100高强钢的优化热输入区间为170~250 J/mm;沉积组织为沿凝固方向的由板条状马氏体与胞状枝晶边界的残余奥氏体组成的柱状胞晶,...

随焊超声旋压对7075铝合金焊接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季星红;梁召峰;张格睿;路浩;张亮;袁勃;

摘要:随焊超声旋压法是一种机械力场和超声能场相结合,随焊控制薄壁件焊接变形的新方法焊接过程中,在熔池后方的特定塑形恢复温度区间施加超声旋压,一方面试件发生高频超声振动,另一方面通过聚能器的高速旋转使高温金属产生塑性变形.通过超声振动和旋转挤压的复合作用,延展凝固金属的收缩变形,细化晶粒尺寸,达到控制焊接变形,改善焊接接头微观组织,提升力学性能的作用.设计搭建随焊超声旋压焊接平台,开展7075铝合金的相关...

热时效下铜核异质焊点界面反应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姚宗湘;刘义凯;周杨;王刚;尹立孟;李红菊;蔡娇;

摘要:研究了Ni/Cu铜核+Solder/Cu异质铜核焊点(Ni-Cu铜核焊点)在100℃时效0、48、120和360 h下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的生长与演化行为,以及热时效作用下焊点的拉伸性能与断裂行为.结果表明,在Ni-Cu铜核焊点中,在Ni基/Solder、Solder/Cu铜核以及Cu铜核/Solder界面处均形成(Cu,Ni)6

基于在线视觉与人工神经网络的熔道高度预测方法————作者:苗立国;邢飞;柴媛欣;刘琦;孙凤;

摘要: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熔道高度的预测是沉积过程智能控制的关键,由于工艺参数与沉积尺寸的强非线性关系,基于工艺参数的熔道高度特别是沉积起、止等不稳定区域的实时预测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熔道高度预测的框架,该框架将同轴视觉技术的高实时性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建模优势相结合.首先,设计正交试验收集单道直线沉积数据,并利用数据构建基础模型;随后,为了有效地获取过程特征数据,设计了同轴熔池在线监测系统...

随焊旋转冲击抑制6061-T6铝合金接头热影响区软化行为————作者:张勇;李树;卢杰;唐家成;尚滨;荆旭;

摘要:针对6061-T6铝合金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因局部加热峰值温度过高所导致的过时效软化问题,提出一种在焊接过程中采用随焊旋转冲击方法,对焊接接头过时效软化区进行加载而抑制焊接接头软化的新思路.对随焊旋转冲击工艺作用下的接头热影响区,进行显微组织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在随焊旋转冲击作用下,接头热影响区硬度明显提高,软化区内析出相尺寸减小且数量增加,软化程度得到抑制,采用Material Studio...

Al2O3陶瓷玻璃钎焊接头原位强化及机理————作者:赵雨微;王策;郑淮北;林盼盼;何皓铧;林铁松;何鹏;

摘要:针对Al2O3陶瓷可加工性差、复杂结构及大尺寸构件制备困难等问题,文中提出采用具有优异力学性能且与Al2O3陶瓷原位形成增强相的48.5%SiO2-48.5%B2O3-3%Na2O硼硅酸盐玻璃钎料钎焊连接Al2

基于正交试验的电火花沉积电极摆动工艺————作者:郑广振;韩红彪;王锐;张鹏;

摘要:为了探索电火花自动沉积工艺,设计并进行了电极摆动正交试验和多道多层连续沉积试验,分析电极摆动工艺参数对单道沉积层成形的影响和电极摆动对多道多层连续沉积的沉积效率、材料转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纵向运动时,通过电极摆动可提高电极和工件的接触面积,使沉积点均匀分布,提高电火花沉积的沉积效率和材料转移效率.电极摆动进行单道沉积时,电极摆动幅值、摆动间距和运动速度影响了单道沉积层的表面形貌、平均宽度、...

双侧激光脉冲非对称布置驱动GMAW可编程熔滴过渡分析————作者:贾亚洲;姚子鹏;肖珺;陈树君;黄文浩;王怀明;

摘要:可编程熔滴过渡的核心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熔滴的可控定向偏转过渡,并通过匹配激光脉冲程序调控熔滴落点.在激光脉冲对称布置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双侧激光非对称布置驱动熔滴可编程过渡控制策略,研究了非对称布置下的脉冲激光工艺参数对熔滴过渡行为与偏转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激光对称布置不同,非对称布置的一侧激光照射固液界面,并在该点起到切割作用,另一侧激光照射熔滴本体,主要产生对熔滴的冲击作用;熔滴的偏转主要...

SLM制备块体Al0.5CoCrFeNi高熵合金的成形质量及微观组织————作者:葛亚琼;宋月;畅泽欣;侯庆玲;徐海军;乔建福;侯敏;

摘要: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实现高性能高熵合金零部件快速制造的热点技术之一,然而在SLM成形过程中,多参数制造空间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高熵合金的性能.文中探究了SLM制备Al0.5CoCrFeNi块体高熵合金的多参数制造空间—致密度—微观结构—显微硬度的综合关系,为SLM制备多参数组合的高熵合金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双丝CMT+P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件组织性能————作者:任香会;马腾;武威;韩善果;

摘要:采用了冷金属过渡加脉冲(CMT+P)双丝双电弧工艺进行60层316L不锈钢沉积件的增材,对比分析了不同熔敷电流对沉积件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熔敷电流增大,成形宽度逐渐增大,而高度则先增大后减小,表面良好无明显缺陷,是一种可行的双丝双电弧增材制造工艺.通过金相分析可以看出组织均由γ-Fe和δ铁素体构成,自下而上均以连续生长的柱状枝晶为主.当电流变化时,铁素体的大小和形状存在明显变...

响应曲面法优化陶瓷—金属钎焊平面度的分析————作者:王光辉;刘旭;张玉;田皓;宋晓国;

摘要:陶瓷—金属封装作为电子真空器件中的关键工艺在集成电路封装,医疗设备、国防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两者连接后的平面度决定了芯片的可靠性,预测并控制封装后陶瓷平面度变化对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一种高温共烧陶瓷—金属结构,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陶瓷金属钎焊的试验进行设计,以同时研究多个试验变量对陶瓷金属钎焊平面度的影响.将钎焊前后陶瓷平面度变化作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composit...

等温时效对Cu-Sn IMC焊点的组织与性能影响————作者:孙磊;王文昊;王静;虞佳鑫;张亮;姜加伟;

摘要:采用瞬时液相键合工艺制备芯片叠层互连用Cu-Sn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焊点,对IMC焊点进行150℃等温时效处理,研究时效条件下纳米Al颗粒对Cu-Sn IMC焊点的组织演化规律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纳米Al颗粒可有效抑制键合Cu-Sn IMC焊点中界面层的过快生长和空洞的产生,经等温时效处理后,Cu-Sn-Cu和Cu-Sn0.3Al-Cu...

窄间隙焊接图像坡口边缘的自适应定位方法————作者:苏娜;祁建烨;贾昊锦;王婕;

摘要:为了提高窄间隙焊接的智能化水平,本文基于被动视觉传感方法,提出一种同步性好、鲁棒性强的窄间隙焊接图像坡口边缘感兴趣区域(ROI)窗口的自适应定位方法,解决焊接过程中因坡口宽度变化带来的坡口边缘位置定位难、检测精度差的问题。通过调节坡口边缘ROI窗口水平平移量,揭示ROI窗口位置对坡口边缘图像背景与目标占比和边缘特征提取精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与电弧位置同步的坡口边缘ROI窗口生成机制,实现焊接过程中坡...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