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水处理技术

《水处理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3-1127/P
国际标准刊号:1000-3770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查看水处理技术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化工环保》核心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科技史料》工程师期刊

  【杂志简介】

  《水处理技术》主要刊登各种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尤其是膜技术在水处理、化工、电力、电子、煤炭、医药、食品、纺织、冶金、铁路、环保、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同时为水资源开发、工业用水除盐、工艺用水处理、超纯水制备、废水治理、水再生回用、海水淡化提供有效的新技术。

  《水处理技术》为环境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如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论文被美国SCI、CA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摘录。曾多次荣获国家海洋局、华东地区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

  辟有综述与述评、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经验交流、技术讲座、信息与简讯等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家“双效”期刊

  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入选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辟有综述与述评、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经验交流、技术讲座、信息与简讯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碱性有机废水催化降解研究进展 胡德声;吴明珠;周永福;李芬;李应1-4+20

  相转化法制备碳捕集用聚偏氟乙烯膜及其改性的研究进展 张瑛洁;郎野5-10

  基于ANAMMOX处理低C/N废水高效脱氮联合工艺研究进展 朱亮;李祥;黄勇11-15

  铁介质驱动下的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李晓;钟玉鸣;常向阳;陈杏娟;许玫英16-20

  无机纳米抗菌材料在水处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齐云霞;夏伦志;吴东21-25

  阴离子交换膜改性研究进展 张学敏;王三反;周键;周赵溪26-30

  膜表面改性技术在MBfR领域的应用 张利娟;温琦;王暄;吕晓龙;袁晓彤;盛慧莹31-35

  信息与简讯_通知

  关于举办中国海洋学会第七届海洋青年科学家论坛暨首届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家论坛的通知 35

  研究报告

  不同含量溶剂对PVDF/TiO_2微滤膜性能的影响 郎茂倩;周明远;朱学峰;张杰;王志伟;张澍36-39

  反相乳液制备S-g-PAM及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刘智峰40-43

  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耐化学性能研究 沈菊李;郑宏林;潘窔伊;贺璇;眭彤;吕晓龙44-47+52

  硅藻土对聚偏氟乙烯膜的水处理性能影响研究 朱小燕;朱志超;雷新荣48-52

  SPEEK含量对PMIA-SPEEK共混纳滤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曾浩浩;赵虹;赵长伟;王涛;曾楚怡53-57

  TiO_2/Ti纳米管光电极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胡春光;辛言君58-60+66

  钛盐混凝去除水中As(Ⅲ)的性能研究 沈珺;唐玉朝;黄显怀;伍昌年;薛莉娉;汪赛奇61-66

  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后处理技术 李东洋;韩志男;马铭;初喜章;单科;黄鹏飞67-71+80

  科技核心期刊征稿范文:如何提高化工分析实验技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开始关注化工生产企业的发展进程。在我国的化工生产中,化工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我国的化工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化工企业内,利用化工生产过程的分析结果,对化工生产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给化工企业进行决策提供有利的条件,能够采取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提高化工企业的总体生产效率和取得的社会利益,就是所谓的化工分析。本文阐述了化工分析的内涵,提出了几点提高化工分析实验技能的对策。

  关键词:化工生产,分析结果,效率,实验技能,认识,对策

  化工分析这一项工作涉及到了许许多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很多方面都有关联,是一个相对比较系统、比较复杂的工作。在我国,化工分析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很多相关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化工分析的实验技能比较落后。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化工分析的作用,就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及相关技术的支持,针对性的解决化工分析实验技能落后这一问题,从而带动整个化工企业的飞速发展。本文介绍了化工分析的相关内容,并且从提高化工分析的实验技能出发,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水处理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反渗透海水淡化膜的制备及发展趋势————作者:吴超;王铭;吴雅琴;吕振华;

摘要:面对当前水资源逐渐短缺的严峻挑战,海水淡化技术成为缓解全球淡水资源紧张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沿海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凭借其操作简便、投资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等显著优势,已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聚焦于高性能海水淡化膜材料,全面梳理了海水淡化膜材料在渗透选择性、硼元素去除效率、抗污染能力、耐氯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未来发展...

四甲基铵改性水钠锰矿电化学吸附Cd2+性能研究————作者:郭晓峰;王宜;杨雄;卢涛;邱国红;

摘要:层状水钠锰矿具有的较大的层间距有助于重金属离子的嵌入,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能增强其吸附性能。通过扩大水钠锰矿层间距可能进一步提升其嵌入重金属容量,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插层四甲基铵离子(TMA+)制备具有大层间距的水钠锰矿,探究增加层间距对水钠锰矿电化学吸附Cd2+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甲基铵盐离子插层水钠锰矿对Cd2+最大电化学吸附容量可达987...

NSUF/FO耦合技术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的工艺研究————作者:李晓亮;耿安朝;张延昊;盛忠祥;肖飞鹏;李旭;

摘要:通过分析船舶生活和海上油气平台污水的产排特点,利用自主研发的非浸没式超滤技术作为正渗透的预处理,利用海水作为正渗透的驱动液,构建了NSUF-FO耦合工艺装置,对某海上油气平台生活污水进行小试试验,经过调试及连续数月的运行跟踪,该耦合技术对海上生活污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具有较好的截留性能,去除率均达到94%以上,产水水质各项指标均满足《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制》(GB 4914-2008)和《...

单原子铁生物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三氯生机制研究————作者:李子萌;李思元;牛梦瑶;孙斌斌;王美艳;张朋川;

摘要:本文采用九水硝酸铁和木屑生物炭为原料制备出单原子铁生物炭,构建单原子铁生物炭/过一硫酸盐反应体系对三氯生进行催化降解,研究其降解效果并探讨降解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三氯生初始浓度为10 mg/L、单原子铁生物炭投加量为0.04 g、过一硫酸盐浓度为3 mmol/L、pH=7条件下,90 min内三氯生降解可达90.9%。三次循环实验后,单原子生物炭催化体系对TCS的降解仍达到70%以上。自由基淬灭...

用于高矿化度矿井水低碳化处理的RO-PRMD耦合系统的构建及模拟研究————作者:李鹏;刘兆峰;武洋;李杰;郭强;李井峰;

摘要:膜基浓缩技术已成为高矿化度矿井水零排放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然而高浓缩倍率导致反渗透工段操作压力剧增,能耗陡升。本文以废热利用及脱盐低碳化为目标,首先在原有零排放工艺中引入压力延迟膜蒸馏(PRMD)热能-机械能转化单元,提出基于PRMD的膜集成耦合系统,将低品质废热(如地热尾热)转化为流体机械能,实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脱盐浓缩低碳化,从而进一步降低脱盐能耗。其次,在理想溶液体系下对微元尺度下的PRMD...

连续流AOA工艺性能失稳恢复及稳定运行的调控研究————作者:陈群;涂昕怡;王媛媛;赵骥;邱艳玲;王晓霞;

摘要:在探索连续流AOA工艺启动与脱氮除磷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继续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探究AOA工艺停止运行60 d性能恶化后的恢复条件。通过调控曝气量,研究连续流AOA脱氮除磷系统的性能恢复及稳定运行特征,研究该系统恢复性能运行过程中氨氮(NH4+-N)、总无机氮(TIN)、PO43--P和COD的去除特性。结...

电解耦合生物滤池对新污染物壬基酚的去除研究————作者:王来春;熊晓敏;陆何炜;许柯;黄辉;王庆;

摘要:壬基酚是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由于具有新污染物特性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含有壬基酚的模拟生化尾水为处理对象,构建常规异养生物滤池、混合营养生物滤池及电解耦合生物滤池,系统研究两种C/N比条件下滤池对模拟废水生化尾水的总氮去除和壬基酚削减的效果。电解耦合滤池出水稳定时壬基酚去除率为81.76%。在进水C/N=5、2时,电解耦合生物滤池对壬基酚的去除率较不加电滤池分别提高4.3%~26.5%、0.4%~28...

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厌氧快速启动及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处理效果研究————作者:谷立坤;赵东普;雷佳皓;岳金葳;张建云;彭赵旭;

摘要:针对UASB反应器处理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技术开展研究,明晰水力停留时间(HRT)与COD去除效率、容积负荷、单位COD产气量、厌氧出水有机物成分及厌氧细菌群落结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UASB反应器40 d内启动完成,容积负荷从1.73 kg COD/(m3·d)提升到11.70 kg COD/(m3·d),COD去除率从76.06%提升至...

碳纳米材料对污水低温强化生物除磷的影响解析————作者:刘红;常青山;

摘要:针对新污染物碳纳米管(CNTs)对污水低温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影响不清楚的现状,本工作研究了CNTs含量对EBPR低温运行效能及作用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Ts暴露浓度增加,EBPR工艺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及溶解性正磷酸盐(SOP)的浓度升高,对应去除效率下降,尤其在50 mg/L组内,COD和SOP的去除效率分别下降至80.4%~84.6%和74.6%~79.2%。但当解除CN...

气浮-EGSB-O1/A/O2-MBR-消毒工艺在化妆品废水处理中应用————作者:陈永飞;刘晶晶;涂康妹;马莉;严爱兰;

摘要:针对浙江某化妆品企业园区内产生的高浓度生产废水,反洗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的综合污水,园区处理要求达到零废水排放,处理出水回用为园区景观水的补水。本文采用气浮-EGSB-O1/A/O2-MBR-消毒工艺进行处理,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COD、BOD5、悬浮物、氨氮、LAS、动植物油污染物质,各指标去除率均稳定达到95%以上,出水达到GB 1...

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厌氧快速启动及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处理效果研究————作者:谷立坤;赵东普;雷佳皓;岳金葳;张建云;彭赵旭;

摘要:针对UASB反应器处理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技术开展研究,明晰水力停留时间(HRT)与COD去除效率、容积负荷、单位COD产气量、厌氧出水有机物成分及厌氧细菌群落结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UASB反应器40 d内启动完成,容积负荷从1.73 kg COD(/m3·d)提升到11.70 kg COD(/m3·d),COD去除率从76.06%提升至...

碳钢表面PHZ自组装三元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作者:李鑫涛;邱雨;邢永康;王忠德;

摘要:在工业生产中碳钢管道常被腐蚀,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为了有效的抑制碳钢腐蚀,采用配位自组装的方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由PASP、HEDP及ZnCl2组成的PHZ三元膜,并通过旋转挂片法对膜缓蚀性能进行测定。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药剂的最佳投放比例,探究了不同温度及pH条件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Z三元膜对Q235钢的缓蚀效果能达到90%以上。通过计算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吉布斯自由能...

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废水的中试研究————作者:白盼盼;袁怡;刘方荣;

摘要:为了探究粉末活性炭-管式微滤膜(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废水的优势及最佳参数条件,分别采用单独PAC、单独TMF及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混凝出水,看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随后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PAC-TMF耦合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着重研究PAC投加量、错流速度、产水浓水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膜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PAC-TMF耦合工艺在去除污染物和膜污染...

MUCT和A2O工艺处理低C/N废水效能及微生物学机制研究————作者:李越;白春学;阎春荣;蔡建军;谢昊;张捍民;

摘要:本研究利用MUCT工艺反硝化聚磷菌在交替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处理低C/N废水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同步进行,克服了A2O工艺微生物竞争碳源以及硝态氮影响聚磷菌的弊端。实验重点研究了HRT、C/N、N/P以及MLSS对MUCT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在MLSS=4 500 mg/L、HRT=8 h、C/N=5∶1、N/P=2∶1时,MUCT工艺具...

聚氯乙烯微塑料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的影响————作者:陆一新;唐艺;刘芳颖;舒铭宇;丁怡;陈佼;

摘要:为探究微塑料(MPs)对厌氧氨氧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50~500 mg/L)聚氯乙烯微塑料(PVC-MPs)胁迫下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体系的脱氮效果、氮去除动力学特征及胁迫机制。结果表明,PVC-MPs连续输入63 d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体系对污水中NH4+-N、NO2--N和TN的去除效率分别比...

铁碳复合载体对AnMBR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的影响研究————作者:王嘉顺;胡以松;

摘要:制备了零价铁(ZVI)原位负载于颗粒活性炭(GAC)表面的铁碳复合载体,构建了载体投加型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考察了投加载体对AnMBR工艺性能、膜污染和微生物的影响。投加6 g/L复合载体后AnMBR的COD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由95.37%和12.13%提升至95.83%和21.39%,甲烷平均产率增加了8.2%,AnMBR的稳定运行时间延长了31.6%。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表明,产甲...

中试厌氧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作者:汪梦宇;仲慧赟;周强;沈斌;董良飞;

摘要: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nMBR)将厌氧消化技术与膜分离相结合,可将厌氧污泥截留于反应器内,富集大量的厌氧微生物以提高污染物去除率。本研究利用中试规模管式膜AnMBR处理养猪废水,厌氧反应器采用全混合厌氧反应罐(CSTR),有效容积为0.7 m3,中温环境,HRT、SRT分别为5、30 d。实验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内pH...

氧化镍纳米材料暴露对低温强化生物除磷的影响机制探究————作者:闫生辉;汤宁宁;周方方;孙素颜;

摘要:针对新污染物纳米氧化镍(NiO NPs)对强化生物除磷工艺运行效能影响不明确的现状,本工作在低温条件下(10℃~15℃)研究了NiO NPs长期暴露对EBPR的影响并揭示相关机制。结果表明,NiO NPs长期暴露抑制了EBPR对COD和溶解性磷酸盐(SOP)的去除,在NiO NPs浓度为10.0 mg/L时,COD和SOP去除效率下降至75.6%~78.5%和70.5%~72.1%。NiO NPs...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96@AA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性能与机制研究————作者:张兆伯;张如峰;宁波;蔡欣炀;张弛;王大伟;

摘要:针对传统金属有机骨架粉末形态除氟吸附剂易团聚的问题,引入活性氧化铝球(AA)基底,用一步水热法原位合成了MIL-96@AA复合材料,对水中氟离子吸附去除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XRD和SEM分析MIL-96@AA的理化特性和形貌特征,并探究了初始浓度和pH等因素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IL-96@AA在pH为3,初始氟离子浓度为10 mg/L条件下对氟离子脱除率可达99%,且受共存离子...

包钢酚氰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设计及优化方案————作者:潘学杰;单昕;陈宏秋;程先进;周勇;高从堦;

摘要:介绍了包钢酚氰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的深度处理线与浓水处理线。深度处理线用于去除来水的悬浮物、硬度、硝态氮与COD,然后采用反渗透分离,产生产水与浓水,产水进行回用,浓水至浓水处理线做进一步处理;浓水处理线针对反渗透浓水,用于去除难降解COD。深度处理线采用“原水调节池+高效澄清池+反硝化生物滤池+原水臭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双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深度处理线总进水水量630 m...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