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断块油气田》是由中石化集团公司主管,中原油田主办的一份专门研究断块油气田的综合性科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较系统地介绍了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方面的最新理论和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促进了断块油气田理论的形成、完善与发展,推动了油田的油气生产和技术进步,促进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是中原油田获取重要技术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中原油田对外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媒介与窗口,同时为石油干部职工提供了一个进行技术交流的良好园地,对提高石油干部职工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ISSN:1005-8907,CN:41-1219/TE,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邮政编码:457001。
【栏目设置】
开设栏目有:专论综述、地质勘探、开发工程、钻采工艺、测井测试、信息简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渤海海域古近纪断裂活动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柴永波,李伟,刘超,王光增,徐珂,Chai Yongbo,Li Wei,Liu Chao,Wang Guangzeng,Xu Ke
南堡凹陷盖层封闭油气有效性的定量评价 沈群,孙同文,樊树峰,汪振杰,Shen Qun,Sun Tongwen,Fan Shufeng,Wang Zhenjie
塔河油田六区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三维地质建模 符幸子,徐守余,王淑萍,丁烽娟,Fu Xingzi,Xu Shouyu,Wang Shuping,Ding Fengjuan
喇嘛甸油田北北一区沉积相地震反演 陈方文,卢双舫,丁雪,吴逸豪,苑丹丹,Chen Fangwen,Lu Shuangfang,Ding Xue,Wu Yihao,Yuan Dandan
地震波形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预测中的应用 王飞腾,王志章,赵永军,张静,赵凯,李汉林,Wang Feiteng,Wang Zhizhang,Zhao Yongjun,Zhang Jing,Zhao Kai,Li Hanlin
巴楚西段海相砂岩储层沥青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指示 马中远,黄苇,张黎,鲍鑫,Ma Zhongyuan,Huang Wei,Zhang Li,Bao Xin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纳米级孔隙研究 张月,文慧俭,白东来,马世忠,李跃,王琦,秦旗,王海鹏
克百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袁晓光,李维锋,董宏,王涛,张宝露,李胜,Yuan Xiaoguang,Li Weifeng,Dong Hong,Wang Tao,Zhang Baolu,Li Sheng
东濮凹陷胡古2气藏成藏条件分析 李继东,许书堂,杨玉娥,柯明文,赵强,Li Jidong,Xu Shutang,Yang Yu'e,Ke Mingwen,Zhao Qiang
渤东地区新生代走滑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陈华靖,周东红,吕丁友,官大勇,Chen Huajing,Zhou Donghong,Lyu Dingyou,Guan Dayong
曹妃甸21-3构造馆陶组断层封闭性研究 汪晓萌,李慧勇,茆利,赵清平,石文龙,王保全,江涛,Wang Xiaomeng,Li Huiyong,Mao Li,Zhao Qingping,Shi Wenlong,Wang Baoquan,Jiang Tao
城市规划学刊投稿: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
摘要: 通过对绿色施工理论的探讨,构建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构建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一实际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进行了模拟。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green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builds a construction project green constructio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green construction assessment model is built based on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the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green construction of a practical project.
关键词: BP人工神经网络,绿色施工,评价方法
Key words: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green construction;assessment method
断块油气田最新期刊目录
深层碳酸盐岩多期次非均匀构造应力场裂缝定量预测————作者:李辉;曾大乾;游瑜春;刘国萍;王丹丹;赵向原;尚墨翰;
摘要: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烈,发育多期断裂,构造裂缝在空间上呈现复杂分布。该研究采用多趋势融合概率体随机建模方法构建储集空间分类模型,在该模型约束下,基于测井动态岩石力学参数和三轴岩石压缩实验数据,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算法,构建研究区非均质岩石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共经历3期造缝期。2)利用胡克定律、应变能与表面能均衡理论及岩石破裂准则定量预测了不同期次裂缝密度空间分布。3...
水平井分布式光纤微地震资料处理与应用————作者:陈浩;
摘要: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DA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监测手段,在水力压裂中得到了应用。它不仅可以监测流体分布和裂缝扩展,还能检测大量微地震事件。DAS微地震数据具有单分量、波场复杂、信噪比低、数据量大等特点,因此在压裂监测中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结合实际工区的数据分析,文中提出了DAS微地震数据的针对性预处理、事件识别和适用于水平井的事件定位方法,实现了数据的全流程处理,并与同步采集的井中检波器微地震事件从波...
缝内暂堵二次转向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作者:王博;吴媚;肖祖行;鲍静;张建军;张荔;
摘要:缝内暂堵转向能力决定缝网压裂改造程度,为探究缝内暂堵二次转向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和全局嵌入黏结单元方法,建立了缝内暂堵二次转向模型,研究了水平主应力差、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及注入速率等因素对天然裂缝二次转向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缝内暂堵二次转向幅度随水平主应力差、弹性模量、抗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2)当水平主应力差增至3倍、弹性模量提升53.8%、抗拉强度增至4倍时,天然裂缝转向角...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及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1-2段为例————作者:张靓;林艳波;程林松;焦滔;贺燚平;程国峰;孙玉玺;陈亮;王思聪;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普遍发育低渗透型致密砂岩,其成岩致密化机理尚未明确,制约了致密油气勘探开发。文中以延长组1-2段为研究对象,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通过分析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定量化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影响,建立了储层致密化模式。结果表明:1)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1-2段岩性以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属中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孔隙由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复合构成。2)胶结作用是储层...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新解————作者:万涛;
摘要:东濮凹陷为复杂断陷-坳陷型凹陷,受断层众多和盐岩发育的影响,其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最大程度地避免人为和不确定因素对层序地层分析的不利作用,文中在进行大量钻井、测井曲线最大熵频谱分析基础上,综合最大熵频谱分析(INPEFA)曲线、测井原始曲线、岩心和地震特征等,开展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框架内的井-井、井-震关键界面和沉积旋回综合对比研究,总结层序地层发育规律,建立了东濮凹陷...
侏罗系断裂发育差异及其形成演化机理——以准噶尔盆地莫南地区为例————作者:李天然;吴孔友;刘海磊;卞保力;李周冰;许宁宁;
摘要:文中基于北天山断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莫南地区精细地震解释,剖析了莫南地区断裂空间发育形态、类型及规模,划分了断裂体系,落实了构造叠加关系,恢复了构造演化过程,揭示了盆-山演化对研究区构造样式发育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其断裂发育及差异性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莫南地区西部与东部侏罗系断层发育差异明显,以北北东向由山至盆延伸的走滑断裂为界,划分为2套断裂体系,其中西部以压扭走滑为主,东部则以挤压滑脱为主;2...
环青海湖滩坝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作者:刘梦;王喜鑫;黎瑞;彭飚;李强强;
摘要:基于探坑(探槽)、室内实验、卫星影像等方法,对环青海湖各区域滩坝的分布规律、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青海湖各区域滩坝发育广泛且差异明显。根据沉积区域分类,青海湖西北缘主要发育砂砾质滩坝,沉积物以中粗砂为主,细砾次之,砾石呈次圆状,分选性较好;西南缘主要发育砾质滩坝,沉积物以中砾为主,细砾、粗砂次之,砾石呈棱角状,分选性差;东北缘主要发育砂砾质滩坝,沉积物以中砾、细砾和粗砂为主,砾...
惠州26洼文昌组超压发育条件及演化特征————作者:杨兴业;龙祖烈;张小龙;熊万林;王文勇;何莹;
摘要:地层超压的形成和演化是油气成藏时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州26洼是珠江口盆地的典型富生烃洼陷,为揭示该洼陷超压成因及演化特征,通过实测压力、测井响应特征、流体包裹体热动力模拟、盆地模拟技术,探究地层压力分布、超压成因,并对压力演化进行重建。结果表明:惠州26洼现今超压主要发育于文昌组,超压层段测井响应特征指示超压成因以生烃增压为主;文昌组在16 Ma左右开始发育超压,10 Ma至今地层压力快速增加...
泸州北部海相页岩储层纹层组特征对储集性能的影响————作者:于润;杨辉廷;蒋裕强;付永红;谷一凡;戴赟;王占磊;
摘要:川南海相页岩纹层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认识页岩储层纹层结构特征和储集性能差异,对指导页岩气甜点优选和科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选取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五峰组—龙一1亚段页岩岩心,开展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低压氮气吸附、高压压汞等实验,重点分析储层纹层类型、组合及其对储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泸州地区页岩主要发育泥质纹层与粉砂质纹层2类,依据其垂向相互叠置关系划分为条带状...
黄草峡储气库浅层采空区安全钻井关键技术————作者:李涛;杨哲;陈烨;王旭东;
摘要:黄草峡储气库是断裂控制的裂缝性枯竭气藏储气库,目的层嘉陵江组经过多年开发,目前地层压力系数约为0.66,钻井期间易发生失返性井漏,气液重力置换现象严重。因目的层埋藏浅、井眼尺寸小,漏溢转换间隔时间短,给钻井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井控安全风险。为此,通过分析裂缝性地层气液重力置换机理和井筒环空天然气运移规律,明确漏溢转换特征与间隔时间,为钻进及起下钻作业期间的井控技术措施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井口流体温度的含水率计算模型————作者:陈德春;张文宣;阳成;常峰;邴绍强;张鹏;王亮亮;马硕;
摘要:油田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完成后,抽油机井功图量油只能获得油井产液量,部分油田无法确定油井含水率,严重影响了产油量的计量、生产动态的分析,以及控制含水率上升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文中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热传导机理,并考虑地表环境温度的影响,推导了油井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新模型,建立了油井含水率隐式计算模型。以某油田20口井100井次的实际数据为例,对含水率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口井100井次的...
水平井钻进中页岩小层结构元素录井智能实时识别————作者:夏国勇;彭仕轩;陆林超;欧成华;权昊森;倪根生;邱前程;马韶光;
摘要:当前,水平井钻进中页岩小层结构需要依靠导向师利用元素录井曲线特征人工识别,常因页岩小层厚度小、导向师经验不足,井底位置判断失误,造成水平井出靶。为此,建立了页岩小层结构元素录井智能实时识别技术。该技术输入元素录井数据,利用残差多层感知机算法,采用“1+u”个算法模型,依靠从页岩小层到小层结构的二级识别策略,实施水平井钻进中页岩小层结构元素录井的智能实时识别。此外,设计了以当前井元素数据为核心、迭代...
征稿启事
摘要:<正>《断块油气田》创刊于1994年,主要报道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钻采工艺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旨在提高断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水平,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开设栏目有专家视点、专论综述、地质勘探、开发工程、钻采工艺、综合资讯,以及非常规油气等新热点专栏。欢迎国内外作者、读者登录本刊官方网站(http://www.dkyqt.com),踊跃投稿(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关注期刊动态。1...
顺北缝洞型凝析气藏产水来源及出水特征————作者:龙涛;孙艳坤;王贺;张云;郭宏辉;田立君;张旭;
摘要:顺北地区气井产水来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凝析水、封存水、底水、束缚水和工作液等5种类型。通过分析顺北缝洞型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见水井的生产动态和产水特征,明确了5种产水来源的出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凝析水具备气井含水率小、水气比及氯离子质量浓度低、对气井产能无影响的特征;封存水具备气井间歇性产水、氯离子质量浓度高于凝析水、水体能量枯竭后气井产能不受影响的特征;底水具备气井产水量大、含水率和水气比猛增、...
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页岩岩相及储层特征————作者:徐一鸣;张洁伟;孙海涛;李丹;钟大康;罗宇卓;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油气的巨大勘探潜力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文中以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钻井、露头和地化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川东北地区凉高山组页岩岩相划分方案,并对页岩储层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凉高山组页岩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平均为42.3%,长英质矿物质量分数平均为55.0%,主要发育含硅黏土质页岩(Ⅰ2)...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煤成气形成机理及成藏主控因素————作者:杨栋栋;徐田武;吴早平;李晨曦;王引君;张成富;郭永胜;朵爽;
摘要:对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显微组分分析发现,煤系烃源岩以镜质组为主,其次为惰性组,而壳质组和藻类组含量较低。这决定了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以生气为主、生油为辅的生烃特点。大量热模拟实验均表明: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R_o小于1.3%时,生烃量微弱;R_o在1.3%~3.0%时,为煤系烃源岩的主力生烃期,对应烃源岩深度在5 000~6 500 m,并形成高效烃源岩灶;R_o大于3.0%时,不同热模拟...
川北南江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模式————作者:邓剑;
摘要: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具有大面积含气特征,天然气勘探潜力大。川北南江地区须家河组勘探程度低,烃源岩发育条件和储层发育特征不清,需进一步开展天然气成藏条件评价。基于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文中系统分析了南江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潜力、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及储集条件,建立了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1)LB1井的天然气主要为须家河组Ⅲ型干酪根热裂解形成...
茅一段灰质源岩气藏套管大排量酸压技术实践————作者:葛婧楠;李德旗;陈钊;江铭;赖建林;刘臣;舒东楚;李明明;
摘要:四川盆地茅口组一段是源储一体的灰质源岩层,酸压是提升其产能的关键技术。针对邻区茅一段前期酸压改造无法精准改造目的层、酸蚀有效作用距离短、改造体积受限等问题,开展了以提升酸压裂缝穿透距离、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为核心的深度酸压工艺技术探索,形成了“套管大排量+一体化变黏酸+多级交替+组合暂堵”酸压工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比Φ73.0 mm油管,使用Φ139.7 mm套管,有效酸蚀缝长增加1.21倍、...
基于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页岩油井产量预测————作者:倪莹莹;唐慧莹;贺戈;樊建民;曾星杰;赵玉龙;
摘要:随着我国页岩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准确预测油井产量对开发效果评估及参数优化至关重要。当前产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数值模拟、经验产量递减分析和解析/半解析法,但这些方法存在计算量大、预测精度不足等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的CNN-LSTM-ATT混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数据空间相关性的提取能力、注意力机制(ATT)对内部依赖关系的捕捉能力,以及长...
天文旋回驱动的沉积充填响应—以惠州凹陷珠江组为例————作者:张尚锋;程鑫;徐恩泽;王雅宁;朱锐;韩睿;巩高阳;
摘要:珠江组沉积期是惠州凹陷地层发育由广覆型三角洲沉积向浅海陆棚沉积过渡的关键转折期,天文轨道力驱动的相对海平面波动与古气候变迁对该区域的沉积充填过程和储集层砂体时空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论文采用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结合天文轨道周期曲线建立惠州凹陷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系统分析天文轨道周期调控下的沉积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2 Ma的天文周期通过控制海平面变化和古气候演化,进而控制沉积充填过程,1.2 ...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无机化学学报》
- 国家级《电工文摘》
- 省级《科技与经济》
- 省级篮球
- 北大核心《数学进展》
- 省级《包装与设计》
- 省级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公路交通科技》
- 省级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橡胶科技杂志
- 省级家居主张
- 省级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矿物岩石》
- 北大核心《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 北大核心《合成纤维工业》
- 省级《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时间频率公报
- 省级《现代矿业》
- 北大核心《中国粉体技术》
- 国家级机电产品市场
- 省级电机电器技术
- 省级《江苏电机工程》
- 省级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国家级《发酵科技通讯》
- 北大核心《矿产保护与利用》
- 国家级《电力安全技术》
- 北大核心《科研管理》
- 国家级《科技传播》
- 国家级工业技术创新
- 省级《上海建设科技》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