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力学与实践》是力学学科综合性的学术刊物,它刊登力学及其交叉学科的进展;报道力学应用的成果和力学教育的进展;介绍古今中外力学家及其成就。它以科研人员和院校师生为对象,帮助他们丰富力学知识,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力学学科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刊登的文章力求深入浅出,形式多样,文字简练,生动活泼。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6年国家科技期刊二等奖
科学院期刊一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题综述、应用研究、教育研究、学术讨论、力学纵横。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桥梁安全监测最新研究进展与思考 马宏伟,聂振华,MA Hongwei,NIE Zhenhua
复杂结构动力模型降阶方法研究 王文胜,WANG Wensheng
基于剪切梁的地垒断层型矿震解析分析 朱小景,潘一山,唐治,王世娟,ZHU Xiaojing,PAN Yishan,TANG Zhi,WANG Shijuan
综放采场来压阶段支架载荷的计算 刘金海,姜福兴,朱斯陶,LIU Jinhai,JIANG Fuxing,ZHU Sitao
新型让压锚杆作用机理研究 郭永建,姜飞,周浩,项小珍,GUO Yongjian,JIANG Fei,ZHOU Hao,XIANG Xiaozhen
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等效平面桁架静力计算方法 尚仁杰,SHANG Renjie
悬挂式偏心欹器的分析与制作 许健,汪敏,戚晓利,邬宗鹏,XU Jian,WANG Min,QI Xiaoli,WU Zongpeng
吊篮悬挂机构的力学分析 李依伦,陈伟民,LI Yilun,CHEN Weimin
状态向量的扩展有限元方法研究 徐建新,曹旋,卿光辉,XU Jianxin,CAO Xuan,QING Guanghui
渐缩平板间的缓变流 黄树新,HUANG Shuxin
考虑载荷特性的骨重建力学调控机制 马宗民,李淑娴,MA Zongmin,LI Shuxian
铁磁材料单向应力无损检测实验研究 刘开绪,段玉波,LIU Kaixu,DUAN Yubo
酸碱度对冰块融化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永岩,杜希鹏,孟祥瑞,WANG Yongyan,DU Xipeng,MENG Xiangrui
关于分析力学的定义与内容——分析力学札记之二十五 梅凤翔,Mei Fengxiang
关于自由质点相对地球的运动 陈立群,Chen Liqun
用能量图形面积法计算非线性弹性材料任意加载方式的能量释放率 王启智,张财贵,周妍,杨井瑞
基于能量变化过程分析弹性力学总势能 黄耀英,王润富,李春光,Huang Yaoying,Wang Runfu,Li Chunguang
电气自动化论文下载:发动机新型复合式单气环的结构及密封机理的研究
摘要:本文对发动机新型复合式单气环的结构和密封机理作了研究,并指出新型复合式活塞环解决了传统活塞环气环开口间隙漏气的问题,漏气量将大大降低。同时,新型活塞环改善了传统活塞环振颤的问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共振给活塞环带来的伤害。除此以外,新型活塞环的控油和布油能力也大大增强,积碳问题也得到进一步地改善。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ucture and sealing mechanism of the new-type composite single gaseous ring of engine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mposite single gaseous ring with new pattern solves the air leakage of clearance-compre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piston ring and the air leakage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piston ring improves the vib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iston ring, and it can minimize the damage of the piston ring caused by the resonance. In addition, the ability of oil-control and oil-arrangement of the new piston ring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the problem of deposition has also been further improved.
力学与实践最新期刊目录
离心泵中不同浓度纤维悬浮液的纤维取向特征————作者:张启华;方洲;钟成成;
摘要:在对离心泵输送不同浓度纤维悬浮液进行外特性实验时,发现0.2%浓度纤维悬浮液对泵效率提升更具有普适性,在各个流量工况下,泵的效率均有所提升,而0.6%浓度纤维悬浮液仅在高流量工况下对泵的效率有提高的效果,对此情况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运用matlab图像识别技术对CFD-DEM耦合后的流场中的纤维粒子进行取向角度统计分析发现纤维在流场中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取向角度趋势,低浓度纤维悬浮液中的纤维粒子分布...
力矩分配法的简捷方程解法————作者:孙林松;
摘要:力矩分配法在多结点转动时需要轮流放松结点、反复迭代,计算量较大,而且只能获得近似解。本文在分析力矩分配法中各种类型杆端弯矩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力矩分配法的简捷方程解法,通过求解以个别杆端的分配弯矩为基本未知量的方程,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中杆端弯矩的精确解,计算工作量远小于传统的力矩分配法和矩阵位移法
流化床中柔性球柱状颗粒运动与破碎特性的CFD-DEM模拟研究————作者:李瑞龙;库晓珂;
摘要:为探究柔性球柱状颗粒在流化床中的运动与破碎特性,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建立了基于纤维模型的柔性球柱状颗粒模型,通过虚拟键连接球柱单元模拟柔性颗粒,并结合拉伸与剪切应力准则判定颗粒破碎。分析了颗粒柔性比和入口气速对颗粒速度、平均颗粒高度及破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比增加会导致颗粒刚性增大,显著提高破碎率;入口气速增大会加剧颗粒碰撞强度,加速破碎过程。研究揭示了颗粒柔性特性对运动和破碎...
强扰动底煤回收工作面巷道布置及其支护方式研究————作者:丁国利;段玉清;赵乾;韩刚;马平;张帝;
摘要:为了解决下沟矿强扰动遗留底煤回收的巷道布置及其支护方式的设计难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了上分层采后下分层巷道布置合理错距、不同错距下巷道的应力分布规律,最终确定了合理外错距,并基于下沟矿404采区的实际工况,提出了相应的巷道支护方案,最终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巷道布置方式及其支护方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上分层强扰动影响下,底煤回收的巷道布置方式宜采取外错布置的方式且合理...
关于轨道摄动概念的一个佯谬与教学思考————作者:王悦;韩潮;
摘要:轨道摄动理论用来处理受摄二体问题的轨道预报和演化分析,以及轨道修正等控制策略设计,是轨道力学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笔者在科研工作中曾想到一个关于轨道摄动概念的佯谬,经分析进行了合理解释。该佯谬涉及轨道要素的定义,及其与位置速度矢量的转换。笔者将该佯谬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特角度的思考,增强了他们对基础概念的透彻掌握,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隧道洞口堆积体仰坡致害机理及其综合治理————作者:王伯余;饶军应;赵昌杰;熊朝熙;张小毅;陈忆;
摘要:掌握非对称凸形坡地段多洞室施工与滑坡的相互作用机理,并采用有效合理的支护措施及时支护,是隧道工程洞口段灾害防治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以下坝隧道为依托,采用FLAC3D建立具有实际坡面特征的有限元三维模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特征,对由施工扰动引起的边坡失稳模式和隧道支护系统破坏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为工程后期施工提出了针对性的病害防治方案。结果表明:(1)现阶段实际工况的数值...
中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首次本科生赛道举办探索情况总结————作者:朱阅訸;杨震;罗亚中;
摘要:第十三届中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首次开设了本科生赛道,并创造性地引入了基于软件解题的竞赛新模式。赛题以快速响应空间任务为背景,要求各参赛队巧妙设计星座构型与轨道机动方案,以最优化应急对地观测任务的指标。本次竞赛面向所有参赛者提供了航天任务工具箱软件ATK(Aerospace Tool Kit),参赛者可利用ATK内置工具辅助解题并随时进行结果验证,解题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共有来自全国19所高校的79支...
材料力学中几处概念的辨析————作者:王奇志;
摘要:在材料力学教学中需要注重概念论述的准确性。本文针对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几个概念进行了讨论。目前对于横截面上内力分量的描述以及扭转变形的描述都只适用于横截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称轴的情况,本文提出了更准确的描述。强调梁的位移与变形概念的区别,提出梁的整体变形由挠曲轴方程中的积分项(第一项)描述。在压弯组合变形与压杆稳定分析中,对于轴向力在弯曲变形情况下产生的附加弯矩的不同处理方式,体现了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内...
气相杂质对临氢环境中L245断裂韧性的影响研究————作者:魏仁超;杨志文;陈迎锋;王德强;王健;呼啸;王修云;
摘要:在含不同气相杂质的氢气环境中对管线钢材料L245进行断裂韧性测试,对比研究气相杂质对L245管线钢在氢环境中断裂韧性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断口进行观察,分析L245在不同气相杂质环境中的断裂模式。结果表明,相较于空气环境中的韧性断裂,4 MPa H2环境中L245发生脆性启裂,断裂韧性特征值降低6.5%;4 MPa H2环境基础上添加1‰H 麦克斯韦对离散结构布局优化贡献时间的一桩公案————作者:铁军;隋允康; 摘要: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在力学上也具有多种开创性的贡献,其中的桁架结构布局优化研究,属于至今方兴未艾的研究热点结构拓扑优化的范畴,而麦克斯韦早在100多年前就首次提出来了。由于时间年久,麦克斯韦对桁架这类离散结构布局优化的贡献时间,国内相当多的一些涉及研究结构优化的专著、教科书和期刊的文章中,各自将其列为1864年、1870年、187... 从史料角度阅读青年钱伟长————作者:王远弟; 摘要:展现科学家钱伟长的史料,包括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首次公开发表的文章内容以及学生时代发表的论文;他高中时期物理成绩、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和专业选择、研究生入学资格;以及他与吴蕴初“清寒教育基金会”奖学金、高梦旦奖学金、中英庚款奖学金等的渊源。本文还介绍1931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要求和当时的作文趣事,以及钱伟长与导师辛吉和菲尔兹奖的故事 长跑项目编队气动减阻效应研究————作者:陈瑶;孙全兵;武金模;周帆;朱玉成;汪晟; 摘要:在竞速体育比赛中,采用编队策略来减小空气阻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是一种很常见的方法。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了单人跑步以及2名、3名和4名运动员的不同编队的流场,获取单人跑步以及不同编队中各运动员的气动阻力。与单人跑步情况相比,2名、3名和4名运动员编队的减阻率最高分别能达到50.41%、57.27%和63.10%。在编队中,处于领跑者尾迹区中的运动员的迎风面的气流速度较小,压力较低,从而阻力减小。... 力学101计划中理论力学课程设计————作者:李俊峰; 摘要:根据“力学101计划”的总体要求,本文介绍理论力学课程的定位、理论力学课程设计。在确定设计边界后,提出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将理论力学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篇、进阶篇和前沿篇,设计了分别包含的教学模块。以清华大学的钱学森力学班、行健书院、工科专业的理论力学教学实践为例,介绍清华大学理论力学多样化教学方案尝试 流动状态对悬浮微通道谐振器测量影响的研究————作者:徐聪;尹招琴;金娟;侯立凯;包福兵; 摘要:悬浮微通道谐振器(Suspended Microchannel Resonator, SMR)因其微尺寸和高灵敏度,在传感器领域有广泛应用,可用于测量微弱的力值、质量、密度和流体粘度等物理量。本论文考虑流体运动状态对悬臂梁受力的影响,建立了流固耦合运动方程,并进行数值求解,研究了流体密度和流动状态对悬臂梁谐振器谐振频率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密度增加,悬臂梁谐振频率降低,形变增大;流动雷诺数与...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能量原理及有限元增量格式————作者:章杰;陈泽锴;陈震贤;杨璐;徐佳浩; 摘要: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数值解法是计算力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发展广义的大变形度量,分别构建了几何非线性问题的能量原理及有限元求解格式的统一表达。将物体参考构形区分为未知与已知平衡构形,阐明了虚位移原理、虚功率原理与增量虚位移原理,完全拉格朗日格式与更新拉格朗日格式,先线性化后离散与先离散后线性化,全量、增量与率本构关系等各原理与格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表达方式清晰统一,便于讲授、学习、理解和应用 “微纳尺度力学分析与计算”在机械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作者:陈浩;张韵;程广贵;张忠强; 摘要:伴随现代机械学科加速迈向纳米领域,在机械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中,微纳尺度力学分析与计算日益成为重要的机械交叉学科领域。这一领域融合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以及计算科学等多个学科,为机械学科的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和应用机会。笔者围绕所在学院现有的多学科布局,探索将“微纳尺度力学分析与计算”交叉融合于机械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建立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配置优质课程资源,从而引导学生构建跨学科、跨专业、... 弹性力学极坐标方程的统一推导————作者:鲁龙坤; 摘要:平面问题的极坐标求解是弹性力学教学的核心章节,但学生常遇两大难题:一是极坐标方程形式与直角坐标方程显著差异,难以理解内在逻辑;二是传统推导方式与连续介质力学割裂,不利于高阶学习。为此,本文运用基础张量知识,详细推导极坐标下的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以及应力分量与应力函数的关系式,旨在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推导过程,深化对极坐标求解方法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评估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作者:刘盼;白旭锋;黄国友;张作启; 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导致骨折风险上升的根本原因在于骨质疏松症骨力学性能的劣化,核心是力学问题。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物力学在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细胞生物力学在解析骨质疏松症生物学机理中的最新进展;(2)多尺度生物力学在不同层级上对骨骼力学性能的前沿探索;(3)人工智能结合生物力学分析在预测骨折风险中的应用。本综述旨在为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评估与临床诊疗提... 从“野光浮”现象探讨光的散射与力学应用————作者:胡传奇;马兴宇;姜楠; 摘要:本文通过赏析古代诗词中的“野光浮”现象,探讨自然界中的丁达尔效应,进而分析不同尺度的微小粒子对光波的米氏散射与瑞利散射的规律,并以激光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基于纳米粒子示踪平面激光散射技术为例,分别介绍米氏散射和瑞利散射在流体力学光学测量中的应用 一种等截面直梁变形能的简便计算方法————作者:黄宬轩; 摘要:针对等截面直梁受集中力、集中力偶和均布载荷作用,提出一种利用结构内力图图形几何性质快速计算结构变形能的简便方法。将变形能表示成由内力图形状确定的几何参数进行简单四则运算的结果。算例表明,该方法避免了结构内力方程的书写及其它复杂的运算,简化了变形能的计算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