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研究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高校后勤研究

高校后勤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1-5245/G4
国际标准刊号:1672-8882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地质教育》教师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医生职称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高校后勤研究》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高校后勤研究》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高校后勤研究》是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面向全国高校后勤公开出版的理论刊,得到了全国高校后勤界的普遍赞赏和支持,成为高校后勤领导决策的参谋与理论研究的窗口、员工学习议政的园地、实际工作者的助手和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万方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专题特辑、理论研究、深化改革、科学管理、思政撷英、队伍建设、房改专题、后勤企业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新春寄语 1

  2 找准定位 开拓创新 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可靠保障——访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 杨维东;卢彩晨; 5-9

  3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学校后勤改革 王富; 10-12

  4 以质量建设为核心打造一流后勤服务体系 曹光远;武德昆; 13-16

  5 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调查研究 李显扬;王中秋; 17-19

  6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后勤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高鸿; 20-21

  7 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后勤管理服务体系 谢海鹏; 22-23

  8 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史建中;胡萍; 24-26

  9 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付国瑜;马毅; 27-29

  10 “五位一体”公寓管理模式探析 徐薇;张清华;孙绍来;贾小娟; 30-32

  11 基于SEM模型的学生公寓管理满意度测评 刘雪萍; 33-36

  12 以学生公寓为平台实现全员、全方位与全过程育人 仇巍;单超; 37-39

  13 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探析 杨婵; 40-42

  14 台湾高校与大陆高校学生住宿之比较 王珏; 43-44

  15 高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叶建华;郭雪艳; 45-46

  16 依托ISO9001国际标准建立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 张毅珍; 47-49

  17 农校对接”初探——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吴向军; 50-52+63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投稿时请将稿件电子版(以WORD形式)发送至本刊投稿邮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电子邮箱、样刊投递地址和邮政编码,如需署笔名请注明;并提供作者简介、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规范要求如下。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

  中文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3~8个。

  参考文献: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初版日期(版次).

  (4)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经发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本刊已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对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电子邮件方式将处理结果告诉作者,请及时查收电子邮箱;对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对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对采用的稿件,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作必要的修改、删节或摘编,如不同意请说明。

  特殊教育论文投稿: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西方行政发展史

  摘 要:从西方公共行政学诞生出发,以效率与公平为价值导向,纵观西方行政发展史,分析了西方行政发展的各个阶段,发现西方行政思想史其实就是一部效率与公平博弈的历史,是一部效率与公平跌宕起伏的历史,通过分析西方行政思想史,力求寻找效率与公平主导下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特殊教育论文投稿,公共行政学,效率,公平

  一、 效率与公平的一般理解

  在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时,正确地规定和理解概念的涵义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这有益于避免因概念不清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争论。在这里笔者试着从行政学角度考察效率与公平这一概念。

  高校后勤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高校修缮工程管理的主体构成与关系探析————作者:王璐;王容;刘丽云;

摘要:高校修缮工程管理主体涵盖用户需求单位、物业实施单位、工程归口管理单位和工程审计单位,各主体间存在协同合作、监督制衡和服务反馈关系,其中,协同合作关系包括需求驱动链路式、实施阶段多维式和信息共享纽带式三种协同模式,共同实现各主体在不同环节间的紧密协作。服务反馈关系反映为各主体服务以目标契合为指向,通过服务反馈实现管理质量的循环优化。监督制衡关系则体现为不同部门之间职能与层级间管理与监督相交织、内部与...

新时代高校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路径研究——以苏州大学为例————作者:朱培培;陈彦艳;

摘要: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高校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新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高校离退休党建工作需要系统地从政治引领、组织建设、作用发挥、服务保障和自身建设五个方面分析现状与问题,并探索优化路径,以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形成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效应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探赜————作者:李怡桐;郭佳楠;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猛发展,这一趋势必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创新升级赋予新动能,这是拓展思政教学新方式、助力教学内容的优化、科学精准评价结果的理性选择。但是,由于当前技术变革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之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应警惕诸如技术依赖弱化师生主体意识、技术局限导致信息误导性输出、技术滥用带来数据安全威胁等...

范式、文化与价值:高校后勤榜样育人的三维探析————作者:王迪钊;

摘要: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将榜样的力量融入强国事业之中,把典型示范作为重要途径,推动榜样育人逐步成为新时代高校后勤育人工作的理论主线、政策主旨和实践主题。基于“主体—价值—时空—质效”四个层面的互动延展,实现了由“服务育人”向“榜样育人”的范式创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理应对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后勤人员是不上讲台的教师”进行深度的文化再造。当前,高校后勤榜样育人体系构建是...

涉农高校校外实验场站国资管理增效路径研究——以中国农大涿州实验站为例————作者:李轩复;蒋宇;

摘要:校外实验场站是涉农高校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国有资产是校外实验场站职能发挥的基础保障,通过优化国资科学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国资效用,增强国资管理效能,有助于涉农高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本研究以中国农大涿州实验站为例,分析了当前制约涉农高校校外实验场站国资效能发挥的相关因素,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以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为例————作者:刘涛;

摘要:近年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在教育部的推动和指导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本文以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为例,通过问卷调研,从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文化建设、数字赋能、条件保障六个方面研究高校“一站式”学生的建设现状,分析大学生实际需求和意见,提出建设方法和发展方向,以期推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进路————作者:秦东杰;解伟;

摘要: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也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高校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基本原则和价值意蕴,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的深厚价值,从教育内容、教育机制、教育模式等方面着手探究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

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研究————作者:王丽星;

摘要:在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家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与意义,师范生的成长与发展亟需教育家精神的滋养与引领。强化教育家精神培育,是师范生成为教育强国建设主力军、坚定教育信念、明确职业方向、创新教育理念与方法、形成良好师德师风并树立教育典范的基石与必然要求。文章从“环境塑造”“课程优化”“文化熏陶”和“实践锤炼”四个维度出发,系统构建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的培育路径

三全育人视域下“一站式”社区育人模式探索——以J大学T学院为例————作者:陈丹蕾;

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让学生社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住宿生活区域,而是逐渐转变为具有育人功效的教育教学载体。“一站式”学生社区不仅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当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工作普遍面临运行机制僵化、育人合力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社区的育人效果。本文以J大学T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例,从“三全育人”视域出发,探索以党建引领...

党建引领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路径————作者:董焕敏;李智军;

摘要:党建引领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是高校铸魂育人工作的重要工程。党建引领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体现出以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制度引领为主要特征的机制创新逻辑理路。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党建引领顶层设计,筑牢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政治根基;聚焦党建引领关键环节,夯实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有力支撑;推进党建引领技术创新,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智慧引擎;彰显党建引领主体作用,激发...

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监管路径探析——以复旦大学为例————作者:朱莹;陈儒;周慧凯;

摘要: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提升后勤监管水平,促进后勤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师生美好生活需要,是后勤人在不断思考分析和实践总结的课题。本文基于复旦大学二十多年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经验,梳理分析高校后勤面临的监管压力,以及监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围绕“优化人员配置”“细化考核制度”“深化延展渠道”“强化方式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监管方式的建...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外包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作者:齐志国;郝思佳;

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本文详细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赋能视域下高校后勤数智化转型策略及路径探析————作者:沈茜;许芳;张振芳;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变革,实施高校后勤数智化转型,为高校后勤事业发展赋能提质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阐述科技赋能视域下高校后勤数智化转型的概念意义,剖析高校后勤数智化转型困境,结合S大学后勤数智化转型实践经验,对科技赋能视域下高校后勤数智化转型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复合型数字人才,加强数字基础建设、发挥数据要素功能,开展多元协作、加强资源共享四类建议,以期为高校后勤事业高质量发...

审计视角下高校维修改造工程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建议————作者:施瑞;

摘要:在高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维修改造工程为提高师生教学及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维修改造工程项目数量和金额的不断增加,在各类审计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审计视角,旨在分析高校维修改造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以促进高校维修改造工程规范管理,防范风险

大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策略————作者:宋大我;张建英;

摘要:本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分析校园食品安全现状的压力和治理重要性,借鉴国内外大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前大学校园食品安全现状,提供新治理策略建议,且着重考虑实操性。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强化食堂内部管理、加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成员共同保障大学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教育新生态下的应用与实践探索————作者:杨飞帆;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教育新生态中的应用与实践出发,对该技术的发展历程、核心框架进行梳理,评估其在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分析新生态背景下安全教育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复杂情境。提出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安全教育的实践原则与策略,以及针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方案,构建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为安全教育注入新动力,提升了教学质量与安全管...

基于数据分析的首都高校班车通勤现状研究——以35所首都高校多校区班车通勤为例————作者:张鹏;薛文昊;王一飞;

摘要:当前特大城市道路交通面临较大压力,特别对于首都在京各多校区高校而言,校区间通勤均存在不同程度困难,通过数据分析对首都高校校区通勤现状开展研究可一定程度上为缓解相关压力提供策略参考。基于此,本文通过数据调研,围绕首都35所多校区高校班车的通勤模式、日均班车班次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各高校校区通勤交通服务保障策略提供借鉴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作者:徐传洪;

摘要: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立德树人要关注时代精神,在已有的教育经验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实践育人的空间。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将资助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创新育人工作方式的重要实践。文章通过强调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客观分析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发展现状,提出创新资助育人工作创新路径,助力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育人长效机制 构建劳动育人特色阵地——以中北大学育人为例————作者:谢荣芳;

摘要:本研究从当下服务育人所面临的挑战切入,深度阐释构建劳动育人特色阵地的目的与重要性。融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构建起服务育人长效机制与劳动育人特色阵地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深入探究劳动育人特色阵地的创新项目模式,缜密剖析劳动育人特色阵地的实践活动及场景应用,并对劳动育人阵地建设成效予以深度评估。展望未来,归结出构建劳动育人特色阵地的创造性结论与建议

建国75年来研究生奖助制度的嬗变与展望————作者:赵星雨;高云;

摘要:新中国研究生奖助制度在七十五载的研究生教育办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走出了一条立足于教育大国国情、符合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发展道路。要深入推进和完善研究生资助制度建设,建立起更加科学公正的研究生奖学金评价体系,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评审标准落到实处,推进研究生奖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更好发挥研究生奖助学金的激励和帮扶功能,发挥出研究生奖助制度在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