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鄂州大学学报》创刊于1988年,自创刊以来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物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凸现了刊物的个性特征。本刊的办刊理念是:坚持鲜明正确的政治方向,但不办成政治理论刊物,而是强调求真的科学性探讨;坚持科研服务于经济建设,但不一味急功近利,而着意于“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兼容并包,尤其注重精神文化领域的开拓;重视校内学术人才的扶持,着力展示校内教师创造的科研教学成果,但不画地为牢,近亲繁殖,而力求拓宽交流渠道,多吸纳一点校外前沿性科研成果,形成杂交优势。
本此理念,本刊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努力培植自身应有的特色:学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学术视野的广泛性与论域地方性的并包;学术热点与冷门的兼容;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力求期期都显示着学术上的创新精神、内容上的厚重感和风格的朴素坚实。
《鄂州大学学报》在历年的质量检查中不断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次刊载逐年增多。《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国性信息收集单位均有转载、摘要和报道;多个国家级和省市图书馆均长期连续订购收藏;与全国数百家公开发行的学术杂志建立了长期交流关系;稿源不断拓宽,作者从青年学人到资深专家博导,从高校讲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构成了一支多层次的撰稿人队伍,保证了学报的清新气息和学术质量。
本刊两次荣获全国市属大学优秀学报奖、首届全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6年,荣获湖北省第五届“湖北省高校优秀学报”、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2003年获首届《CAJ-CD》执行优秀奖
2005年湖北高校优秀学报
2006年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经济学、地方经济文化研究、文学研究、法学研究、机械电子、工程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鄂州市“一带一轴”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童长江
2. 鄂州物流发展模式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徐冰
3. 主题公园与自然景观类企业财务能力的对比分析--以旅游上市公司华侨城A与黄山旅游为例 吴耿安,刘金栋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萌芽 杨忠科
5. 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坚持与发展 李雄舟
6. 思想政治教育误区分析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创新运用 廖世华
7.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 余启利,谈寂
8. “课堂四阶段”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黄国琴,梁君
9. 浅析社区矫正的辅助力量 杨美娜
10. 在传统中反传统--论莎菲形象的悖论性及女性书写的困境 黄彩萍
11.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晴雯悲剧成因探析 邓桃莉
12. “公民记者”争议与辨析 刘义昆,雷雯
13.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岳鹏
14. 高校英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 黄小平
15. 英汉习语的异同及翻译技巧 童丽
16. 城市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及对策 胡利娟
17. 多元文化背景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熊小平,张婵
18.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吴寒梅
19. 教学目标视野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牛炜焱
教育理论与实践:关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几点推进建议
摘 要:高等院校扩招之后,学生素质发生了变化。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与学生素质的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也应该随之转变,以更好地促进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因此,文章将从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教学的科学性、注重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四个方面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推进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推进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
现阶段,在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方面所采取的观念,具有明显的融合性与开放性,在这一观念影响下,社会大众在音乐生活方面也逐渐开始受到世界上各种音乐文化的吸引,并以此来促进自身发展,这种对于世界音乐文化的开放观念,为国内高校(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音乐文化教育,给出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正确的发展方向。国内在以汉语言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中,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构成内容,它以其本身具有的语言方面特征以及文化层次,显现出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我们须积极转变以往的观念,在文化和音乐教育二者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地区潜质,以形成适合该地区的音乐教育观念与方法。目前,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世界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之中逐渐开始动摇,有不少十分重要的音乐文化资源没被保存下来,这时,在高校中采取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将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延续,并使其改进与发展。
鄂州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运用地方历史文化上好高校“大思政课”的实践探索——以无锡为例————作者:路遥;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旨在加强与现实对话发挥育人功能。高校地处特定的区域环境之中,必定潜移默化受到当地历史文化的熏陶,是极具开发的现实资源。地方历史文化能够为“大思政课”建设融入社会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大思政课”育人实效;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运用地方历史文化上好“大思政课”需要深挖教学资源...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热点及前沿可视化分析————作者:田学泽;李佳乐;
摘要:为洞悉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演进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以2014~2024年主题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1418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等分别进行可视化与图谱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4至2024年发文量呈“M”型增长趋势;研究团队较少、且跨地区、机构、学科间的合作网络关系未...
树脂改性水泥在桥梁路面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郑勋;
摘要:当传统透水混凝土用于公路桥梁施工时,常面临强度薄弱与耐久性不足的困境,不仅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还会带来环境问题,故而对其实施改性以提升性能非常重要。为了解决透水混凝土在桥梁路面应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在透水混凝土中添加聚合物树脂是强化其性能的有效途径,可显著优化材料综合表现。考察了粗骨料尺寸、配比、掺合料和树脂的含量等对改性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透水混凝土中掺加5.0%质量分数的环...
在边疆多民族地区以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作者:郎雪妤;杜马南楠;
摘要:互嵌式社区是边疆多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源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根植于天下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赓续。当前,边疆多民族地区以构建互嵌式社区为基点,从空间共聚、文化共享、经济共融、社会共治、心理共识等全方位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期维护边疆地区和谐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边疆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作者:张朝丽;谢宇阳;李自怀;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树德育人”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核心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正视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其深厚的理论内涵底蕴哺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找准其推动高校思政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并厘清推动高校思政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思路,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的创新举措,以此推进高校“树德育人...
基于课程思政链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研究————作者:刘暕;
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将“立德树人”融入其中,培养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人才。进而需要在教学中采取课程思政链的模式设计教学活动,挖掘不同教学素材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英语作为高职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不仅具有语言功能,还具有传播外来文化的作用,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思想也会在接触西方文化时受到一定影响,为了保证学生思想政治目标的正确性,...
从蔚似雕画到平易自然——宋代文赋书写转向探赜————作者:唐倩芳;
摘要:赋至宋朝,诸体皆备。文赋历经中唐至宋初古文运动的漫长发展,终成熟于欧阳修之手,其作《秋声赋》立宋文赋之风格范式。赋经“破体”,承汉赋传统句式骈散相间和注重时间因素的主要特点,整体风格呈现出从精工细琢到平易自然的转向。究其原因是宋朝“以文治国”政策下,科举论策说理习气的蔓延和宋人追求“文人”与“士大夫”双重身份认同的审美变迁。而文赋体制成熟却存作甚少揭露出其不敌辞赋的事实,同时“文”“赋”失衡带来了...
AI赋能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探索————作者:张鑫倩;
摘要:由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身存在“内容难度大、实践性高、技术更新快”的特点,传统的教学体系无法满足大数据技术教学需求,亟需建立人工智能赋能的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探索新工科背景下AI助力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教学新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破解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难题,从而使教学过程智能化、科学化,以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教师的智能化教学需求,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AI赋能的新工科人才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践路径探析————作者:夏娟娟;王立帅;
摘要:劳动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培养新质数字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路径,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视角,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环节—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融合入手,就当前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融合总体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在理念认知、师资队伍、课程设计、实践场域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者:徐盼盼;
摘要:高质量地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优秀精神品质的重要环节,而将“四史”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中,能够为思政教育工作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以及拓宽渠道。文章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内核、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契合性表达以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性分析,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发展导向,为培训新时代守初心、有担当、高品格的青年人助力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研究————作者:张容侨;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教育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创新和探索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在这个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应当注重“三全育人”的理念,即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员育人。其中,全面育人要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过程育人要求注重育人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思想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作者:卢建武;
摘要: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是高校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遵循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应有之义,也是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其坚持立德育人的教学目标,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的现实需要。因此,高校应在根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时代内涵的基础上,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逻辑思路,通过创新性探索和实践,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思考————作者:曹宇;张劲松;
摘要:党的二十大指明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方向,学习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师生的重要政治与思想任务。应从主体、课程与时代三重维度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明确二十大精神在武装学生思想头脑、提升思政课理论魅力、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遵循整体性、有机性与科学性原则,从丰富课堂形式、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体系以及强化实践引领等方...
开放大学师范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研究——以内蒙古开放大学为例————作者:高雁;
摘要:研究聚焦于内蒙古开放大学师范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旨在通过课程思政与专业技能的深度整合,提升教育质量与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实施多元化教学路径,包括在线学习、现场实践及师生互动,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显示,重构的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有效促进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的融合,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持续的专业发展和全面的教学评估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研究成...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思政课“四位一体”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作者:方瑾;
摘要:结合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改革工作实际,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开发“智学通学生成长画像系统”,构建“四位一体”评价体系,实现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结果评价、综合评价有机统一。体系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质量与立德树人效果,加速了教师成长,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高职思政课评价改革提供了实证参考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作者:张欣;
摘要:在互联网平台和各类新型媒体软件不断成熟的支持下,我国教育的发展逐步向着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了更多可能性,高校可利用信息化构建英语语言文化情境,创新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并灵活调整翻译教学内容,丰富英语翻译教学资源,立足学生实际需求,创造丰富学习交流机会,将信息化、数字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方式贯穿于高校英语翻译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高校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能够...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油画技法与色彩运用特征————作者:李文文;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油画技法与色彩运用丰富且多样。画家们通过技术革新与色彩调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表现效果。透明与不透明绘制技法、分层绘制与光影运用、以及绘画工具的进步,使作品在立体感、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上显现出独特的韵味。色彩不仅用于视觉展示,更是情感传达、宗教象征与心理表现的载体,体现了艺术与科学交融的成果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庄子》家园意识研究————作者:刘芳筱;
摘要:家园意识是生态美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其不仅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强调人应在精神的超越中回归澄明之境,这不仅展现了现代性的特征,也与庄子的生态思想有诸多暗合之处。《庄子》中的家园构建与人的真性紧密相关,真性即人与万物的本真状态,当人与物“守其真”时会呈现“天籁”般的理想家园,“失其真”时则会导致家园的双重失落,而“反其真”的过程则蕴藏着庄子以“相忘”还原人性本真的路径。庄子深刻反思了人类文明演变所带...
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特征及油画技法研究——以提香和乔尔乔内为例————作者:董帅;
摘要:威尼斯画派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的精华,并融入了自身的绘画风格、大胆创新,使其画派的画作具有构图戏剧性、用色夺目绚丽及光影多变等艺术特征。为诠释其艺术风格,威尼斯画派画家运用湿绘法明确构图细节、表现画作主题;运用透明罩染法绘图,且使用天然颜料营造色彩层次;运用明暗渐隐法,依靠光影变换表现创作思想及画作中的人物性格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多元投入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探索————作者:李自霞;严敏;
摘要: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内容,需要对这方面展开深入分析。文章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作为研究对象,简单分析其应用价值,再分析现存问题,最后从更新观念、强化合作、共享资源、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等维度,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多元投入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具体方法做详细分析,旨在为更多高职院校提供思考方向,实现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以便向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专业人才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金色年华》
- 国家级教学与管理
- 国家级《湖北体育科技》
- 省级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快乐语文与数学
- 省级当代职校生
- 省级《中学课程资源》
- 国家级历史学习(高考)
- 省级轻松学语文
- 省级《教育测量与评价》
- 省级《精武》
- 省级新作文
- 省级《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 国家级《纺织服装教育》
- 省级《作文世界》
- 省级《天津电大学报》
- 北大核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省级东方娃娃
- 省级伊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 省级妈妈画刊
- 省级小学语文
- 国家级小学语文教学
- 省级新语文学习(高中)
- 北大核心 物理教学探讨
- 省级艺术创想
- 省级《文理导航》
- 省级《科学启蒙》
- 省级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 省级新课程学习(中)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