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杂志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学术研究杂志

学术研究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070/C
国际标准刊号:1000-7326
主办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查看学术研究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高等职业教育探索杂志2018年01期论文目录查询
下一本期杂志:终身教育研究杂志论文字体要求

   《学术研究》杂志简介

  《学术研究》于1958年1月创刊,原名《理论与实践》,1962年改为现名,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创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之一。现为月刊,每月20日出版,每期160页。栏目设置遵循学科与问题相结合、学术与现实相结合、全国与广东相结合的原则,既有反映哲学、政法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学科前沿问题的栏目,也有融会与超越等反映问题研究为主的栏目,还有珠三角聚焦、岭南文化、港澳研究等反映地方特色的栏目。品牌栏目有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环境史研究、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等。

  《学术研究》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高层次切入实际,立足广东,关注全国、面向世界;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术探索,强调学术平等;着力反映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推动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为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应有的力量。

  《学术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哲学、政法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

  《学术研究》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社科双效期刊

  2018年《学术研究》杂志04期投稿论文目录:

  青年马克思与信仰张有奎;

  青年马克思的费尔巴哈崇拜和批判成龙;

  论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方法论革命陈晓斌;

  收录论文:青年马克思的费尔巴哈崇拜和批判

  【摘要】:由于研究视角及对青年马克思思想进程的不同判断,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并未达成共识的难题。从文本的显性含义深入到背后的隐性含义,就会发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崇拜一开始就带有保留性质,费尔巴哈思想的停滞不前和马克思思想的激流勇进,导致二人在哲学出发点上发生了本质性的差异,并因此在感性存在、人的本质、宗教改造、人类繁荣等诸多问题上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最终分道扬镳。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实现了对旧哲学的本质性超越,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哲学。

  学术研究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恩格斯文明观的生发语境、理论内容与价值指向————作者:武姝含;郝立新;

摘要:文明观是恩格斯建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经典论域。探溯恩格斯文明观的发展轨迹,启蒙理性主义和摩尔根《古代社会》为其厚植了理论土壤,但他并没有因循以往思想家解释文明的传统致思,而是在变革旧的理解范式中阐发崭新的文明观。恩格斯立足于实践的观点诠释文明范畴的本质规定,通过批判性指认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限度,洞悉人类文明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向,擘画以全人类解放为目标的共产主义文明图景。恩格斯以文明范畴为线索,捍卫与...

论恶的受纳和受纳之恶————作者:唐代兴;

摘要:在人们的习见中,总以为恶是善附带的残余物,但实际上,恶是比善更为根深蒂固于人的生活世界的实存物。在生活世界里,善之畅行,在于向往和追求;恶之泛滥,源于容受。人对恶的容受可归于作为与不作为两类,后者乃受纳之恶,或无知而受纳恶,或明知而受纳恶,或丢失灵魂而受纳恶,但能受纳恶者必具“心向其恶”的能力。以“浸润”和“肤受”方式培育这种能力,既有芜杂的情感、恶劣的人心和脆弱的人性的催发,更有趋利避害本能的反...

绿色产业政策下投资者绿色关注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研究————作者:逯东;陈莹;

摘要:基于中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公司的样本,本文深入考察了投资者绿色关注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绿色产业政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绿色关注会导致企业绿色创新短视行为,即投资者绿色关注越多,企业的绿色创新数量越多,而绿色创新质量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绿色产业政策能够缓解投资者绿色关注所带来的绿色创新短视行为。机制分析发现,投资者绿色关注主要通过增加外部压力来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短视行为;绿色产业...

线上公众诉求的时空演化逻辑:基于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大数据分析————作者:郑华良;周煜坤;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公众诉求的表达方式,也为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引入“公共服务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分析线上公众诉求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对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意义。研究基于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大数据,解释宏观社会经济背景、中观政民互动以及微观个体认知情境下公众诉求的时空演化。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人口经济因素等宏观因素显著影响微观个体的公共服务诉求。中观层面的回归分析显示,时空因素对...

人的现实的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以赛亚·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及其对马克思的批评论析————作者:王峰明;李媛梦;

摘要:以赛亚·伯林认为存在两种自由概念,即“不受别人阻止地做出选择的自由”和“成为某人自己的主人的自由”。如果说前者是一种“消极的自由”,那么后者就是一种“积极的自由”。伯林把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自由观归为积极自由观,并对此展开了批评。伯林认为,消极自由虽然是“最低限度”的自由,但却是一种真正的自由,而积极的自由却是一种虚假的自由。因为,前者排除任何对个体的“强制”或“限制”因素,而后者不仅包含着理性和...

地方政府创新何以持续——以黎镇社会治理创新为例————作者:王清;唐银彬;

摘要:近年来,地方政府创新不再“人走政息”,而是具有创新持续性。既有的能动者—策略、创新—绩效、环境—条件的分析路径难以对其做出有力解释。新时代以来,央地关系的调整带来了地方政府创新的环境变化,在“同级条块合一和上下条块互赖”的结构中,地方政府以保守为前提,以进取为本色,转变为保守型进取,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进取争夺印象政绩。对黎镇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的分析发现,面对创新环境的变化,走向保守型进取的地方...

基层市场监管的差异化变迁及其选择逻辑————作者:叶贵仁;蔡龚涛;

摘要:自2018年中央政府启动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管罚权力与内设机构配置呈现出较高的同质化特征,即采取管罚分离的职能型结构。但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却沿着差异化路径变迁。一是面对管罚分离带来的协作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分别采取管罚一体的职能型结构和片区型结构。二是市场监管领域始终存在着综合覆盖与专业监管之间的矛盾和效用难以量化的设计理念之争,置身于...

新型举国体制下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优化:理论拓展与实践进路————作者:李石勇;刘煜淳;

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历史节点,科技创新要素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往的要素资源配置模式及路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要素,以深度学习、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又进一步促进了创新要素间的耦合,以及价值创造的多元化。新型举国体制下如何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互补协同效应,促进...

论股东有限责任的穿透限度————作者:薛亦飒;

摘要:合理把握股东有限责任的穿透限度,关乎公司商业自由与保护外部第三人利益之平衡。为维护公司独立人格及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基础,原则上公司债权人不享有对股东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法人格否认、股东与公司构成共同侵权以及损害公共利益作为责任穿透的例外情形补充适用。公司是否完全丧失独立人格是适用法人格否认与侵权责任的界分标准。法人格否认的理论解释须立足实在说,方能限制穿透。控制股东侵权责任的成立应以“实质性推动”为前...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数字创新效率——基于自主研发视角————作者:王化成;赵一茗;孙昌玲;

摘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数字化转型是获取关键技术自主权的重要方式。本文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并通过投入产出法度量自主研发数字创新效率,实证检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数字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显著提升自主研发的数字创新效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通过稳定资金来源、吸引高端人才和提高市场判断力对自主研发数字创新效率产生正向影响。...

一线员工体面工作感知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基于旅游从业者的调查实证————作者:黎耀奇;鲁清曌;

摘要:人力资源瓶颈是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通过提升一线员工体面工作感知进而增加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是当前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但学术界对这一严峻现实问题关注不足。本文以旅游业为例,选取42名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对一线员工体面工作感知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在明晰各要素间内部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出“公众职业声望—自我职业认同—体面工作感知”理论模型。研究...

明代的女性知识人及其知识世界————作者:陈宝良;

摘要:基于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明代女性生活开始发生诸多变化,女性形象随之改观。她们既是“女士”,趋于知识人化,甚至不乏名士化的倾向;又是“女郎”,人格与行为特征趋于男性化。凭借这两种形象转变,女性得以平等地与文人士大夫交往。明代女性不再是限于家务劳动的内闺,而是成为独立且与男性比较技艺的知识人,甚至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世界。明代女性知识人的广泛崛起,无疑打破了传统女性的范型人格,使女性生活与人格更趋多样化,...

岭南溪洞与中晚唐内政外患连环关系————作者:齐子通;

摘要:安史之乱诱发岭南溪洞叛乱。细致梳理安史之乱期间岭南溪洞数次叛乱的时间次序,发现其与安史叛军存在明显南北呼应关系,唐代宗、唐德宗时期的岭南溪洞叛乱也与北方政局动荡有关。岭南溪洞叛乱攻略州县,影响波及黔中、湖南、江西等地,这些都属于内政连锁关系,影响了唐王朝南方统治秩序。但是随着唐与南诏、林邑等关系紧张,岭南溪洞割据势力的长期存在已超出内政影响,他们游离于唐、南诏、林邑之间,在唐后期南方边疆地缘政治中...

罗马帝国早期皇帝释奴的政治角色探析————作者:徐玮;

摘要:皇帝释奴指皇帝的被释奴,是古罗马被释奴的一个精英群体,隶属于皇帝家庭。罗马帝国早期,皇帝十分倚重自己的被释奴,他们通常任命皇帝释奴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并准许皇帝释奴管理其在帝国各处的私产。在罗马法中,皇帝释奴的地位较低,且被拒在主要的公职之外。但是,这并没有阻碍他们在政治领域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他们以皇帝的顾问和代理人的身份出现在各种政治场合,协助皇帝处理政府工作。罗马帝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共和时期...

风与物:作为“竹枝”变体的橘枝词与荔枝词————作者:叶晔;

摘要:宋以后摹仿“竹枝”而来的橘枝词与荔枝词,以其独特的南方草木属性,在中国文学的地方书写传统中自成一体。其中洞庭、福州橘枝词在写物纪俗方面对楚地“橘颂”传统的摆脱,及闽中、岭南荔枝词在地域集群认同上对“讽荔”传统的去留,皆可视为近世风土诗歌在转化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中,对早期咏物文学经典中的文士言志传统的一种扬弃与改造。而古典诗歌创作中的限体与限题模式,亦内化为地方风物诗中的“体传统”与“题传统”,成为地...

“文章之盛,穷于天监”说与刘咸炘的文学观念————作者:伏煦;

摘要:在刘咸炘的文学史叙述中,东汉至梁初的经说、史传、子家与告语诸多文类,文质彬彬而不分骈散,呈现出一种理想的风格与体式,并且优于过度重视文采和俪辞的梁季至中唐之文,与过于质朴且骈散分途的中唐以降之文。此论概括为“文章之盛,穷于天监”之说,其说的理论资源远绍六朝初唐的文质论,近承嘉道以来骈散合一之说。在辨析中国传统旧说、章太炎、阮元、西方学说四种不同的文学观念的基础上,刘咸炘提出兼备体性与艺术者为“文”...

考辨与复原:曹元弼考订郑玄本《尚书》论析————作者:李科;

摘要:为求经书文本之正,进而求经义之正,以正学术人心,曹元弼对郑玄本《尚书》与今古文各本关系进行了考辨,认为:郑玄本乃杜林、卫宏、贾逵、马融相传之本,即孔安国以今文读古文系统的本子;孔安国以今文读古文而别起家法于今文外传授者仅二十九篇,逸十六篇以无说故未传授,马融、郑玄所注者亦为二十九篇,未注无师说之逸《书》,故不能以不传或不注逸十六篇而认为马融、郑玄所传本为伏生今文;古文相较于伏生所传三家《尚书》篇数...

“五四”新诗中“工人”的发现————作者:李金花;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起,就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而是一种介入现实的“武器”。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作家有了“新”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发现了“新”的现实世界,开始将“底层劳动者”中的“工人”作为诗歌的题材。作家借助诗歌这一生动的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在接受阶级理论后对“富”与“穷”对立的新认识,呈现资本主义生产活动中“工人”的新遭遇,提出为使“工人”摆脱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压迫的新方案。与历史档案、政治文件、传...

结构化论辩理论在医疗决策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崔建英;安宇辉;

摘要: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决策支持系统,但其无法对决定(从输入到输出) 给出明确解释,由此被称作人工智能的“黑盒”效应。结构化论辩理论通过论证间的支持与击败关系解释输入—输出(从前提到结论),有助于合乎伦理规范和可解释医疗决策模型的设计。我们基于结构化论辩框架P-ASPIC+构建医疗决策模型MDM,将其应用于一个医疗决策案例的刻画:首先,将患者的就诊信息量化并存储到知识库;其次,构造推理框架,借助求解器...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的伦理风险及其应对————作者:王斌伟;付圣莹;

摘要: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正成为教育场域深刻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以批判性逻辑审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发现,“技术幽灵”在认知维度、主体维度、知识维度、数据维度等方面可能引发外在异己性伦理风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教育技术的自限性、利益相关者责任意识不足、人工智能规制机制尚未完善,是引发教育主体性之痛的成因。应当遵循技术调解、数字向善、责任分布、完善制度的实践理路,以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