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论坛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党政干部论坛

《党政干部论坛》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2-1099/D
国际标准刊号:1003-837X
主办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
主管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上一本期杂志:《大连干部学刊》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党政干部学刊》政治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党政干部论坛》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党政干部论坛》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党政干部论坛》是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思想理论月刊,主要以党政干部、公务人员为读者、作者对象。《党政干部论坛》始终坚持以“广开党政工作思路 博采干部探索精华”为办刊宗旨,密切关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

  《党政干部论坛》1986年创刊,是湖北省优秀期刊。辟有党建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研究,市县委书记、市县长论坛,干部工作,公共行政,经济众说,民主与法制,思想政治工作,调查与研究,短论杂谈等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辟有党建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研究,市县委书记、市县长论坛,干部工作,公共行政,经济众说,民主与法制,思想政治工作,调查与研究,短论杂谈等栏目。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着力构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刘庆斌 1

  2 论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刘体峰 4-7

  3 试析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大”消防 刘 艳 8-9

  4 认识和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四个维度 陈定春 10-11

  5 群众路线的历史逻辑、现代价值与实践启示 涂小雨 12-15

  6 责任行政与要素分析:论中国行政伦理的构建 刘凌旗 16-18

  7 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基层自治实践新趋势 张 翔 19-22

  8 微博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 贺凌海 23-25

  9 制度资源再释放: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 李保林 刘 强 高 云 26-28

  10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幸福观与官德观述论 储 峰 29-32

  11 做“好干部”是干“好事业”的前提 王京凯 33

  12 基于综合保税区的内陆开放平台体系建设探析——以湘潭为例 赵 斌 34-37

  13 广西实体经济发展的地位、现状与意义 李雪莲 黄 飞 38-41

  14 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地方法治的实现路径 吴卫东 42-44

  15 论意见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 高星阁 45-47

  军事论文范文试论日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论文摘要:日本以明治维新为发端,迈上了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建立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其诸多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所借鉴。日本成为现代化工业强国以后,接连发动对华侵略战争,这既打断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原有进程,也催生了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因素。鉴于此,文章在收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中国如何借鉴日本现代化的成功经验,然后从现代化的角度剖析日本侵华 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影响,以供参阅。

  论文关键词:日本,侵华,中国,现代化

  一、绪论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与日本侵华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明治维新为日本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并使其跻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行列,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新兴强国。而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政治腐朽、经济萧条、军备松弛、科技文化落后。清王朝企图通过学习别国现代化的先进经验,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与巩固自身统治的目的。日本作为当时现代化发展的典型国家,与中国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因此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学习对象。明治维新以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日本接连发动侵华战争,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日本侵华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既中断了中国现代化的原先进程,客观上又催生了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党政干部论坛最新期刊目录

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者:汪佳;

摘要:<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粮食安全的“稳定器”,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湖北省主动融入大局、攻坚破难,把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深化服务创新的牵引性工程来抓。2024年上半年,全省3.57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4405.67万亩,服务小农...

加快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作者:刘习平;严飞;

摘要:<正>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构、气候变化持续加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绿色供应链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融入传统供应链当中,以核心企业为支撑点,利用政府、企业绿色采购和公众消费引导,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全链条绿色转型,已成为重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关键驱动力。目前,上海已率先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示范建设。湖北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供应链绿色转型迫在眉睫,是大势所趋。湖...

整治形式主义 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从春晚小品《花架子》看干部作风————作者:王义娜;

摘要:<正>形式主义作为基层治理的沉疴痼疾,长期困扰着我国治理现代化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仍存在着“台账留痕”“层层加码”等形式主义现象。2025年央视春晚小品《花架子》以镇长下乡调研为叙事主线,将基层治理中的形式主义问题搬上舞台,引发热议,折射出人民群众对整治形式主义的要求和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的期盼。一、基层治理中形式主义的主要...

西藏山南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视角————作者:罗雄文;

摘要:<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西藏山南市素有“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的美誉,文化优势明显、旅游资源荟萃。文旅融合发展既是山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又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近年来,山南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战略性任务,以“藏源文化”为特色发展旅游经济,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民族团结...

进一步树立“安全也是硬道理”理念的重大意义————作者:徐治彬;

摘要:<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系统思维,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在工作中自觉把发展和安全统一起来,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1]这一重要论述,把“发展才是硬道理”拓展为发展、安全都是硬道理,并把发展、安全都是硬道理提升到理念的高度,是对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命题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新时代坚持...

保护生产力: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科学命题————作者:肖玉明;

摘要:<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建设什么样、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的问题,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引领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大论断,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需要在学理上作科学阐释。...

坚持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作者:杨近平;

摘要:<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表明了百年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清醒和坚定。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解决大党独有难...

湖北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李波平;田瑶;

摘要:<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了深化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征程上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发展新质生产力...

年轻干部要在吃苦中成长进步————作者:王鹏;

摘要:<正>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勉励广大青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当知青时,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都干过,啥苦都吃过,啥苦都能吃,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多年后,他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又多次寄语青年和年轻干部,“要‘自找苦吃’”“越是条件好了越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注重培养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意志品质”“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

在团结奋斗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刘政;

摘要:<正>“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以饱含深情的话语,带领我们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奋斗历程,高度赞扬了无数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奉献的劳动者、建设者和创业者;以催人奋进的嘱托,展望了新的一年。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在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中,我们更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

陈云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主动精神————作者:何兰萍;陈倩;

摘要:<正>历史主动精神是在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能动改造社会的历史自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做到敢于担当、敢于斗争。陈云是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支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深刻阐释和弘扬陈云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主动...

湖北县域扩权赋能改革存在的不足及对策————作者:邢健;李荣娟;李安燃;

摘要:<正>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对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人口转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加快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流动等都具有积极意义[1]。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市管县体制给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带来的阻力也日渐凸显。近年来,我国针对政府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强市弱县”现象所引发的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

援藏精神对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发展————作者:孟芳兵;张凝馨;

摘要:<正>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时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1]自1994年中央实施对口支援西藏政策后,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奔赴高原建设西藏,表现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品质。援藏精神不仅继...

以强大思政引领力推进高校铸魂育人————作者:李飞;

摘要:<正>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指出,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把思政引领力置于上述“六力”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思政引领力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重要作用。一、...

为民营企业大显身手铺路搭台————作者:王厚明;

摘要:<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这一重要指示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链上服务协同发展,强化对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健全党政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分级联系走访机制,及时掌握企业需求清单和问题...

“六尺巷”典故蕴含的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及其当代价值————作者:曾天雄;葛晓玥;

摘要:<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时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六尺巷”因典故而闻名,“六尺巷”典故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还蕴含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的智慧,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一、“六尺巷”典故的由来“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文...

推进城镇和产业“双集中”的现实挑战与创新路径——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作者:胡明珠;

摘要:<正>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2024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人口集聚相统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为切入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湖北省委进...

基层干部要把握乡村数字化赋能的关键点————作者:许才明;许日祥;

摘要:<正>工作在乡镇、村庄、社区等基层的干部是推进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群体,乡村数字化建设是实现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所谓乡村数字化,是指把数字作为治理工具,通过数字赋能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要素,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提供全新的技术路径和高质量发展成果。乡村数字化的核心要义主要包括:一是数字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革新,是通过有效的载体让“虚拟”的数字转...

两汉三国“弱领导”的用人典范及现代启示————作者:张寅潇;

摘要:<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历史智慧。人才是强国富民的关键,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对于领导和管理者而言,善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是推动单位发展和组织进步的重要保障。但在面对某些能力超群、不易控制的“强下属”时,不少“弱领导”(本文特指某种能力偏弱于下属的领导)却存在不敢用、不会用、用...

新时代好青年培养标准论析————作者:孙海英;刘慧;

摘要:<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将当代青年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大战略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好青年的行为特质,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