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民族学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展示民族学研究成果,突出西南民族研究特色,为繁荣民族科学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和实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服务。 我们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研究现实问题,特别欢迎大型田野调查报告和各类基金课题阶段性论文。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人类学理论、民族学理论、民族问题研究、田野调查、个案采访。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作为宇宙统治之比照的文明--西非与中国 罗兰[英](著),张原,张力生(译)
麦克仑南论一妻多夫制 毛雪彦,张亚辉
制造“太阳王”的光辉--从《制造路易十四》看神圣王权与民族国家的塑造 白晗,汤芸
喜玛拉雅达波女隐士:藏族女尼邬金曲吉的传记 克蒂斯•西弗(Kurtis R.Schaeffer)[美](著),杨公卫(译)
人类学视野中的灾难和文化要素的探讨 苏珊娜•霍夫曼(Susanna Hoffman)(著),陈梅(译),彭文斌(校)
新奥尔良后卡特里娜飓风时期市政当局对社区与居民的种族化与罪犯化监控手段 美]罗伯托E.巴里奥斯(著),李全敏,余昕(译)
环境脆弱性、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泥石流灾害--以云南省东川区的泥石流灾害为例 李永祥
纳西族东巴文献整理范式检析 杨杰宏
东巴面偶在纳西族东巴教仪式中应用现状的调查 杨鸿荣
2014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 张世均,王博
国内康巴藏戏研究综述 杨于卓
藏族群众行使参与权对创新藏区社会治理模式的作用和启示--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几起事例为据 黄微,周良艳
论文发表范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
论文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主要手段,政策的执行力直接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因此,研究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措施,对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路径。
论文关键词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
公共政策执行力也叫政府执行力,主要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运用国家强制权力,通过对各种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整体调度和使用,从而使公共政策落到实处的政府行政能力。政策执行力第一次被写如中央政府的正式文件是在2006年,当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这标志着政策执行力建设被纳入我国政府管理的范畴。
民族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信任前置: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困”与“路”————作者:刘莹;陈井安;
摘要: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凝聚着中国传统治理智慧。当前,这类社区正面临三重信任困境:居住格局变迁导致的信任弱化、信任格局变动引发的信任淡化、传统刻板印象存续造成的信任软化。族际信任问题既是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独特挑战,也是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在民族互嵌式社区中,族际信任不仅是社区治理的手段或结果,更是社区工作有序开展的前置条件。具体而言,族际信任有助于提升治理动员效...
疗愈仪式的存续、嬗变与民族村寨秩序结构——以滇西南C县多民族区域为例的分析————作者:牟军;徐超;
摘要:疗愈仪式作为民族民俗传统文化活动,普遍存在于滇西南民族村寨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传统民俗仪式实践协调个体与环境关系。仪式的实质是村寨小型社群以组织化仪式行动应对群体、个体心理危机的民俗疗愈策略,其运作深度互嵌于村寨社会秩序结构之中。疗愈仪式具有“神圣性—规范性”二元特质,该特质与村寨秩序结构呈现正相关性。随着以基层党组织、村委会为核心的现代村寨秩序结构建立,以及行政力量嵌入、传统权威式微与市场机制冲...
清代清水江流域亮寨苗族土司龙氏家乘《迪光录》的编修特点及其文献价值————作者:杨军昌;黄择书;
摘要:龙氏家乘《迪光录》为清代贵州省锦屏县亮寨长官司长官龙氏家谱,在清代清水江流域民族地区编就的家乘谱牒中独树一帜,影响较大。该家谱现存清代道光和同治两次编修版本,其融合了方志与家谱的功能,体例独特,内容丰富,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是一部集家族史、土司史和地方史于一体的珍贵著述,也是研究清代苗族土司地区经济与社会的重要文献资料,不仅展示了龙氏族人“明血统,辨昭穆”的家族认同感...
“心灵相通、命运相通”:对清末驻藏大臣联豫在西藏地方推广汉语文的再审视————作者:张世均;张娜;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是中华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20世纪初期,中国西藏地方面临英国和沙俄两大帝国主义国家的虎视眈眈,以及西藏地方信息相对闭塞、经济发展滞后、民族分裂势力显现的内忧外患局面,清政府驻藏大臣联豫通过在西藏地方创办汉文传习所、藏文传习所、《西藏白话报》、译书局、新式学堂等措施在西藏地方大力推广汉语文学习与使用,为西藏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通晓汉语文的...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困境及路径————作者:姜燕;杨淋琳;
摘要:全面提升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广度与深度,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云南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地处边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面临搬迁社区语言适应与民族地区语言学习的双重困境。具体而言,语言适应难题表现为:语言环境改变增加就业难度、居民对民族语言传承与普通话提升的平衡心存顾虑、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偏低且使用场景有限;语言学习困难则体现为:学习动力不足、障碍较多...
多民族协作的牦牛经济实践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甘肃临夏县为考察中心————作者:刘风丽;陈建樾;
摘要:多民族协作的牦牛经济实践将游牧社会有效整合进统一市场体系,推动了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了游牧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与稳定性。参与牦牛经济实践的各民族在经济互动过程中发生民族互嵌现象,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生态边界与族群边界的交往交流交融状态,多民族的一体格局得到进一步发展。农牧生态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是多民族协作局面形成的自然生态因素,而道路设施改善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则是其根本动力因素。...
AI“污染”:数智时代的能指变异与所指危机————作者:赵靓;
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AI“污染”的话语及其相关现象正成为公众关注与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当前讨论主要集中于物质性污染和精神性污染两个维度:前者指大模型训练与内容生成高度依赖能源与硬件资源,产生大量电子废弃物,对生态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后者表现为生成内容中的数据失真、语义冗余、逻辑紊乱与虚假信息泛滥,干扰社会知识生产,造成公众认知体系混乱。从文学人类学视角观察,AI“污染...
儒家优秀思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资源价值及当代意义————作者:齐兰英;邵龙宝;
摘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空间维度上体现的是一种整全的意识,追根溯源受到了儒家天下观的影响。儒家天下观不仅为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促进了以儒学为主流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儒家的仁爱精神可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以“爱”作为联结的内在动因,从个体的仁爱之心到共同体的民族大爱,仁爱观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神话符号的重构与认同:《哪吒2之魔童闹海》影像叙事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者:沈剑峰;郝丽娜;
摘要:哪吒的原型可以追溯至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随着佛教东传进入中国,哪吒的故事在中国各民族文化中广泛流传,在中国经历了千百年来的文化融合与本土化改造,成为了中国各类文学、戏曲、影视等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哪吒从古典文本走向现代荧幕,《哪吒2之魔童闹海》以现代视觉语言激活了民族集体记忆,这种“软性传播”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生动的文化脚注;《哪吒2之魔童闹海》从中国市场的火爆走向海外市场的热映,表...
民族与国家认同:抗战时期庞薰琹的西南艺术实践与共同体叙事————作者:马路遥;刘兴全;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艺术运动和现代美术教育改革运动的实践者,庞薰琹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剧变中,以艺术实践将个体理想与家国命运联结在一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了初步的表达和思考。抗战爆发初期,他在参与贵州民间艺术考察项目田野工作期间,创作了《贵州山民图》系列组画,通过重构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的视觉形象,形成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文化艺术表征。该作品概括了他对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理解,突破了传统的异域想象,从服饰、色彩、...
“横断走廊”:民族文化与族群地理的有机整合————作者:郭天真;
摘要:“横断走廊”这一论说由“藏彝走廊”延伸而来。“横断”表示地理上与横断山脉重叠的自然地带。“走廊”代表该区域独特的民族文化构成。“生态众多、民族多样、山谷深切、纵横交错”,这些特点涵盖了“横断走廊”的自然层面和人文层面。从学术词语的演变历程看,“横断走廊”的使用源自对“民族走廊”与“藏彝走廊”的整合和扩展。“民族走廊”与“藏彝走廊”是学者们在长期的民族工作中提炼形成的概念和术语,费孝通先生在其中起到...
武陵民族走廊红色旅游中的仪式展演与情感记忆————作者:贺诚;曹行;
摘要:武陵民族走廊是中国民族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存续的红色文化不仅承载着革命文化基因,而且充分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底色,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动写照。武陵民族走廊丰富的红色文化在武陵山区屏障与通道兼具的地理环境中孕育产生。当地红色文化旅游中红色文化景区内的红色文化仪式展演具有文化活动与教育形式相结合、娱乐与教育相协调的双重属性,呈现出象征性、规范性、周期性、重复性等多元特质,不仅在价值观教...
AI“主体”:人工智能对人类自我的挑战与重塑————作者:刘华;
摘要:传统主体性理论将自由意志、创造力和社会性视为人类主体的核心特征,但AI技术正在从多个维度动摇这些基础。在决策层面,算法通过推荐系统、路径规划等替代人类判断,压缩了自由意志的空间,形成“算法代理”现象;在创造力层面,AI生成内容使“原创性”和“作者身份”变得模糊;在社会性层面,AI情感陪伴和社交算法重构了人类互动模式。面对AI的冲击,人类主体性需要在三个关键维度上重新建构:首先是将主体性视为技术与社...
AI“交互”:由碳基智能向硅基智能的交织演化————作者:黎学锐;
摘要:AI“交互”是指人类与智能体以及智能体内部之间通过交流互动或信息传递实现双向沟通与协作的过程。首先,围绕AI“交互”在数智时代的演化路径展开系统探讨,提出AI交互经历了“人机交互”“人智交互”并正迈向“智智交互”的发展阶段。在人机交互阶段,智能体主要作为被动响应的工具;而数智时代的人智交互则标志着具身智能体具备了多模态感知、自主学习与协作能力,正在由“辅助工具”转变为“合作伙伴”;强人工智能将推动...
AI“幻觉”:认知困境、术语反思与范式嬗变————作者:梁昭;
摘要:自大语言模型引领新一轮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以来,AI“幻觉”——即模型生成看似合理但与事实不符或无法验证的内容——已成为突出问题。其挑战不仅是技术性错误,更在于它冲击了人类认知捷径与信任机制,构成了“认知困境”。该现象以高度迷惑性渗透进日常工作与生活,“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特性对信息生态构成严重威胁。加之算法黑箱性质,使得公众忧虑日增,形成一场人机认知博弈。AI“幻觉”一词是借自精神病理学的拟人化隐...
入住权:湘黔桂毗邻带民间社会资源配置研究————作者:罗康隆;向娟;
摘要:在湘黔桂毗邻带的侗、苗、毛南、仫佬、水、壮等民族的观念中,开基者获得了聚落的入住权,后来者也可以通过“拟血缘化”接纳获得寨籍,进而获得入住权。入住权和资源的拥有与利用密切结合,在此基础上确立起集情感、政治、经济和文化于一体的血缘家族聚落社会复合体。由于国家在场,各民族长期相互共处,其住居空间相互嵌合,形成了聚落社会的复杂关系;但在其复杂关系中各聚落社会共同遵守开基的“入住权”,并与寨籍、族籍相结合...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摘要:<正>《民族学刊》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民族学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从2021年10月开始研究,研究工作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共32个单位的148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本项研究工...
数字人文背景下关于Al热词的反思与分析————作者:徐新建;
摘要:<正>在网络时空、虚拟现实、数码化身等新型人造物涌现冲击的数智时代,聚焦于追问什么“使人成人”(或“非人”)的人类学开始关注智人物种在高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处境及命运。如今,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现大幅度改变了人类成员的社会实践和认知范型,然而面对于AI技术变化迅猛的现实又存在着认知不一的情景。国内权威媒体发表专文指出人工智能将对全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强调要把加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问题提升到国家...
警惕“唯智主义”——对“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人类学考察————作者:徐新建;
摘要:从人类学视野比较“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可探讨有关智人演化的未来前景。围绕“人工智能”的研究,不仅指涉“人工”和“智能”,还关联人类物种的自我确定、演化历程及未来境遇,因而需要重新评估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与“使命”。梳理从机械工具到数码智能的技术迭代可见,如不重视以人类智慧提升并制约人工智能,本届人类或被替换为芯片主导的“数智物种”,为此亟需在算法至上潮流中警惕“唯智主义”。通过勾画由算据、算法...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摘要:<正>《民族学刊》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民族学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从2021年10月开始研究,研究工作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共32个单位的148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本项研究工...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东北亚论坛
- 国家级理论与改革杂志
- 省级中国与非洲
- 省级浙江画报
- 省级学理论
- 省级机构与行政
- 省级哲学分析
- 省级战争事典
- 国家级中国公务员
- 省级人民中国
- 国家级中国卫生法制
- 省级 天津法学
- 省级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学报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国家级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新视野
- 省级四川劳动保障
- 省级今日浙江
- 省级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上海人大月刊
- 省级中国公共安全
- 国家级人民调解
- 国家级党政干部参考
- 省级广东公安科技
- 省级大庆社会科学
- 省级共产党人
- 国家级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 省级江佑论坛
- 国家级民族学刊
- 国家级国际援助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