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学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现代法学

现代法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0-1020/D
国际标准刊号:1001-2397
主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查看现代法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理论与改革杂志》政法类核心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知识产权》政法类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现代法学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现代法学》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

  《现代法学》原名为《西南政法学院学报》,创办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是当时全国最早创(复)办的法学理论期刊之一,1982年,为适应本刊全国公开发行的需要,更名为《法学季刊》,1988年,更为现名《现代法学》(双月刊)。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现代法学》编辑部编辑出版。

  主要栏目:

  理论思考、本期焦点、观点回应、专题研究、评论、学术动态。

  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剑桥科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南大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现代法学》还在2001年12月的重庆市第二届期刊质量考评中荣获质优期刊奖,获得重庆市"十佳期刊"的荣誉称号

  2002年8月荣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授予的"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

  2003年1月,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这是建国以来期刊界的最高政府奖项,法学类期刊只有少数几家获得些殊荣

  2003年4月《现代法学》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2005年,《现代法学》再次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2006年《现代法学》再次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

  2007年3月16日,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公布了"重庆市第四届期刊综合质量考评"的结果,《现代法学》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名列全市社科期刊之首,被评为"一级期刊"

  2010年获得第四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

  2010年获得重庆市政府出版奖

  2011年荣获重庆市“十佳社科期刊”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现代法学最新期刊目录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应当坚持的八大立场————作者:冀祥德;

摘要:在法治社会的构建蓝图中,刑事诉讼一直扮演着守护公平与效率的关键角色。纵观世界刑事诉讼的演变规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愈发注重由国家干预逐步向兼具社会自治过渡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深刻转型,从而实现对公平与效率的重新诠释,对权力与权利的再次平衡。《刑事诉讼法》的第四次修改不仅是法律文本的更新,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深度建构与前瞻性规划,其要求我们站在胸怀“国之大者”的...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法治政府建设————作者:石佑启;

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石,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法治政府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法治政府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着力点是依靠人民,落脚点是保护人民权益,增长点是回应人民新期待。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始终,体现在行政立法、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监督行政...

“内卷式”竞争的内在机理和法治方案————作者:孙晋;

摘要:以选择性非普惠优惠政策为底色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内卷”及以低价竞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企业之间的“内卷”,严重阻碍了市场竞争秩序和国家创新发展,决定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的逻辑必然。反内卷的“综合整治”提法和规范对象上将“地方政府和企业”相提并论,预示了二者之间存在关联。揭示地方政府“内卷”和企业“内卷”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机理,可以为综合整治“内卷”的精准施策提供理论支撑...

西政学术|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重庆召开

摘要:<正>2025年5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与中国法学杂志社承办的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重庆召开,260余位代表围绕“‘十五五’期间中国法治发展与法学期刊建设”主题及四大分议题展开研讨

论诉权滥用的治理模式与路径展开————作者:杨奕;

摘要:我国诉权滥用治理面临法律规范碎片化、司法资源配置失衡与诉讼主体行为失范的三重困境,传统单一治理模式在规制效能、制度成本与价值平衡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需构建应对型与预防型法治协同的双重治理模式。应对型法治以事后惩戒为核心,通过经济惩罚、行为限制与信用惩戒、侵权损害赔偿、心理干预等多维措施,形成梯度化规制体系;预防型法治突破传统模式,强调事前预防,通过强化诉前预审制度、细化诉讼要件审查、升级立案实质...

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的竞争法治理模式拓展————作者:陈汇臻;

摘要:高质量互联互通是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当前,平台互联互通治理框架更关注竞争法事后规制,与超大型平台事前监管相互配合,形成了“约束”型治理模式。然而,随着平台经济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互联互通需求逐步向数据层面延伸。单纯基于否定性禁止的治理模式,难以凭借滞后的商业道德标准评价高度内部化的数据行为,或者制定出差异化的互联互通方案。因此,有必要在竞争法体系下,针对数据增设“引导”型竞争法治理模式...

再论违约金调整——以《民法典》第585条第2款和第3款为中心————作者:王利明;

摘要:自《民法典》颁布实施以来,司法实践中对于违约金调整规则的适用仍存在调整条件、调整规则、调整方法不统一等问题。依法调整违约金,应当澄清一些观念误区,从而有效协调合同自由与合同正义之间的关系。依据《民法典》第585条第2款规定,在程序要件方面,违约金调整须依当事人请求而启动;在实体要件方面,只有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才能予以调整。调整违约金时不应忽视违约金的担保功能,而且不能否定违约金条款的效力,恶...

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规则的体系化适用————作者:陈龙业;

摘要:《民法典》第1254条以保障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与“安居乐业”之间的有机平衡为出发点,旗帜鲜明地强调自己责任,尽量限缩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范围,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的责任承担规则。《侵权责任编解释(一)》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物管理人的侵权责任形态、诉讼主体资格乃至与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补偿责任的衔接适用都作了细化规定。在具体适用中,有必要遵循体系化适用的基本路径,明确补充责任的承...

保证人地位发生根据的体系重构————作者:李世阳;

摘要:作为义务的来源承担着选定保证人的功能。保证人地位的发生根据应当回溯到一个原点,该原点既不是对脆弱法益的排他性支配,也不是基于法益保护的需要,而是自由受限的根据。对自由进行限制的正当根据,在于行为人实施了超越被承认的规范体系之外的侵害行为或者存在行为人事前预设的同意。据此,保证人地位的认定存在四个发生根据:侵害行为触发了其他危险,使危险陡然提升或者诱发了其他犯罪行为;社会分工背景下行为人对于以管理某...

网络平台恢复义务的理论证成与责任制度完善————作者:于波;

摘要:尽管我国已经引入“通知-必要措施”规则多年,但“恢复”是否属于网络平台的法定义务仍存在较大争议。恢复是一项法定义务,这既是相关法律条文的确切文义和体系解释后的当然结论,也是知识产权利益平衡论和法经济学视角分析的应有之义。在义务性质上,恢复义务是一项程序义务,其核心价值在于判断网络平台的主观过错。恢复义务的违反并不直接引发侵权实体法责任,实体法责任的界定仍应根据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来分析。恢复义务的法律...

论数据发展权————作者:许恋天;

摘要:数据确权旨在促进数据资源合规高效流通与开发利用,然而,既有确权方案实现了“从所有到使用”的推进,未能完成“从所有到利用”的跨越。数据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从根本上受限于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管理等用途管控措施。为了充分协调数据资源用途管控与开发利用的复杂关系,有必要借鉴“土地发展权”理论,确立一种规范数据资源开发活动、促进多方主体合理利用的新型数据权利——数据发展权。数据发展权是从数据所有权中分离出的...

论基于语义的构成性法律规则————作者:马驰;

摘要:构成性规则区别于直接调整人们行为的调整性规则,其语义结构是“X在C中算作Y”。构成性规则在法律规则体系中普遍存在,是法律规则的基本类型,这是基本类型命题。构成性规则与调整性规则具有偶然的导致关系,但前者仍具有独立性,不能被化约为调整性规则,这是独立命题。构成性规则乃至作为其特殊版本的权力规则,应当被视为法律后果或法律地位的生效条件,这是效力命题。法律规则总是预设有构成性规则,且这里的构成性规则均来...

法律解释中的价值判断————作者:王志勇;

摘要:法律解释中价值判断的难点在于其何时被运用及如何被运用,前者涉及价值判断在其中的适用条件,后者涉及价值判断在其中的适用方式。概念分析显示,法律解释是一种解决法律文本意义分歧的活动,这必然诉诸超越语义规则、惯习之外的价值判断,所以价值判断是法律解释的内在构成性特征。由此,价值判断在法律解释中的适用条件实则就是法律解释的发生条件,其中的形式条件为穷尽语义规则、惯习但不得超越文义射程,实质条件为旨在实现个...

结果回避可能性概念的理论阐释与具体运用————作者:杨轩宇;

摘要:为了激活结果回避可能性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扩大其适用空间,规范的条件关系说试图将结果回避可能性与条件关系公式统合在一起,建构联通故意犯与过失犯的因果关系判断方法。区分事前与事后的结果回避可能性的观点,期望将预见可能性作为结果回避义务判断的大前提,立足行为时判断行为人能否预见并避免结果。然而,前者过分依赖反事实推理的假定因果关系判断,忽视了合乎科学法则的现实因果力对刑法因果关系的重要影响;后者则明显...

数字时代设计型规制的理念及其展开————作者:高秦伟;

摘要:“通过设计保护隐私”进入法律规范后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面对新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下的政府规制亦要求基于设计而展开。此种设计型规制或通过设计实现规制的理念意味着既需要将设计视为技术架构的一部分,亦需要将设计视为法律的构成,探讨设计的内容及其适法性。这在目前正逐渐成为一些国家对数字技术展开规制的主要理念。设计型规制是一个持续、迭代的法律与社会过程,它在充分发挥私营部门作用的同时,能够使规制机关全流程、...

西政学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工作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

摘要:<正>2025年4月18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工作研讨会于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启幕。此次会议由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承办,多单位协办。会议聚焦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工作部门与培养单位协作,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法委九局及多部门负责人、51家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负责人参会

西政学术|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

摘要:<正>2025年4月19日,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与西南政法大学共同主办,旨在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检校合作。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多所高校及相关单位的90余位领导、专家参会

西政学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西南政法大学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

摘要:<正>2025年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西南政法大学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黄薇、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顺清等领导,以及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副校长周尚君等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负责同志宣读通知,标志着西南政法大学正式成为立法联系点。黄薇指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紧密相关

检察公益诉讼立法的几个重要争议及思考————作者:余凌云;

摘要:检察公益诉讼是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之下的特殊诉讼类型。与普通公益诉讼不同,检察公益诉讼必须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需要在运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基本原理与运行规则的同时,对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做诸多适应性的制度改造,主要包括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应当有门槛要求,检察机关应当具有相应的调查核实权,检察机关开启二审程序的方式必须与宪法规定的检察机关的制度能力与运行结构相契合。因此,另行规定检察...

从处置走向保护:涉案财产程序规制的思考————作者:左卫民;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制度作为重要议题。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财产权是现代人权保障的要素之一,不断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制度是对现代社会的必然回应。当前,涉案财物的传统“物性”特征逐渐消退,权利特征日益凸显,但涉案财物处置机制对“权利”因素的关照却严重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涉案财物处置机制”的设计缺乏“权利保护”的理念指引,导致财产权主体的实体权利诉求被忽视,程序权利阙如。《刑...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