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杂志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杂志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5-1405/D
国际标准刊号:2096-4048
主办单位: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上一本期杂志:新疆警察学院学报杂志论文字体要求
下一本期杂志:山西警察学院学报杂志2018年02期论文目录查询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杂志简介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广西唯一一家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公安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9438,国内统一刊号:CN45—1333/D。是以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公安理论与公安实践为主的综合性期刊。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边境管理研究、警务研究、犯罪研究、法学研究、社会管理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等。被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印刷出版前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知网”。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边境管理研究、警务研究、犯罪研究、法学研究、社会管理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等。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018年《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杂志02期投稿论文目录: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构成分析黄梅;陈波;

  行政法成本收益分析的美国实践与借鉴——评《为生命定价:让规制国家更加人性化》吴纪树;

  浅论信息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权侵权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庞理鹏诉趣拿公司、东航公司案为例袁翠微;

  终身监禁的法律定位与司法适用刘良强;刘梅;

  收录论文:终身监禁的法律定位与司法适用

  【摘要】:终身监禁的法律定位依阶段不同而相异,其性质是多重的。终身监禁只能在重特大贪污受贿罪中适用,其裁判标准可以概括为"犯罪情节"和"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说,终身监禁可以替代死刑。终身监禁期间有重大立功的应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道路交通领域自动化执法的法律规制————作者:方定成;朱玉霖;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道路交通领域也迎来了自动化执法的时代。自动化执法提升了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降低了执法成本,是执法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实践中,道路交通领域自动化执法在电子取证、人工审核、案件处理和司法监督等环节面临着诸多挑战。对此,应当在电子取证环节,完善设备质量标准、补充公开听证程序、强化执法公告等方式确保电子证据合法有效;在人工审核环节,畅通案件信息渠道、强化实质审查案件事实以保障行政相...

数据驱动型侦查对刑事正当程序的创造性冲击与调适————作者:卢正己;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引发犯罪发生场域的实质性转变,为实现打击犯罪和社会风险防控之目的,数字技术与刑事侦查深度融合,产生了数据驱动型侦查这一新型侦查模式。梳理该侦查模式的运行逻辑,发现数据驱动型侦查虽然能赋能侦查权之行使,但也因法律属性定位偏差、侦查权行使之单方优势及实质性保障机制缺失而对“程序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和“控辩平等原则”产生创造性冲击。为调适数据驱动型侦查与刑事正当程序要求之间的紧张关...

数字时代的侦查数字化改革与规制——以刑事诉讼法修改为视角————作者:张向东;

摘要:数字时代,数字信息技术与侦查的深度融合推动侦查工作的数字化改革,以数据库为依托、以算法为基础的预测性侦查模式成为侦查数字化改革的主要方向。侦查数字化改革契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能更好地服务于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面对侦查权控制中出现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亟须重新厘定数字时代侦查权的功能内涵与外延,深入分析数字时代侦查数字改革面临的侦查权隐性扩张、专属侦查权扩散化、总体上侦查权程序控制弱...

论敏感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作者:徐翕明;张弦;

摘要:在信息时代,敏感个人信息因特殊性,逐渐受到社会和个人的重视。通过对现行法律及判决书中对敏感个人信息确定的概念及范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敏感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方面存在着忽略前置法的滤罪功能、司法解释未释明敏感个人信息的定义、强融合个人信息认定不明、“情节严重”判断设定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敏感个人信息的分类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持一致,另外在《个人信息解释》中明确敏感个...

警用无人机执法与公共场所隐私权保护的紧张关系与制度平衡————作者:李晓萍;谢天长;

摘要:警用无人机的大量应用使得公民的隐私,尤其是公共场所的隐私更多地暴露于警用无人机的探头之下,执法行为与保护隐私权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某种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和公共场所隐私权观念及其法律规则密切相关。为更好地保护公民公共场所隐私权,亟须对“公共暴露理论”进行反思,并对“合理隐私期待”标准进行再定义。对“合理隐私期待”主观方面的判断应考虑信息公开曝光的可能性及采取预防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客观方面的认定则应...

网络直播间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作者:夏瑶;赵学军;

摘要:相较于现实空间的寻衅滋事罪,发生在网络直播间的寻衅滋事犯罪具有更明显的扩张性和更大的危害性。目前对于网络直播间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存在较多争议,应当从明确网络直播间是否具有公共场所属性、确立虚假信息的认定规则、澄清“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后果范围、厘清相关犯罪的罪数关系等四个维度加以厘清,以更好地维护网络空间管理秩序,强化网络空间治理

被追诉人认罪认罚中自愿性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作者:丁嘉倩;

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协商性司法在刑事诉讼领域的具体实践,其正当性取决于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受认罪认罚自愿性概念边界不清、控辨双方诉讼主体的诉讼地位不平等及自愿性审查程序阙如之影响,导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体实践样态中非自愿态势明显。应在厘定自愿性概念边界的基础上,明晰控辩双方平等对自愿性保障的重要性,强化权利保障,完善告知程序;探索自愿性独立审查的程序空间,明确审查内容,细化审查程序,加强审查监督,完善...

新时代公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例————作者:莫永成;陈靖;

摘要:新时代加强公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契合国家战略导向,对塑造公安教育特有模式,助推教师专业提升紧跟警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公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在职能定位、工作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尚存短板,未能充分满足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和实战化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强力支持、行业发展导向的有力推动以及科技手段的深度赋能,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广西警察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深...

产教融合背景下公安院校行业学院育人模式创新————作者:刘琳璘;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行业学院是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教育改革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公安院校作为警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体系、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课程运行与师资建设等方面均面临改革困境,究其根本在于竞争资源面向错误、资源获取渠道有限和管理组织效能低等原因。因此,公安院校应积极探索构建行业学院“政产科教五协同”...

论侦查阶段电子数据检材的审查————作者:涂舜;李月奇;

摘要:有效的电子数据检材,是保障其鉴定意见可靠性的关键。为此,我国法律要求作为委托人的公安机关应当提供真实、合法的电子数据检材。而在侦查阶段,如何对电子数据检材进行审查,法律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实践中,公安机关通常采用“电子数据检材保管链条”和“独特性证明”两种方式对电子数据检材进行鉴真。但是,据此而得的电子数据检材依然难以保障其合法性、关联性、真实性。鉴于此,相关部门有必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一系列优化:一是...

筑牢边疆安全屏障的逻辑内涵与实践路径——以提升广西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视角————作者:蒋玉莲;范琳琳;

摘要: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源自新质生产力,是高素质的公安铁军创新性用好智能化警务装备以预防打击犯罪和服务人民群众的综合能力。提升广西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是筑牢祖国边疆安全屏障的战略需要,是应对边疆地区风险挑战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内在要求。提升广西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以筑牢祖国边疆安全屏障,要提高广西公安民警的政治能力,确保公安队伍的纯洁性,进一步全面深化公安机关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创新...

公安边境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理论、现状及优化路径————作者:李文心;刘红岩;

摘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公安边境管理部门的一项权力,是公安边境管理部门行政实践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既有边境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下,公安边境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在裁量滥用、裁量逾越、裁量怠惰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可从加强对公安边境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制,减少公安边境管理执法的随意性,完善裁量基准等方面来规范公安边境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更好地维护...

刑民交叉案件审理模式的类型化构造————作者:仲凯;张海燕;

摘要:困扰实务的刑民交叉案件审理顺序问题,需要从“程序法”“实体法”双重视野进行观察和分析,厘清问题解决的核心路径。通过类型化的手段,能有效衔接实体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先刑后民”“先民后刑”及“刑民并行”的审理模式究竟以何者为原则,程序法的单一视野在规范、理论及价值层面的讨论均无法得出一致结论,因而有赖于结合实体理论的补充与支撑。“相对违法论”相较于“缓和一元论”在法秩序统一的要求下...

治安案件快速办理程序适用问题及其完善————作者:洪梓睿;张小兵;

摘要:治安案件快速办理程序是推进治安案件繁简分流的重要探索,但其在公安实务中仍然存在适用范围受限、案件质量保障机制不完善、证据标准不明晰、存在隐形执法风险等局限。基于此,将从公安实务与执法主体的角度出发,探讨快速办理程序的问题根源,并提出合理放宽治安案件快速办理的适用范围与办案时限、推进快办程序信息化平台程序建设、完善案件回转程序、优化快办程序的证据标准等对策,以推动治安案件办理方式多元化发展

网络暴力行为的平台规制困境与刑事应对————作者:曾磊;令宏亮;

摘要:网络暴力行为依据特征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群体自发性网络暴力与黑灰产业链型网络暴力。按照传统个案救济模式无法有效规制网络暴力行为,网络平台作为新一代权力主体,已然具备一定的控制能力。然而,平台规制网络暴力行为面临着对网络暴力言论与批评言论的区分困难,在归责层面亦受到传统平台责任模式的掣肘。对此,可从主客观相结合的司法判断理路与平台语言模型技术的革新两方面实现对网络暴力言论的精准识别,基于功能类型可...

智慧警务赋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衔接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作者:韩培培;于群;

摘要: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提出标志着公安核心战斗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与重构。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智慧警务赋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建设,这既是公安工作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回应社会需求的战略举措。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对智慧警务的赋能过程,其衔接逻辑深刻体现在技术创新应用的前沿探索、警务理念的创新性突破以及实践模式的深度试验上。然而,当前这一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应采取多维度策略,如强化科技研发...

论经济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作者:谢汶磊;

摘要: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安全是经济长久发展的保证,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保障经济安全。法治是实现经济安全的保障,运用法治手段保障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制定“经济安全法”,修改配套经济安全法律制度,形成经济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经济安全协同监管机制,推动形成经济安全法治保障体系,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公安机关优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应对————作者:孙梓翔;张伯格;

摘要: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规范执法办案场所、提升执法办案效能,强化执法监督管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顺应实战需求、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管理运行机制、内外协同效能、数字执法监督和一体化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通过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加强运行管理建设;破除内外合作壁垒,构建多方参与共同体;强化数字赋能优势,提升智能监管水平;优化场所区域设置...

我国大学生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犯罪现状、原因剖析与预防策略————作者:付余;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呈现高发态势,实证调研得出,该类犯罪具有职业院校和新生占比高、相互介绍和共同作案明显、侥幸心理严重、租售“两卡”现象普遍、新型手段日益见长、涉案资金范围广等显著特点。究其原因,既与大学生个体因素有关,也与社会因素存在紧密联系。在预防路径上,要从心理预防的视角,加强家庭引导、强化社会宣传、优化高校教育、提升个人修养;还需从社会预防的视角,严防黑市侵入高校、惩...

大应急管理现代化视野下的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培育————作者:朱志萍;

摘要:大应急管理现代化是以事前预防、人民中心为理念,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为手段,以协同治理、扁平运作为机制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现代化模式。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作为一种先进的公安战斗力质态,以大应急管理现代化为研究视角关注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培育是公安工作现代化改革的客观必然。立足于警务实践,以全面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为根本,面向大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培育可以从加强基层派出所的主防职能...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