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0-1116/D
国际标准刊号:2095-5758
主办单位:北京警察学院
主管单位:北京市公安局
上一本期杂志:东北亚学刊学术理论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国防国防科技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法学术刊物,是由北京市公安局主管、北京警察学院主办并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学报于1988年4月创刊,刊名为《北京警院学报》,是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的持有准印证的内部刊物,为16开本,48页,季刊。1993年学报改为双月刊。1998年10月获准为正式出版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3988/D,学报更名为《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3年,学报增加页数为64页,并经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码系统中国国家中心批复,获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4127。2004年,学报再增加页数为80页,改为大16开本,并于是年加入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2006年,学报再次增加页码为106页。2013年,学报进行全面改版,更名为《北京警察学院学报》,页码增至128页,国内统一刊号变更为CN10-1116/D,国际标准刊号变更为ISSN2095-5758。为了加强学报工作,学院设有编辑委员会和学报编辑部。学报编辑部为非建制单位,先后隶属于院办公室、科研处、警务科研所,现隶属于科研处。目前,学报编辑部正式在编5人。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办刊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积极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同时,学报也努力突出公安特色,坚持为首都公安工作服务、为首都公安教育服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重视和追求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8年被全国高职成高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2008年被北京市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评为“北京市人文社科优秀学报”,2010年被全国高职成高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职成高十佳学报”,“社会治安”栏目被评为“全国高职成高学报优秀栏目”,2010年被北京市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评为“北京市人文社科优秀学报”,“社会治安”栏目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10年再次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阅读推荐: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着重刊登公安教育、公安管理、公安科技、犯罪研究、社会治安、禁毒研究、法制论坛、案例分析、侦审探索、调查报告等与栏目相适的论文及科研课题。同时,优先选用根治毒品问题、公安教育改革、社会治安热点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公安工作的调研文章及理论联系公安实际、有新观点新见解的论文。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公安执法“首违不罚”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作者:卢柏文;姜峰;

摘要:2021年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正式确定“首违不罚”规则,其后不同行政领域均展开探索,践行这一柔性执法理念。公安机关采用制定免罚清单的方式,将“首违不罚”应用于交通、治安管理等领域。但是,根据实践考察发现,“首违不罚”制度在现实公安执法活动中呈现出概念界定不一、程序模糊不明等情况,使得其难以“落地生根”。破解这一制度空转问题,需要在执行层面正确理解“首违不罚”的理论内涵,健全操作性指引、裁量权治理措...

简论清末民政部对地方警政建设的推进————作者:纪浩鹏;

摘要:清末民政部设立后,主管全国警政。由于时空环境的限制,清末民政部设立之初,影响力主要限于京师及京师四郊。但随着警政事务的渐次开展,民政部也开始对地方各省警政施加影响。在巡警道的任用、警制的统一,以及府厅州县、乡镇巡警的筹设上,尽管存在权限不清、实际影响力有限等问题,但清末民政部还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近代中国警政事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重要论述研究:时代背景、要义解析与价值意蕴————作者:陈北宁;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公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公安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公安工作现代化、总体国家安全观与防控化解矛盾风险时代命题的交汇融合,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重要论述,就是要从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战略布局、建设方略的高度进行要义解析,充分发挥其对新时代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指导作用。推...

仇恨言论型网络暴力犯罪的生成机制及治理路径————作者:李政达;

摘要:仇恨言论型网络暴力是传统仇恨言论在数字场域中的异化升级。在“规范解构—生成机制—动力机制—系统治理”的四维分析框架中,揭示仇恨言论型网络暴力以“消灭、剿除、破坏”和“同质化”为意志,以“否定、排斥”为表达,产生对个人、社会、制度的三重侵害,不断往复的闭环式暴力增强回路的生成路径。同时,技术失控、群体极化、文字表意的固有缺陷、自媒体影响力等外部环境因素,不断为仇恨言论型网络暴力生成机制提供动能。据此...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思想缘起、内涵要义和历史实践——基于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考察————作者:杨鹏;

摘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思想的缘起,可追溯至马克思、恩格斯对早期工人组织局限性的考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已初步形成了工人阶级政党要摆脱早期工人组织临时的涣散的组织形态、成为工人阶级这支“合唱队”的“指挥家”的观点。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思想蕴含历史逻辑、主体力量、奋斗目标、战略定位和领袖作用等多维要义,这些要义共同构筑起这一思想的理论雏形。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思想的最早实践,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

论轻罪治理的程序法建构————作者:计拓;

摘要:在我国犯罪结构呈现“双升双降”的背景下,有必要尽快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轻罪程序。轻罪程序的建构要兼顾诉讼效率和司法公正,离不开审前程序的分流,不能忽视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着眼于程序的简化。应构建以“认事”作为审前分流的第一道程序,在尊重被追诉人意愿的前提下,对承认主要事实、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优先适用速裁程序;重新厘定轻罪的适用范围,针对不同的情形对被追诉人的上诉权加以限制;扩大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的对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治安调解的价值、困境与路径研究————作者:孙世豪;李春华;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文化根基,为治安调解实践注入丰富治理资源与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藉由道德引领、理据支撑、情感共鸣、教化熏陶、制度保障五条路径的实践创新,对治安调解具有重要赋能价值。针对赋能过程面临的价值观多元化、文化资源转化低效、情感治理缺位、调解权威有限、协同机制梗阻等现实困境,需从公共性凝聚、资源性开发、情感性交融、权威性重塑、协同性建构五个维度探索实践路径,推动...

英国警务口译准入机制述评与启示————作者:夏建兰;

摘要:英国警务口译准入机制呈现专业化与精细化发展特征,构建了“认证-审查-注册-外包”四维制度体系。其认证体系从侧重警务场景模拟的大都会警察局测试和警务口译资格证,向覆盖全刑事司法领域的公共服务口译法律方向转型;非警务人员三级审查覆盖身份核验、犯罪记录筛查与社会关系审查,实现准入前、注册期与执业阶段的全周期管理;多层级检索网络包含地方性语言服务名单、国家公共服务口译注册系统及专业性警察认证口译员注册系统...

元宇宙空间AI数字人应用的特征、风险与治理————作者:王勇旗;

摘要:元宇宙空间AI数字人应用是数字化智能技术的体现。基于AI数字人内涵,体现身份数字化、处理智能化、交互虚拟化、组成数据性等特征。而囿于元宇宙技术发展阶段性并结合AI数字人特征,元宇宙空间AI数字人应用会带来法律主体异化等伦理风险、自然人人身性和财产性权益被侵害等法律风险、政府公共事业管理面临新挑战。为此,通过完善法律等制度规范、创新伦理审查制度、重构数字政府综合治理机制、调整国家产业政策等多元举措,...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背景下“证据章”重塑问题研究——以《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为切入————作者:元轶;冯雨茜;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背景下,对“证据章”重构问题的探讨,以及对“证据章”独立成编问题的反思,可以从四个视角展开:一是“证据章”与法外规范互动关系视角,二是“审判中心”诉讼制度改革视角,三是法律体系融贯性问题视角,四是法律恒定与制度惯性视角。《俄联邦刑事诉讼法典》可以为我国“证据章”从法条体系维度、结构内容维度、规范序列维度提供借鉴。通过比较可知,我国《刑事诉讼法》“证据章”需要...

AIGC时代不良信息型网络暴力的刑事治理——基于三方主体的考察————作者:张高月;

摘要:在网络暴力“违法信息—不良信息”的二元治理框架中,微小但海量的不良信息经由聚合效应引发的累积性法益侵害可能远超单一违法信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发展重塑信息生成与传播的生态格局,推动网络暴力的规模化演进,加剧了有效应对不良信息的刑事治理难度。然而,在网络暴力加害者、网络平台与被害者三方主体间,罪刑法定原则下不良信息发布者的个体归责明显乏力,平台责任在误伤言论表达与不良信息异变间进退维谷,...

有组织科研视域下公安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向————作者:宋鑫;李绍昆;

摘要:新时代,有组织科研作为新型科研范式致力于服务科研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公安院校要积极推动有组织科研的落地落实,着力实现科研创新范式上的转变,释放公安院校科研事业的发展活力。通过辨析有组织科研的内涵、理清公安院校科研管理的发展脉络,深入剖析有组织科研视域下公安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困境及其成因,进而提出公安院校在推进有组织科研的过程中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和应构建的实际路径,以期助力公安院校科研管...

为公安工作添上“智慧之眼”:数智图侦技术赋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作者:戴思源;叶敏敏;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安全治理问题,数智图侦技术的出现,对加快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形成与提升,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数智图侦技术牵引下,各级公安机关不仅在态势感知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决策调度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犯罪震慑能力上得到了强化,其工作模式也在经历情报供给、平台整合和主动预防的转型升级。数智图侦技术在融入具体公安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现实情报需求与信息供给质量、数据生成规模与系...

当代境外人口管理经验与启示————作者:季安照;

摘要:人口管理是世界各国(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建立起较为成熟的人口管理体系。尽管各国(地区)人口管理的理念和模式有所不同,但其发展演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和共性,具有迁徙权利法治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手段数智化和信息保护严格化等一些明显的趋势性特征。公安机关是我国人口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口以及境外人员等人口管理工作。公安机关主要通过户籍管理以及各种身...

春回大地————作者:罗晓忠;

摘要:<正>~

征稿启事————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北京警察学院学报》是由北京市公安局主管、北京警察学院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北京市一级社科期刊。本刊现为双月刊,128页。主要栏目有政治理论、法学与法律适用、社会治安、侦查研究、犯罪研究、现代警务、公安管理、警务技战术、公安科技、教育与训练等。本刊实行优稿优酬制度,对专稿、约稿实行更为优厚的稿酬制度并优先采用。欢迎广大读者惠赐具...

基于“3C3R”策略的网络对抗技术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以北京警察学院为例————作者:刘铭;

摘要:立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聚焦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北京警察学院针对网络对抗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将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转化能力不足、主动研究学习动力不足以及学习效果评估不够全面等教学痛点问题,创新性应用“3C3R”教学策略,对课程教学进行了全方位优化。该策略通过整合行业动态、技术发展和实际案例等多源信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构建真实的网络安全问题场景。通过...

公安机关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犯罪的策略构建————作者:张琰楠;徐睿;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给目前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同时也在改变着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由此激发了多种知识产权犯罪风险。为了更有效地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犯罪带来的挑战,公安机关有必要立足目前法律法规的现实基础,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特性,发现并分析难点与成因。在明确创新与发展治理理念、平衡创新与保护的前提下,辨明案件中的主体责任、把握侦查方向、完善侦查路径、升级侦查手段,构建从理论到实...

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实践障碍及路径构建————作者:李佳睿;

摘要: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刑事政策已成为我国查处贿赂犯罪的主旋律。“受贿行贿一起查”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障碍,如重受贿、轻行贿的刑事观念仍然存在,行贿行为的查处力度失之于宽,滞后的司法解释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贿赂案件查办对供述的依赖弱化行贿人处理力度,行纪刑衔接不畅制约了行贿行为的查处力度等。为化解“重受贿、轻行贿”观念的影响,破除行贿行为的查处力度失之于宽的不利局面,首先,应对“受贿行贿一起...

浅析AIGC技术对违法犯罪的影响及打击防范策略————作者:常峰博;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ChatGPT、Midjourney 等AIGC相关技术应用日益融入公众生产生活,其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领域多模态、高逼真、强交互的生成内容,足以以假乱真,颠覆了“有图有真相”的传统认知,形成了数字世界真实性偏差。相关技术与传统违法犯罪深度结合,极大提高了违法犯罪的实施效率和危害程度。AIGC技术具有能够以少量数据生成大量内容,生成方式主要基于生成模型,算法模型体...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