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期刊,创刊于1979年7月,是由星海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刊物。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提倡严谨的学风,强调选题、观点、内容、材料等方面的创新,紧扣学术前沿问题,及时反映音乐教学、科研及创作等成果,积极推动学术讨论和理论探索。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岭南音乐文化研究、音乐史学 、作曲技术理论与作品研究 、海外新译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论文选题力求新颖、论说有据、富有创建性。一般以5000-8000字为宜。
2编辑部使用“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检测,对检测比对报告进行仔细分析判断。所有拟发表文章的复制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0%。坚决杜绝学术不端现象。
3.来稿应注明:作者单位,身份,出生年。应有文章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等。其中参考文献应析出的项目包括作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起止页码等。
4.切勿一稿两投。
5.来稿可邮寄文稿,欢迎以网上邮件的方式投递。
本刊鉴于人力所限,不作退稿处理,希见谅。如作者另有他用,请来电来函告知。投稿6个月后未收到刊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阅读推荐:岭南音乐
《岭南音乐》是广东唯一的音乐杂志,与广东乃至全国音乐界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的存在,为音乐家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与同行交流互动的平台;为音乐爱好者创造了一个吸收知识,提升音乐素养的去处;为普通读者创建了一个倾听生活旋律的窗口。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循证实践研究述评(1999—2024)————作者:徐凤萍;徐卓溢;刘清华;张勇;
摘要:音乐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在孤独症儿童干预领域展示出鲜明特色与独特优势。文章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国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的研究脉络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领域的研究大致经历“萌芽起步期”“快速增长期”“稳步发展期”与“调整优化期”四个阶段,发文量整体呈现出由“冷”变“热”的趋势。前期文献为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循证依据,但仍受制于干预方法单一、...
关系化·语境化:音乐文化身份的“地方性”生产————作者:赵书峰;
摘要:传统音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要经历交往、交流、交融三个阶段,这是音乐文化之间彼此认同前提下在地实践的产物,从而形成新的地域音乐文化认同,即传统音乐身份的“地方性”生产。这种地方集体历史文化记忆的重构过程主要是由于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交融形成的一种“关系化”或者关系性存在。“关系化”生成主要是由音乐传播过程中建构的“邻里”关系与其所处的地理文化空间的方位感决定的。音乐文化身份“地方性”生产主要通...
岳爱美与清末民初福州盲人音乐教育————作者:马达;
摘要:澳大利亚基督教传教士、护士岳爱美于1898年在福州创办灵光盲人学校,此举开创了福州盲人音乐教育之先河。在担任该校校长的22年间,她为福州盲人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研制“榕腔盲文”,帮助福州方言区的盲童更方便地学习文化知识;重视盲校学生的音乐教育,将音乐作为盲校各年级的核心课程;组织的盲校铜管乐队蜚声国内外,不仅在闽粤巡演两年,更远赴英国巡演10个月。清末民初时期,岳爱美在福州所开展的盲人音...
凉山彝族火把节节庆仪式音乐文化与区域社会互动关系研究————作者:路菊芳;
摘要:文化是人类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人与人之间生成意义之网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经济行为嵌入其中。火把节节庆仪式活动伴随的经济行为同样镶嵌在凉山民族区域社会关系之中。火把节节庆仪式音乐文化(文化表征)时空的认同表征和隐喻维度提供了区域内、区域外参与者互动的前提;互动仪式携带的经济循环圈的循环重复(行为),巩固了诺苏文化持有者的文化模式(观念/概念),产生了超越互动关系的意义,形成了新一轮的仪式认知模式和行为...
澳门钢琴家蔡崇力同他的抗战音乐家族——以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作者:戴定澄;
摘要:澳门钢琴家蔡崇力,其母亲林贤芳、姨母林惠芳、舅父林名溢、父亲蔡一山、外祖父林虎文等,在战时“孤岛”的澳门,以音乐为武器,或赴前线服务,或在澳门声援,尽己所能,以个人的点滴星火,同抗日的烽火紧密相连;以音乐的力量,展现澳门民众的民族气节。其家族成员同仇敌忾、鲜活生动的战时经历,不仅是具有特殊贡献的澳门音乐家族之难能可贵的历史踪迹存留,也是其时澳门华人民众所持民族气节的一个缩影。受家族前辈影响,蔡崇力...
小泉文夫造访嘉峪关记事————作者:陇菲;
摘要:1980年7月,音乐学家小泉文夫率领日本民主音乐协会“第二次丝绸之路音乐舞蹈考察团”造访嘉峪关。当地酒钢中学音乐教师牛龙菲(陇菲)介绍了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古代乐器。牛龙菲对砖画所绘中国固有乐器卧箜篌、阮咸琵琶、尺八长笛的考证引起小泉文夫关注,并邀请牛龙菲去日本“共同研究东亚古乐”。虽然事后日本音乐之旅未能成行,但此次造访,促成中国当代第一部音乐图像学、音乐考古学专著牛龙菲《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乐器考...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摘要:<正>~
现代京剧《海港》音乐的创新性探析——以《忠于人民忠于党》唱腔音乐为例————作者:庄永平;
摘要:现代京剧《海港》方海珍成套唱腔《忠于人民忠于党》(包括唱段前方海珍朗诵配乐)是于会泳最早设计的成套唱腔之一,也是最为成功的经典成套唱腔之一。唱段集合了[慢板][原板][摇板][吟板][垛板][快垛板][散板]等多种板式,其中不乏新创板式与赋予传统板式以崭新的功用。旋律腔调上不拘于传统腔格有了很大的出新,创立了戏曲音乐主题特性音调,打破了行当唱腔界限,融合了原有与外来新的曲调旋律等。在演唱上与传统唱...
歌剧《韩信》“计谋与爱情”主题场景构建及其影响——以《帝王》《婚礼进行曲》为例————作者:洪振翔;王金媛;
摘要:歌剧《韩信》是一部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历史题材背景的中国原创歌剧,在弘扬传统文化与探索当代表达之间实现了艺术创新。文章聚焦该剧中“计谋性二重唱”《帝王》与“爱情性大合唱”《婚礼进行曲》两个代表性场景,认为其场景结构与戏剧功能对舞台唱、演实践有如下影响:通过精细的角色情境设定与剧情走向的推动,为声乐演绎提供了具体而多变的情感路径;不同场景在节奏设计和音乐张力上的变化,直接影响唱、演中的节奏把握与呼吸调...
沉浸式音乐表演的审美体验机制与实践策略研究————作者:雷济菁;
摘要:沉浸式音乐表演是一种以音乐为核心,通过数字化赋能与表演形态的创新实现审美体验重构和多感官体验的融合的表演形式。文章以美学为基本理论框架,整合现象学美学、接受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结合岭南音乐等传统艺术题材的成功实践案例,系统探讨沉浸式音乐表演的审美体验机制,分析技术赋能下传统美学的当代转译路径,并构建遵循审美活动规律、顺应数字化浪潮的音乐沉浸式表演实践策略,为岭南音乐的活态传承与国际化传播提出创...
跨界·融合·创新——“2024粤港澳音乐科技大会”评述————作者:秦键;魏德邦;
摘要:<正>2024年11月18日至23日,由星海音乐学院主办的“2024粤港澳音乐科技大会”在广州成功举行。继2023年首届大会成功举办后,本届大会以“音科技·乐岭南”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从业者参与。大会聚焦音乐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围绕创新、协同、教育及文化发展等多重议题,设置了学术论坛、专题讲座、音乐科技设计大赛、岭南声音与视觉艺术设计展和音乐会等多...
非语言艺术自律品格初探————作者:吕艺生;
摘要:文章通过历时性考察,对人类语言文字形成之前便已存在并取得辉煌成果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进行探讨。作为人类非语言艺术创作的代表,音乐、舞蹈的形成本应具有独立的自律性理论品格。在语言艺术出现之后,非语言艺术受到语言艺术的长期影响,有新发展,并产生了一些综合性艺术品类,但同时也产生一些扭曲和误解,例如思维的偏狭致使对新兴艺术缺少应有的敏感,致使滞后于新时代的发展。虽然历史上出现过“无标题音乐”“抽象表...
感觉、意义与美学——19世纪器乐观念的合法性论证————作者:李晓冬;
摘要:文章探讨19世纪西方的器乐音乐观念合法性问题。文章作者认为,19世纪西方音乐观念的核心问题是“器乐音乐如何可能?”围绕这个问题,黑格尔、叔本华以及汉斯立克分别从感觉、意义以及自主性这三方面,对器乐的合法性予以不同角度的论证。这些观念逐渐成为19世纪器乐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具有现代性特征的西方音乐话语
学科起点与研究向度——《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述评————作者:王学佳;
摘要: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是音乐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该著有两个重要贡献,一是界定现代学科意义上音乐美学的历史起点与研究对象,二是确立音乐美学学科的四个研究向度:根本论题、系列思辨、实践阐释、问题研究
路学视域下连云港海州五大宫调曲牌流变考——以[马头调]为例————作者:胡晓东;聂驿欢;
摘要:[马头调]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海州五大宫调中重要的大调曲牌,与《白雪遗音》中所载同名曲牌之曲词高度吻合,足见其历史久远与正统渊源。厘清这一传统曲牌的发衍脉络与历史成因,可为中国曲牌学研究提供鲜活例证。文章立足路学视域,对[马头调]产生的历史背景、流变脉络、文化价值、社会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揭示海州五大宫调在国家政治、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背景下,自中原地区经由陆路、运河等文化通道传至海州一带并与其他文...
征稿启事
摘要:<正>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是星海音乐学院主办的综合性音乐理论学术期刊。常设岭南音乐文化研究、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作曲技术理论、中国当代音乐、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学等栏目,并紧扣学术前沿问题辟有一些动态性的专栏。欢迎在选题、观点、内容、材料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
20世纪30年代上海晚报“国防音乐”史料研究————作者:李子林;
摘要:“国防音乐”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音乐事象。作为“音乐口号”“音乐创作”和“歌咏运动”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实践,“国防音乐”不仅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左翼音乐运动的历史转折,更见证其工作重心从“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向“建立抗日救亡统一战线”的战略转移。上海地区各大晚报中的音乐史料,为深入挖掘“国防音乐”的历史细节、还原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抗战为中心的音乐公共舆论空间提供...
红色歌剧《刑场上的婚礼》创演阐释————作者:陈刚毅;
摘要:<正>纵观中国当代歌剧发展历程,歌剧的本土化,尤其是在红色经典故事的重述上,始终面临着历史厚重感与当代艺术审美诉求的平衡难题。原创红色歌剧《刑场上的婚礼》通过融合大湾区文化底蕴与岭南艺术的独特风格,背靠革命历史故事的在地性,并充分运用中外文化技术前沿的优势,尝试为这一课题提供全新的解题思路。该剧以红色革命英雄周文雍、陈铁军“刑场婚礼”这一极具戏剧张力的历史事件为内核,通过革命浪漫主义与...
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态势————作者:罗小平;
摘要:文章集中呈现国内音乐心理学领域的最新态势,包括:研究论域的拓展、深化与开创,尤其是跨物种等新领域的探索;多元化方法、理论、模型的运用;研究队伍的壮大;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进。文章作者提出构建中国特色音乐心理学体系需注重科学的严谨与人文关怀的统一,超学科视野及最新技术的应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超学科人才培养等问题,推动学科从“解释心智”向“改变人类与社会”转型
乐由心生 心物感应——音乐共情体验的心理机制及共情特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作者:刘梦婷;宋蓓;
摘要:共情是社会互动的核心要素,音乐能有效促进共情体验。文章旨在探讨音乐共情体验的心理机制,以及共情特质对这一过程的调节作用。通过整合现有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音乐共情体验不仅依赖于低层级的内在模拟和高层级的认知推断,还源于人与音乐、社会文化以及物质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共情特质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影响个体对音乐情绪的感知与相关神经活动。高共情倾向的听者更易激活共情相关脑区,从情绪传染到视角转换与高级表征的多层...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通俗歌曲
- 省级沈阳大学学报
- 省级视野
- 省级歌唱世界
- 北大核心世界宗教研究
- 国家级创新时代
- 省级南洋资料译丛
- 省级电影文学
- 省级铁军
- 省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新闻与写作
- 省级艺海
- 省级中国广播
- 省级广西地方志
- 北大核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国家级广播歌选
- 省级半岛新生活
- 北大核心湖北大学学报
- 省级天风
- 北大核心贵州民族研究
- 省级中华武术
- 省级音乐大观
- 北大核心中国宗教
- 省级优雅
- 省级广西文学
- 省级书法赏评
- 北大核心青年记者
- 国家级世界汉学
- 省级古籍研究
- 北大核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